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师尝讲《内经》,至治病必求其本之句,余于言下顿悟,乃瞿然而起,喟然而叹曰∶有是哉,轩岐之入人深也。一贯之传,宁必口授者之为有得耶。刍荛之言,敢请尽陈于前席。曰∶夫目本阴阳五行,相生配而神明,少有偏损,六淫之客气乘之,其所以为疾者,固非见症医症之所能治也。经又有曰资其化源,则求本之义着则明矣。夫脾土虚者温暖以益火,肝木虚者濡润以壮水,肺金虚者甘缓以培土,心火虚者酸收以滋木,肾水虚者辛润以保金,此顾母之本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火欲实,土当平之。此对待之本也。金为火克,泻心在保肺之先木受金残,平肺在补肝之先。土当木贼,损肝在扶脾之先。水被土乘,清脾在滋肾之先。火承水制,折肾在养心之先。此闲邪之本也。金太过则木不胜,而金亦虚,火来复母之仇。木太过则土不胜,而木亦虚,金来复母之仇。水太过则火不胜,而水亦虚,土来复母之仇。火太过则金不胜,而火亦虚,水来复母之仇。土太过则水不胜,而土亦虚,木来复母之仇。皆亢而承制,法当平其所复,扶其不胜,经曰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此防患之本也。木极而似金,盖木高密则招风,风胜则折,非金伐也,宜泻青而兼导赤。火极而似水,盖火炙热则汗流,汗过则冷,非水伏也,宜降心而兼清脾。土极而似木,盖土湿则崩,燥则裂,非木疏也,宜理肌而兼调气。金极而似火,盖金熔则毁物,击则生火,非火炼也,宜泻白而兼利水。水极而似土,盖水凝则冰,冰坚则任重可载,非土填也,宜暖肾而兼平肝。此释疑之本也。至于热极则生寒,寒极则生热,譬诸天时,朔风凛冽,繁霜大雪,天必晴。南风烦闷,础润苔霉,天必雨。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物极必反,理之自然,此变病之本也。大寒正盛,热之不热,倏忽往来,时发时止,是无火也。大热正盛,寒之不寒,昼见夜伏,夜见昼止,时节而动,是无水也。无水者壮其主,无火者益其源。经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即此义也。此求属之本也。大热发躁,口舌燥渴,非阳症乎?倘视其面色赤,此戴阳也。切脉沉小而无力,或豁大不伦,此系阴盛于下,逼阳于上,假阳之症,试以假寒之药,从其性而折之,顷刻平矣。披裘向火,手足厥冷,非阴症乎?倘视其色滞,切脉微大而数,重按益有力,此寒在皮肤,热在骨髓,假寒之症,以辛凉之品温而行之,一汗而愈,此识症之本也。若乃六淫客气,虽有定例,第人感深感浅难以定论。仅谓风兼寒、兼湿当从温散,兼热当辛凉,独寒、温、热兼湿当燥渗,中暑从清解加益气,湿外受当温散,内生温补,兼热当从清利。燥本枯槁之象,内伤者强半,当清温,不可过凉,盖凉属秋令,既戕戊土,复凌乙肝,纵得燥去,而土木焦槁耳。火之原,元在水中,与真精相为运用。火之邪,游行水外,与元气势不两立。故有火者,必元气伤者半,阴水亏者半,正治益炽,从治乃息。惟骤受外感,郁而成热,暂行凉平。此慎药之本也。夫目不求五行制化、阴阳六气之本,见红退红,见肿消肿,寒不应则热之,热不应则寒之,是疾不废而人速其废也。虽废乎证,其实废乎药也。况且世人之驱多真虚假实,本科之症多上热下寒,始而凉剂进之,上膈非不爽快,医者病者无不以为道在是矣。稍久则食减,又以为食不化而消耗之。再久热愈甚,烦躁愈加,痰嗽愈多,犹谓药力欠到,寒凉增进,而湿泄腹胀之疾作矣,改用宽胸快气。