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全云∶产后痢疾者,由产劳伤,脏腑不足,日月未满,虚乏未复,或劳动太早,或误食生冷。若行起太早,则外伤风冷,乘虚入于肠胃,若误食生冷,则难化之物伤于脾胃,皆令洞泄水泻,甚者变为痢也。若血渗入大肠,则为血痢难治,世谓之产子痢也,得冷则白,或如鱼脑,得热则赤黄,或为骤血,若冷热相搏,则下痢赤白,或脓血相杂,若下痢青色,则极冷也(黄赤为热,青之为寒,此古人之论,自河间论出,不分五色,均以为热,岂古今不同欤,大概始于伤冷,久变为热,故热者多而寒者少,未可执以无寒也,必因症求之为当)。若饮食不进,便利无常,日夜无度,产后本虚,更加久痢不止,无力瘦乏,愈见羸弱,谓之虚羸下痢。又有产后气血不顺,而下痢赤白,谓之气痢。治之之法,热则凉之,冷则温之,冷热相搏则调之,滑者涩之,虚羸者补之,水谷不分者当利小便,若产妇情性执着,不能宽解,须当顺其气,未有不安者也。
薛氏曰∶前证白属气分,而赤属血分也,其论详见泻利。
一产妇食鸡子,腹中作痛,面色青黄,服平胃二陈,更下痢腹胀,服流气饮子,又小腹一块,不时上攻,饮食愈少,此脾胃虚寒,肝木克侮所致,用补中益气加木香、吴茱萸渐愈,又用八珍大补兼服调理,寻愈。
一妇产后痢,未至月满,因食冷物及酒,冷热与血攻击,滞下纯血,缠坠极痛,其脉大无力,口干,用黄芩芍药汤,三服而安。(若果脉大无力,可不温补,而乃用黄芩芍药汤者,以缠坠极痛之症,为积滞未去也,故从症不从脉焉)
产后下痢作渴者,水谷之精化为血气津液,以养脏腑,脏腑虚燥,故痢而渴,若引饮则难止,反溢水气,脾胃既虚,不能克水,水自流溢,浸渍皮肤,则令人肿,但止其渴,痢则自瘥。(凡里气虚不能致津液,以养脏腑而渴者,宜一味白术煎汤代茶,庶无水肿之患)
薛氏曰∶痢证若渴而不喜饮食,属胃气虚,不能生津液,宜用七味白术散,夜间发热口渴,属肾水弱而不能润,宜用六味丸,并佐以益气汤,以滋化源。
救急散 治产后赤白痢,腹中绞痛。
白芍 阿胶 艾叶 熟地黄(各一两) 当归 甘草(各三两)
上 咀,水煎,分二服,空心饮。(此以四物汤去川芎加艾、胶,所以止血也,而归、甘各用三两为君,所以和气血而止腹痛耳,妙在甘以缓之)
加味四君子汤 治产后赤白痢,神效。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甘草(炙) 黄 (各一钱) 罂粟壳(炙,去蒂,五分)
上锉,水煎。
以上二方治虚滑。(二方一为气虚,一为血虚,而前方妙在分两,此方重在虚滑,不然参术粟壳岂常试之味)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治产后下痢虚极。(《脉经》作热痢重下,新产虚极者)
白头翁 甘草(炙) 阿胶(炒,各二钱) 黄连 黄柏 秦皮(去皮,各三钱)
上锉作二服,水煎,纳胶令消尽,温服。(白头翁汤原仲景治协热毒痢药,而《脉经》加胶甘以治热痢,新产极虚,然非热痢下血,其敢用乎)
槐连四物汤 治产后热滑血痢,脐腹疼痛。
当归 川芎 赤芍药(炒) 生地黄 槐花 黄连(炒,各一钱) 御米壳(去蒂,蜜炙,五分)
