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经三百六十五种,恰应周天之数。天度无亏,此药何容去取。惟是古有今无,存空名者,居三之一。故于本经实得二百二十二种。
今之人,知有神农本经,而不知其有食经。然亦三卷中,存茗草一条,而后之人,始知有食经也。夫本经已乱于张华,而食经又归于剥蚀。故以茗草寓存羊之意,殊不必于此一条,再如本经争所自出矣。盖淮南、世纪,皆以本经出自黄帝;既出黄帝,而神农之称,又何以传之千万 ,而无改。惟陶隐居则信以为烈山氏之书。在汉书亦云,本草不知断自何代而作,犹疑之耳。未尝确言其出于轩辕氏也。总之,神圣开天之笔,非二帝不能作,即随属一人,亦可。或者书契未作之先,口耳相授,至后而始有笔传也。此非余之言,而先哲之言也;今食经以剥蚀,故人无置喙则幸矣。
陶弘景,字通明,于本经已各有别录,数如本经,而又于本经之外,复收采汉、魏以下诸名家所用之药,三百六十五种,亦名别录,上之梁武。按弘景在宋末,为诸王侍读,寻归隐勾曲山房,号华阳、隐居。梁武每有大事,辄往咨访,故时人又号为山中宰相。卒年八十五,谥贞白。其书,首叙药性之源,论病名之诊,次分玉石等部,又有名未用者,三品。今于三百六十五药之中,采五十种。
唐本草者,出自唐高宗时,故系之以唐。初高宗以陶隐居所注本经精粗溷收,特命英国公李 等,主纂修之事, 等亦稍有增损,故又谓之英国公唐本草。显庆中,有监门长史苏恭等,以重加订释,请帝复命赵国公长孙无忌等,与恭等,互相采访。则又增入新药一百二十四种,分类诸品,及有名未用者,列十一部,合目录及图经,通共五十三卷。世又谓之唐新定本草。今于其中,录其功用者,凡二十种。
药性本草,即药性论,非陶隐居之笔,而唐甄权之笔也。权,扶沟人,仕隋为秘省正字,唐太宗时,春秋百二十岁矣。帝幸其第访以药性,因上此书。其他着述,尚有脉经、明堂人形图。今从药性中,取神曲、土茯苓二种。
唐·孙思邈,撰千金备急方三十卷。亦采灵、素、扁鹊诸书。所论补养诸说,及本草之关于食用者,分类而系之名曰千金食治。夫思邈隐居太白,隋唐征辟,皆不就,年百余而卒。
则其所得,必不止服食也。而服食亦足以概所得矣。尚有千金翼方、枕中素书、摄生真录、福录论、三教论、老庄注,为世所重。而余录其食治中, 酥一种。正为切于观颐耳。
唐·开元中三原尉陈藏器,撰本草拾遗。亦以本经虽有补集,而遗沉尚多,故别为此书。
今一人而已。而世犹有僻怪之诮,此与指橐驼为肿背马者,何异。人胞一种,功用最大,特亟采之。
蜀·后主昶命翰林学士韩保升等,取唐本草,重加订释,间有增补,别为图经。凡二十卷,昶自为文,以弁其首,谓之蜀本草。其生成形状,更核于陶、苏诸家,即增补金樱子,为世要药,特录之。
宋太祖开宝六载,命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等,取唐、蜀本草,及拾遗诸书,而 校之。马志注解,学士卢多逊等刊正。七年复诏志等,重定。学士李助等,看详此书,凡两经订。今取凡三十一种。
宋仁宗嘉 二年,诏光禄卿直秘阁掌禹锡、尚书祠部郎中秘阁校理林亿等,重修本草所增定共九十九种,计一千八百条,谓之嘉 本草。秉笔者意在兼收,务从该博,以副诏旨而于秘奥,实无大发明。今为采十种。
日华诸书本草,开宝中人撰,不着姓氏。但云日华大明序,集诸家本草。按千家姓,大姓出东莱,则其人乃姓大,名明也。或又言田姓。云其于药之主治功能颇称详悉,凡三十卷。
今用药法象为李东垣先生笔。先生讳杲,字明之,真定人。其祖尝见神女从地涌出,谓汝有贤孙,当以鸿术名世。后得先生,果有倍年之觉。受业于洁古老人,即尽得其学。祖洁古珍珠囊,而增以义例、向导、活法,着为此书。中亦间有补遗,如所采通脱木一种,是已。
