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兮膀胱经,内眦一分起睛明。
眉头陷中攒竹地,眉冲居中夹曲神。
曲差神庭旁寸五,五处循后行五分。
承通络却玉枕穴,循后俱是寸半神。
天柱项后发际内,大筋外廉中陷存。
由此脊中开二寸,第一大杼二风门。
三椎肺腧厥阴四,心五督六膈七论。
肝九胆十脾十一,胃在十二椎下寻。
十三三焦十四肾,气海腧在十五椎。
大肠关元十六七,小肠还居十八椎。
膀胱腧穴寻十九,中膂内腧二十推。
白环腧穴二十一,四髎之穴腰腂窥。
会阳阴尾尻骨旁,背开二寸二行了。
别上脊中三寸半,第二椎下为附分。
三魄四膏五神堂,第六意喜膈关七。
第九魂门十阳纲,十一意舍二胃仓。
十三肓门四志室,十九椎旁是胞肓。
二十椎旁秩边穴,背部三行下行循。
承扶臂下股上约,下行六寸是殷门。
从殷外斜上一寸,曲膝得之浮郄真。
委阳承扶下六寸,从郄内斜是殷门。
委中膝腘约纹里,此下二寸寻合阳。
承筋脚跟上七寸,穴在腨肠之中央。
承山腨肚分肉间,外踝七寸上飞扬。
附阳外踝上三寸,昆仑外跟陷中央。
仆参亦在踝下陷,中脉踝下五分张。
金门外踝下一寸,京骨外侧大肉当。
束肉本节后陷中,通谷节前陷中量。
至阴小指外侧端,去甲如韮须细详。
睛明 目内眦外一分
攒竹 眉头陷中
眉冲 直眉头上神庭、曲差之间是
曲差 神庭旁寸五分
五处 曲差后五分,夹上星旁一寸五分
承光 五处后一寸半
通天 承光后一寸半
络却 通天后一寸半
玉枕 络却(原文为“通天”)后一寸半
天柱 禁灸,夹项后大筋外廉发陷者中
大杼 项后第一椎下两旁相去脊中各二寸
风门 二椎下两旁各去脊中二寸
肺腧 三椎下旁去脊中二寸
厥阴俞 四椎下旁去脊中二寸
心腧 五椎下旁去脊中二寸
督腧 六椎下旁去脊中二寸
膈俞 七椎下旁去脊中二寸
肝俞 九椎下旁去脊中二寸
胆俞 十椎下旁去脊中二寸
脾俞 十一椎下旁去脊中二寸
胃俞 十二椎下旁去脊中二寸
三焦俞 十三椎下旁去脊中二寸
肾俞 十四椎下旁去脊中二寸
气海俞 十五椎下旁去脊中二寸
大肠俞 十六椎下旁去脊中二寸
关元俞 十七椎下旁去脊中二寸
小肠俞 十八椎下旁去脊中二寸
膀胱俞 十九椎下旁去脊中二寸
中膂俞 二十椎下旁去脊中二寸
白环俞 二十一椎下旁去脊中二寸
上髎 腰髁骨下一寸夹脊两旁第一空陷中
次髎 夹脊两旁第二空陷中
中髎 第三夹脊空陷中
下髎 夹脊旁第四空陷中,按:《刺腰痛论》注曰:上髎当髁骨下陷中,余三髎少斜下按之陷中是也。腰髎骨即十六椎下腰脊两旁起骨之夹脊者
会阳 阴尾尻骨两旁
附分 二椎下旁附项内廉去脊中三寸半
魄户 三椎下旁去脊中三寸半
膏肓 四椎下五椎上去脊中三寸半
神堂 五椎下旁去脊中三寸半
噫嘻 肩膊内廉六椎下去脊中三寸半
膈关 七椎下去脊中三寸半
魂门 九椎下去脊中三寸半
阳纲 十椎下去脊中三寸半
意舍 十一椎下去脊中三寸半
胃仓 十二椎下去脊中三寸半
肓门 十三椎下脊中去三寸半
志室 十四椎下去脊中三寸半
胞肓 十九椎下去脊中二寸半
秩边 二十椎下去脊中三寸半
承扶 禁灸,尻臀下阴股上约纹中
殷门 禁灸,承扶下六寸腘上两筋之间
浮郄 委阳上一寸屈膝得之
委阳 承扶下六寸屈伸取之
委中 禁灸,腘中央约文中
合阳 约纹下三寸
承筋 踹肠中央
承山 锐踹肠下分肉间陷中