上锉,水煎服。(前以四君粟壳治气虚而滑,此以四物粟壳以治血热虚滑,气血之分,智者自辨,而止涩之剂非滑勿投,慎之)
黄连丸 治产后热滑赤白痢,腹中搅痛不可忍。(此方以三黄解毒为主,非真热勿用,辨之)
黄连(四两) 黄芩 黄柏(各二两) 栀子仁 阿胶 蒲黄(各一两) 当归(二两半)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米饮下,日三夜一。
以上三方治热滑。
神效参香散 治痢疾日久,秽积已少,腹中不痛,或微痛不窘,但滑溜不止,乃收功之后药也。(以下出症,字字真切,不落一空,用此方者须知集方之心,所谓无妄之药勿试也)
方见前泄泻。
一方 治产后血泻不禁,余血作痛,兼块,属寒滑者。
桂心 干姜(各等分)
上为末,空心酒调服方寸匕。(以血泻而用姜桂,人所难信,而谓寒滑不禁,又所当遵。
夫学道爱人,用方者宜体认之)
以上二方治寒滑。
神仙感应丸 治产后固无积痢,多有因食荤味早,亦作泻痢者,百无一生,非此方不能救之,三二服立止,不然荏苒日月,致不救也,如不因食荤者不可服。
神曲(炒,三钱) 人参 枳壳(麸炒,去穣,各一钱) 赤石脂 熟地 白术(各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米饮调下。(此方以神仙感应为名,必非虚语,然以为食荤早而致泄者,脾胃必薄,故用参术,而神曲为化食之用,枳壳佐之,赤石脂固之,似矣,而熟地何为也,大抵肾者胃之关,产后肾虚,气不能固,故用之欤,于食荤不食荤,可服不可服之理,自非庸人所知)
连翘丸 治产后久病赤白痢,盖因脾胃不和,气滞积聚所致,心腹胀满,干呕酸心,饮食不下,胸膈噎塞,胁肋疼痛危困者。
连翘 陈皮(去白) 京三棱(各钱半) 肉桂(不见火) 槟榔 牵牛子(取头末) 蓬术 青皮(去白,各一钱) 肉豆蔻(面裹煨) 好墨(各半钱)
上为细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或用水煎服,亦可。(凡治积方不等,而此所集方,一用地黄石脂,此用连翘好墨,亦大异也,其他不过温气行气攻积而已,亦奇人用奇药,于他方可再求之)
以上二方治积痢。
三圣散 治产后下血痢不止。(止血之剂)
乌鱼骨 烧绵灰 血余灰(汗脂者,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煎石榴皮汤调下,热服。
一方 治产后痢,日五十行者。
取木里蠹粪炒黄,急以水沃之,令稀稠得所,服之即愈。(按木蠹有有毒无毒之异,则其粪亦宜别也)
治产后诸痢杂方
取苍耳叶,捣汁半盏,日三四温服。
一方 煮薤白食之。
一方 羊肾脂炒薤白,空心食之。
一方 败龟板一枚,米醋炙,研为末,醋汤调下。
治产后血痢杂方
一方 用阿胶二两,以酒一升半煮一升,顿服。
一方 用生马齿苋捣汁二大合,煮一沸,下蜜一合调,顿服。
以上杂治方。
必效方 疗产后痢,而渴饮无度数。(清心生津)
麦门冬(三两) 乌梅(二十个)
上细锉,水一升煮取七合,细呷。
经效方 疗产后久痢,津液涸,渴不止。(涩气生津)
龙骨(十二分) 浓朴 茯苓 黄 麦门冬 人参(各八分) 生姜(六分) 大枣(十四枚)
上细锉,以水一大斗煮取七合,空心分两服。
