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护论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佚名 宋 1.14千字
凡乳母慎护养儿.乳哺欲其有节.襁褓欲其有宜.达其饥饱.察其强弱.适其 薄.循其寒燠.盖自有道.不可不知也.凡儿自初生至盈月.宜常常时取猪乳汁滴儿口中.令咽.最为佳妙.又以珍珠末一大豆许.用蜜一蚬壳和之.分三次或四次.每十日内外与一次.涂儿口中.安心神.镇魂魄.凡儿生肌肉未成.不可与暖浓新绵之衣.当与故絮帛薄衣.若与新绵浓暖,则蒸燠生热.筋骨缓弱.故圣济经云.襁褓者衣欲旧帛.绵欲故絮.非乃恶于新燠.亦资父母之余气.以致养焉.凡乳母.若遇天和无风之时.当抱儿在日中嬉戏.使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硬密.堪耐风寒.若藏帏帐之内.重衣温暖.譬如阴地草木.不见风日.则脆软不任.易为伤损.故圣济经言.重衣温浓.帏帐周密.宜与减损.甚则伤皮肤.害血脉.是生多疾也.凡儿常令薄衣,虽冬月.但令着两夹衣.及衲衣之类,若极寒.即渐加旧絮衣.人家多务爱惜.乃以新绵浓衣.温养过宜.适以为害.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若至来春稍暖.须渐减其衣.不可便行卒减,恐令儿伤中风寒.凡儿于冬月.须着帽项之衣.夏月须着背褡.及于当脊.更衬缀一重.以防风寒所干.谓诸脏之俞.皆在于背故也.又常令乳母.每日三时.摸儿项后筋两辕之间.名曰风池.若热.即须熨之.令微汗则愈.谚云.戒养小儿.慎护风池者是也.凡儿于春时.不可覆头裹足.致阳气不得出泄.则发热矣.凡儿常当看觑消息.无令身体有汗.若汗出则致腠理虚.而以受风寒.昼夜寤寐.皆当慎之.须审天气冷暖.衣服浓薄.凡儿于暑月.时常令在凉处.勿禁水浆.但少少与之.唯是不宜多与.凡儿不可抱于檐下洗浴.又不可当风解脱.恐为寒干.又啼哭未断.不可与乳.冒冷冲寒.不可哺饲.恐为食伤.又不可近神佛之前.驴马之畔.又不可令儿见怪异之物.及各门异户不相识之人.恐为客忤.凡儿生三日之外.当与少哺.姚和众云.以粟米煮粥.饮研如乳汁.每日与半蚬壳许.以助谷神.导达肠胃.孙真人云.以粳米饮.七日外与三大豆许.慎不可杂与药吃.巢氏云.儿生满三十日后.当哺少物.如二枣核许.至五十日.如樱桃许.至百日.如大枣许.若乳少.当以意增之.不可多与.恐不能胜.别生病矣.若乳多.不消哺食者.亦须少少与之.以壮肠胃.儿大.稍稍增之.当有常剂.圣济经亦云.儿生三日用饮.过三日用哺.哺之以赖壳气也.哺之多少.量日为则.如是则五脏得养.而胃气壮矣.今之养小儿者.多务爱惜过当.往往至二三岁.尚未与食.致脾胃虚弱.体力怯软.平生多病.若在半年之后.宜煮陈米稀粥与之.十月以后.渐与稠粥烂饭.以助中气.则自然易养少病.惟忌生冷油腻荤茹甜物.凡小儿乳哺.既有常剂.若忽尔却乳哺少者.此是腹中少有不和也.盒饭与微微下之.若都不肯食.但饮少乳者.此伤重.要下之.不可不下也.若不与下.则生寒热.或为吐痢.及为癖积.脉大者发痫.皆不早治之由也.孙真人亦曰.小儿寒热.亦当下之.乃瘥.又小儿乳哺.不能无痰癖也.常当节适之.若稍不进乳食.便以微药克化.紫圆最妙.(方在后)不得行 药转痢.又不得为无事而迁延.致病大即难治尔.小儿微患.便与微下.则损不甚而易愈矣.若于春夏之时有疾.(千金云.立夏后)切不可妄行吐下.及微疾亦不可乱行针灸.盖针灸伤经络.吐下损腑脏故也.若误行转泻.则使下焦虚而上焦热.变成大病也.故巢氏有言.小儿春夏.自非甚病.决定不可吐下者是也.