至此不败,将待何时!是故咳嗽吐血,时时发热,未必成瘵,服四物、知柏之类不已,则瘵成矣;胸腹膨满,悒悒不快,未必成胀,服山楂、曲麦不已,则胀成矣;面浮跗肿,小便秘涩,未必成水,气滞膈塞,饮食难入,未必成噎,八正、四苓渗利不已,则水成,青皮、枳壳消耗不已,则噎成矣;筋骨掣痛,涣散无用,未必成痹,睛久赤痛,沙涩难开,未必成障,搜风化痰不已,则痹成,发表攻里不已,则障成矣。成则不可复药,乃曰病犯条款。虽性命之重无可如何,是尚论眼目乎哉!所以治病必求其本,良有以也。总而言之,死以生为本,欲救其死,勿伤其生。邪以正为本,欲攻其邪,必顾其正。阴以阳为本,阳存则生,阳尽则死。静以动为本,有动则活,无动则止。血以气为本,气来则行,气去则凝。症以脉为本,脉吉则吉,脉凶则凶。先者后之本,从此来者须从此去。内者外之本,宣明者顺,潜蕴者逆。上下迭为本,病在上者,散之不得,必引而通之,使邪从下出;病在下者,伐之不得,必提归阳道,使邪从气化。缓急虚实互为本,病属于实,宜治以急,盖实者邪盛,苟不即逐,为祸蔓延,故治实有巧法而无迟法;病属于虚,宜治以缓,盖虚者精夺,唯一于补,且无近功,故治虚无巧法,亦无速法。若夫医家之本在学力。学力不到,不识现在,安能经方致远。尤忌者,不矜慎而自是。病家之本在隆师。遇士无礼,不可以得贤,曷望回天转日。尤忌者,好兼听而无断。是故列子曰∶圣人不察已然,而察其所以然。淮南子曰∶所以贵扁鹊者,知病之所由生;所以贵圣人者,知乱之所由起。此知本之言也。君不见栽花木乎?根本被锄,生机已损,未欲萎耳,不培植水土,而又修以刀剪,未有不槁而焚者。鄙见如此,不识有合于大道否。家师心初薄之,至是亦瞿然而起,喟然而叹曰∶大哉论乎!闯然入轩岐之室矣。命笔之书,以俟精医学印正焉。
- 序
- 校刊目经大成序
- 魏序
- 李序
- 兄序
- 自序
- 卷首
- 脏腑表里三阳三阴轮廓贯通(图缺)
- 五运之图(图缺)
- 六气之图(图缺)
- 五轮主属形图(图缺)
- 五轮定位形图(图缺)
- 八廓定位形图(图缺)
- 八廓分属形图(图缺)
- 开导前面针穴图(图缺)
- 开导背面针穴图(图缺)
- 太极阴阳动静致病图(图缺)
- 针割钩烙图式(图缺)
- 针割钩烙用法(图缺)
- 卷之一
- 五轮
- 八廓
- 内景图说
- 十二经经络贯通气血并手厥阴、手少阳改错
- 六腑三焦辨
- 运气正误
- 五行存疑
- 血气体用说
- 情气从召说
- 乙癸同源说
- 水火说赞
- 治效异同对
- 暑火燥热异同论
- 头风
- 治病必求其本论
- 五脏苦欲补泻解
- 品药制方治病解
- 点服之药用须适宜说
- 制药用药论
- 辨病治病疑难说
- 开导
- 钩割针烙
- 五行邪正致病暨虚实传染统论
- 证治语略
- 目不专重诊脉论
- 诊不专主寸关尺议
- 脉经题要
- 平人脉诀
- 死脉
- 诸脉喜忌
- 小儿纹验
- 增易景岳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八阵小引
- 眼不医不瞎辨
- 眼不医不瞎论
- 立案式
- 贤不荐医辨
- 信巫不信医论
- 行方志圆心小胆大解
- 人情论
- 勿药元诠
- 卷之二
- 卷之二十二因
- 因风一
- 因寒二
- 因暑三
- 因湿四
- 因厥郁五
- 因毒六
- 因疟七
- 因胎产八
- 因痘疹九
- 因疳积十
- 因他十一
- 无因而因十二
- 卷之二八十一证
- 天行气运一
- 暴风客热二
- 火胀大头三
- 大小雷头风四
- 左右偏头风五
- 阴阳邪风六
- 辘轳自转七
