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痢乃脾胃之疾,六气中除燥气外,皆能为泻。然伤于寒湿者为多,其邪从经络而入,犯及中土,所以治泻以补脾为君,除邪为辅。若中气下陷,泄泻无常者,宜补中归脾主之,乃正治也。五更肾泻,古人皆用四神丸,未必皆验,盖因湿伤水脏故也,当用金匮泽泻汤,加姜桂五味萆 之类,往往获效。又有肝肾大虚,命门火衰,不能蒸化糟粕而时见泄泻者,宜附子理中汤,或右归丸加紫石英粟壳之类,以固敛之。痢疾多患于夏秋之间,当初起正值暑湿全盛时,用通利之剂即愈。盖积滞亦是肠中津液,气不统运,变为败垢,调其气则失统之败垢自下,未伤之津液亦安。近世执痛随利减之说,概用通利,久痢虚痢则危矣。郭友三治一人,阴虚发热,下痢不食,用猪苓汤、阿胶黄连汤而痊,可谓善悟。泻症若兼目疾,却不可过用祛风利湿,惟宜健脾,如异功散之类,随症加减。痢症若兼目疾,宜行血调气,如香苏平胃四物,或佐香连丸、清宁丸皆可。若泻痢久而目生翳障者,乃阴分受伤也,法宜滋阴,甘草阿胶,可随症加入。总之津液下泄,不能上承于目,延久必有翳膜之患,当去其宿积,固其肠胃,标本兼施,泻痢得止,则目患自除矣。
目录
- 朱序
- 张序
- 前跋
- 卷一
- 守正辟邪论
- 面部定位图解
- 五轮八廓大略
- 五轮解
- 八廓解
- 轮廓
- 运气总论
- 六气总论
- 风
- 寒
- 暑
- 湿
- 燥
- 火
- 七情总论
- 喜
- 怒
- 忧
- 思
- 悲
- 恐
- 惊
- 卷二
- 瞳神论
- 心经主病
- 肺经主病
- 肝经主病
- 脾经主病
- 肾经主病
- 三焦主病
- 小肠主病
- 胆经主病
- 胃经主病
- 大肠主病
- 膀胱主病
- 杂病总论
- 气病论
- 血病论
- 痰病论
- 食病论
- 郁病论
- 兼症总论
- 伤寒兼目疾论
- 瘟疫兼目疾论
- 中风兼目疾论
- 头风兼目疾论
- 虚劳兼目疾论
- 鼓胀兼目疾论
- 咳嗽兼目疾论
- 黄胆兼目疾论
- 遗浊兼目疾论
- 疟兼目疾论
- 泻痢兼目疾论
- 疮疡兼目疾论
- 胎产兼目疾论
- 经带兼目疾论
- 痘疹兼目疾论
- 五疳兼目疾论
- 辨脉法
- 辨舌法
- 用方法
- 用药法
- 卷三
- 汤丸备要
- 点药诸方
- 卷四
- 治验存参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