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易病者,阴阳相感动,其毒瓦斯着人,如换易也。男子病新瘥,女子与之交,女子得病,名曰阳易;女子病新瘥,男子与之交,男子得病,名曰阴易。若二男二女则不相易。然女犯男得病,鲜有死者;男犯女得病,救稍缓则十无一人得生者。若女犯男,男自发劳复,则女不病;男犯女,女自发劳复,则男得病亦轻。富贵之家,虽知其事,后生轻于自恣,犯之多致不救;田野之人,蒙蒙昧昧,只知伤寒能死人,因此病死者十有三四矣,皆不知其所犯之由,深可伤也。男子女人阴阳易病,其状身体疼痛,热上冲胸,头重不能举,眼内生眵,四肢拘急,小腹绞痛,手足拳则暴死,其亦有不即死者。若小腹里急,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百节解离,经脉缓弱,血气虚,骨髓竭,便吸吸气力转少,着床不得动,起止仰人引,岁月死,宜此方,足甲 灰散。
取交接妇人手足甲二十枚, 近隐处一尺,同烧灰,或米饮调下二钱,日三服。阴头微肿,小便利为愈;若未愈,灸阴头一百壮便瘥。阴头在毛际间,提阴向上,当头是穴。
女子阳易则取男子手足爪甲, 近隐处,如前烧服之。可灸毛际横空上,中央曲骨,一穴百壮。
男子阴易如前法灸,若阴卵缩未下,灸足大拇指旋毛上,小炷七壮,是大敦二穴。男女初得阴阳易病,便服薤根鼠矢汤,出汗有验。
伤寒口干喜唾方。
大枣(四十枚,煮,去皮核) 乌梅(肥者十个,去核,为末)
上以枣肉和为丸,含化自然汁。
目录
- 卷第一
- 叙论
- 太阳证
- 阳明证
- 少阳证
- 太阴证
- 少阴证
- 厥阴证
- 两感证
- 三阴三阳传病证
- 卷第二
- 可发汗证
- 不可发汗证
- 四逆证
- 和表证
- 可下证(血证附)
- 不可下证
- 可水不可水证
- 可吐不可吐证
- 可灸不可灸证
- 可火不可火证
- 可温证
- 火邪证
- 卷第三
- 结胸证
- 心下痞证
- 阳毒证
- 阴毒证
- 狐惑证
- 百合证
- 湿证
- 证
- 湿证
- 证
- 发汗吐下后杂病证
- 伤寒劳复证
- 阴阳易证
- 卷第四
- 暑病论
- 暑病表证
- 《素问》载五种暑病
- 时行寒疫论
- 时行寒疫治法
- 斑豆疮论
- 温病发斑治法(小儿证附)
- 卷第五
- 天行温病论
- 辟温疫论
- 青筋牵证
- 赤脉KT证
- 黄肉随证
- 白气证
- 黑骨温证
- 温病哕方论
- 黄病证
- 伤寒感异气成温病坏候并疟证
- 败坏别行方
- 小儿伤寒证
- 卷第六
- 伤寒杂方
- 妊娠杂方
- 伤寒暑病通用刺法
- 伤寒死生候
- 热病死生候
- 温病死生候
- 天行瘥后禁忌
- 解仲景脉说
- 解华佗内外实说
- 辨论
- 上苏子瞻端明辨伤寒论书
- 伤寒论音训
- 叙论
- 修治药法(方中有不修治者,今不载。)
- 不可作煮散方
- 庞先生伤寒论序
- 重雕宋刻伤寒总病论札记
- 后序
- 卷第一
- 卷第二
- 卷第三
- 卷第四
- 卷第五
- 卷第六
- 伤寒论音训
- 修治药法
- 题宋刻庞安常伤寒总病论后
- 跋庞安常伤寒论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