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一太极也。静而生阴,则为五脏;动而生阳,则为五腑。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吸门内气管所系,手太阴肺、手少阴心,居于膈上;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居于腹下。脏数五,其形象地,静而得方。
食管所系,足阳明胃,手太阳小肠、手阳明大肠,一路贯通。足太阳膀胱(有下口而无上口)、足少阳胆(有上口而无下口),两腑对照。腑数五,其气象天,动而行健。手少阳三焦、手厥阴心包络,有经无形。以五脏位置言∶离为心火,居南;坎为肾水,居北;坤为脾土,居中;肝不全居左,而震为肝木,居左,气自行于左;肺本不居右,而兑为肺金,居右,气自行于右。以五腑位置言∶初以胃,统纳水谷;次以小肠,厘清水谷;于是大肠消其谷,膀胱渗其水,胆则司其事。以阴阳匹配言∶心与小肠合,丁丙共宗;肺与大肠合,辛庚一本;脾与胃合,己戊伴居;肝与胆合,乙甲同体;肾与膀胱合,癸壬并源;包络与三焦合,营卫相亲。以阴阳交媾言∶三阴从天降,手太阴肺、手少阴心、手厥阴心包络,列之于上;三阳从地升,手阳明大肠、手太阳小肠、手少阳三焦,列之于下。其中脾阴胃阳、肝阴胆阳、肾阴膀胱阳,更迭相济。以脏腑经络言∶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太阴肺,从中府而走手大指之少商;手少阴心,从极泉而走小指之少冲;手厥阴心包络,从天泉而走中指之中冲);手之三阳,从手走头(手阳明大肠,从手大指商阳,而走头之迎香;手太阳小肠,从手小指而走头之听宫;手少阳三焦,从手四指关冲,而走头之丝竹)。所以肺、心、包络、大小肠、三焦,皆称之曰手。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太阳膀胱,从头睛明,而走足小指之至阴;足阳明胃,从头头维而走足次指之厉兑;足少阳胆,从头童子 而走足四指之窍阴);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足太阴脾,从足大指隐白,而走腹之大包;足少阴肾,从足心涌泉,而走腹之俞府;足厥阴肝,从足大指大敦,而走腹之期门)。所以膀胱、胃、胆、脾、肾、肝,皆称之曰足。以阴阳多少言∶太阴、太阳为正,少阴、少阳次之,厥阴(阴尽也)、阳明(并左右之阳,两阳合明也)又次之(本王启元《内经注》)。肺、脾得正阴之气,以太阴称,心、肾属少阴,包络与肝,则厥阴矣。受阴气,以是为差。膀胱、小肠,得正阳之气,以太阳称,三焦与胆,属少阳,胃与大肠,则阳明矣。受阳气,以是为差。以脏腑功用言∶主宰一身者心,而小肠为受盛之官;宣布万事者肺,而大肠为传导之官;谋胜千里者肝,而胆为决断之官;颐养四体者脾,而胃为仓廪之官;精贯百骸者肾,而膀胱为津液之官,三焦为气之父,包络为血之母。夫一脏一腑,五脏而称六腑者,以三焦属腑,故言六腑。然三焦属腑,而称六腑,包络属脏,宜亦可称六脏。由斯而论,言六腑,必言六脏;言五脏,只可言五腑,以合天地之数。何必参差其说,而言五脏六腑哉!缕陈脏腑,灿然可考,而有不离乎脏腑,亦不杂乎脏腑,非形象之可绘,言语之可传者,妙在元关一窍。
- 凡例八则
- 卷一
- 总论
- 脉学源流
- 定脉部位
- 尺寸解
- 六部脉解
- 左心膻中肝胆肾小肠、右肺胸中脾胃命大肠・辨
- 定至数
- 二十七脉名目
- 有胃气者生
- 脉贵有神
- 读缓字法
- 四时平脉
- 浮、沉、迟、数四大纲
- 浮
- 沉
- 迟
- 数
- 对待总论
- 微与细对
- 微
- 细
- 虚与实对
- 虚
- 实
- 长与短对
- 长
- 短
- 弦与弱对
- 弦
- 弱
- 滑与涩对
- 滑
- 涩
- 芤与革对
- 芤
- 革
- 紧与散对
- 紧
- 散
- 濡与牢对
- 濡
- 牢
- 洪与伏对
- 洪
- 伏
- 结与促对
- 结
- 促
- 动与代对
- 动
- 代
- 奇经八脉
- 脏腑说
- 命门提要
- 三焦辨
- 心包络辨
- 反关脉解
- 七表八里九道三余脉辨
- 七诊辨
- 九候解
- 膻中解
- 丹田解
- 人迎气口解
- 冲阳太冲太溪解
- 卷二
- 男女尺脉异论
- 痨症脉数论
- 噎膈反胃脉缓论
- 体肥脉虚中症论
- 喘急脉论
- 气鼓脉弦数论
- 血症有不必诊脉、有必须诊脉论
- 咳嗽脉论
- 泄症脉论
- 水肿脉浮大沉细论
- 偏正头痛不问脉论
- 心气痛脉论
- 腰痛脉论
- 香港脚痛脉论
- 消渴从脉分症论
- 呕吐脉论
- 痿症不从脉论
- 风痹脉论
- 老痰不变脉论
- 痫症脉论
- 哮症脉乱无妨论
- 卷三
- 温病脉论
- 暑热脉论
- 痢症脉论
- 疟疾脉论
- 伤风脉论
- 伤寒脉论
- 瘟疫脉论
- 室女脉数反吉论
- 月经脉论
- 胎前全凭脉论
- 产后不凭脉论
- 小儿疳脉论
- 疑病、诈病脉论
- 平人脉歇止无妨论
- 纯阴脉症
- 内外痈疽先变脉论
- 摘平脉三不治症论
- 死生章
- 赋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