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者,去其壅也。
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本无此物,而忽有之,必为消散,乃得其平。经云:坚者削之是已。
然有当消不消误人者;有不当消而消误人者;有当消而消之不得其法以误人者;有消之而不明部分以误人者;有消之而不辨夫积聚之原有气血、积食、停痰、蓄水、痈脓、虫蛊、劳瘵、痃癖、癥瘕、七疝、胞痹、肠覃、石瘕,以及前后二阴诸疾以误人者,是不可不审也。
凡人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和平恬淡,气血周流,谷神充畅,病安从来。
惟夫一有不慎,则六淫外侵,七情内动,饮食停滞,邪日留止,则诸症生焉。
法当及时消导,俾其速散,气行则愈耳。倘迁延日久,积气盘踞坚牢,日渐强大,有欲拔不能之势,虽有智者,亦难为力。此当消不消之过也。
然亦有不当消而消者,何也?假如气虚中满,名之曰鼓。腹皮膨急,中空无物,取其形如鼓之状,而因以名之。此为败症,必须填实,庶乎可消,与蛊症之为虫为血、内实而有物者大相径庭。又如脾虚水肿,土衰不能制水者,非补土不可;真阳大亏,火衰不能生土者,非温暖命门不可。又有脾虚食不消者,气虚不能运化而生痰者,肾虚水泛为痰者,血枯而经水断绝者,皆非消导所可行。而或妄用之,误人多矣。所谓不当消而消者,此也。
然又有当消而消之不得其法者,何也?夫积聚瘕癥(瘕,音jiǎ,女腹中结块病。)之症,有初、中、末之三法焉。当其邪气初客,所积未坚,则先消之而后和之。及其所积日久,气郁渐深,湿热相生,块因渐大,法从中治,当祛湿热之邪,削之软之,以底于平。但邪气久客,正气必虚,须以补泻叠相为用,如薛立斋用归脾汤送下芦荟丸,予亦尝用五味异功散佐以和中丸,皆攻补并行,中治之道也。若夫块消及半,便从末治,不使攻击,但补其气,调其血,导达其经脉,俾荣卫流通,而块自消矣。凡攻病之药皆损气血,不可过也,此消之之法也。
然又有当消之而不明部分者,何也?心、肝、脾、肺、肾分布五方,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胆与膻中,皆附丽有常所,而皮毛、肌肉、筋骨各有浅深,凡用汤丸膏散,必须按其部位,而君臣佐使,驾驭有方,使不得移,则病处当之,不至诛伐无过矣。此医门第一义也,而于消法为尤要。不明乎此而行有克削,则病未消而元气已消,其害可胜言哉。况乎积聚之原,有气血、食积、停痰、蓄水、痈脓、虫蛊、痨瘵(音zhài,病,多指痨病。),与夫痃癖、痈瘕、七疝、胞痹、肠覃、石瘕、以及前后二阴诸疾,各个不同,若不明辨,为害匪轻。
予因略约,而指数之。夫积者,成于五脏,推之不移者也;聚者,成于六腑,推之则移者也。其忽聚忽散者,气也;痛有定处而不散者,血也;得食则痛,嗳腐吞酸者,食积也;腹有块,按之而软者,痰也;先足肿,后及腹者,水也;先腹满,后及四肢者,胀也;痛引两肋,咳而吐涎者,停饮也;
