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反张之病,名痉病。按痉病与伤寒相类,但多项背反张为异。治分表里阴阳、虚实寒热。《金匮》以太阳发热,无汗恶寒,名刚痉,发热有汗不恶寒,名柔痉。此以有汗无汗,别寒湿伤营、风湿伤卫而定名者,虽不明言发汗解肌,然细玩首章原文,以有汗无汗立说,仍暗度金针于太阳伤寒发汗解肌同条处治。但痉病不独在冬月,三时皆有者,故不明示麻桂辛温,发汗解肌。又因痉劲强直,多有营卫不充,外冒外淫致病,用不得大汗发表。故下章云∶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盖言太阳发热之痉,惟以散表为正治。今以脉沉而细,用不得散表,则难治矣。是此可见太阳发热之痉,设脉浮紧而大者,仍可用散表方法而不曰难治矣。下文又言太阳病发热无汗之病,本宜发汗,若脉沉而细,大发其汗,因汗太多,亦能致痉。若发热有汗之中风症,脉沉而细者,下之亦能致痉。疮家虽身疼痛,若脉沉而细者,误发汗亦成痉。即太阳病症备,若脉沉迟,止用栝蒌桂枝汤。再三告戒脉沉而细者,汗下俱禁者也。然下文云∶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按此条但言无汗,不言脉沉细,故仍用葛根、麻黄,以发太阳阳明之表,明示首章发热无汗反恶寒之刚痉,若脉不沉细,仍用发表治法。下文云∶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介齿,可与大承气汤。按此条不言无汗,不言脉沉细,明示首章发热有汗之柔痉,若脉不沉细而实大,仍可用大承气汤以下者。首章恐痉病之脉有沉细者,即无汗表症之刚痉,亦用不得麻黄汤。即有汗发热之柔痉,亦用不得桂枝汤。
此章恐发热无汗,脉大不沉细之刚痉,应汗失汗,故复立葛根麻黄汤。又恐发热有汗,脉数不沉细之柔痉,应下失下,故复立大承气汤。两面告诫,可见仲景惟以病之无汗有汗,脉之浮细浮大,沉细沉实,端在表里虚实,详示发表攻里者也。海藏有口噤,背反张,名太阳痉。
低头下视,名阳明痉。一目左右斜视,手足搐搦,名少阳痉。其意欲以背为太阳,胸前为阳明,目之斜视左右为少阳,以定经络。然项强之症,属阳明者多,而阳明之脉入目,阳明之脉左右交加。两目亦能斜视,未可以此为定论。丹溪有人参、竹沥主治者,此因内伤痉病,血液枯燥,经络不润成之故耳。薛新甫有泻青丸、异攻散、六味丸、逍遥散、四物、归脾、三乙承气,家秘用舒筋汤等,此皆内伤痉病,分别虚实补泻,而非外感六淫致痉之条也。今余详注仲景之痉病于前,次述三公之论于后,则外感六淫,内伤致痉诸条皆全矣。余读《伤寒论》,见仲景以冬月伤寒立论,但榜及风湿、风温,而不及三时之寒热等病,读《金匮》痉病论,见以中湿、湿热、中 等症,次列于后。余今着《伤寒大白》,比例《金匮》痉病论,先以伤寒、寒热、温热病立论卷首,兼以发 、夹食、痉病。次附于后,则外感致病诸条皆全矣。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总论
- 伤寒热病总论
- 验舌色论
- 验口唇论
- 验二便论
- 辨脉论
- 南北方宜发表不同论
- 南北方宜清里相同论
- 三阴经热病论
- 三阴经寒病论
- 阴症似阳论
- 阳症似阴论
- 宜发表论
- 忌发表论
- 宜清里论
- 忌清里论
- 宜和解论
- 忌和解论
- 宜吐法论
- 忌吐法论
- 宜温经论
- 忌温经论
- 宜攻下论
- 忌攻下论
- 宜消导论
- 忌消导论
- 宜补虚论
- 忌补虚论
- 误下不宜再下论
- 卷一
- 恶寒
- 发热
- 寒热
- 身痛
- 头痛
- 项强
- 咽痛
- 卷二
- 似疟
- 潮热
- 烦躁
- 谵语
- 发狂
- 呕吐
- 喘逆
- 身重
- 身痒
- 头眩
- 口渴
- 口燥
- 唇焦
- 衄血
- 蓄血
- 下血
- 卷三
- 无汗
- 自汗
- 头汗
- 盗汗
- 懊
- 不得卧
- 发黄
- 面赤色
- 胸满
- 胁满
- 心下满
- 结胸
- 痞满
- 咳逆
- 呃逆
- 腹痛
- 卷四
- 下利
- 小便不利
- 大便秘结
- 合病
- 并病
- 坏症
- 昏冒
- 热入血室
- 不语
- 发
- 温病
- 疫病
- 夹食
- 痉病
- 阴厥阳厥
- 足冷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