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列少阴条例大意
少阴为太阳之里。居厥太二阴之间。故有邪在太阳。而已内及少阴者。有寒中少阴。而仍外连太阳者。有邪在少阴。而或兼厥阴。或兼太阴者。大抵连太阴者多发热。连厥阴者多厥利也。是传经直中之外。又有不同如此。且也直中之寒。久亦化热。传经之热。极必生阴。兹篇先列脉证于前。次清法。次温法。又次为生死法。欲学人明辨宜清宜温之实。不必但泥传经直中之名也。又其次为少阴病禁。以少阴为汗下之例。亦不得不着汗下之禁云。凡四十五条。为一卷。
少阴诸法
少阴脉证四条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经脉阳浅而阴深。阳大而阴小。邪传少阴。则脉之浮者转为微。大者转为细也。又多阳者多寤。多阴者多寐。邪传少阴则目不瞑者。转而为但欲寐也。夫少阴者。三阴之枢也。阳于是乎入。
而阴于是乎出。故虽太阴厥阴同为阴脏。而其为病。实惟少阴为然。而少阴之为病。亦非独脉微细但欲寐二端。仲景特举此者。以为从阳入阴之际。其脉证变见有如此。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此少阴自受寒邪之证。不从阳经来也。寒初到经。欲受不可。欲却不能。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而实不能寐也。至五六日。自利而渴。则其邪已入少阴之脏矣。然少阴阴脏也。寒阴邪也。
以阴受阴。法当不渴。而渴者。此非有热。以脏虚故引水自救耳。更审其小便。若色白者。则少阴寒病。全体大露无疑。何以言之。热传少阴。自利而渴者。邪热足以消水。其小便色必赤。寒中少阴。自利而渴者。虽能饮而不能制。其小便色必白也。仲景辨证之精如此。
病患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阴阳俱紧。太阳伤寒之脉也。法当无汗。而反汗出者。表虚亡阳。其病不属太阳而属少阴矣。
少阴之脉。上膈循喉咙。少阴之脏。为胃之关。为二阴之司。寒邪直入。经脏俱受。故当咽痛而复吐利也。此为寒伤太阳。阳虚不任。因遂转入少阴之证。盖太阳者。少阴之表。犹唇齿也。唇亡则齿寒。阳亡则阴及。故曰少阴之邪从太阳飞渡者多也。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此热传少阴。而复还入膀胱之证。膀胱者。太阳也。太阳为三阳之表。而多血少气。热在膀胱。
则一身手足尽热。而热气有余。血为热迫。散而下行。则必便血也。
少阴清法七条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少阴之热。有从阳经传入者。有自受寒邪。久而变热者。曰二三日以上。谓自二三日至五六日。或八九日。寒极而变热也。至心中烦不得卧。则热气内动。尽入血中。而诸阴蒙其害矣。盖阳经之寒变。则热归于气。或入于血。阴经之寒变。则热入于血。而不归于气。此余历试之验也。故用黄连、黄芩之苦。合阿胶、芍药、鸡子黄之甘。并入血中。以生阴气。而除邪热。成氏所谓阳有余。以苦除之。阴不足。以甘补之是也。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二两) 阿胶(三两) 鸡子黄(二枚)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四肢逆冷也。此非热厥。亦太阳初受寒邪。未郁为热。而便入少阴之证。少阴为三阴之枢。犹少阳为三阳之枢也。其进而入则在阴。退而出则就阳。邪气居之。有可进可退时上时下之势。故其为病。有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之证。夫邪在外者。可引而散之。在内者。可下而去之。其在外内之间者。则和解而分消之。分消者。半从外半从内之谓也。故用柴胡之辛。扬之使从外出。枳实之苦。抑之使其内消。而其所以能内能外者。则枢机之用为多。故必以芍药之酸益其阴。甘草之甘养其阳。曰四逆者。因其所治之病而命之名耳。而其制方大意。亦与小柴胡相似。四逆之柴胡、枳实。犹小柴胡之柴胡、黄芩也。四逆之芍药、甘草。犹小柴胡之人参、甘草也。且枳实兼擅涤饮之长。甘、芍亦备营卫两和之任。特以为病有阴阳之异。故用药亦分气血之殊。而其辅正逐邪。和解表里。则两方如一方也。旧谓此为治热深发厥之药。非是。夫果热深发厥。则属厥应下之之例矣。岂此药所能治哉。
四逆散方
柴胡 枳实(破水渍炙干) 芍药 甘草(炙)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加减法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
成氏曰、肺寒气逆则咳。五味子之酸收逆气。干姜之辛散肺寒。并主下利者。肺与大肠为表里。上咳下利。治则颇同。
悸者。加桂枝五分。
悸者寒多。心脉不通则心下鼓也。桂枝辛温。入心通阳气。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
小便不利。水聚于下也。茯苓甘淡。利窍渗水。
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
腹中痛。寒胜于里也。附子辛温。散寒止痛。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泄利下重。寒滞于下也。薤白辛温。散寒通阳气。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少阴中寒。下利至六七日。寒变为热。而气复上行。为咳。为呕。为渴。为心烦不得眠。所谓下行极而上也。夫邪气自下而上者。仍须从下引而出之。猪苓、茯苓、泽泻、滑石。并甘淡下行之药。足胜导水泄热之用。然以阴病而属邪热。设非得阿胶之咸寒入阴。何以驭诸阳药而泄阴中之热。导浮上之气哉。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少阴之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其支别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阳邪传入少阴。
下为泄利。上为咽痛。胸满心烦。热气充斥脉中。不特泄伤本脏之气。亦且消烁心肺之阴矣。猪水蓄而肤甘寒。其气味先入少阴。益阴除客热。止咽痛。故以为君。加白蜜之甘以缓急。润以除燥而烦满愈。白粉之甘能补中。温能养脏。而泄利止矣。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相得。温分六服。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少阴热气。随经上冲。咽伤生疮。不能语言。音声不出。东垣所谓少阴邪入于里。上接于心。
