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伤于寒,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而伏藏于中,至春随阳气发见者,为温。其症头痛项强,与伤寒无异,惟初起不恶寒,便发热,脉数为异耳。伤寒由表入里,不得不先发其表;温病由里达表,不得不先清其里。所以温病有误汗而无误下之语。仲景着《伤寒》一书,自秋分后至春分前止,若春分后,则为温矣。《内经》虽有先夏至日者为温病之文,仲景虽有太阳病先发热者为温之论,晋唐以来,无人剖晰伤寒、温病,概以《伤寒》书治之,得失参半。治此症者,茫无主张,延至于金刘河间出,始着《温论》。有明喻嘉言复畅其说,温病乃有圭臬,而仲景之书亦得以昭着于世。当此韶光明媚之天,三阳出于地上(十月纯阴用事,在卦为坤;至十一月黄钟应律,为复,卦则一阳生;十二月太吕应律,为临,卦则二阳生;正月太簇应律,为泰,卦则三阳生),日丽风和,花香鸟语,一片春温之气,盎盎蓬蓬(盎盎,和蔼之状;蓬蓬,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蓬蓬远春”),故病亦名之曰温。轻则白虎汤(人参、石膏、粳米、知母、炙草)、黄芩芍药汤(黄芩、芍药、炙草)、葛根升麻汤(升麻、葛根、芍药、炙草),重则三承气汤(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浓朴、枳实、小承气汤∶大黄、浓朴、枳实;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炙草),无不应验。间亦有先恶寒而后发热者,仍以伤寒治之。又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盖冬主闭藏,漏泄春光(杜诗∶“漏泄春光有柳条”)。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古人婚姻六礼,定在桃夭之时,良有以也。余则谓热蕴之极,必致煎熬肾水,遇体之充足者,但以前汤治之;倘体之虚怯者,不问精之藏与不藏,前汤中重加生、熟二地,以培其本(生地、熟地、黄芩、芍药、贝母、生草)。则二说不相歧而相为用矣,何必如喻嘉言之分疏其说也乎?!
目录
- 凡例八则
- 卷一
- 总论
- 脉学源流
- 定脉部位
- 尺寸解
- 六部脉解
- 左心膻中肝胆肾小肠、右肺胸中脾胃命大肠・辨
- 定至数
- 二十七脉名目
- 有胃气者生
- 脉贵有神
- 读缓字法
- 四时平脉
- 浮、沉、迟、数四大纲
- 浮
- 沉
- 迟
- 数
- 对待总论
- 微与细对
- 微
- 细
- 虚与实对
- 虚
- 实
- 长与短对
- 长
- 短
- 弦与弱对
- 弦
- 弱
- 滑与涩对
- 滑
- 涩
- 芤与革对
- 芤
- 革
- 紧与散对
- 紧
- 散
- 濡与牢对
- 濡
- 牢
- 洪与伏对
- 洪
- 伏
- 结与促对
- 结
- 促
- 动与代对
- 动
- 代
- 奇经八脉
- 脏腑说
- 命门提要
- 三焦辨
- 心包络辨
- 反关脉解
- 七表八里九道三余脉辨
- 七诊辨
- 九候解
- 膻中解
- 丹田解
- 人迎气口解
- 冲阳太冲太溪解
- 卷二
- 男女尺脉异论
- 痨症脉数论
- 噎膈反胃脉缓论
- 体肥脉虚中症论
- 喘急脉论
- 气鼓脉弦数论
- 血症有不必诊脉、有必须诊脉论
- 咳嗽脉论
- 泄症脉论
- 水肿脉浮大沉细论
- 偏正头痛不问脉论
- 心气痛脉论
- 腰痛脉论
- 香港脚痛脉论
- 消渴从脉分症论
- 呕吐脉论
- 痿症不从脉论
- 风痹脉论
- 老痰不变脉论
- 痫症脉论
- 哮症脉乱无妨论
- 卷三
- 温病脉论
- 暑热脉论
- 痢症脉论
- 疟疾脉论
- 伤风脉论
- 伤寒脉论
- 瘟疫脉论
- 室女脉数反吉论
- 月经脉论
- 胎前全凭脉论
- 产后不凭脉论
- 小儿疳脉论
- 疑病、诈病脉论
- 平人脉歇止无妨论
- 纯阴脉症
- 内外痈疽先变脉论
- 摘平脉三不治症论
- 死生章
- 赋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