录验方 疗产后痢日久,津液枯竭,四肢浮肿,口干舌燥。(为消渴所宜,故服之)
冬瓜一枚黄泥糊浓五寸,煨烂熟,去皮,绞汁服之,痊。
七味白术散 治产后痢,津液竭,渴不止。(大和脾胃以生津)
方见前渴。
以上治痢疾发渴。
- 序
- 自序
- 凡例
- 卷之一调经门
- 论经主冲任二脉
- 论心脾为经血主统
- 论脾胃生血
- 论经不调由风邪客于胞中
- 论三月一来为居经
- 论师尼寡妇异乎妻外家之治
- 论调经当抑气
- 论调经先去病
- 论调经大法
- 论经水异色
- 论经候愆期
- 论月水多少
- 论月水不利
- 论月水不断
- 论过期不止
- 论经病疼痛
- 论经病发热(附客热)
- 论往来寒热
- 论热入血室
- 论经行泄泻
- 脉法
- 调经通用诸方
- 治经候先期
- 治经候过期
- 治经水过多
- 治经水涩少
- 治月水不利
- 治月水不断
- 治过期不止
- 治经病疼痛
- 治经病发热
- 治往来寒热
- 治热入血室
- 卷之二经闭门
- 论经闭由二阳之病治宜泻心火养脾血
- 论经闭不行有三治宜补血泻火
- 论经闭因肝劳血伤
- 论经闭因劳伤当大补脾胃
- 论室女经闭成劳因思虑伤心
- 论经闭因积冷结气
- 论经闭因痰饮所隔
- 论下利经断利止经来
- 论经闭总因血滞血枯
- 论经闭大法
- 脉法
- 治血枯经闭
- 治血涩经闭
- 治痰结经闭
- 卷之二血崩门
- 论崩中由伤损冲任
- 论血崩因虚热
- 论气陷血脱法当升举
- 论血瘀腹痛法当收止
- 论过服寒凉法当温补
- 论补中去积
- 论开痰行气
- 论杀血心痛
- 论崩漏杂治法
- 脉法
- 治血热崩漏
- 治崩中去血不止
- 治劳伤崩漏
- 治崩漏气陷
- 治崩漏血瘀昏晕疼痛
- 治崩漏虚寒
- 治崩漏虚脱
- 血见黑则止
- 卷之三赤白带下门
- 论带下由劳伤冲任
- 论带下五色因风邪入于胞门
- 论带下属湿热冤结不散
- 论带下痰实宜吐下
- 论带下虚寒宜温补
- 论带久枯涸宜润补
- 论带下当以壮脾胃升阳气为主
- 论带久不止当补卫浓脾
- 论带下湿热药用正治从治之异
- 论带下杂治法
- 论室女带下
- 排脓
- 消瘀血
- 论白浊白淫
- 脉法
- 治湿热带下
- 治湿痰带下
- 治风邪带下
- 治虚损带下
- 治虚寒带下
- 治带下滑脱
- 治白浊白淫
- 卷之四虚劳门
- 论妇女虚劳与男子不同
- 论初病大法
- 论无热虚劳
- 论有热虚劳
- 论瘵骨蒸热
- 论血风劳
- 治虚劳平补诸方
- 治无热虚劳
- 治有热虚劳
- 治骨蒸劳瘵
- 治传尸劳
- 治血风劳
- 卷之五积聚瘕门
- 论妇人诸积形状
- 论妇人八瘕所因
- 论妇人痞
- 论食
- 论血
- 论腹中瘀血
- 论癖
- 论疝瘕
- 论肠覃
- 论妇人瘕并属血病
- 论治积须养正气
- 论痰积用吐下
- 脉法
- 通治诸积
- 分治八瘕
- 治癖
- 治食
- 治血
- 治腹中瘀血
- 治癖
- 治疝瘕
- 卷之六求子门
- 论求子须知先天之气
- 论求子脉须和平
- 论求子先调经
- 论求子贵养精血
- 论求子必知氤氲之时
- 论合男女必当其年
- 论男女精血盛衰
- 论成胎分男女之异
- 论男女各由百脉齐到
- 赶经法
- 逐月养胎法
- 论痰饮不孕
