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气少而寒气乘之也.元气微而饮食伤之也.外乘内伤.酿而成之也.父母以其纯阳耶.故深冬不为裳.父母以其恶风耶.故盛夏不解衣.父母以其数饥耶.故乳后强食之.父母以其或渴耶.故乳后更饮之.有为父母愚憨者.又不审其寒暑饮食.故寒而不为暖.暑而不能凉.饮而不至渴.食而不及饥.而小儿幽玄衔默.抱疾而不能自言.故外乘内伤.因循积渐.酿而成疳也.渴而易饥.能食而瘦.腹胀不利.作HT HT 声.日远不治.遂生目病.其病生翳.睫闭不能开.眵泪如糊.久而脓流.竟枯两目.何则.为阳气下走也.为阴气反上也.治法当如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行四肢.浊阴归六腑.各还其原.不反其常.是其治也.当作升阳降阴之剂.茯苓泻湿汤主之.升麻龙胆草饮子主之.此药非独于目.并治以上数证.然勿缓.缓则危也.为父母者.其慎诸.
茯苓泻湿汤(治小儿易饥而渴.瘦瘠腹胀不利.作HT HT 声.目病生翳.睫闭不开.眵泪如糊.久而流脓.俗为疳毒眼.)
柴胡(四分) 白术 甘草(炙) 蔓荆子 人参 枳壳(麸炒) 茯苓 薄荷叶(各二分) 前胡 苍术 独活(各三分) 防风 真川芎 羌活(各三分半) 泽泻(一分半)
上锉剂.水一钟半.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上方为小儿寒暑饮食不调.而酿成此证.夫寒暑饮食不节.皆能伤动脾胃.脾胃者.阴阳之会元也.故清阳下而不升.浊阴上而不降.今以白术、人参.先补脾胃为君.柴胡、甘草、枳壳.辅上药补脾胃为臣.苍术燥湿.茯苓、泽泻.导浊阴下降为佐.然后以羌活、独活、防风、蔓荆子、前胡、川芎、薄荷诸主风药以胜湿.引清阳上升为使.此正治神效之法也.
升麻龙胆草饮子(又名消翳散.治小儿疳眼.流脓生翳.湿热为病.疗眼中诸疾之症.)
羌活 黄芩(炒) 龙胆草 青蛤粉(各五分) 蛇蜕 甘草(炙) 谷精草 川郁金(各三分) 麻黄(一分半)升麻(二分)
上锉剂.作细末亦可.每服二钱.热茶清浓调下.
上方君以升麻.行足阳明胃.足太阴脾也.臣以羌活、麻黄.风以胜湿也.佐以甘草.承和上下.谷精草明目退翳.蛇蜕主小儿惊疳等疾.使以青蛤粉.治疳止利.川郁金补血破血.龙胆草疗眼中诸疾.黄芩除上热.目内赤肿.火炒者.为龙胆草.性已苦寒.恐不炒则又过于寒也.
- 卷首
- 前贤医案
- 五脏所司兼五行所属(图缺)
- 动功六字延寿诀
- 太极阴阳动静致病例
- 五轮定位之图
- 八廓定位之图(图缺)
- 五轮歌括
- 五脏主病
- 八廓歌括
- 八廓主病
- 脏腑表里三阴三阳轮廓贯通
- 五运之图
- 六气之图
- 逐年六气总论
- 卷一
- 五轮所属论
- 八廓所属论
- 五轮不可忽论
- 勿以八廓为无用论
- 目为至宝论
- 开导之后宜补论
- 眼不医必瞎辩论
- 点服之药各有不同问答论
- 用片脑得效后宜少用勿用论
- 钩割针烙宜戒慎论
- 弃邪归正论
- 用药寒热论
- 用药生熟各宜论
- 识病辨症详明金玉赋
- 内外二障论
- 卷二
- 目病有三因
- 诊视
- 目不专重诊脉说
- 目症相同所治用药不同并戒慎问答
- 君臣佐使逆从反正说
- 淫热反克之病
- 风热不制之病
- 七情五贼劳役饥饱之病
- 血为邪盛凝而不行之病
- 气为怒伤散而不聚之病
- 血气不分混而遂结之病
- 热积必溃之病
- 阳衰不能抗阴之病
- 阴弱不能配阳之病
- 心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
- 内急外弛之病
- 奇经客邪之病
- 为物所伤之病
- 伤寒愈后之病
- 强阳抟实阴之病
- 亡血过多之病
- 疹余毒之病
- 深疳为害之病
- 卷三运气原证
- 目痛
- 寒热
- 头痛
- 眉骨痛
- 目赤
- 白痛
- 目痒
- 肿胀
- 外障
- 卷四运气原证
- 目疡
- 目疣
- 漏睛
- 脾病
- 妊娠
- 痘疹
- 附治小儿疹疳伤并暴赤疼痛翳膜诸方
- 疹
- 疳伤
- 惊搐
- 附小儿目闭不开目直视目仰视目睛动目札诸症验方
- 目闭不开
- 目直视
- 目仰视
- 目晴动
- 目札
- 割攀睛肉手法
- 卷五运气原证
- 目昏
- 妄见
- 内障
- 内障根源歌
- 针内障眼法歌
- 针内障后法歌
- 针内障后法歌
- 金针辨义
- 开内障图
- 卷六运气原证
- 目泪
- 风沿
- 诸因
- 眼科针灸要穴图像
- 附方
- 点眼药
- 敷眼药
- 洗眼药
- 吹鼻药
- 止痛药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