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十四)兼旬进食辄呕,近日粥饮亦吐,神识潦倒,大为危候。皆因平素善怒,肝血不足,木火易升,上凌胃土。拟苦辛酸法,必可纳谷,再商扶治。

党参(二钱) 半夏(一钱五分) 生白芍(一钱五分) 川连(六分) 生牡蛎(三钱) 橘白(八分) 丹皮(一钱五分) 山栀(一钱五分) 吴茱萸(三分) 老姜渣(二钱)

服一剂,胸脘宽舒,纳食不呕,面青稍退,略有口苦,脐旁动气,宜养脾阴,切戒动怒。

生地 归身 白芍 丹皮 牡蛎 桑叶 麦冬 甘草数剂安然。后因不戒于怒复发,仍来招余,力辞难治,缠绵两月,竟成膈症而殁。

外母(五七) 丙午仲秋,患晨起呕吐黄水,腹痛泄泻,食物些微亦胀,神气潦倒,将成重候。切脉左浮弦,右沉涩,知为肝木不平,脾胃虚弱。用斯意调治不效,改投温通酸敛而愈。

因夏月喜饮井泉,及生冷瓜桃之类,脾胃虚寒,肝火上乘所致。

吴茱萸(六分) 干姜(一钱) 党参(一钱五分) 白术(二钱) 白芍(一钱五分) 乌梅肉(七分) 煨木香(三分) 炙草(五分) 大枣(二枚)

一服呕止,再剂能下紫血数块,腹即不痛,纳食亦安,惟大便未实,换方∶党参 炒白芍 茯苓 橘皮 破故纸 山药 肉果 炙草 菟丝饼六服痊愈。

陈(四三) 病发先泻,既吐食并酸水,旬日一发,经历三年,欲成反胃。自述当临发时,汗出寒栗。此病由于厥阴浊阴上僭,致脾胃气弱,传化无节,纳导无权。治当苦降辛散,甘补酸收,法乌梅丸意,临发前一日服。

桂枝木 白蔻仁 半夏 川连 党参 生冬术 当归 白芍 乌梅 茯苓 炙草

张(十五) 咳呛弥月,呕吐饮食,便燥如栗。询述脐旁宿有块上攻,即咳吐食物。此系厥阴之气犯胃,胃不下降所致,今以抑肝通腑润肠。

乌梅 鳖甲 生白芍 生地 半夏 通草 归身 麦冬 玉竹又 病减大半,惟午餐吐尚未除,脉来短数,中气亦虚,前法兼补胃。

归身 白芍 生地 党参 蒸冬术 鳖甲 乌梅 麦冬 半夏凡人病中,虚实不可不辨也。有神色惨淡,不能起坐,似乎虚极,而不知病气未去也。

何以辨之?当察其胃中不快纳少,舌胎或黄或黑,便赤口渴,身有寒热,是其验也。设投补剂,鲜不误事。无以上诸症,而见神色惨淡,起坐不能,方是真虚,惟胃闷纳少,更当辨其虚否。

目录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