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为四诊之一,所关最切,兼之俗弊,每多讳其因,隐其色,不出一声,单用脉以试医之高下,此虽病家之自误,然医当此际,苟脉理甚明,不得声色病缘之相合,尚恐其有逆顺真假、脉证相反之误,而矧夫并经络部位之俱错,其误又当何如?!此脉理之不明,而医之所以蒙昧至今者,是皆误于宋之高阳生。虽高阳生附以己见而着为脉诀,若其脏腑所配部位,则实本于西晋之脉经。云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是也,与手太阳为表里,以小肠合为腑,合于上焦。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与手阳明为表里,以大肠合为腑,合于上焦。以致高阳生遂有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之说,竟将心主、三焦之一合,谓其无形而俱遗之。若此两经者,内经显然有大经络,岂有有经络而无脉者?亦岂有大小肠位居极下,而脉见于两寸至高之地者?自戴同甫而下,既已历言其非,然未免甲此乙彼,向无归一之论,学人何所宗据?今遵内经本文,参之以理,酌定部位,庶无差谬。然经文虽无五行所属之分,而后世诸贤以左尺为水,生左关木,木生左寸火,君火类从于右尺而为相火,火生右关土,土生右寸金而止,甚属有理。今既有此五行之分,则小肠在下,当候于右尺,所以从火也;大肠在下,当候于左尺,以金从水也。正合母隐子胎之义。三焦虽当候于上中下,然灵枢本藏篇曰∶肾合三焦膀胱。今肾脉候于两尺,是三焦亦当候于尺。且三焦为五脏六腑之总司,肾为五脏六腑之根本,故灵枢论疾诊尺篇,独取尺脉以定人之病形,其义盖亦在此。
但膀胱属水,故候于左;三焦属火,故候于右。若心主之脉,正当候于左寸,盖以膈膜之上,独惟心肺两脏居之,而心包为护心之膜,附于膈上,故脉当候于左寸。至若命门者,为肾之所属,故脉候当随于肾。肾一也,而何以候于两尺?肾中之元阴,当候于左尺;肾中之元阳,当候于右尺。阴宜静,故左嫌浮豁;阳畏衰,故右嫌细微。然命门之气,以阳为主,故当附候于右尺,以察其衰旺甚验。部位若此,似不可易。合而观之,则左寸心脏之火,通于右尺小肠命门之火,自右尺火土相生而上右寸;右寸肺脏之金,通于左尺大肠之金,自左尺金水相生而上左寸。左右上下,终始无端,正合十二经流注循环之妙,而诊候庶无差也。故内经脉要精微论曰∶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味此经文,则左右上下之序,自不可紊,无待于辩;惟是六腑之候,虽无明训,而但以上下阴阳之义测之,则已暗藏之矣。习医立训者,不本内经之意,吾知其皆杜撰凿空耳,观者其详辨焉。
- 序一
- 序二
- 卷一运气(上)
- 太极图论
- 阴阳体象
- 五行生成数解
- 五行统论
- 每日气数百刻六千分解
- 四季日躔宿度昼夜长短刻数
- 二十四气七十二候
- 斗纲解
- 十二辰次六合解
- 二十八宿过宫歌
- 二十八宿说
- 中星岁差考
- 奎壁角轸天地之门户说
- 气数统论
- 附∶元会运世总数
- 禹贡丸州分野
- 卷二
- 运气(下)
- 五天五运图解
- 又∶五运图解
- 五音建运图解
- 五音五运太少相生解
- 五运主运图说
- 各年五运交司时日
- 五运客运图说
- 五运太少齐兼化逆顺图解
- 天地六气图解
- 正化对化图说
- 交六气节令图解
- 主气图解
- 客气图解
- 司天在泉图解
- 指掌解
- 天符岁会图说
- 天符岁会总歌
- 水下一刻三合会同解
- 南北政说(附∶阴阳交、尺寸反。)
- 南北政歌
- 推原南北政说
- 九宫星野说
- 唐会要九宫九星
- 五星升降不前解
- 卷三
- 经络(一)
- 十二经纳甲歌
- 十二经气血多少歌
- 周身骨部名目
- 骨度
- 〔头部〕
- 〔胸腹部〕
- 〔背部〕
- 〔侧部〕
- 〔四肢部〕
- 同身寸说
- 中指同身寸法
- 古今尺寸不同说
- 经络周流解
- 十二经营行次序逆顺歌
- 经络次序
- 十二经脉起止歌
- 周身经络部位歌
- 十二经流注时序歌
- 诸部经穴次序
- 任督解
- 唇口喉舌肠胃尺寸数
- 内景赋
- 宗营卫三气解
- 卷四
- 经络(二)
- 井荥经合解
- 井荥阴阳配合五行刚柔
- 十二原解
- 标本中气从化解
- 太一人神避忌歌
- 逐日人神所在歌
- 血忌歌
- 十干人神所在
- 十二支人神所在
- 十二时人神所在
- 禁针穴歌
- 禁灸穴歌
- 针灸诸则
- 针灸诸则
- 卷五经络(三)
- 诸部经络发明
- 〔头面部〕
- 〔喉口唇舌部〕
- 〔颈肩部〕
- 〔胸腹部〕
- 〔背部〕
- 〔胁肋部〕
- 〔四肢部〕
- 〔皮毛肌肉部〕
- 〔筋骨血脉部〕
- 〔脏腑部〕
- 〔前后阴部〕
- 卷六经络(四)
- 手太阴肺经穴
- 手阳明大肠经穴
- 足阳明胃经穴
- 足太阴脾经穴
- 手少阴心经穴
- 手太阳小肠经穴
- 卷七经络(五)
- 足太阳膀胱经穴
- 足少阴肾经穴
- 手厥阴心包络经穴
- 手少阳三焦经穴
- 卷八经络(六)
- 足少阳胆经穴
- 足厥阴肝经穴
- 任脉穴
- 督脉穴
- 卷九经络(七)
- 奇经八脉
- 卷十经络(八)
- 奇俞类集
- 〔头面部〕
- 〔胸背腹胁部〕
- 〔阴部〕
- 〔四肢部〕
- 〔鬼穴部〕
- 〔崔氏四花六穴〕
- 〔骑竹马灸法〕
- 卷十一针灸要览
- 十四经针灸要穴歌
- 诸证灸法要穴
- 类经附翼卷一
- 医易
- 医易义
- 卦气方隅论
- 类经附翼卷二
- 律原
- 律解
- 律原
- 黄钟为万事本
- 辨黍
- 律候阴阳相生
- 隔八隔六相生
- 三分损益
- 一律生五音
- 律吕夫妻母子
- 声音翻切
- 候气辨疑
- 律管
- 黄钟生度
- 步法三种
- 今制三种尺
- 古制三种尺
- 黍法三种尺
- 黄钟生量
- 五量所起
- 五量正数
- 陈氏三量
- 我朝斛法
- 黄钟生衡
- 古今衡数不同
- 五权所起
- 五权正数
- 拟古天平法马数
- 类经附翼卷三求正录
- 三焦包络命门辨
- 大宝论
- 真阴论
- 十二脏脉候部位论
- 类经附冀卷四附针灸诸赋
- 天元太乙歌
- 玉龙赋
- 标幽赋
- 通玄指要赋
- 灵光赋
- 席弘赋
- 百证赋
- 长桑君天星秘诀
- 四总穴
- 千金十一穴
-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