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阴中生疮,多由湿热下注,或七情郁火,或纵情敷药(按∶古法有用辛温兴奋之药外敷以助情欲者),中于热毒。其外证则或有阴中挺出如蛇头者,谓之阴挺;如菌者,谓之阴菌;或如鸡冠,或生虫湿痒,或内溃肿烂疼痛,常流毒水。其内证则或为体倦内热,经候不调,或为饮食不甘,晡热发热,或为小腹痞胀,腰胁不利,或为小水淋沥,赤白带下。凡治此之法,若肿痛内外俱溃者,宜芍药蒺藜煎为最佳,或四物汤加栀子、丹皮、胆草、荆芥,或用加味逍遥散;若湿痒者,宜芍药蒺藜煎或归脾汤加柴、栀、丹皮;淋涩者,宜龙胆泻肝汤加白术、丹皮;淋涩而火盛痛胀者,宜大厘清饮或抽薪饮;肿而坠重者,补中益气汤加山栀、丹皮;可洗者用百草煎;可敷者宜螵蛸散、完疮散。
芍药蒺藜煎(见《新方八阵·因阵》)治通身湿热疮疹及下部红肿热痛诸疮,神效。外以螵蛸散敷之。
龙胆草 栀子 黄芩 木通 泽泻(各钱半) 芍药 生地(各二钱) 白蒺藜(连刺,槌碎,五钱至一两)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如火不甚者,宜去龙胆草、栀子,加当归、茯苓、薏仁之属。如湿毒甚者,加土茯苓五钱或一、二两。
四物汤(见经不调)
加味逍遥散(见经不调)
归脾汤(见经不调)
龙胆泻肝汤(见产门不闭)
大厘清饮(见白浊遗淋)
抽薪饮(见血热经早)
补中益气汤(见经不调)
百草煎(见阴肿)
螵蛸散(见《新方八阵·因阵》)治湿热破烂,毒水淋漓等疮,或下部肾囊、足、股肿痛,下疳诸疮,无不神效。
海螵蛸(不必浸淡) 人中白(或人中黄、 砂亦可,等分)
上为细末,先以百草多煎浓汤,乘热熏洗后,以此药掺之。如干者以麻油或熬猪油或蜜水调敷之。若肿而痛甚者,加冰片少许更妙。若湿疮脓水甚者,加密陀僧等分或 过宫粉亦可,或 制炉甘石更佳。
完疮散(见《新方八阵·因阵》)治湿烂诸疮,肉平不敛,及诸疮毒,内肉既平而口不收者,皆宜用此,最妙。
滑石(飞,一两) 赤石脂(飞,五钱) 粉甘草(三钱)
上为末,干渗或用麻油调敷,或加枯矾一钱,痒者极宜。
蛇蜕散 治妇人阴疮。先以荆芥、蛇床子熏洗,挹干,敷药。
蛇蜕(一条,烧存性) 枯矾 黄丹 蓄 本(各一两) 硫黄 荆芥穗 蛇床子(各五钱)
上为细末,香油调搽,湿则干掺。
- 上卷总论类
- 妇人九证
- 论难易
- 上卷经脉类
- 经脉之本
- 经脉诸脏病因
- 经不调
- 调经论外备用方
- 血热经早
- 血热论外方
- 血热经迟
- 血寒经迟
- 血寒论外方
- 血虚经乱
- 肾虚经乱
- 经期腹痛
- 经痛论外方
- 崩淋经漏不止
- 治崩淋经漏之法
- 崩漏论外方
- 杀血心痛
- 热入血室
- 辨经色
- 血枯经闭
- 经闭论外方
- 上卷胎孕类
- 胎脉
- 胎候
- 安胎
- 安胎论外方
- 恶阻
- 恶阻论外方
- 胎气上逼
- 胎漏
- 胎漏论外方
- 妊娠卒然下血
- 胎动欲堕
- 数堕胎
- 胎不长
- 鬼胎
- 妊娠药禁
- 妊娠寡欲
- 下卷产育类
- 滑胎
- 催生
- 滑胎、催生论外方
- 六逆产
- 胞破产难
- 胞衣不出
- 胞衣论外方
- 气脱血晕
- 儿初生(初诞法,详小儿门)
- 子死腹中
- 死胎论外方
- 产门不开、不闭、子宫不收
- 小产
- 小产论外方
- 下胎断产
- 下胎方∶
- 断产方∶
- 下卷产后类
- 论产后大补气血
- 论产后三禁
- 产后腹痛
- 产后发热
- 产后乍寒乍热
- 蓐劳
- 产后喘促
- 喘嗽论外方
- 产后恶露不止
- 血不止论外方
- 产后发痉
- 产后大便秘涩
- 产后杂证方
- 下卷带浊梦遗类
- 带下
- 带浊论外方
- 白浊遗淋
- 淋浊论外方
- 妇人梦与鬼交
- 下卷乳病类
- 乳少
- 乳出
- 吹乳、妒乳
- 乳痈、乳岩
- 下卷子嗣类
- 宜麟策(总论共十二段)
- 时气(天时一)
- 阴阳(天时二)
- 地利(地利一)
- 基址(地利二)
- 十机(人事一)
- 蓄外家(人事二)
- 药食(药食一)
- 用药法(药食二)
- 饮食(药食三)
- 男病(疾病一)
- 女病(疾病二)
- 盈虚吟
- 辨古
- 述古
- 下卷瘕类
- 论证
- 血
- 食
- 气瘕
- 下卷前阴类
- 阴挺
- 阴肿
- 阴疮
- 阴痒
- 阴冷
- 交接出血而痛
- 附∶《类经图翼·针灸要览》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