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疳论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佚名 宋 1.21千字
小儿疳病.诸论丛杂.唯五疳之说为当.其证候外则传变不同.内则悉属五脏.一曰肝疳.其候摇头揉目.白膜遮睛.遍身多汗.喜覆面而卧.眼中涩痒.色泽青黄.发竖头焦.筋青胸热.腹中积聚.下痢频多.日渐羸瘦.二曰心疳.其候浑身壮热.颊赤面黄.心胸膈脘烦燥满闷.口舌生疮.盗汗多惊.下痢脓血.神彩衰耗.三曰脾疳.其候腹大如鼓.上多筋脉.喘促气粗.心腹壅胀.多啼咳逆.水谷不消.唇口干燥.好食泥土.情意不乐.憎明好暗.痢多酸臭.肌肉内消.形枯力劣.甚则大肉陷下.四曰肺疳.其候咳嗽气逆.皮毛焦落.咽喉不利.揉鼻咬甲.口鼻生疮.腹内气胀.乳食不进.大肠不调.泄痢不常.憎寒体栗.粪中米出.洞下白泔.五曰肾疳.其候上热下冷.寒热时作.齿 生疮.耳焦胸热.手足逆冷.吐逆滑泄.下部生 .脱肛不收.夜啼饶哭.渐成困重.甚则高骨乃败.小儿疳疾.乃与大人劳瘵相似.故亦名疳劳.大人劳者.因肾脏虚损.精髓衰枯.小儿疳者.因脾脏虚损.津液消亡.病久相传.至五脏皆损也.大人劳疾.骨削而气耗.小儿疳疾.腹鼓而神羸.以其病之始也.其脏之传受不同故也.至于传久.五脏皆损则一也.故五损者.经言一损于皮毛.皮聚毛落.肺也.二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肉.脾也.三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脏腑.心也.四损于筋.筋缓不能白收持.肝也.五损重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肾也.病极则大肉陷下.高骨败坏.以至死矣.凡小儿疳疾.多是下药所坏.小儿脏腑嫩软.易虚易实.一切于诸病误行转下.致脾胃虚弱.津液内耗.皆能成疳.且如潮热.日中时发者.是脾藏虚.心藏实.(日中乃心用事之时)而内发其热.法当先补其肝母.(肝乃心之母也)肝实而后泻心.心得母气则平.而潮热乃愈.医见潮热.妄谓其实.便以大黄牙硝等冷药利之.利既多而不能禁.则津液内亡.渐成疳也.又如癖病发作.寒热饮水.胁下有形而硬痛.法当用药渐消磨之.医见有癖.便以巴豆 砂辈 药下之.下既多而津液耗.则渐成疳也.又如伤寒五六日之后.有下证.因以冷药下之太过.致脾胃虚而津液耗.即便引饮不止而热生.如此则热气内耗于津液.肌肉外消而羸瘦.他邪相干.证变百端.亦因成疳也.又如吐泻病久.津液耗亡.亦能成疳也.又如小儿食肥甘物多.因伤为积.则蕴利发热.津液内耗.亦能作疳.故甘为疳也.圣济经云.肥甘之过.积为疳黄.乃谓是矣.故诸病皆能成疳也.甘疳之候.眼涩多困.或生白膜.唇口淡白.身色黄黑.食泥土生米.喜卧冷地.疥癣头疮.洞泄青白黄沫.下痢脓血.腹满喘咳.耳鼻生疮.发稀作穗.头大项细.肚大青筋.脚手垂 .瘦瘠饮水.筋痿骨重.形劣 羸.皆其证也.本因脾虚津耗.久则传变而成.传缓者则为慢疳.传紧者则为急疳.又当辨认冷热肥瘦.其肥热疳者.乃因食肥甘.积聚生热而作.故多病于初也.钱乙治用黄连丸.其瘦冷疳者.乃因转下泻痢生冷而作.故多病于久也.钱乙用木香丸.通治冷热疳者.钱乙用如圣丸.凡治小儿之病.必量虚实冷热.不可妄行转下.恐变生疳也.若病初之脾虚津少.发渴欲饮者.当生胃中津液.煎钱乙白术散与服.惟多则才好.其钱乙诸方.本集载之.又有一证.其候腹中有块.身体羸瘦.毛发焦稀.腹大气喘.冷痢脱肛.吃食爱吐.俗曰无辜.宝鉴云.按玄中记有无辜之禽.一名姑护.一名钧星鬼.但喜夜飞.人有暴露小儿衣袂 包.其禽飞立在上.令儿患此疾也.予性好寻阅异书.十余年间.竟不知玄中记之所出.又此禽既云夜飞.必有形状.世间亦莫之曾见.是必巫觋假以鬼名而伪言者也.今鲜其证.而对其病.实乃疳疾之候耳.特为破其邪说.以祛惑乱矣.