咳而胸痛,吐脓腥臭者,肺痈也;当胃而痛,呕而吐脓者,胃脘痈也;当脐而痛,小便如淋,转侧作水声者,肠痈也;增寒壮热,饮食如常,身有痛,偏着一处者,外痈也;病人嗜食甘甜或异味,饥时则痛,唇之上下,有白斑点者,虫也。虫有九:湿热所生而为蛇、为鳖,则血之所成也。胡以知为蛇鳖?腹中如有动物,痛不可忍,吃血故也。又岭南之地以蛊害人,施于饮食,他方之蛊,多因近池饮冷,阴受蛇虺之毒也。病人咳嗽痰红,抑抑不乐,畏见人,喉痒而咳剧者,痨瘵生虫也。痃如弓弦,筋病也。癖则隐癖,附骨之病也。癥则有块可徵,积之类也。瘕者或有或无,痞气之类也。少腹如汤沃,小便涩者,胞痹也。痛引睾丸,疝也。女人经水自行,而腹块渐大如怀子者,肠覃也。经水不行而腹块渐大,并非妊者,石瘕也。有孕无孕,可于脉之滑涩辨之也。至于湿热下坠,则为阴菌、阴蚀、阴挺下脱、阴茎肿烂之类。而虚火内烁庚金,则为痔漏,为悬痈,为脏毒。
种种见症,不一而足,务在明辨症候,按法而消之也。医者以一消字视为泛常,而不知其变化曲折,较他法为尤难。则奈何不详稽博考,以尽济时之仁术也耶。
- 叙
- 自叙
- 凡例
- 医学集成卷一
- 阴阳诸论
- 天地阴阳
- 人身阴阳
- 病有阴阳
- 药有阴阳
- 阴虚证论
- 阳虚证论
- 先天解说
- 后天解说
- 丹田解说
- 五行生克
- 五脏六腑
- 脏腑表里
- 脏腑所属
- 足六经辨
- 手六经辨
- 十二经络
- 寸关尺解
- 六部脉解
- 脉定至数
- 脉定权衡
- 浮沉统属(崔氏)
- 迟数统属
- 滑涩统属
- 诸脉主病
- 预卜生机
- 表里解说
- 脉分阴阳
- 五运所化
- 六气分司
- 司天在泉
- 手掌图示
- 值年用药
- 五行本体
- 望闻问切杨氏
- 望色知顺逆
- 闻声知虚实
- 问证知标本
- 切脉要法
- 脉义总论
- 六脉真辨
- 浮脉体状
- 沉脉体状
- 迟脉体状
- 数脉体状
- 虚脉体状
- 实脉体状
- 群方备载
- 余批景岳
- 入门看病
- 治病要诀
- 伤寒伤风辨
- 舌辨阴阳水枯三证
- 伤寒瘟疫受病不同辨
- 伤寒瘟疫脉息不同辨
- 伤寒瘟疫病证不同辨
- 伤寒瘟疫治法不同辨
- 阴阳表里辨
- 内伤外感辨
- 看病歌诀
- 有病先从气色看
- 再看舌胎分表里
- 看妇女歌
- 看小儿歌
- 分类用药歌
- 五脏补泻凉散
- 六经引药
- 用药如用兵
- 医学集成卷一跋
- 发端统论
- 医学集成卷二
- 伤寒
- 灸伤寒穴道
- 瘟疫
- 附应下诸证
- 补遗瘟疫杂证
- 斑疹
- 感冒
- 疟疾
- 疟疾三方
- 截疟
- 灸疟疾穴道
- 痢疾
- 灸痢疾穴道
- 中风
- 补遗
- 灸中风穴道
- 中痰
- 中寒
- 补遗
- 灸中寒穴道
- 中暑
- 附杨西山法
- 中湿
- 耳证
- 补遗
- 灸耳证穴道
- 目证
- 附外治方
- 附咒眼方
- 灸目证穴道
- 口证
- 补遗
- 灸口证穴道
- 舌证
- 补遗
- 灸舌证穴道
- 鼻证
- 补遗
- 灸鼻证穴道
- 齿证
- 补遗
- 炙齿证穴道
- 喉证
- 补遗
- 附绿袍散
- 灸喉证穴道
- 脾胃
- 补遗
- 附消食外治方
- 痞满
- 补遗
- 灸痞满穴道
- 积聚
- 补遗
- 灸积聚穴道
- 呕吐
- 补遗
- 灸呕吐穴道
- 反胃
- 补遗
- 灸反胃穴道
- 呃逆
- 灸呃逆穴道
- 噎膈
- 补遗
- 灸噎嗝穴道
- 关格
- 补遗
- 灸关格穴道
- 咳嗽
- 补遗
- 灸咳嗽穴道
- 齁证
- 灸齁证穴道
