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儒者面色痿黄,吞酸嗳腐,恪服理气化痰之药,大便不实,食少体倦,此脾胃虚寒,用六君子加炮姜、木香渐愈,更兼用四神丸而元气复。此症苦中气虚弱者,用人参理中汤,或补中益气加木香、干姜;不应,送左金丸或越鞠丸。若中气虚,必加附子,或附子理中汤,无有不验。
一上舍呕吐痰涎,发热作渴,胸膈痞闷,或用清气化痰降火,前症益甚,痰涎自出。余曰∶呕吐痰涎,胃气虚寒,发热作渴,胃不生津,胸膈痞满,脾气虚弱,须用参、 、归、术之类,温补脾胃,生发阳气,诸病自退。不信,虚症悉至。余曰∶饮食不入,吃逆不绝,泄泻腹痛,手足逆冷,是谓五虚;烦热作渴,虚阳越于外也;脉洪大,脉欲绝也。死期迫矣,果然。
陆陈湖母,久患心腹痞痛,每作必胸满厥逆,面赤唇麻,呕吐,咽干舌燥,寒热不时,而脉洪大,众以痰火治之,屡止屡作,迨春发热频甚,用药反剧。有欲用参术等,疑痛无补法,迎余折中。余曰∶此寒凉损真之故,内真寒而外假热也。且脉弦洪而有怪状,乃脾气亏损,肝脉乘之而然。惟当温补其胃,遂与补中益气加半夏、茯苓、吴茱萸、木香,一服而效。自病发月余,竟夕不安,乃熟寐彻晓,脉洪顿敛,诸证释然。
一妇人年逾二十,不进饮食二年矣,日饫清茶、果品之类,面部微黄浮肿,形体如常,仍能步履,但体倦怠,肝脾二脉弦浮,按之微而结滞。余用六君子、木香、吴茱萸,下痰积甚多,饮食顿进,形体始瘦,卧床月余,仍服六君之类而安。
目录
- 序
- 卷一论集
- 张景岳大宝论
- 张景岳真阴论
- 张景岳命门后论
- 赵养葵火为先天论
- 赵养葵水火论(三条)
- 喻嘉言秋燥论
- 张景岳虚损论(二则)
- 张景岳论东垣脾胃论
- 喻嘉言脉部位论
- 赵羽皇参附宜虚论
- 附∶
- 格言一
- 格言二
- 格言三
- 卷二脉要集
- 《内经》脉要(并附名公诸论注)
- 平人脉准
- 胃脉
- 四时脉
- 五脏脉
- 三阴三阳藏象脉法
- 附六经主用发明说
- 脉有逆从阴阳
- 脉之大要
- 推按法
- 脉主病
- 病主脉
- 诊法脉案
- 附∶脉诊总论
- 卷二诸家脉论附
- 张景岳脉神章
- 王中痰脉论
- 柯韵伯脉论二则
- 喻嘉言脉论三则(痉损水)
- 卷三病能集一(杂证九门)
- 阴病门
- 中风证
- 非风证
- 痿病门
- 痰饮门
- 滞下门
- 吐泻门(霍乱、水泄、脾泻、肾泻)
- 疟疾门
- 咳嗽门
- 卷四病能集二(杂证十一门)
- 暑证
- 湿证
- 燥证
- 火证
- 诸痹门
- 三消
- 噎膈
- 痞满
- 肿胀
- 水肿
- 关格证
- 用药总论附
- 卷五病能集三(杂证十三门)
- 痉病
- 大头瘟
- 厥逆
- 诸郁证
- 黄瘅证
- 肺痈证、附肺痿
- 喘
- 虚劳门
- 内伤阴虚发热证
- 汗证
- 不能食证
- 似疟证
- 怒伤肝证
- 卷六病能集四(杂证十门)
- 诸血证
- 惊悸怔忡健忘烦躁不寐
- 声喑
- 癫痫狂证
- 诸积病
- 疝证
- 心胸胃脘腹痛诸证
- 腰痛
- 头痛眩运风汗证
- 二便门
- 卷七病能集五(杂证十门)
- 遗溺
- 赤白浊遗精
- 脑漏证
- 痧疹
- 厉风鹤膝风
- 面病
- 目证
- 口鼻齿证
- 咽喉证
- 耳诸证
- 卷七辑选薛立斋各证医案四十六条
- 脾胃亏损吞酸嗳腐证
- 脾胃亏损停食痢疾等证
- 脾胃亏损疟疾寒热等证
- 脾胃亏损心腹作痛等证
- 脾胃亏损暑湿所伤等证
- 肝脾亏损头目耳鼻等证
- 脾肺亏损咳嗽痰喘等证
- 脾肺肾亏损小便自遗淋涩等证
- 脾肺肾亏损遗精吐血便血等证
- 脾肺肾亏损大便秘结等证
- 脾胃亏损小便不利肚腹膨胀等证
- 脾肾亏损头眩痰气等证
- 脾肾亏损停食泄泻等证
- 脾肾虚寒阳气脱陷等证
- 肝肾亏损血燥结核等证
- 肾虚火不归经发热等证
- 元气亏损内伤外感等证
- 卷八病能集六(妇人治例四篇)
- 女科一
- 女科二
- 女科三
- 女科四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