陆(左)
初诊 痛在脐右斜下一寸,西医所谓盲肠炎也,脉大而实,当下之,用仲景法。
生军(五钱) 芒硝(三钱) 桃仁(五钱) 冬瓜仁(一两) 丹皮(一两)
二诊 痛已略缓,右足拘急,不得屈伸,伸则牵腹中痛,宜芍药甘草汤。
赤白芍(各五钱) 生甘草(三钱) 炙乳没(各三钱)
【按】俗所谓缩脚肠痈者,此也。吾师移伤寒之方,治要略之病,神乎技矣!
三诊 右足已伸,腹中剧痛如故。仍宜大黄牡丹汤以下之。
生川军(一两) 芒硝(七钱冲) 桃仁(五钱) 冬瓜仁(一两) 丹皮(一两)
拙巢注:愈。
【按】肠痈病证,变化多端。上述各案尚不足以尽其情。吾友蒋冠周君偶抱孩上下阶沿不慎,稍一惊跌,顷之心中剧痛,不可耐。次日痛处移于少腹右旁盲肠处。医以定痛丸止之,而不能治其病。其令正来嘱余诊。余适以感暑卧床,荐就吾师治。吾师予以大黄牡丹汤加减,二剂将愈。不知何故,忽又发剧痛如前,改就西医诊,用药外敷,约十余日,徐徐向愈。自后盲肠部分有一硬块如银元大,隐隐作痛,按之更显。蒋君以为病根犹在,虑其再发,意欲开刀,作一劳永逸之计。余力止之,用阳和膏瑙砂膏加桂麝散等香窜之品,交换贴之,一月而消,此一例也。
曹颖甫曰:肠痈一证舍大黄牡丹汤以外,别无良法。《千金》肠痈汤虽与此方大略相似,而配合犹未尽善。但有时药虽对病,而治愈正未可必。尝治庄翔生次妻张氏,屡用本汤攻下,而腰间忽起流火,以至于死。考其原因,实由平日有雅片瘾,戒烟后,不复吸烟,常用烧酒浸雅片灰吞之,以至肠燥成痈。下后,雅片灰毒内发,遂发流火,以至由肿而烂,终于不救,要不得归咎于方治之猛峻也。
目录
- 上卷
- 桂枝汤证
- 桂枝汤证其一
- 桂枝汤证其二
- 桂枝汤证其三
- 桂枝汤证其四(附列门人治验)
- 桂枝汤证其五(附列门人治验)
- 桂枝汤证其六(附列门人治验)
- 麻黄汤证
- 麻黄汤证其一
- 麻黄汤证其二
- 麻黄汤证其三
- 麻黄汤证其四
- 葛根汤证
- 葛根汤证其一
- 葛根汤证其二
- 葛根汤证其三
- 葛根汤证其四(附列再门人治验)
- 白虎汤证
- 白虎汤证其一
- 白虎汤证其二
- 白虎汤证其三(附列门人治验)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一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二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三(附列门人治验)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四(附列门人治验)
-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
-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其一(附列门人治验)
-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其二(附列门人治验)
-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其三
- 大承气汤证
- 大承气汤证其一
- 大承气汤证其二
- 大承气汤证其三
- 大承气汤证其四
- 大承气汤证其五
- 小承气汤证
- 调胃承气汤证
- 上卷结
- 中卷
-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其一
-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其二(附列门人治验)
-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 桂枝加大黄汤证
- 白虎加桂枝汤证
-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小青龙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射干麻黄汤证
-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证
- 皂荚丸证
- 皂荚丸证其一
- 皂荚丸证其二
- 皂荚丸证其三
- 皂荚丸证其四
- 泽泻汤证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其一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其二
- 炙甘草汤证
- 炙甘草汤证其一
- 炙甘草汤证其二
- 炙甘草汤证其三
- 小建中汤证
- 小建中汤证其一
- 小建中汤证其二
- 当归建中汤证
- 黄耆建中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芍药甘草汤证
- 芍药甘草汤证其一
- 芍药甘草汤证其二(附列门人治验)
- 中卷结一
- 大陷胸汤证
- 大陷胸汤证其一
- 大陷胸汤证其二
- 桃核承气汤证
- 桃核承气汤证其一
- 桃核承气汤证其二
- 桃核承气汤证其三(附列门人治验)
- 抵当汤证
- 抵当汤证其一
- 抵当汤证其二
- 抵当汤证其三
- 抵当丸证
- 白头翁汤证
- 猪胆汁导证
- 麻子仁丸证
- 中卷结二
- 下卷
- 神志恍惚
- 肠痈
- 肠痈其一
- 肠痈其二
- 肠痈其三
- 肺痈
- 肺痈其一
- 肺痈其二
- 悬饮
- 悬饮其一
- 悬饮其二
- 奔豚
- 奔豚其一
- 奔豚其二(附列门人治验)
- 历节
- 发背脑疽
- 汗后致虚
- 太阳转阳明
- 太阳转阳明其一
- 太阳转阳明其二
- 太阳转阳明其三
- 太阳转阳明其四
- 暑天阳明病
- 产后阳明病
- 阳明大实
- 阳明战汗
- 阳明呕多
- 阳明津竭
- 阳明鼻衄
- 下卷结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