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论四时主病之原,独遗燥症。喻嘉言以秋伤于湿一语,正其误为秋伤于燥,而千古疑义晰矣。盖燥为金气,秋时为阳明燥金司令,其气肃杀,故草木黄落。《素问》天元纪大论曰∶阳明之上,燥气主之。气交变大论曰∶岁金太过,燥气流行。又曰∶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至真要大论曰∶诸气 郁,皆属于肺。喻嘉言谓属于肺之燥也。又曰∶诸痿喘呕,皆属于上。亦属于肺之燥也。或因蓄热胜湿而燥,金衰津耗而燥,或猝感寒邪,阳气郁于外而燥,或恣食生冷,阳气郁于内而燥,或因于湿,湿化热而燥,或因于风,风胜湿而燥。王好古有减气而枯,有减血而枯。李时珍曰∶枯者燥也。上燥则渴,下燥则结,筋燥则强,皮燥则揭,肉燥则裂,骨燥则枯,肺燥则痿,肾燥则消。目之白珠肺也,燥则眵干作痒。目之黑珠肝也,燥则翳障模糊。目之瞳子肾也,燥则睛光昏 。心为火,燥则心阳上浮,红丝系绊。脾为土,燥则脾阴涩缩,黄膜牵遮。治法宜养营润燥,补肺清金。至于阴分素亏,胆汁不充,或胆经焦耗,则一点神膏,涸可立待,亟宜滋补真阴,使水液自生,则光华渐复矣。
目录
- 朱序
- 张序
- 前跋
- 卷一
- 守正辟邪论
- 面部定位图解
- 五轮八廓大略
- 五轮解
- 八廓解
- 轮廓
- 运气总论
- 六气总论
- 风
- 寒
- 暑
- 湿
- 燥
- 火
- 七情总论
- 喜
- 怒
- 忧
- 思
- 悲
- 恐
- 惊
- 卷二
- 瞳神论
- 心经主病
- 肺经主病
- 肝经主病
- 脾经主病
- 肾经主病
- 三焦主病
- 小肠主病
- 胆经主病
- 胃经主病
- 大肠主病
- 膀胱主病
- 杂病总论
- 气病论
- 血病论
- 痰病论
- 食病论
- 郁病论
- 兼症总论
- 伤寒兼目疾论
- 瘟疫兼目疾论
- 中风兼目疾论
- 头风兼目疾论
- 虚劳兼目疾论
- 鼓胀兼目疾论
- 咳嗽兼目疾论
- 黄胆兼目疾论
- 遗浊兼目疾论
- 疟兼目疾论
- 泻痢兼目疾论
- 疮疡兼目疾论
- 胎产兼目疾论
- 经带兼目疾论
- 痘疹兼目疾论
- 五疳兼目疾论
- 辨脉法
- 辨舌法
- 用方法
- 用药法
- 卷三
- 汤丸备要
- 点药诸方
- 卷四
- 治验存参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