- 论求子禁用热剂
- 论孕子杂法
- 脉法
- 治血虚不孕
- 治宫冷不孕
- 治痰塞不孕
- 治婢外家不孕
- 附断子法
- 卷之七浮肿门
- 论浮肿由血分水分证治不同
- 治浮肿
- 卷之七前阴诸疾门
- 论阴户肿痛
- 论阴痒生虫
- 论阴户生疮
- 论阴挺下脱
- 论阴冷
- 论交接出血作痛
- 论伤丈夫头痛
- 脉法
- 治阴户肿痛
- 治阴痒生虫
- 治阴户生疮
- 治阴痔
- 治阴挺下脱
- 治阴冷
- 治交接出血作痛
- 治伤丈夫头痛
- 附治脚癣
- 卷之八胎前门·上
- 论胎属十二经所养
- 论治胎产三禁
- 论胎前调理法
- 论胎前用药法
- 孕妇食忌
- 孕妇药忌
- 孕妇起居忌
- 候胎法
- 诊妇人有妊歌
- 验胎
- 逐月养胎法
- 恶阻
- 胎动不安
- 胎漏下血
- 烦躁
- 心腹胀满
- 心痛
- 心腹痛
- 腹痛
- 小腹痛
- 腰腹及背痛
- 胎水肿满(即子肿子满子气)
- 腹哭钟鸣
- 积聚
- 卷之九胎前门·下
- 伤食
- 中恶
- 伤寒
- 中风
- 风痉(即子痫)
- 子喑
- 咳嗽
- 喘急
- 吐血衄血咳唾血
- 疟疾
- 霍乱
- 泄泻
- 痢疾
- 大小便不通
- 小便不通
- 子淋
- 遗尿
- 尿血
- 眼目
- 脏躁悲伤
- 妊病下胎
- 防胎自堕
- 胎堕后为半产
- 胎不长
- 先期欲产过期不产
- 鬼胎
- 卷之十临产门
- 论临产调理法
- 论临产催生法
- 论难产由于安逸气滞
- 论难产由于气虚不运
- 论难产由于血滞血干
- 杨子建十产论
- 产难治验
- 论交骨不开
- 论胎死腹中
- 临产脉法
- 临月束胎
- 难产催生
- 治难产杂方
- 治交骨不开
- 治胎死腹中
- 治死胎杂方
- 卷之十一产后门·上
- 论产后调理法
- 论产后大补血气为主
- 论产后服热药之误
- 论新产三病
- 产后诸忌
- 脉法
- 胞衣不下
- 治胞衣不下杂方
- 血晕
- 治血郁杂方
- 恶露不下
- 恶露不绝
- 血崩不止
- 心痛
- 腹痛
- 胁胀痛
- 腰痛
- 头痛
- 遍身疼痛
- 香港脚
- 卷之十二产后门·中
- 外感风寒
- 中风
- 发痉
- 拘挛
- 不语
- 妄言谵语
- 癫狂
- 惊悸
- 恍惚
- 卷之十三产后门·下
- 虚烦
- 发渴
- 自汗
- 发热
- 往来寒热
- 疟疾
- 蓐劳
- 虚羸
- 痞闷
- 腹胀
- 浮肿
- 积聚
- 霍乱
- 呕吐
- 呃逆
- 咳嗽
- 喘急
- 鼻衄
- 卷之十四产后门·下
- 泄泻
- 痢疾
- 大便秘涩
- 大小便不通
- 遗屎
- 淋
- 小便数
- 小便不禁
- 小便出血
- 大便出血
- 产后阴下有物脱出产肠不收
- 产门不闭肿痛
- 卷之十四乳病门
- 乳汁不行
- 乳汁自出
- 吹乳痈肿
- 妒乳
- 乳岩
- 乳悬
- 附
- 保生碎事
- 保婴经验方
- 梦生方
- 拭口法
- 甘草法
- 黄连法
- 朱蜜法
- 断脐法
- 裹脐法
- 脐风方
- 口噤方
- 浴儿方
- 乳儿方
- 哺儿方
- 护儿方
- 夜啼方
- 稀痘方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