- 范序
- 朱序
- 何序
- 卷一
- 医工论
- 禀受论
- 初生论
- 回气论
- 洗浴论
- 断脐论
- 相视寿夭论
- 初生服药论
- 中寒论
- 初生不乳论
- 脐风撮口论
- 胎中病论
- 诸不治病
- 卷二
- 五气论
- 心
- 肝
- 脾
- 肺
- 肾
- 乳母论
- 慎护论
- 食忌论
- 大小论
- 诸般色泽纹证论
- 诸色泽候
- 诸处纹状候
- 五脏主病论
- 诸形证候
- 诸死绝候
- 卷三
- 变蒸论
- 变蒸赋
- 变蒸方治
- 脉理论
- 诸身热论
- 身热方治
- 卷四
- 惊痫论
- 欲发搐
- 已发搐
- 发搐逆顺
- 发搐阴阳(附天吊慢脾风
- 发搐真假
- 惊痫杂论
- 卷五
- 惊痫方治一
- 治惊欲发搐方
- 治风痫方
- 惊痫方治二
- 治惊痫方
- 治食痫方(千金用紫丸方具前变蒸门中)
- 治五脏五畜痫方
- 治偏搐方
- 治阳搐急惊方
- 治天吊方
- 治阴搐慢惊方(附慢脾风)
- 治胎痫发搐真假方
- 卷六
- 惊痫别论
- 惊痫
- 暗痫
- 惊痫余证
- 惊痫兼别病
- 治惊痫切牙方
- 治诸痫通用方
- 治惊痫后余证方
- 治惊痫兼别病方
- 中风论
- 治心肺中风方
- 治风痉方
- 二证同治方
- 治中风角弓反张方
- 治中风口噤方
- 治中风拘挛不遂方
- 治中风口眼斜方
- 治风不省方
- 卷七
- 伤寒论
- 卷八
- 疮疹论
- 卷九
- 吐泻论(附
- 泻论
- 吐泻
- 伤风吐泻
- 伤食吐泻
- 冷热吐泻
- 卷十
- 吐泻方治
- 治吐方
- 治方
- 治泻方
- 吐泻后方治
- 卷十一
- 八痢论
- 诸痢方治
- 治冷痢方
- 治赤白滞痢方
- 治热痢方
- 治积痢方
- 治蛊毒痢方
- 治休息痢方
- 治诸痢杂证
- 脱肛论
- 卷十二
- 五疳论
- 诸疳方治
- 治五脏疳方
- 治疳泻方
- 治诸疳虫动方
- 治诸疳杂证方
- 卷十三
- 诸虫论
- 食气积癖论
- 卷十四
- 心腹痛论
- 腹胀论
- 肿病论
- 虚羸论
- 咳嗽论(附痰饮上气)
- 卷十五
- 黄胆论
- 客忤论
- 三疰论
- 夜啼论
- 诸汗论
- 不语论
- 渴论
- 血溢论
- 卷十六
- 寒热论
- 疟病论
- 弄舌论
- 病论(音奇)
- 骨蒸论
- 腹皮青黑论
- 难乳论
- 大小便论
- 五淋论(附遗尿
- 卷十七
- 疝论
- 阴肿生疮论
- 腋气论
- 囟门肿陷论
- 滞颐论
- 肠痈论
- 针刺误伤论
- 诸物梗喉论
- 疣子论
- 诸虫咬蜇论
- 扑坠损伤论
- 药毒论
- 卷十八
- 头上诸病论
- 头疮
- 软疖
- 秃疮
- 耳中诸病论
- 耳聋
- 耳中鸣痛
- 耳内疮肿出脓
- 眼目病论
- 目病引论
- 鼻中病论
- 面上疮论
- 唇口病论
- 牙齿病论
- 舌病论
- 卷十九
- 咽喉总论
- 项瘿论
- 恶核瘰论
- 龟胸论
- 龟背论
- 手足拳挛论
- 风疾瘾疹论
- 疥癣论
- 金疮论
- 汤火伤论
- 卷二十
- 疳疮论
- 痈疖论
- 恶疮论
- 浸淫疮论
- 浆疮论
- 冻疮论
- 痱疮论
- 漆疮论
- 月蚀疮论
- 蠼疮论
- 水毒论
- 赤游论
- 赤毒论
- 鳞体论
- 疵靥论
- 后序
- 柯跋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