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少多疾,年十九,先君辞世,因弃举业,涉猎岐黄之学。尝慨世之昧者,非养奸为盗,即诛伐无过,乃立志为医。遇有难治之症,遍翻方论,每至深夜,烛屡见跋,不倦也,必得其要领而后已。如是推原究本,渐有所获。初,母氏年衰欠安,择药物所宜,调治奏效,心窍喜悦。至于家人辈,遇有不适,为之处方,亦多霍然,遐迩延就,岁无虚日。积今垂四十载,虽系偏知,而自问不致误人,乃着医话六种。凡人以摄生为第一,故首辑一览延龄一卷。集平生见闻,有俾于学人,作橘旁杂论二卷。《灵》、《素》、《难经》,为医者根柢,然非经年累月,难以穷其奥旨。今以急就之法,汇以五脏见症,虚实用药之宜,亦可领其大意,编上池涓滴一卷。传云∶空言无补,必见诸实事。录肘后偶钞二卷。治病之法,前人大备,而头绪纷纭,遽难从事。今以短章包括,直指源流,兼附药宜,作证治指要一卷。其药笼短剧一卷,间出新意,非止辞简,而实切于用焉。其知我者,谅不至覆瓿;不知我者,亦任其讪诮耳!前梓《友渔斋诗集》十卷,兹刻医话八卷。斋名仍存其旧。
时嘉庆十有七年岁次壬申花朝退庵居士黄凯钧自记
目录
- 序
- 自记
- 第一种
- 一览延龄一卷
- 第二种
- 橘旁杂论上卷
- 古今医书大意
-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 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
- 方技中医术为要
- 脉
- 四时受病原委
- 六淫相兼说
- 用药如用兵
- 医不尽药石
- 治贵人有四难
- 医家五失
- 七情皆听命于心
- 再论七情总由心发
- 人病何者为多
- 正气受逼则为邪火
- 三折肱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辨
- 求疗尽告所悉
- 择医宜谨
- 详问为要
- 医家功德
- 十不治
- 为医首重读书论
- 为医须明十弊论
- 橘旁杂论下卷
- 论金石
- 轻重失宜先后失序
- 治重疾须用重药
- 痢无止法
- 为医须明阴阳之理
- 脏腑难知
- 用药不论多少
- 再论为医之弊
- 童子好睡说
- 长病与高年病
- 治病虽愈善后不可缺
- 病愈肉食辨
- 煮药有法
- 服药有六弊
- 热症饮水得汗而愈
- 难于末治
- 跋叶氏医案
- 古今药味不同论
- 以药得名为善得子
- 医不治老考终命难
- 医资须行好事
- 医家运到道行
- 论用大黄
- 治病何者为难
- 温凉之药俱不可执
- 干神莫救
- 甘草与鲫鱼犯
- 淡竹回生
- 疾病多生于夏
- 劳逸有方
- 治病必得立案
- 天性所近
- 论用补药
- 狗蝇起痘豆治翻疤
- 第三种
- 上池涓滴一卷
- 第四种
- 肘后偶钞上卷
- 感寒
- 暑
- 温病
- 风温
- 疫
- 斑
- 疹
- 温毒发颐
- 腮
- 头痛
- 齿
- 耳
- 咽痛
- 梅核
- 胃痛
- 肩痛
- 胁痛
- 腹痛
- 胸痹
- 肝
- 脾胃
- 痨损
- 童劳
- 呕
- 咳
- 喘
- 热
- 肘后偶钞下卷
- 寒热
- 痢
- 疟痢
- 泄
- 吐泻
- 二便闭
- 大便燥结
- 吐血
- 衄
- 溲血
- 便血
- 淋
- 浊
- 白淫
- 痹
- 痿
- 疸
- 肿
- 消
- 积
- 产后
- 调经
- 血崩
- 第五种
- 证治指要一卷
- 类中风
- 童痨
- 鼓症
- 噎膈
- 痹
- 痿
- 咳嗽
- 消症
- 哮喘
- 伤寒
- 斑
- 疹
- 咽痛喉风
- 吐血
- 鼻衄
- 牙衄
- 疟疾
- 痢疾
- 温疫
- 阴暑阳暑
- 泄泻
- 霍乱
- 黄疸
- 肝风
- 肝火
- 胃痛胁痛
- 小儿急慢惊风
- 阴虚发热
- 阳虚发热
- 伏暑
- 疮疡总论
- 第六种
- 药笼短剧一卷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