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锡曰∶金者水之源,金受火克,不能生水而源于上,则不能荣养皮肤、肠胃、筋骨,诸燥症作矣。情欲无涯,精髓枯竭,劳神过虑,心血耗散,加以浓酒炙爆,辛香浓味,邪火弥炽,真水顿亏。在上则咽干口燥,在中则烦渴不已,在下则肠胃枯涩,为消渴,为噎膈,为经闭身热,为干嗽。治须养血生津,润泽肠胃,使源竭而复流,枝枯而再荣也。医者不察,谬指为火,大汗大下,复损津液,祸不旋踵。《原病式》曰∶经云风、热、火同阳也,寒、燥、湿同阴也。然燥金虽属秋阴,而异于寒湿,故反同其风热。燥万物者莫于火,故火热胜金,气必衰而风生,风能胜湿,热能耗精,风热相扇而燥也。燥金主于收敛,劲切紧涩,故为病筋脉劲强紧急而口噤也,或消渴痿痹,筋缓毛落,色焦不润,二便阻塞,皆属金燥。如秋燥甚则草摇落,病之象也。是以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燥之为病,血液衰少,不能荣养四肢百骸也。或病后曾服汗下药,及吐后、产后、老年见诸燥症,脉细涩或洪数者,俱属血液不足,补以润之。又纵欲人多肾虚,以肾主五液。
目录
- 序
- 卷一论集
- 张景岳大宝论
- 张景岳真阴论
- 张景岳命门后论
- 赵养葵火为先天论
- 赵养葵水火论(三条)
- 喻嘉言秋燥论
- 张景岳虚损论(二则)
- 张景岳论东垣脾胃论
- 喻嘉言脉部位论
- 赵羽皇参附宜虚论
- 附∶
- 格言一
- 格言二
- 格言三
- 卷二脉要集
- 《内经》脉要(并附名公诸论注)
- 平人脉准
- 胃脉
- 四时脉
- 五脏脉
- 三阴三阳藏象脉法
- 附六经主用发明说
- 脉有逆从阴阳
- 脉之大要
- 推按法
- 脉主病
- 病主脉
- 诊法脉案
- 附∶脉诊总论
- 卷二诸家脉论附
- 张景岳脉神章
- 王中痰脉论
- 柯韵伯脉论二则
- 喻嘉言脉论三则(痉损水)
- 卷三病能集一(杂证九门)
- 阴病门
- 中风证
- 非风证
- 痿病门
- 痰饮门
- 滞下门
- 吐泻门(霍乱、水泄、脾泻、肾泻)
- 疟疾门
- 咳嗽门
- 卷四病能集二(杂证十一门)
- 暑证
- 湿证
- 燥证
- 火证
- 诸痹门
- 三消
- 噎膈
- 痞满
- 肿胀
- 水肿
- 关格证
- 用药总论附
- 卷五病能集三(杂证十三门)
- 痉病
- 大头瘟
- 厥逆
- 诸郁证
- 黄瘅证
- 肺痈证、附肺痿
- 喘
- 虚劳门
- 内伤阴虚发热证
- 汗证
- 不能食证
- 似疟证
- 怒伤肝证
- 卷六病能集四(杂证十门)
- 诸血证
- 惊悸怔忡健忘烦躁不寐
- 声喑
- 癫痫狂证
- 诸积病
- 疝证
- 心胸胃脘腹痛诸证
- 腰痛
- 头痛眩运风汗证
- 二便门
- 卷七病能集五(杂证十门)
- 遗溺
- 赤白浊遗精
- 脑漏证
- 痧疹
- 厉风鹤膝风
- 面病
- 目证
- 口鼻齿证
- 咽喉证
- 耳诸证
- 卷七辑选薛立斋各证医案四十六条
- 脾胃亏损吞酸嗳腐证
- 脾胃亏损停食痢疾等证
- 脾胃亏损疟疾寒热等证
- 脾胃亏损心腹作痛等证
- 脾胃亏损暑湿所伤等证
- 肝脾亏损头目耳鼻等证
- 脾肺亏损咳嗽痰喘等证
- 脾肺肾亏损小便自遗淋涩等证
- 脾肺肾亏损遗精吐血便血等证
- 脾肺肾亏损大便秘结等证
- 脾胃亏损小便不利肚腹膨胀等证
- 脾肾亏损头眩痰气等证
- 脾肾亏损停食泄泻等证
- 脾肾虚寒阳气脱陷等证
- 肝肾亏损血燥结核等证
- 肾虚火不归经发热等证
- 元气亏损内伤外感等证
- 卷八病能集六(妇人治例四篇)
- 女科一
- 女科二
- 女科三
- 女科四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