- 瞳神反背八
- 春水扬波九
- 鱼睛不夜十
- 凝脂翳变十一
- 星月翳蚀十二
- 花白翳陷十三
- 蟹睛横出十四
- 长虹贯日十五
- 彩云捧日十六
- 目血十七
- 瘀血灌睛十八
- 垂帘障十九
- 白膜蔽睛二十
- 聚星障二十一
- 目疡二十二
- 黄液上冲二十三
- 五色疡二十四
- 睛漏二十五
- 帏赤烂二十六
- 目二十七
- 悬球二十八
- 覆杯二十九
- 蚌合三十
- 肉攀睛三十一
- 鸡冠蚬肉三十二
- 鱼子石榴三十三
- 椒粟三十四
- 痰核三十五
- 倒睫三十六
- 皮急三十七
- 睑三十八
- 地倾三十九
- 眵泪不禁四十
- 气轮枯落四十一
- 黑白通四十二
- 气胀四十三
- 血翳包睛四十四
- 火天夺日四十五
- 流金凌木四十六
- 天气昏黄四十七
- 迎风落泪四十八
- 无时泪下四十九
- 瞳神散大五十
- 瞳神缩小五十一
- 近视五十二
- 远视五十三
- 神水变色五十四
- 神气枯瘁五十五
- 阴风障五十六
- 内障五十七
- 时复五十八
- 逆顺障五十九
- 混睛障六十
- 浮萍障六十一
- 黑翳如珠六十二
- 物损真睛六十三
- 飞尘眯目六十四
- 睑废六十五
- 风引斜六十六
- 睛凸六十七
- 疔翳六十八
- 气翳六十九
- 暴盲七十
- 偃月障七十一
- 瞳神欹侧七十二
- 天旋七十三
- 阴阳圈七十四
- 冰壶秋月七十五
- 虚潭呈月七十六
- 醢螺出壳七十七
- 剑横秋水七十八
- 玛瑙内伤七十九
- 青盲八十
- 五风变八十一
- 卷之二似因非症
- 怕热羞明一
- 干涩昏花二
- 目痛三
- 目痒四
- 视惑五
- 妄见六
- 电光夜照七
- 目晕八
- 卷之三
- 补阵
- 四君子汤一
- 四物汤二
- 八珍汤三
- 十全大补汤四
- 人参养荣汤五
- 补中益气汤六
- 调中益气汤七
- 全真一气汤八
- 龟鹿二仙胶九
- 八味肾气丸十
- 六味丸十一
- 加减八味丸十二
- 金匮肾气丸十三
- 大补丸煎十四
- 左右合归丸十五
- 参苓白术散十六
- 异功散十七
- 独参汤十八
- 归六一汤十九
- 花果合欢丸二十
- 胃风汤二十一
- 既济丸二十二
- 还睛夜光丸二十三
- 全真散二十四
- 助阳活血汤二十五
- 冲和养正汤二十六
- 益气聪明汤二十七
- 都气益阴丸二十八
- 滋阴地黄丸二十九
- 补阳汤三十
- 人参补胃汤三十一
- 艾人理血汤三十二
- 补心丹三十三
- 瑞竹堂四神丸三十四
- 养心汤三十五
- 又方三十六
- 生脉散三十七
- 归脾汤三十八
- 七福饮三十九
- 补肺汤四十
- 还少丹四十一
- 驻景丸四十二
- 十味益营煎四十三
- 平气和衷汤四十四
- 助脾蜜饼子四十五
- 和阵
- 人参固本丸一
- 逍遥散二
- 羚犀逍遥散三
- 神效黄汤四
- 越鞠丸五
- 葛花解酲汤六
- 茶调疏肝散七
- 藿香正气散八
- 二陈汤九
- 香苏散十
- 芎苏饮十一
- 参苏饮十二
- 疏风养荣汤十三
- 救睛散十四
- 黑神散十五
- 紫泥金十六
- 拨云丹十七
- 正容汤十八
- 又方十九
- 杞菊饮二十
- 青州白丸子二十一
- 益黄散二十二
- 升阳益胃汤二十三
- 培元散二十四
- 保和丸二十五
- 七味白术散二十六
- 橘皮竹茹汤二十七
- 生熟地黄饮二十八
- 小柴胡汤二十九
- 清镇汤三十
- 扶桑丸三十一
- 参麦自然饮三十二
- 黄连汤三十三
- 寒阵
- 抑阳酒调散一
- 九味芦荟丸二
- 又方三
- 芍药清肝散四
- 三黄祛热煎五
- 消凝行经散六
- 防风散结汤七
