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脉络小肠,小肠之脉络心;肺之脉络大肠,大肠之脉络肺。此可以论病机,如心移热于小肠,肺移热于大肠之类,不可定部位也。小肠当候之于右尺,以火从火也。大肠当候之于左尺,以金从水也。
三焦属火,亦候于右肾;膀胱属水,亦候于左肾。一尺而水火两分,一脏而四腑兼属,乃天然不易之至道。
盖胸中属阳,腹中属阴,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所传渣滓、水液、浊气皆阴,惟腹中可以部置,非若胃为水谷之海。清气在上,胆为决断之官,静藏于肝,可得位之于中焦也。至于上焦,重重膈膜,遮蔽清虚之宇,惟心肺得以居之,而诸腑不与焉。所谓膈盲之上,中有父母者是也。心主血为阴,肺主气为阳,其营卫于周身,非父母而何。然心君无为而治,肺为相傅华盖,而覆于心上,以布胸中之气,而燮理其阴阳。膻中为臣使,包裹而络于心下,以寄喉舌之司,而宣布其政令。是以心火寂然不动,动而传之心胞,与三焦之火即为相火。《素问》谓手少阳与心主为表里;《灵枢》谓手厥阴之脉出属心胞络,下膈,历络三焦;手少阳之脉散络心胞,合心主,正见心胞相火与于少阳相火为表里,故历络于上下两相输应也。心君宁,相火安,而膻中喜乐出焉。心君扰,相火翕然从之,而百度改其常焉。心胞所主二火之出入关系之重如此,是以亦得分手经之一,而可称为腑耳。
王叔和以相络之故,大小二肠候之于上,而不知水谷变化,浊秽之气去,膈上父母清阳之气迥不相通,岂可因外络连属,反谓右寸之清阳上浮者为大肠?脉沉者谓肺脉,经所谓脏真高于肺者,乃真脏高于大肠矣。左寸之浮者为小肠脉,沉者为心脉,水中污泥反浮于莲花之上,有是理乎?夫心胞之脉裹撷乎心,代君主行事,从左寸候之,亦理之当然耳。
目录
- 序
- 卷一论集
- 张景岳大宝论
- 张景岳真阴论
- 张景岳命门后论
- 赵养葵火为先天论
- 赵养葵水火论(三条)
- 喻嘉言秋燥论
- 张景岳虚损论(二则)
- 张景岳论东垣脾胃论
- 喻嘉言脉部位论
- 赵羽皇参附宜虚论
- 附∶
- 格言一
- 格言二
- 格言三
- 卷二脉要集
- 《内经》脉要(并附名公诸论注)
- 平人脉准
- 胃脉
- 四时脉
- 五脏脉
- 三阴三阳藏象脉法
- 附六经主用发明说
- 脉有逆从阴阳
- 脉之大要
- 推按法
- 脉主病
- 病主脉
- 诊法脉案
- 附∶脉诊总论
- 卷二诸家脉论附
- 张景岳脉神章
- 王中痰脉论
- 柯韵伯脉论二则
- 喻嘉言脉论三则(痉损水)
- 卷三病能集一(杂证九门)
- 阴病门
- 中风证
- 非风证
- 痿病门
- 痰饮门
- 滞下门
- 吐泻门(霍乱、水泄、脾泻、肾泻)
- 疟疾门
- 咳嗽门
- 卷四病能集二(杂证十一门)
- 暑证
- 湿证
- 燥证
- 火证
- 诸痹门
- 三消
- 噎膈
- 痞满
- 肿胀
- 水肿
- 关格证
- 用药总论附
- 卷五病能集三(杂证十三门)
- 痉病
- 大头瘟
- 厥逆
- 诸郁证
- 黄瘅证
- 肺痈证、附肺痿
- 喘
- 虚劳门
- 内伤阴虚发热证
- 汗证
- 不能食证
- 似疟证
- 怒伤肝证
- 卷六病能集四(杂证十门)
- 诸血证
- 惊悸怔忡健忘烦躁不寐
- 声喑
- 癫痫狂证
- 诸积病
- 疝证
- 心胸胃脘腹痛诸证
- 腰痛
- 头痛眩运风汗证
- 二便门
- 卷七病能集五(杂证十门)
- 遗溺
- 赤白浊遗精
- 脑漏证
- 痧疹
- 厉风鹤膝风
- 面病
- 目证
- 口鼻齿证
- 咽喉证
- 耳诸证
- 卷七辑选薛立斋各证医案四十六条
- 脾胃亏损吞酸嗳腐证
- 脾胃亏损停食痢疾等证
- 脾胃亏损疟疾寒热等证
- 脾胃亏损心腹作痛等证
- 脾胃亏损暑湿所伤等证
- 肝脾亏损头目耳鼻等证
- 脾肺亏损咳嗽痰喘等证
- 脾肺肾亏损小便自遗淋涩等证
- 脾肺肾亏损遗精吐血便血等证
- 脾肺肾亏损大便秘结等证
- 脾胃亏损小便不利肚腹膨胀等证
- 脾肾亏损头眩痰气等证
- 脾肾亏损停食泄泻等证
- 脾肾虚寒阳气脱陷等证
- 肝肾亏损血燥结核等证
- 肾虚火不归经发热等证
- 元气亏损内伤外感等证
- 卷八病能集六(妇人治例四篇)
- 女科一
- 女科二
- 女科三
- 女科四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