- 范序
- 朱序
- 何序
- 卷一
- 医工论
- 禀受论
- 初生论
- 回气论
- 洗浴论
- 断脐论
- 相视寿夭论
- 初生服药论
- 中寒论
- 初生不乳论
- 脐风撮口论
- 胎中病论
- 诸不治病
- 卷二
- 五气论
- 心
- 肝
- 脾
- 肺
- 肾
- 乳母论
- 慎护论
- 食忌论
- 大小论
- 诸般色泽纹证论
- 诸色泽候
- 诸处纹状候
- 五脏主病论
- 诸形证候
- 诸死绝候
- 卷三
- 变蒸论
- 变蒸赋
- 变蒸方治
- 脉理论
- 诸身热论
- 身热方治
- 卷四
- 惊痫论
- 欲发搐
- 已发搐
- 发搐逆顺
- 发搐阴阳(附天吊慢脾风
- 发搐真假
- 惊痫杂论
- 卷五
- 惊痫方治一
- 治惊欲发搐方
- 治风痫方
- 惊痫方治二
- 治惊痫方
- 治食痫方(千金用紫丸方具前变蒸门中)
- 治五脏五畜痫方
- 治偏搐方
- 治阳搐急惊方
- 治天吊方
- 治阴搐慢惊方(附慢脾风)
- 治胎痫发搐真假方
- 卷六
- 惊痫别论
- 惊痫
- 暗痫
- 惊痫余证
- 惊痫兼别病
- 治惊痫切牙方
- 治诸痫通用方
- 治惊痫后余证方
- 治惊痫兼别病方
- 中风论
- 治心肺中风方
- 治风痉方
- 二证同治方
- 治中风角弓反张方
- 治中风口噤方
- 治中风拘挛不遂方
- 治中风口眼斜方
- 治风不省方
- 卷七
- 伤寒论
- 卷八
- 疮疹论
- 卷九
- 吐泻论(附
- 泻论
- 吐泻
- 伤风吐泻
- 伤食吐泻
- 冷热吐泻
- 卷十
- 吐泻方治
- 治吐方
- 治方
- 治泻方
- 吐泻后方治
- 卷十一
- 八痢论
- 诸痢方治
- 治冷痢方
- 治赤白滞痢方
- 治热痢方
- 治积痢方
- 治蛊毒痢方
- 治休息痢方
- 治诸痢杂证
- 脱肛论
- 卷十二
- 五疳论
- 诸疳方治
- 治五脏疳方
- 治疳泻方
- 治诸疳虫动方
- 治诸疳杂证方
- 卷十三
- 诸虫论
- 食气积癖论
- 卷十四
- 心腹痛论
- 腹胀论
- 肿病论
- 虚羸论
- 咳嗽论(附痰饮上气)
- 卷十五
- 黄胆论
- 客忤论
- 三疰论
- 夜啼论
- 诸汗论
- 不语论
- 渴论
- 血溢论
- 卷十六
- 寒热论
- 疟病论
- 弄舌论
- 病论(音奇)
- 骨蒸论
- 腹皮青黑论
- 难乳论
- 大小便论
- 五淋论(附遗尿
- 卷十七
- 疝论
- 阴肿生疮论
- 腋气论
- 囟门肿陷论
- 滞颐论
- 肠痈论
- 针刺误伤论
- 诸物梗喉论
- 疣子论
- 诸虫咬蜇论
- 扑坠损伤论
- 药毒论
- 卷十八
- 头上诸病论
- 头疮
- 软疖
- 秃疮
- 耳中诸病论
- 耳聋
- 耳中鸣痛
- 耳内疮肿出脓
- 眼目病论
- 目病引论
- 鼻中病论
- 面上疮论
- 唇口病论
- 牙齿病论
- 舌病论
- 卷十九
- 咽喉总论
- 项瘿论
- 恶核瘰论
- 龟胸论
- 龟背论
- 手足拳挛论
- 风疾瘾疹论
- 疥癣论
- 金疮论
- 汤火伤论
- 卷二十
- 疳疮论
- 痈疖论
- 恶疮论
- 浸淫疮论
- 浆疮论
- 冻疮论
- 痱疮论
- 漆疮论
- 月蚀疮论
- 蠼疮论
- 水毒论
- 赤游论
- 赤毒论
- 鳞体论
- 疵靥论
- 后序
- 柯跋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