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曰∶凡过经不解谵语者,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刺期门之法,须待脉弦或浮紧,刺之必愈;余刺之不瘥,以正取肝之邪故也。期门穴直乳下,当腹旁近胁骨,是穴针入一寸。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其人大渴饮水者,其腹必满,小便不利而自汗出,其病欲解,此为肝乘肺,名曰纵,当刺期门。
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为肝乘脾,名曰横,当刺期门。
下血而谵语,此为热入血室,但额上汗出者,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然汗出者愈。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其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而谵语,此为热入血室,当刺期门,随其实者而取之。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痛或眩,时如结胸,心下必坚,当刺泻肺俞、大杼,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谵语则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伤寒喉痹,刺手少阴,腕骨小指后动脉是也,刺入三分补之。(佳通里二穴,去腕后一寸,是手少阴之经,主热病喉痹,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伤寒妊娠腹满,不得小便,腰以下肿如水气状,怀孕七月,太阴当养,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利即愈。(劳宫手掌中央,屈无名指取之,关元在脐下三寸。)
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刺中脘。(鸠尾下三寸。)
伤寒汗不出,脊强,喉闭烦满,针大杼。(大杼穴在第一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针入一寸泻之。)
伤寒余热不尽,皮肤干燥,针曲池。(在曲肘横纹头,针可透下,泻之。)
热病汗出,脉反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太甚者取踝上横纹以止之。(鱼际在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太渊在掌后陷中;大都在足大指本节后陷中;太白在足内侧核骨下陷中;踝上横纹不说穴名,当是足内踝上二寸,名曰复溜,主骨寒热汗注不休故也。)
热病七八日,脉口动,喘而眩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浅刺手大指间。(合谷穴是也。)
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据伤寒皆忌土败木贼证,是足少阳木受邪,当传克脾土,故宜泻足少阳之丘墟,而补足太阴之太白。《素问》云∶补足太阴者是也。其全元起《太素》作手太阴而以肺经,从肺出腋下,故胸胁满痛。又有引虚则索筋于肝,不得索之于金,而以手太阴为是。既言不得索之于金矣,而复求于金乎,是必不然也。既泻于木,理不合更补于金,若补于金,则木反受克矣,故当补脾土无疑。)
热病先手臂痛,刺手阳明、太阴,汗出止。(太阴络列缺穴,在腕上二寸半,刺七分;阳明商阳穴在手大指次指端,去甲如薤叶,刺三分。)
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天柱穴在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中,可刺五分,泻之。)
热病先眩冒而热,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足少阴涌泉穴,在两脚心陷,屈足卷指宛宛中,刺入七分,泻之,无令血出。足少阳侠溪穴,在小指歧骨间,本节前陷中。)
热病始足胫痛者,先取足阳明而汗出。(陷谷穴在足大指次指之间,本节后陷中,针入五分,泻之。)
热病三日汗不出,怵惕胸胁痛,不可转侧,大小便血及衄不止,气逆呕哕,烦渴,食饮不下,针劳宫。(在手掌心,针入五分,泻之。)
- 卷第一
- 叙论
- 太阳证
- 阳明证
- 少阳证
- 太阴证
- 少阴证
- 厥阴证
- 两感证
- 三阴三阳传病证
- 卷第二
- 可发汗证
- 不可发汗证
- 四逆证
- 和表证
- 可下证(血证附)
- 不可下证
- 可水不可水证
- 可吐不可吐证
- 可灸不可灸证
- 可火不可火证
- 可温证
- 火邪证
- 卷第三
- 结胸证
- 心下痞证
- 阳毒证
- 阴毒证
- 狐惑证
- 百合证
- 湿证
- 证
- 湿证
- 证
- 发汗吐下后杂病证
- 伤寒劳复证
- 阴阳易证
- 卷第四
- 暑病论
- 暑病表证
- 《素问》载五种暑病
- 时行寒疫论
- 时行寒疫治法
- 斑豆疮论
- 温病发斑治法(小儿证附)
- 卷第五
- 天行温病论
- 辟温疫论
- 青筋牵证
- 赤脉KT证
- 黄肉随证
- 白气证
- 黑骨温证
- 温病哕方论
- 黄病证
- 伤寒感异气成温病坏候并疟证
- 败坏别行方
- 小儿伤寒证
- 卷第六
- 伤寒杂方
- 妊娠杂方
- 伤寒暑病通用刺法
- 伤寒死生候
- 热病死生候
- 温病死生候
- 天行瘥后禁忌
- 解仲景脉说
- 解华佗内外实说
- 辨论
- 上苏子瞻端明辨伤寒论书
- 伤寒论音训
- 叙论
- 修治药法(方中有不修治者,今不载。)
- 不可作煮散方
- 庞先生伤寒论序
- 重雕宋刻伤寒总病论札记
- 后序
- 卷第一
- 卷第二
- 卷第三
- 卷第四
- 卷第五
- 卷第六
- 伤寒论音训
- 修治药法
- 题宋刻庞安常伤寒总病论后
- 跋庞安常伤寒论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