飞扬 外踝上七寸后陷中
附阳 外踝上三寸太阳前少阳后筋骨之间
昆仑 外踝后五分跟肉上陷中
仆参 跟肉下陷中
申脉 禁灸,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许白肉际
金门 外踝下少后邱墟后申脉前,一曰外踝下一寸
京骨 足小指外侧本节后大骨下赤白肉际陷
束骨 足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
通谷 足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
至阴 足小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韮叶
- 叙
- 自叙
- 凡例
- 医学集成卷一
- 阴阳诸论
- 天地阴阳
- 人身阴阳
- 病有阴阳
- 药有阴阳
- 阴虚证论
- 阳虚证论
- 先天解说
- 后天解说
- 丹田解说
- 五行生克
- 五脏六腑
- 脏腑表里
- 脏腑所属
- 足六经辨
- 手六经辨
- 十二经络
- 寸关尺解
- 六部脉解
- 脉定至数
- 脉定权衡
- 浮沉统属(崔氏)
- 迟数统属
- 滑涩统属
- 诸脉主病
- 预卜生机
- 表里解说
- 脉分阴阳
- 五运所化
- 六气分司
- 司天在泉
- 手掌图示
- 值年用药
- 五行本体
- 望闻问切杨氏
- 望色知顺逆
- 闻声知虚实
- 问证知标本
- 切脉要法
- 脉义总论
- 六脉真辨
- 浮脉体状
- 沉脉体状
- 迟脉体状
- 数脉体状
- 虚脉体状
- 实脉体状
- 群方备载
- 余批景岳
- 入门看病
- 治病要诀
- 伤寒伤风辨
- 舌辨阴阳水枯三证
- 伤寒瘟疫受病不同辨
- 伤寒瘟疫脉息不同辨
- 伤寒瘟疫病证不同辨
- 伤寒瘟疫治法不同辨
- 阴阳表里辨
- 内伤外感辨
- 看病歌诀
- 有病先从气色看
- 再看舌胎分表里
- 看妇女歌
- 看小儿歌
- 分类用药歌
- 五脏补泻凉散
- 六经引药
- 用药如用兵
- 医学集成卷一跋
- 发端统论
- 医学集成卷二
- 伤寒
- 灸伤寒穴道
- 瘟疫
- 附应下诸证
- 补遗瘟疫杂证
- 斑疹
- 感冒
- 疟疾
- 疟疾三方
- 截疟
- 灸疟疾穴道
- 痢疾
- 灸痢疾穴道
- 中风
- 补遗
- 灸中风穴道
- 中痰
- 中寒
- 补遗
- 灸中寒穴道
- 中暑
- 附杨西山法
- 中湿
- 耳证
- 补遗
- 灸耳证穴道
- 目证
- 附外治方
- 附咒眼方
- 灸目证穴道
- 口证
- 补遗
- 灸口证穴道
- 舌证
- 补遗
- 灸舌证穴道
- 鼻证
- 补遗
- 灸鼻证穴道
- 齿证
- 补遗
- 炙齿证穴道
- 喉证
- 补遗
- 附绿袍散
- 灸喉证穴道
- 脾胃
- 补遗
- 附消食外治方
- 痞满
- 补遗
- 灸痞满穴道
- 积聚
- 补遗
- 灸积聚穴道
- 呕吐
- 补遗
- 灸呕吐穴道
- 反胃
- 补遗
- 灸反胃穴道
- 呃逆
- 灸呃逆穴道
- 噎膈
- 补遗
- 灸噎嗝穴道
- 关格
- 补遗
- 灸关格穴道
- 咳嗽
- 补遗
- 灸咳嗽穴道
- 齁证
- 灸齁证穴道
- 喘胀
- 补遗
