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阳症痈疽 论阴症痈疽
天师曰∶人有背生痈疽,或生于胸腹之间,或生于头面之上,或生于手足之际,皆是五日之内,犹当内散∶五日之外,必须动刀。内散方∶金银花四两,蒲公英二两,生甘草二两,当归二两,天花粉五钱,水煎服。一剂即消,二剂全愈,不必三剂。金银花专能内消疮毒,然非多用则力轻难以成功;生甘草一味已足够毒,况又用之于金银花内,盖足以散邪而卫正∶蒲公英阳明经药也,且能散结逐邪;天花粉消痰圣药;当归活血,是其专功。血不活所以生痈,今血活而痈自愈。此方之所以奇而肆也。(〔批〕消毒神圣丹。)倘若不曾服过败毒之散。以致成脓奔溃,外口必小,而内宅自大。譬如贼居深山,关隘必窄,而其中巢穴,自必修广。
若不直捣其坚。则延蔓无已,势必民化为盗。故须用金刃,去其口边之腐肉,使内毒之气不藏。刀用三寸长,阔止三分,两边俱利,其锋浓半分,少尖一边。手执定,眼看定,心注定,一刀横画,一刀直画。
人必少厥,不必惊惶,少顷自定。后以末药敷于膏药之上贴之,大约一个膏药,敷末药二钱,粘贴即止痛,败脓尽出。一连三日,即消尽矣。内用煎方∶当归一两,黄 五钱,人参一钱,荆芥一钱。金银花二两,生甘草三钱,水煎服,二剂可已,不须多服。(〔批〕败毒圣神丹。)此治阳症疮疡之法也。阳症疮痈,必然突起寸余,其色红肿发光,疼痛呼号者是。若阴症痈疽,内消之法,与阳症同治,至于破溃之治法,绝不相同。大约阴症痈疽,其色必黑暗,痛亦不甚,但觉沉沉身重,其疮口必不突起,或现无数小疮口,以欺世人。急用附子三钱,人参三两,生黄 三两,当归一两,金银花三两,白芥子二钱治之。麦冬可加三钱,元参不可用也。(〔批〕散寒救阴至圣丹)
总阴症宜用温热散之,不可用寒凉解之也。外用膏药,加生肌末药五钱贴之,一日两换始可。盖阴症痈疽,多生于富贵膏粱之客,功名失志之人。心肾不交,阴阳俱耗,又加忧愁抑郁,拂怒呼号,其气不散,乃结成大毒。无论在背在头,在腹在胁,在手在足,俱是危症。若服吾药,又用吾膏药,无不生全。盖阳症可以凉解,而阴症必须温散也。膏药方开后∶金银花一斤,生地八两,当归三两,川芎二两,牛膝一两,丹皮一两,麦冬三两,生甘草一两,荆芥一两,防风五钱,黄 三两,茜草根五钱,人参五钱,元参五两,用麻油五斤,煎数沸,将药渣滤出,再熬,将成珠;入后药∶广木香一两,黄丹二斤,炒飞过去砂,没药一两,乳香一两,血竭一两,象皮为末五钱,麝香一钱,各为细末,入油中,少煎好,藏瓷罐内用之。每一个用一两,大约发背疮必须用一两,其余疮口,量大小用之。(〔批〕阴阳至圣丹。雷公曰∶何论之妙而方之奇也。)
末药方∶人参一两,冰片一钱,乳香去油三钱,透明血竭五钱,三七末一两,儿茶一两,水飞过去砂,川倍子一两,藤黄三钱,贝母二钱,轻粉一钱,各为绝细末,以无声为度。此膏药与末药,神奇无比。发背外,其余疮口,不消二个,阴症不消三个。秘之。(〔批〕阴阳至圣丹。孙公曰∶真奇方也。)
张公曰∶疮疡吾方已传之矣,可附于末。
痈疽最难治,外尚未现真形,内已先溃大穴。古人云∶外大如豆,内大如拳,外大如拳,内大如盘,信不爽也。
凡人一见背有疮口外现者,不可小视之,急用蒜切片一分浓,贴在疮口上,用艾火烧之。痛者烧之不痛,不痛者烧之知痛而止,切不可不痛即止,而痛者亦止也。此法最妙,世人不识,而我特表而出之,以治发背之初起者。盖一经灸之,则毒随火化,以火攻火,又何疑焉,愿世医留意。