- 竹叶泻经汤八
- 逐客饮九
- 抑青丸十
- 普济消毒饮十一
- 八正散十二
- 双解散十三
- 黄连解毒汤十四
- 龙胆泻肝汤十五
- 左金丸十六
- 凉膈散十七
- 泻青丸十八
- 泻黄散十九
- 导赤散二十
- 导赤各半汤二十一
- 泻白散二十二
- 治金煎二十三
- 竹叶石膏汤二十四
- 人参白虎汤二十五
- 犀角地黄汤二十六
- 清胃散二十七
- 清气化痰丸二十八
- 当归龙荟丸二十九
- 消渴方三十
- 清燥汤三十一
- 秦艽鳖甲散三十二
- 四生饮三十三
- 导阴煎三十四
- 通关丸三十五
- 酒煮大黄丸三十六
- 七制香附丸三十七
- 热阵
- 理中汤一
- 理阴煎二
- 扶阳助胃汤三
- 九转丹四
- 春阳回令丸五
- 白通汤六
- 八物回生饮七
- 人参复脉汤八
- 真武汤九
- 小建中汤十
- 大建中汤十一
- 十四味建中汤十二
- 治中宣化丸十三
- 四神丸十四
- 冲和养胃汤十五
- 吴茱萸汤十六
- 四逆汤十七
- 温经益元散十八
- 菊花茶调散十九
- 攻阵
- 通气利中丸一
- 大柴胡汤二
- 调胃承气汤三
- 小承气汤四
- 大承气汤五
- 十枣汤六
- 三花神丸七
- 舟车丸八
- 清毒逐瘀汤九
- 麦煎散十
- 抵当汤十一
- 通幽丸十二
- 瘵疾丸十三
- 滚痰丸十四
- 栀子豉汤十五
- 蜜胆导法十六
- 接汗法十七
- 倒仓法十八
- 分珠散十九
- 散阵
- 胜风汤一
- 珠珀镇惊丸二
- 独活寄生汤三
- 升阳除湿汤四
- 地黄饮子五
- 人参败毒散六
- 二术胜湿汤七
- 消风活血汤八
- 省风汤九
- 小续命汤十
- 大秦艽汤十一
- 桂枝汤十二
- 麻黄汤十三
- 小青龙汤十四
- 大青龙汤十五
- 升麻葛根汤十六
- 柴葛解肌汤十七
- 三友丸十八
- 九味羌活汤十九
- 清空散二十
- 十神汤二十一
- 胃风汤二十二
- 麻桂饮二十三
- 大温中饮二十四
- 神应散二十五
- 升阳散火汤二十六
- 黄防风汤熏蒸法二十七
- 艾葱熨法二十八
- 通天散二十九
- 固阵
- 玉屏风散一
- 百合固金汤二
- 妙香散三
- 加减巩堤丸四
- 大补黄汤五
- 当归六黄汤六
- 宁志丸七
- 秘真丸八
- 二气左归丸九
- 九仙丸十
- 金锁固元丸十一
- 白菊清金散十二
- 养阴清燥汤十三
- 因阵
- 保婴丸一
- 六一散二
- 十味香薷饮三
- 清暑益气汤四
- 又方五
- 保胎流气饮六
- 蜡子丸七
- 蜡矾丸八
- 托里消毒饮九
- 仙方活命饮十
- 神授卫生汤十一
- 屠苏酒十二
- 珠珀蜡矾丸十三
- 内托千金散十四
- 太乙膏十五
- 玉红膏十六
- 五苓散十七
- 疏凿饮导十八
- 大顺散十九
- 桂苓甘露饮二十
- 六和汤二十一
- 羌活胜湿汤二十二
- 平胃散二十三
- 升消平胃散二十四
- 升阳除湿汤二十五
- 活血散二十六
- 调元化毒汤二十七
- 苏合香丸二十八
- 抱龙丸二十九
- 升解散三十
- 五积散三十一
- 天保采薇汤三十二
- 达原饮三十三
- 清平丸三十四
- 诸药外治
- 照乘珠一
- 金茎露二
- 胭脂雪三
- 芙蓉镜四
- 绛雪丹五
- 昭容膏六
- 元霜七
- 霹雳火八
- 一剑锋九
- 飞熊丹十
- 空青石十一
- 夜光璧十二
- 三制辟尘粉十三
- 八宝丹十四
- 紫金膏十五
- 琼玉膏十六
- 景云根十七
- 封睑六神饼十八
- 洗眼及时雨十九
- 甲午中秋后一日书事
- 童跋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