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症有表里阴阳四大关节,脉有浮沉迟数四大分别。夫浮则为表,沉则为里,迟则为寒,数则为热,此以浮沉分表里,迟数分寒热者也。夫伤寒,热病也,其脉必数;中寒,阴症也,其脉必迟。若见数脉,即症在阴经,亦是阳邪传入之热病;若见数脉,即手足厥冷,亦是热深厥深、阳症似阴之假像。故治伤寒,一见浮数,此是表有邪热,当照三阳发表治之。若一见沉数,此是里有热邪,即表症急者,虽先治表,然亦禁辛温而用辛凉双解之法;
苟表症一解,即当清里。此以脉之发现二条而论也。若沉伏之脉,有三条分别。有阳症脉沉伏,非阴症里寒也,阳邪内伏,不得作汗外出,禁用寒凉,只宜升散表邪,则汗出而脉亦出。又有阳症脉微,此正气虚微,不得作汗,用发表之药,以散阳邪,加人参少许,助正气虚微,则散表之药,得人参愈能散表,虽阳症阴脉之死症,如此治之,亦有得生者。又有脏气虚寒,脉见沉迟,此阴症中寒也,急宜温经救里。此以沉脉中,别出伏邪、正虚、阴寒三条者也。夫阴症脉沉者,沉而迟漫分明者也。伏邪脉沉者,沉而伏匿,急数模糊者也。正虚脉微者,不拘浮沉,脉来衰微,按久无力者也。故凡迟漫分明者,里寒也。沉伏不出者,表邪不得发越也。阳症脉微者,邪盛正虚也。今有阳邪之症,而见沉伏之脉,误认阴症而用温热,阳邪内发,死不旋踵。若见烦躁不宁,误用寒凉,则表汗抑遏。故切脉之道,先分症是何症,然后以脉消息者也。夫脉沉当下,若表症急者,仍先散表。脉浮当汗,若里有热者又不得不和解表里;下症急者,又不得不双解表里。
目录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总论
- 伤寒热病总论
- 验舌色论
- 验口唇论
- 验二便论
- 辨脉论
- 南北方宜发表不同论
- 南北方宜清里相同论
- 三阴经热病论
- 三阴经寒病论
- 阴症似阳论
- 阳症似阴论
- 宜发表论
- 忌发表论
- 宜清里论
- 忌清里论
- 宜和解论
- 忌和解论
- 宜吐法论
- 忌吐法论
- 宜温经论
- 忌温经论
- 宜攻下论
- 忌攻下论
- 宜消导论
- 忌消导论
- 宜补虚论
- 忌补虚论
- 误下不宜再下论
- 卷一
- 恶寒
- 发热
- 寒热
- 身痛
- 头痛
- 项强
- 咽痛
- 卷二
- 似疟
- 潮热
- 烦躁
- 谵语
- 发狂
- 呕吐
- 喘逆
- 身重
- 身痒
- 头眩
- 口渴
- 口燥
- 唇焦
- 衄血
- 蓄血
- 下血
- 卷三
- 无汗
- 自汗
- 头汗
- 盗汗
- 懊
- 不得卧
- 发黄
- 面赤色
- 胸满
- 胁满
- 心下满
- 结胸
- 痞满
- 咳逆
- 呃逆
- 腹痛
- 卷四
- 下利
- 小便不利
- 大便秘结
- 合病
- 并病
- 坏症
- 昏冒
- 热入血室
- 不语
- 发
- 温病
- 疫病
- 夹食
- 痉病
- 阴厥阳厥
- 足冷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