- 灸喘证穴道
- 痰证(附饮证)
- 附五饮证
- 吐血
- 补遗
- 杨西山失血大法
- 灸吐血穴道
- 鼻衄
- 止鼻衄歌
- 鼻衄单方
- 灸鼻衄穴道
- 便血
- 炙便血穴道
- 溺血
- 灸溺血穴道
- 附各血证
- 医学集成卷三
- 头痛
- 灸头痛穴道
- 眩晕
- 灸眩晕穴道
- 肩背痛
- 灸肩背痛穴道
- 臂痛
- 灸臂痛穴道
- 胃痛
- 补遗
- 灸胃痛穴道
- 胁痛
- 补遗
- 灸胁痛穴道
- 腰痛
- 灸腰痛穴道
- 腹痛
- 补遗
- 灸腹痛穴道
- 筋骨痛
- 补遗
- 炙筋骨痛穴道
- 霍乱
- 补遗
- 炙霍乱穴道
- 泄泻
- 灸泄泻穴道
- 虚损
- 补遗
- 水肿
- 刘欧泉秘方
- 附诸肿
- 灸水肿穴道
- 黄疸
- 补遗
- 灸黄疸穴道
- 发热
- 厥证
- 灸厥证穴道
- 汗证
- 补遗
- 灸汗证穴道
- 心跳
- 惊悸
- 健忘
- 灸健忘穴道
- 不寐
- 痉证
- 灸痉证穴道
- 痹证
- 灸痹证穴道
- 痿证
- 灸痿证穴道
- 脚气
- 淋证
- 灸淋证穴道
- 浊证
- 灸浊证穴道
- 疝气
- 灸疝气穴道
- 遗精
- 补遗
- 灸遗精穴道
- 小便闭
- 灸小便闭穴道
- 大便闭
- 附二便闭
- 灸大便闭穴道
- 痔漏
- 灸痔漏穴道
- 脱肛
- 灸脱肛穴道
- 调经
- 灸调经穴道
- 经闭
- 补遗
- 灸经闭穴道
- 崩漏
- 补遗
- 灸崩漏穴道
- 带证
- 灸带证穴道
- 求嗣
- 画卦定生男生女歌
- 妊娠
- 补遗
- 临产
- 催生神咒
- 灸临产穴道
- 产后
- 补遗
- 灸产后穴道
- 乳证
- 补遗
- 吹乳咒法
- 灸乳证穴道
- 妇人隐疾
- 灸隐疾穴道
- 小儿
- 灸急惊风穴道
- 灸慢惊风穴道
- 痘证
- 麻疹
- 疮证
- 六经见证加药
- 杂治
- 补遗各方
- 医家备用
- 医学集成卷四
- 病论六则
- 恭论
- 予论
- 恭论
- 予论
- 愚本庸医,妄论贵疾
- 恭论
- 医案九条
- 任脉经穴分寸歌
- 督脉分寸经穴歌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分寸歌
- 足太阴脾经经穴分寸歌
- 足少阳胆经经分寸歌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分寸歌
- 足阳明胃经经穴分寸歌
-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分寸歌
- 手太阴肺经经穴分寸歌
- 手厥阴心包络经穴分寸歌
- 足少阴肾经经穴分寸歌
- 足厥阴肝经经穴分寸歌
- 手少阴心经经穴分寸歌
-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分寸歌
- 医中百误歌
- 名堂图
- 脏腑明堂图
- 正人明堂图
- 伏人明堂图
- 侧人明堂图
- 程锺龄医门八法
- 论汗法
- 论和法
- 论下法
- 论消法
- 论吐法
- 论清法
- 论温法
- 论补法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