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天有五行以御五位,当其位则正,过则淫。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五位者,甲乙位东,丙丁位南,庚辛位西,壬癸位北,戊己位中宫。盖天数五,而五阴五阳为十干,地数六,而六阴六阳为十二支。然天干之五,必得地支之六以为节。地支之六,必得天干之五以为制。如子午之上,为少阴君火。丑未之上,为太阴湿土。寅申之上,为少阳相火。卯酉之上,为阳明燥金。辰戌之上,为太阳寒水。巳亥之上,为厥阴风木。是六气之在天,而以地支之六为节也。甲己为土运,乙庚为金运,丙辛为水运,丁壬为木运,戊癸为火运。是五行之在地,而以天干之五为制也。以地支而应天之六气,以天干而合地之五行,而后六甲成,岁气备。又曰∶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盖无形者,即于有形测之,天地虽大,了如指掌矣。
五营运大论曰∶风为肝,肝生筋,筋生心,火为心,心生血,血生脾,湿为脾,脾生肉,肉生肺,燥为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寒为肾,肾生骨髓,骨髓生肝,此运气相生之序也。
又曰∶风伤筋,燥胜风,热伤气,寒胜热,湿伤肉,风胜湿,燥伤皮毛,湿胜燥,寒伤血,燥胜寒,此运气相胜之道也。
六微旨大论曰∶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此运气承制之理也。医学纲目曰∶风木盛则病化风,燥金盛则肝为邪攻,而病亦化风。寒水盛则病化寒,湿土盛则肾为邪攻,而病亦化寒。燥金盛则病化 郁,火热盛则肺为邪攻,而病亦化 郁。湿土盛则病化湿,风木盛则脾为邪攻,而病亦化湿。火热盛则病化火热,寒水盛则心为邪攻,而病亦化火热。此运气移化之过也。
逐年运气司天在泉之图(图缺)
张子正蒙曰∶阴阳之精,互藏其宅,则各得其所安。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
朱子曰∶五行各一其性,然一物又各具五行之理,故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
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人在气交之中,天气通于鼻,地气通于口,感而受之,为病万端。而目疾特九窍之一耳,治之如法,应手可愈。惟在辨明运气之胜复,则药与症合,不至孟浪投剂矣。
《素问》五运论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上谓司天,位在南方,则面北立,左右乃左西右东也。下谓在泉,位在北方,则面南立,左右乃左东右西也。故上下异而左右殊,天气右旋而降于下,地气左旋而升于上。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如寅申岁,司天少阳火气,左间阳明燥气,右间太阴湿气,在泉厥阴风气。左间少阴热气,右间太阳寒气。卯酉岁,司天阳明燥气,左间太阳寒气,右间少阳火气,在泉少阴热气,左间太阴湿气,右间厥阴风气。辰戌岁,司天太阳寒气,左间厥阴风气,右间阳明燥气,在泉太阴湿气,左间少阳火气,右间少阴热气。巳亥岁,司天厥阴风气,左间少阴热气,右间太阳寒气,在泉少阳火气,左间阳明燥气,右间太阴湿气。子午岁,司天少阴热气,左间太阴湿气,右间厥阴风气,在泉阳明燥气。左间太阳寒气,右间少阳火气。丑未岁,司天太阴湿气,左间少阳火气,右间少阴热气,在泉太阳寒气,左间厥阴风气,右间阳明燥气,司天主上半年,自大寒日后,通主上半年也。在泉主下半年,自大暑日后,主下半年也。
交六气时日图(图缺)
《运气全书》云∶阴阳相遘,分六位而寒暑弛张。日月推移,运四时而气令更变,自十二月中气大寒日,交木之初气,次至二月中气春分日,交君火之二气,次至四月中气小满日,交相火之三气,次至六月中气大暑日,交土之四气,次至八月中气秋分日,交金之五气,次至十月中气小雪日,交水之六气,每气各主六十日八十七刻半,总之乃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共周一岁也。若岁外之余,及小月之日则不及也。厥阴木为初气者,方春气之始也。木生火,故少阴君火,少阳相火次之,火生土,故太阴土次之,土生金,故阳明金次之。金生水,故太阳水次之。
- 朱序
- 张序
- 前跋
- 卷一
- 守正辟邪论
- 面部定位图解
- 五轮八廓大略
- 五轮解
- 八廓解
- 轮廓
- 运气总论
- 六气总论
- 风
- 寒
- 暑
- 湿
- 燥
- 火
- 七情总论
- 喜
- 怒
- 忧
- 思
- 悲
- 恐
- 惊
- 卷二
- 瞳神论
- 心经主病
- 肺经主病
- 肝经主病
- 脾经主病
- 肾经主病
- 三焦主病
- 小肠主病
- 胆经主病
- 胃经主病
- 大肠主病
- 膀胱主病
- 杂病总论
- 气病论
- 血病论
- 痰病论
- 食病论
- 郁病论
- 兼症总论
- 伤寒兼目疾论
- 瘟疫兼目疾论
- 中风兼目疾论
- 头风兼目疾论
- 虚劳兼目疾论
- 鼓胀兼目疾论
- 咳嗽兼目疾论
- 黄胆兼目疾论
- 遗浊兼目疾论
- 疟兼目疾论
- 泻痢兼目疾论
- 疮疡兼目疾论
- 胎产兼目疾论
- 经带兼目疾论
- 痘疹兼目疾论
- 五疳兼目疾论
- 辨脉法
- 辨舌法
- 用方法
- 用药法
- 卷三
- 汤丸备要
- 点药诸方
- 卷四
- 治验存参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