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热在胃,令人胸满气逆,逆则哕;若大下后,胃中虚冷,亦致哕也。
温病有热,饮水暴冷 ,茅根葛根汤。
茅根 葛根(各半升)
水四升,煮二升,去滓,温饮一盏。
温病热未除,重被暴寒,寒毒入胃,蕴结不散变 ,梓皮饮子。
单煮梓皮汁,稍稍饮之佳。
温病积饮冷,冷结胃中,热入肾中,变壮热大 者,服梓皮汤。夫肾中有热者,病瘥后,足心皮喜剥脱去,头发秃落,是其证也。
温病胃冷变 ,茅根橘皮汤。
白茅根(半升) 橘皮(一两半) 桂枝 葛根(各一两)
咀,水三升,煎去半,去滓,温饮一盏, 止停后服。微有热,减桂半两。(微有热,宜去桂,加生姜二两。)
温病有热,饮水暴冷 ,枇杷茅根汤。
枇杷叶 茅根(各半升)
水四升,煮去半,去滓,稍热饮之一二盏。(以上四方,皆不可作煮散。)
温病者,此热入肾,肾脏恶燥,热盛则肾燥,肾燥故渴,引饮而自救也。
葳蕤汤疗冬温,及春月中风伤寒,发热,头眩痛,咽干舌强,胸中痛,心胸痞满,腰背强。
葳蕤 白薇 麻黄 独活 大杏仁(生) 芎 甘草 青木香 葛根(各一两) 石膏(一两半)
咀,水五升,煎二升半,去滓,饮一盏,通口服之,取汗。若一寒一热者,加朴硝半两,大黄一两半,朴硝末后下。
目录
- 卷第一
- 叙论
- 太阳证
- 阳明证
- 少阳证
- 太阴证
- 少阴证
- 厥阴证
- 两感证
- 三阴三阳传病证
- 卷第二
- 可发汗证
- 不可发汗证
- 四逆证
- 和表证
- 可下证(血证附)
- 不可下证
- 可水不可水证
- 可吐不可吐证
- 可灸不可灸证
- 可火不可火证
- 可温证
- 火邪证
- 卷第三
- 结胸证
- 心下痞证
- 阳毒证
- 阴毒证
- 狐惑证
- 百合证
- 湿证
- 证
- 湿证
- 证
- 发汗吐下后杂病证
- 伤寒劳复证
- 阴阳易证
- 卷第四
- 暑病论
- 暑病表证
- 《素问》载五种暑病
- 时行寒疫论
- 时行寒疫治法
- 斑豆疮论
- 温病发斑治法(小儿证附)
- 卷第五
- 天行温病论
- 辟温疫论
- 青筋牵证
- 赤脉KT证
- 黄肉随证
- 白气证
- 黑骨温证
- 温病哕方论
- 黄病证
- 伤寒感异气成温病坏候并疟证
- 败坏别行方
- 小儿伤寒证
- 卷第六
- 伤寒杂方
- 妊娠杂方
- 伤寒暑病通用刺法
- 伤寒死生候
- 热病死生候
- 温病死生候
- 天行瘥后禁忌
- 解仲景脉说
- 解华佗内外实说
- 辨论
- 上苏子瞻端明辨伤寒论书
- 伤寒论音训
- 叙论
- 修治药法(方中有不修治者,今不载。)
- 不可作煮散方
- 庞先生伤寒论序
- 重雕宋刻伤寒总病论札记
- 后序
- 卷第一
- 卷第二
- 卷第三
- 卷第四
- 卷第五
- 卷第六
- 伤寒论音训
- 修治药法
- 题宋刻庞安常伤寒总病论后
- 跋庞安常伤寒论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