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之用.互合成体.有如阳窍七.奇数也.而五脏开之.则主受.阴窍二.偶数也.而六腑输之.则主化.然阳窍中.心肺为阴中之阳.则口鼻之气.升降往来.无形而之有形矣.肾肝为阴中之阴.则耳目之窍.虚实交参.有形而之无形矣.故五色则目收之.五味则舌辨之.五臭则鼻吸之.五音则耳纳之.然目之光犹外发.木中有火也.耳之聪惟内受.水性润下也.恒见肾气足者.耳中之墨充塞.而听愈聪.肾气虚者.耳中空窍无碍.而听愈背.明乎此理.可见少阴之气.藏于耳中.而其外蔽者.则少阳之风火.扰乱相扇.驱其外邪斯得矣.若夫肾气不充.少阴之脉不至.惟峻补真阴.入以镇坠之品.则气不上乱.复其司听之职.则虚而能受.如空谷之音.附应立赴矣.不知者.妄以外导法.欲令气通.则阴内阳外.岂能越出而失其常经乎.或又曰.心开窍于舌.寄窍于耳.凡用心过度.火为之扰.然鸣则有之.聋则未也.究之心肾不交.水不升故火不降耳.至痰火为患.耳如蝉鸣.降气则痰下.益水则火息.亦不越摄气归元之旨也.
一色欲损肾.六味丸入杜仲牛膝沉香黄柏枸杞磁石.
一耳中干结.耳鸣而聋.柴胡聪耳汤.
一上焦热.耳鸣而聋.及出脓汁.蔓荆子散.耳痛生疮.黍粘子汤
一停耳.耳中有脓.用桑螵蛸炒.入六味丸.
柴胡聪耳汤
连翘(四钱) 柴胡(三钱) 炙甘草 当归 人参(各一钱) 水蛭(五分炒) 虻虫(三个去壳足炒) 麝香(少许)
上除后三味别研外.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煎去渣.入三味末再煎.食远服.
蔓荆子散
甘菊 蔓荆子 桑白皮 麦门冬 生地 赤茯苓 赤芍药 前胡(各一钱) 炙甘草 升麻 木通(各三分)
姜枣水煎.
黍粘子汤
昆布 苏木 生甘草 蒲黄 龙胆草(各二分) 黍粘子 连翘 生地 炙甘草 当归 黄芩 黄连(各三分) 柴胡黄 (各四分) 桔梗(一钱半) 桃仁(三个去皮尖) 红花(少许)
水煎.
六味丸
怀熟地(八两) 山茱萸 淮山药(各四两) 牡丹皮 泽泻 茯苓(各三两) 磁石(一两醋 七次) 沉香(五钱) 牛膝 杜仲(盐水炒) 枸杞子(各二两) 黄柏(一两盐水炒)
为末.添炼蜜糊丸.每服三钱.青盐汤下.
- 序一
- 序二
- 凡例
- 卷之一伤寒
- 伤寒论
- 两感论
- 附:嗣真少阴症似太阳太阳脉似少阴不同论
- 太阳论
- 阳明少阳论
- 三阴论
- 三焦论
- 阴证论
- 阴虚论
- 内伤论
- 表症论
- 里症论
- 热症论
- 舌论
- 附金镜录辨舌黑治法
- 结胸论
- 发狂谵语
- 蓄血
- 发
- 发疹(附)
- 发黄
- 吐蛔
- 厥症
- 症
- 汗下不解
- 自利
- 四气论
- 夹食夹气
- 附坏症
- 附遗毒
- 卷之二杂症
- 中风论
- 虚损论
- 血症
- 咳嗽
- 呕吐
- 疟疾
- 痢疾论
- 泄泻论
- 霍乱论
- 膈噎论
- 肿胀论
- 积聚论
- 痿痹
- 消症
- 喘论
- 香港脚
- 闭症
- 疝论
- 关格
- 卷之三杂症
- 头风
- 头眩
- 鼻渊
- 耳病
- 目病
- 口病
- 齿病
- 喉痹
- 瘰
- 肺症
- 乳症
- 胁痛
- 中脘痛
- 腹痛
- 少腹痛
- 痈症
- 肠痈
- 囊痈
- 臀痈
- 四肢痈
- 续肿胀论
- 续膈噎论
- 卷之四女科
- 调经论
- 带症论
- 妊娠论
- 小产论
- 大产论
- 产后论
- 续产后论
- 卷之四五大病
- 心
- 肝
- 脾
- 肺
- 肾
- 卷之四医箴
- 疗医
- 心术
- 品行
- 明理
- 应机
- 决择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