尝嗟世人不辨脉证,溷同治病,着辨惑论。其遗稿实多,皆门人集成,不无出入。惟脾胃一论,谓其以一脏具五脏体,一气备五气用,发人未发,真千古之卓见也。
本草衍义补遗,乃朱震亨所着。震亨元末人,字彦修,世称为丹溪先生。云震亨,尝从罗太无学医,而此书则因寇氏之衍义而推衍之者也。几二百种,亦多所发明。但时泥旧说,而又以诸药分发五行,恐不无牵强之失。今采红曲一种。
本草会编出祁门汪机手。机,字省之,嘉靖时人。惩王氏本草不收草木形状,乃削去上中下三品,以类相从。菜、谷通为草部,果品通为木部,合诸家序例,共二十卷。故有会编之名。其撮约似乎简便,而混同反难捡阅。荠在菜部中最为微品,而取以为冠,何其陋也。
掩去诸家,更觉零碎,臆度疑似,殊无实见。仅有数条可录,取虫白蜡一种。
嘉靖末年,祁门陈嘉谟撰本草蒙筌,其部次一宗王氏集要,每品具气味、产采、治疗、方法,创成对偶,以便诵记,间附己意,颇有发明,便于儿读,故名蒙筌。秋石一种,亦属新增,取之。
本草纲目者,乃明楚府奉祠敕封文林郎李时珍之所撰也。珍,字东璧,蕲州人。其书搜罗百代,访采四方,分五十二卷,列一十六部,部各分类,类凡六十,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增本经药品,惟本经及别录得依三品,且不敢紊次,自别录而下∶为草、为木、为果、为谷、为虫豸,不无后先者,以各自成帙故耳。
从来本草命名虽殊,而各有增人,故损益之权,非一手一足之所能操也。损操损益者,岂有历代本草,几四十家,除食经及本经不论外,今所录者,只一百四十三种,合之农经,仍是三百六十五种。上契周天,下备人用,亦既优然有余矣。
丁亥中秋卢之颐子繇甫识
- 本草乘雅半偈自序
- 本草乘雅义例
- 别录〔衍〕
- 本草乘雅凡例
- 乘雅半偈采录诸书大意
- 第一帙
- 紫芝
- 青芝
- 赤芝
- 黄芝
- 白芝
- 黑芝
- 人参
- 甘草
- 黄
- 蓍实
- 菟丝子
- 莲实
- 茯苓
- 柏实
- 云母
- 丹砂
- 菖蒲
- 赤箭
- 薯蓣
- 干地黄
- 枸杞
- 菊花
- 麦门冬
- 太一余粮
- 石钟乳
- 龙骨
- 蜂蜜
- 第二帙
- 牡桂
- 桂(本经上品)
- 桑上寄生
- 防风
- 沙参
- 术
- 女萎
- 牛膝
- 石斛
- 肉苁蓉
- 蓬
- 蘼芜
- 硝石
- 朴硝
- 禹余粮
- 滑石
- 白石英
- 五色石脂
- 远志
- 蒲黄
- 泽泻
- 茵陈蒿
- 巴戟天
- 续断
- 车前子
- 大枣
- 女贞实
- 辛夷
- 松脂
- 槐实
- 蔓荆实
- 小荆实
- 龟甲
- 牡蛎
- 麝脐香
- 第三帙
- 桑根白皮
- 橘柚
- 杜仲
- 酸枣仁
- 决明子
- 蒺藜
- 五味子
- 芡实
- 大麻仁
- 独活
- 天门冬
- 庵闾子
- 茺蔚子
- 蛇床子
- 丹参
- 细辛
- 白胶
- 鹿茸
- 兰草
- 薏苡仁
- 地肤子
- 蓝实
- 木香
- 王不留行
- 黄连
- 葵子
- 龙胆
- 景天
- 干漆
- 卷柏
- 紫石英
- 矾石
- 空青
- 曾青
- 阿胶
- 蜜蜡
- 桑螵蛸
- 第四帙
- 玄参
- 水苏
- 荏子
- 荠
- 假苏
- 麻黄
- 葛根
- 竹叶
- 桃核仁
- 杏核仁
- 发
- 犀角
- 羚羊角
- 蚱蝉
- 水萍
- 牡丹
- 耳实
- 当归
- 芍药
- 款冬花
- 芎
- 阳起石
- 雄黄
- 雌黄
- 牛角腮
- 鳖甲
- 白僵蚕
- 第五帙
- 石膏
- 磁石
- 石苇
- 本
- 茜草根
- 紫葳
- 白芷
- 防己
- 狗脊
- 通草
- 秦艽
- 栝蒌根实
- 百合
- 栀子
- 秦皮
- 芜荑
- 枳实
- 牛黄
- 虫
- 羊角
- 白茅
