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脉体状

《医学集成》 刘清臣 731字

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急、疾、紧、促,皆统于此。

主病(凡七证)

数脉为寒热,为虚劳,为痈疡。滑数洪数者多热,涩数细数者多寒,暴数者多外邪,久数者多虚损。

主治(凡六条)

寒邪初感脉紧数,当于浮脉主治第二条,参四时虚实治之。

虚损之脉有数者,有阴有阳。阳虚者数而无力,或兼细小。其证必虚寒,或外热如火,而内不喜冷饮,大便亦无燥结。此真寒假热,格阳证也,右归饮加泽泻,凉服,以取纳气归肾,从阴引阳之义也。又如口舌糜腐,龈烂喉痹,六脉细数,镇阴煎,凉服,亦同其义。阴虚者,数而弦滑,其证必多烦热,或咳嗽失血,或自汗盗汗,或虚热往来,或眼昏耳聋,如兼小水赤涩,六味丸。

无赤涩,左归饮,左归丸,兼服瑞莲丸,以补脾肾。苟以数为热,而用知柏、生地、二冬,必至脾泄而危矣。

疟疾之脉有数者,其证若止作俱数,而兼弦滑,此肝邪乘脾土,有痰有食也,平胃散合二陈汤,倍加柴胡,少加青皮、草果、槟榔;或追疟饮。若止后不数、不弦、不滑,牛膝煎或何人饮。

痢疾之脉有数者,有寒、有热、有虚、有实。若烦渴身热,小水短赤,少腹胀痛,而里急后重,年力强壮,而形气有余,其脉数而洪滑有力,方为真实热,宜凉,宜下,先进百顺丸,次用痛痢饮,随进归芍饮,后服胃关煎。如痢初起,并日久不愈,脉数而弦涩细弱,慎勿攻之。初起而少壮者,佐关煎;日久而衰老者,胃关煎。俱间服吴茱萸丸。有胀滞,而小水赤涩,兼服胃苓汤。

痈疡之脉有数者,其证身不热而恶寒,饮食如常,或身热而得汗不解,痈疡之候也,服仙方活命饮。如高肿热痛,阳症也,服济阴汤,敷抑阳散。散漫而皮色不变,痛亦不甚,阴证也,服回阳汤,敷抑阴散。似肿非肿,半阴半阳症也,服冲和汤,敷阴阳散。凡诸痈疽,不问阴阳,总以隔蒜多灸为上,溃后,服八珍、十全。

胎孕之脉有数者,乃冲任气阻,所以脉数,本非火也。当分强弱寒热,不得概指为火,而以黄芩为圣药。如孕妇素虚,本无所因,而腰胀腹痛见血,胎有不安,此冲任失守,胎元饮常服。因多怒多思,致肝脾多火多滞,惯常堕胎,两关洪实,固胎煎。果因胎气内热,脉见洪实,胎不安者,凉胎饮。

按数脉诸症,凡邪盛者多数脉,虚甚者尤多数脉,则其是热非热。从可知矣。

目录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