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总论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佚名 宋 1.66千字
小儿咽喉生病者.由风毒湿热搏于气血.随其经络虚处所着.则生其病.若发于咽喉者.或为喉痹.或为缠喉风.或为乳蛾.重者或为马喉痹.又或悬壅肿.或腮颔肿.或喉中生疮.一切诸病.随证具方于后.治喉痹肿闷 以露蜂房烧灰研细末.每服一钱.乳汁调服.以蛇蜕皮烧灰研细末.每服一钱.乳汁调服.以鲤鱼胆二七枚.和灶底土涂患处.以川升麻令含一片.以韭一把杵烂熬.敷上.冷即易.以白矾棋子大,含之.以陈白梅一个.取肉.裹白僵蚕一枚.含咽津.以地龙一条研烂.纳鸡子白和匀.便倾入喉中.以绳缠扎手大指屈.于节上针挑刺出血.即瘥.
铁粉散
治如前.铁华粉一分.硼砂一分.白矾半两生.为末.每服半钱.冷水调下.连二三服.
蛇蜕散
治如前.蛇蜕(一分) 白梅肉(一分炒) 牛蒡子(半两炒) 甘草(一分生)
上为散.每服一钱匕.绵裹.汤浸少时.含咽津汁.小儿吮之.
又方 治喉痹咽肿.出气不快.以鼠粘子二两炒焦.甘草半两炙黄.同为细末.每服一钱.新水调下.更入蜜少许.
又方 治喉痹不能语.大豆煎汁.放冷含之.以鼋胆少许.生姜薄荷汁化服.得吐便愈.青鱼胆亦得.收得以青黛酿之.治缠喉风,束气不通. 蛇蜕炙令焦黄.当归去芦焙.各等分为末.温酒调下半钱,得吐良.
又方 治如前.篦麻子去皮.二个.朴硝二钱.为末.新水调下一钱.未效再服.
又方 治如前.天南星生.白僵蚕生去丝嘴.各等分为末.每服一字或半钱.生姜自然汁调下.
又方 治如前.以白僵蚕二个.去丝为末.生姜自然汁调.更入蜜少许拌匀.分二三服.或只用半钱一字.旋调服之.
定命散
治缠喉乳蛾等病.川大黄(锉炒) 黄连(去须) 白僵蚕(直者炒去丝嘴) 甘草(生各半两) 五倍子(一分) 腻粉(五筒子)
上为细末.每用一字.竹苇筒子吹入喉中.如毒瓦斯攻心肺,喉中生疮.咽饮不得者.以孩儿乳汁调药一字.鸡羽蘸之.深探入喉中.得吐者活.不吐者死.
又方 治缠喉乳蛾喉痹.咽喉颔项肿闷闭塞.气不得通.令患人先呷好麻油少许.后以 叶烧灰研细末.水调下半钱.立效.大者增之.
犀角散
治马喉痹.其候如喉痹.更加连咽项颔颊肿甚.咽喉闭塞.但数数喷气.此证极恶.犀角屑(半两) 射干(三分) 桔梗(去芦三分) 马兰根(三分锉) 甘草(半两炙) 川升麻(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钱半.水一盏.入竹叶五片.煎至六分.去滓.入马牙硝半钱,搅匀细,含咽.
又方 治如前.以马衔一具.水二盏.煎至半.量大小分服.治悬壅暴肿妨闷 以干姜半夏等分为末.少少以箸点药着上(半夏以白矾汤洗数次去滑).以 砂半钱.绵裹含之.细细咽津.
又方 治悬壅忽倒.以白矾灰盐各半两研细.箸头点上拨正.亦治肿闷.日七八遍.治咽喉腮颊肿闷 以蒜塞耳鼻中.
又方 治如前.以马鞭草根截去两头.取在中者.捣汁服之.
又方 治如前.以黄柏寒水石等分为末.量肿处.以薄荷水调药.用鸡羽扫上.干即再扫.
绿云散
治喉痹马喉缠喉乳蛾重舌木舌.一切咽喉之疾.螺青 盆硝 生蒲黄 生甘草(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生姜自然汁调.细细含咽.若已闭塞不通者.用苇筒入药.吹入喉中.重舌木舌.生姜汁调涂患处.咽颔肿痛者.根据此用之.口疮舌上生疮.用此药涂之最效.李方叔阎孝忠皆以此方救人甚多.以瓷盒密封收贮.
如圣汤
治咽喉一切诸疾.甘草一两.桔梗去芦一两.为粗末.每服一大钱.水一盏煎.去滓放温.时时呷.煎六分.
龙石散
治如前.并治口舌疮肿.寒水石( 通赤一斤) 朱砂(研飞一两二分半) 脑子(研半分)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掺患处.病在咽喉者.吹入喉内.细细咽津.日五七次.临卧一两次用.妙.
如圣丸
治咽喉一切诸病.川大黄(一分末) 白矾(一分末) 马屁勃(一分末) 蜗牛(十四个) 陈白梅肉(十分)
上于五月五日午时取蜗牛.以白梅肉同研烂.入药和丸如楝子大.每用一丸.绵裹含化咽津.若病重不能开口.即研药作末.苇筒吹入喉中.滴水三四点送之.或以净水磨药灌之.立瘥.