- 紫菀
- 瞿麦
- 贝母
- 女菀
- 黄芩
- 萆
- 猪苓
- 茈胡
- 地榆
- 合欢
- 秦椒
- 柏木
- 浓朴
- 梅实
- 吴茱萸
- 第六帙
- 海螵蛸
- 海藻
- 淫羊藿
- 青蒿
- 干姜
- 苦参
- 知母
- 白薇
- 紫草
- 葱茎白
- 泽兰
- 白藓根皮
- 山茱萸
- 赤小豆
- 大豆黄卷
- 水银
- 石硫黄
- 白马阴茎
- 牡狗阴茎
- 代赭石
- 戎盐
- 贯众
- 白芨
- 连翘
- 白蔹
- 乌头
- 附子
- 天雄
- 半夏
- 虎掌
- 常山
- 蜀漆
- 芫花
- 大黄
- 蚤休
- 鬼臼
- 巴豆
- 大戟
- 第七帙
- 商陆
- 甘遂
- 野狼毒
- 葶苈
- 桔梗
- 夏枯草
- 旋复花
- 青葙
- 瓜蒂
- 羊蹄
- 藜芦
- 射干
- 蓄
- 雷丸
- 郁李仁
- 楝实
- 蜀椒
- 皂荚
- 夜明砂
- 猪悬蹄甲
- 豚卵
- 茗
- 第八帙
- 黄精
- 升麻
- 豆蔻
- 忍冬
- 芥
- 饴糖
- 沉香
- 鸡舌香
- 丁香
- 熏陆香
- 龙脑香
- 枇杷叶
- 琥珀
- 真珠
- 酥
- 莎草
- 香薷
- 米
- 大豆豉
- 龙眼
- 柿
- 楮实
- 大青
- 高良姜
- 黍
- 稷
- 大麦
- 小麦
- 粱
- 粟
- 艾叶
- 槟榔
- 乳汁
- 虎骨
- 第九帙
- 鲮鲤甲
- 五灵脂
- 人尿
- 木瓜
- 棕榈
- 钩藤
- 马勃
- 牵牛子(别录)
- 昆布
- 鼠耳
- 白前
- 扁豆
- 稻
- 大蓟
- 红兰花
- 洎夫蓝
- 郁金
- 姜黄
- 香
- 薄荷
- 三白草
- 刘寄奴草
- 蓖麻
- 莱菔
- 熏草
- 苏方木
- 椿樗
- 山楂
- 诃黎勒
- 无食子
- 骐竭
- 紫矿
- 阿魏
- 醍醐
- 溺白
- 砂
- 牛酥
- 土茯苓
- 神曲
- 藿香
- 萱草
- 木贼
- 山慈姑
- 胡卢巴
- 海金砂
- 礞石
- 花乳石
- 水银粉
- 粉霜
- 妇人月水
- 第十帙
- 金樱子
- 人胞
- 硼砂
- 芦荟
- 没药
- 竹黄
- 荔枝
- 何首乌
- 缩砂仁
- 骨碎补
- 补骨脂
- 益智子
- 仙茅
- 白花蛇
- 柽柳
- 使君子
- 乌药
- 五倍子
- 荜茇
- 南烛
- 马兜铃
- 荆三棱
- 谷精草
- 延胡索
- 灯心草
- 白豆蔻
- 肉豆蔻
- 山豆根
- 密蒙花
- 威灵仙
- 甘松香
- 续随子
- 蓬莪术
- 木鳖子
- 通脱木
- 红曲
- 虫白蜡
- 秋石
- 大风子
- 蜀粟
- 玉蜀粟
- 山奈
- 淡竹叶
- 紫花地丁
- 第十一帙
- 屠苏草
- 文蛤
- 五加皮
- 荛花
- 紫参
- 败酱
- 露蜂房
- 蛴螬
- 丹雄鸡
- 蜚虻
- 梓白皮
- 白头翁
- 泽漆
- 野狼牙
- 胡粉
- 蜣螂
- 鼠妇
- 水蛭
- 李根白皮
- 羊肉
- 薤
- 瓜子仁
- 恶实
- 酒
- 蒴细叶
- 芦根
- 苎麻
- 白附子
- 灶心黄土
- 醋
- 猪胆
- 蜘蛛
- 鳢肠
- 土瓜(救荒本草)
- 浆水
- 白鱼
- 浮石
- 铅丹
- 降真香
- 潦水
- 柏叶
- 裆
- 第十二帙
- 芷园素社疟论疏
- 芷园素社疟疏方
- 疟主方
- 太阳二方
- 阳明三方
- 少阳一方
- 太阴二方
- 少阴一方
- 厥阴二方
- 肺疟二方
- 心疟二方
- 脾疟二方
- 肝疟二方
- 肾疟二方
- 胃疟二方
- 温疟二方
- 寒疟一方
- 瘅疟三方
- 牝疟二方
- 冬病一方
- b春病一方b
- 夏病二方
- 病久不愈四方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