- 喘胀
- 补遗
- 灸喘证穴道
- 痰证(附饮证)
- 附五饮证
- 吐血
- 补遗
- 杨西山失血大法
- 灸吐血穴道
- 鼻衄
- 止鼻衄歌
- 鼻衄单方
- 灸鼻衄穴道
- 便血
- 炙便血穴道
- 溺血
- 灸溺血穴道
- 附各血证
- 医学集成卷三
- 头痛
- 灸头痛穴道
- 眩晕
- 灸眩晕穴道
- 肩背痛
- 灸肩背痛穴道
- 臂痛
- 灸臂痛穴道
- 胃痛
- 补遗
- 灸胃痛穴道
- 胁痛
- 补遗
- 灸胁痛穴道
- 腰痛
- 灸腰痛穴道
- 腹痛
- 补遗
- 灸腹痛穴道
- 筋骨痛
- 补遗
- 炙筋骨痛穴道
- 霍乱
- 补遗
- 炙霍乱穴道
- 泄泻
- 灸泄泻穴道
- 虚损
- 补遗
- 水肿
- 刘欧泉秘方
- 附诸肿
- 灸水肿穴道
- 黄疸
- 补遗
- 灸黄疸穴道
- 发热
- 厥证
- 灸厥证穴道
- 汗证
- 补遗
- 灸汗证穴道
- 心跳
- 惊悸
- 健忘
- 灸健忘穴道
- 不寐
- 痉证
- 灸痉证穴道
- 痹证
- 灸痹证穴道
- 痿证
- 灸痿证穴道
- 脚气
- 淋证
- 灸淋证穴道
- 浊证
- 灸浊证穴道
- 疝气
- 灸疝气穴道
- 遗精
- 补遗
- 灸遗精穴道
- 小便闭
- 灸小便闭穴道
- 大便闭
- 附二便闭
- 灸大便闭穴道
- 痔漏
- 灸痔漏穴道
- 脱肛
- 灸脱肛穴道
- 调经
- 灸调经穴道
- 经闭
- 补遗
- 灸经闭穴道
- 崩漏
- 补遗
- 灸崩漏穴道
- 带证
- 灸带证穴道
- 求嗣
- 画卦定生男生女歌
- 妊娠
- 补遗
- 临产
- 催生神咒
- 灸临产穴道
- 产后
- 补遗
- 灸产后穴道
- 乳证
- 补遗
- 吹乳咒法
- 灸乳证穴道
- 妇人隐疾
- 灸隐疾穴道
- 小儿
- 灸急惊风穴道
- 灸慢惊风穴道
- 痘证
- 麻疹
- 疮证
- 六经见证加药
- 杂治
- 补遗各方
- 医家备用
- 医学集成卷四
- 病论六则
- 恭论
- 予论
- 恭论
- 予论
- 愚本庸医,妄论贵疾
- 恭论
- 医案九条
- 任脉经穴分寸歌
- 督脉分寸经穴歌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分寸歌
- 足太阴脾经经穴分寸歌
- 足少阳胆经经分寸歌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分寸歌
- 足阳明胃经经穴分寸歌
-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分寸歌
- 手太阴肺经经穴分寸歌
- 手厥阴心包络经穴分寸歌
- 足少阴肾经经穴分寸歌
- 足厥阴肝经经穴分寸歌
- 手少阴心经经穴分寸歌
-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分寸歌
- 医中百误歌
- 名堂图
- 脏腑明堂图
- 正人明堂图
- 伏人明堂图
- 侧人明堂图
- 程锺龄医门八法
- 论汗法
- 论和法
- 论下法
- 论消法
- 论吐法
- 论清法
- 论温法
- 论补法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