与火俱化而克金也。故与半夏之辛。以散结热止咽痛。鸡子白甘寒入肺。清热气通声音。苦酒苦酸。消疮肿散邪毒也。
苦酒汤方
半夏十四枚。洗。破如枣核大。鸡子一枚。去黄。纳上苦酒。着鸡子壳中。纳半夏着苦酒中。
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剂服之。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者。与桔梗汤。
此亦热传少阴。而上为咽痛之法。甘草汤甘以缓急。寒以除热也。其甚而不瘥者。则必以辛发之。而以甘缓之。甘草、桔梗。甘辛合用。而甘胜于辛。治阴虚客热。其法轻重。当如是耳。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少阴咽痛。甘不能缓者。必以辛散之。寒不能除者。必以温发之。盖少阴客邪。郁聚咽嗌之间。既不得出。复不得入。设以寒治。则聚益甚。投以辛温。则郁反通。内经微者逆之。甚者从之之意也。半夏散及汤。甘辛合用。而辛胜于甘。其气又温。不特能解客寒之气。亦能劫散咽喉怫郁之热也。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各等分)上三味。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少阴下法三条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少阴热并阳明之证。二三日。为病未久。而便口燥咽干。热气盛而阴气少矣。盖阳明、土。少阴、水。热并阳明。则土实而水虚。不特热气伤阴。即土气亦伤水也。故宜急下。以泻土而全水。不然。热盛伤阴。土实亦伤阴。其干槁可立而待。然非心下痛。腹胀不大便。如下二条所云。亦未可以大承气轻试也。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亦少阴热并阳明。而气复下注之证。然虽下注而邪实不去。但水液从旁下转。为自利清水而已。故心下痛而口干燥也。色纯青者。土受水邪。玄黄合色。而色转纯青也。以大承气急下。则胃实去而肾病亦已矣。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胀不大便。土实之征也。土实则水干。故非急下不可。夫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故无论三阳三阴。其邪皆得还入于胃。而成可下之证。然太阴传阳明。脏邪还腑。为欲愈也。厥阴传阳明者。木邪归土。不能复木也。惟少阴则肾邪入胃。而胃实复将消肾。故虽并用下法。而少阴之法。视太阴厥阴为加峻矣。
少阴温法十五条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此寒中少阴之经。而复外连太阳之证。以少阴与太阳为表里。其气相通故也。少阴始得本无热。而外连太阳则反发热。阳病脉当浮而仍紧。少阴则脉不浮而沉。故与附子、细辛。专温少阴之经。麻黄兼发太阳之表。乃少阴经温经散寒。表里兼治之法也。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细辛(二两)上二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阳证有在经不在腑者。阴病亦有在经不在脏者。太阳篇云、脉浮者。桂枝汤。少阴篇、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及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厥阴篇、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此皆阴病之在经。而未入于脏者。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少阴中寒二三日。为脉沉恶寒无热之时。故可与麻黄附子甘草汤。以取微汗而散寒邪。无里证者。无吐利心烦不得卧等证也。以二三日病未入脏。而寒亦未变热。故得用温经散邪之法。如麻黄附子细辛之例。然去细辛之辛。而加甘草之甘。于法为较和矣。所以然者。寒邪不可不发。而阴病又不可过发耳。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附子(一枚炮去皮) 甘草(二两炙)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口中和者。不燥不渴。为里无热也。背恶寒者。背为阳。而阴乘之。不能通于外也。阳不通。
故当灸之以通阳。痹阳不足。故主附子汤以补阳虚。非如麻黄附子细辛之属。徒以温散为事矣。此阳虚受寒。而虚甚于寒者之治法也。
按元和纪用经云、少阴中寒而背恶寒者。口中则和。阳明受热而背恶寒者、则口燥而心烦。一为阴寒下乘。阳气受伤。一为阳热入里。津液不足。是以背恶寒虽同。而口中和与燥则异。此辨证之要也。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 芍药(各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伤寒论序
- 伤寒卒病论集
- 辨脉法第一
- 平脉法第二
- 伤寒例第三
- 辨痉湿暍脉证第四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
-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第十四
-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第十六
-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 辨不可吐第十八
- 辨可吐第十九
-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 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 第1章 太阳篇上(1)
- 第2章 太阳篇上(2)
- 第3章 太阳篇上(3)
- 第4章 太阳篇上(4)
- 第5章 太阳篇上(5)
- 第6章 太阳篇下(1)
- 第7章 太阳篇下(2)
- 第8章 太阳篇下(3)
- 第9章 太阳篇下(4)
- 第10章 太阳篇下(5)
- 第11章 阳明篇上(1)
- 第12章 阳明篇上(2)
- 第13章 阳明篇下(1)
- 第14章 阳明篇下(2)
- 第15章 少阳篇(1)
- 第16章 少阳篇(2)
- 第17章 太阴篇
- 第18章 少阴篇(1)
- 第19章 少阴篇(2)
- 第20章 厥阴篇(1)
- 第21章 厥阴篇(2)
- 第22章 厥阴篇(3)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