通关散
治如前.枯白矾 雄黄(水飞) 藜芦(微炒) 白僵蚕(去丝嘴) 猪牙皂角(去皮弦)
上各等分为细末.每用一字.鼻内搐之.甚者苇筒吹入喉中.涎出或血出.立愈.治小儿咽喉肿痛塞闷 以桑上螳 窠一两烧灰.马屁勃半两同研匀细.炼蜜和丸桐子大.三岁下煎犀角汤研下三丸.大者加之.治小儿饮乳不快.觉似喉痹. 以沙牛角烧刮取灰.涂乳上吮儿.咽下.即瘥.
射干汤
治如前.治咽喉一切诸病.射干 衍川升麻(各一两) 马牙硝 马屁勃(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金露膏
治如前.寒水石( 通赤四两研) 雄黄(一两研水飞) 硼砂(二钱研) 甘草末(四钱) 脑子(一字研)
上拌匀.炼蜜和丸桐子大.食后含化一丸.
荆芥桔梗汤
治喉中生疮.荆芥穗 桔梗(去芦) 甘草(生) 牛蒡子(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用一钱,水一小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之.
又方 治如前.桔梗(去芦) 甘草(生) 牛蒡子(炒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用一钱.水一小盏.入青茹少许.煎至六分.去滓放温.时时呷.
又方 治如前.以葱须阴干为末.又别以胆矾为末.并各贮.每用以葱末二钱.胆矾一钱和匀.以半字或一字.苇筒吹入喉中病处.
- 范序
- 朱序
- 何序
- 卷一
- 医工论
- 禀受论
- 初生论
- 回气论
- 洗浴论
- 断脐论
- 相视寿夭论
- 初生服药论
- 中寒论
- 初生不乳论
- 脐风撮口论
- 胎中病论
- 诸不治病
- 卷二
- 五气论
- 心
- 肝
- 脾
- 肺
- 肾
- 乳母论
- 慎护论
- 食忌论
- 大小论
- 诸般色泽纹证论
- 诸色泽候
- 诸处纹状候
- 五脏主病论
- 诸形证候
- 诸死绝候
- 卷三
- 变蒸论
- 变蒸赋
- 变蒸方治
- 脉理论
- 诸身热论
- 身热方治
- 卷四
- 惊痫论
- 欲发搐
- 已发搐
- 发搐逆顺
- 发搐阴阳(附天吊慢脾风
- 发搐真假
- 惊痫杂论
- 卷五
- 惊痫方治一
- 治惊欲发搐方
- 治风痫方
- 惊痫方治二
- 治惊痫方
- 治食痫方(千金用紫丸方具前变蒸门中)
- 治五脏五畜痫方
- 治偏搐方
- 治阳搐急惊方
- 治天吊方
- 治阴搐慢惊方(附慢脾风)
- 治胎痫发搐真假方
- 卷六
- 惊痫别论
- 惊痫
- 暗痫
- 惊痫余证
- 惊痫兼别病
- 治惊痫切牙方
- 治诸痫通用方
- 治惊痫后余证方
- 治惊痫兼别病方
- 中风论
- 治心肺中风方
- 治风痉方
- 二证同治方
- 治中风角弓反张方
- 治中风口噤方
- 治中风拘挛不遂方
- 治中风口眼斜方
- 治风不省方
- 卷七
- 伤寒论
- 卷八
- 疮疹论
- 卷九
- 吐泻论(附
- 泻论
- 吐泻
- 伤风吐泻
- 伤食吐泻
- 冷热吐泻
- 卷十
- 吐泻方治
- 治吐方
- 治方
- 治泻方
- 吐泻后方治
- 卷十一
- 八痢论
- 诸痢方治
- 治冷痢方
- 治赤白滞痢方
- 治热痢方
- 治积痢方
- 治蛊毒痢方
- 治休息痢方
- 治诸痢杂证
- 脱肛论
- 卷十二
- 五疳论
- 诸疳方治
- 治五脏疳方
- 治疳泻方
- 治诸疳虫动方
- 治诸疳杂证方
- 卷十三
- 诸虫论
- 食气积癖论
- 卷十四
- 心腹痛论
- 腹胀论
- 肿病论
- 虚羸论
- 咳嗽论(附痰饮上气)
- 卷十五
- 黄胆论
- 客忤论
- 三疰论
- 夜啼论
- 诸汗论
- 不语论
- 渴论
- 血溢论
- 卷十六
- 寒热论
- 疟病论
- 弄舌论
- 病论(音奇)
- 骨蒸论
- 腹皮青黑论
- 难乳论
- 大小便论
- 五淋论(附遗尿
- 卷十七
- 疝论
- 阴肿生疮论
- 腋气论
- 囟门肿陷论
- 滞颐论
- 肠痈论
- 针刺误伤论
- 诸物梗喉论
- 疣子论
- 诸虫咬蜇论
- 扑坠损伤论
- 药毒论
- 卷十八
- 头上诸病论
- 头疮
- 软疖
- 秃疮
- 耳中诸病论
- 耳聋
- 耳中鸣痛
- 耳内疮肿出脓
- 眼目病论
- 目病引论
- 鼻中病论
- 面上疮论
- 唇口病论
- 牙齿病论
- 舌病论
- 卷十九
- 咽喉总论
- 项瘿论
- 恶核瘰论
- 龟胸论
- 龟背论
- 手足拳挛论
- 风疾瘾疹论
- 疥癣论
- 金疮论
- 汤火伤论
- 卷二十
- 疳疮论
- 痈疖论
- 恶疮论
- 浸淫疮论
- 浆疮论
- 冻疮论
- 痱疮论
- 漆疮论
- 月蚀疮论
- 蠼疮论
- 水毒论
- 赤游论
- 赤毒论
- 鳞体论
- 疵靥论
- 后序
- 柯跋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