华君曰∶传子法尤奇,传予之方不然也。痈疽方∶用金银花三两,生甘草三钱,蒲公英三钱,当归一两,天花粉五钱,水煎服。予之方少异天师传子之方。然天师见今日气体,更薄于三国之时,所以药味改轻为重,止天花粉一味,分两相同,想因痰不可大攻故也。然予方亦奇甚,不可轻视。或见疮势少轻,酌用吾方治之何如,亦无不附应他,膏药与末药方相同。
岐天师曰∶华君言是。(〔批〕天师曰∶妙。)
雷公曰∶我亦有方。治痈疽方∶用生甘草五钱,金银花三两,当归一两,元参五钱,天花粉三钱,白矾一钱,附子一片,水煎服,初起者,一剂即消;肿起者,二剂即消,神方也。(〔批〕更妙之甚。)
孙真君曰∶我亦有奇方传子。凡痈初起,用白矾一两,金银花三两,水煎服。一剂即消,发背亦然。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序四
- 卷一(礼集)
- 正医法
- 反医法
- 顺医法
- 逆医法
- 内治法
- 外治法
- 完治法
- 碎治法
- 大治法
- 小治法
- 偏治法
- 全治法
- 生治法
- 死治法
- 卷二(乐集)
- 上治法
- 中治法
- 下治法
- 先治法
- 后治法
- 急治法
- 缓治法
- 本治法
- 末治法
- 不内外治法
- 阴治法
- 阳治法
- 假治法
- 真治法
- 男治法
- 女治法
- 虚治法
- 实治法
- 寒治法
- 热治法
- 通治法
- 塞治法
- 解治法
- 敛治法
- 升治法
- 堕治法
- 开治法
- 闭治法
- 吐治法
- 泄治法
- 卷三(射集)
- 王治法
- 霸治法
- 倒治法
- 缚治法
- 肥治法
- 瘦治法
- 摩治法
- 浴治法
- 达治法
- 发治法
- 夺治法
- 深治法
- 浅治法
- 长治法
- 短治法
- 日治法
- 夜治法
- 气治法
- 血治法
- 脏治法
- 腑治法
- 常治法
- 变治法
- 初治法
- 终治法
- 专治法
- 分治法
- 同治法
- 异治法
- 劳治法
- 逸治法
- 吸治法
- 引治法
- 单治法
- 双治法
- 立治法
- 卧治法
- 饥治法
- 饱治法
- 卷四(御集)
- 富治法
- 贫治法
- 产前治法
- 产后治法
- 老治法
- 少治法
- 东南治法
- 西北治法
- 皮毛治法
- 肌肤治法
- 筋脉治法
- 温治法
- 清治法
- 收治法
- 散治法
- 软治法
- 坚治法
- 抑治法
- 扬治法
- 痰治法
- 火治法
- 静治法
- 动治法
- 春夏治法
- 秋冬治法
- 奇治法
- 平治法
- 奇治法
- 偶治法
- 形治法
- 气治法
- 暗治法
- 明治法
- 卷五(书集)
- 久治法
- 暂治法
- 远治法
- 近治法
- 轻治法
- 重治法
- 瘟疫治法
- 瘴疠治法
- 得治法
- 失治法
- 意治法
- 神治法
- 伤寒相舌秘法
- 一、论五行
- 二论脏腑
- 三论阴阳
- 四论昼夜
- 五论四时
- 六论气色
- 七论脉诀
- 八论强弱
- 九论寒热
- 十论生死
- 十一论真假
- 十二论老少
- 十三论气血
- 十四论命门
- 十五论任督
- 十六论子嗣
- 十七论瘟疫
- 岐天师儿科治法
- 诸真人传授儿科
- 张真人传痘疹门
- 钱真人传痘疮神方
- 岐天师传治回毒方
- 岐天师又传治回毒岁久不愈方
- 岐真人传儿科秘法
- 长沙张真人传治小儿感冒风寒方
- 儿科
- 卷六(数集)
- 伤寒门
- 中寒门
- 中暑门
- 水湿门
- 热症门
- 燥症门
- 内伤门
- 血症
- 腹痛
- 喉痛
- 气郁
- 癫症
- 狂症
- 禾病
- 厥症
- 斑疹
- 亡阳
- 痢疾
- 五绝
- 砒毒
- 虎伤
- 汤火伤
- 痈疽并无名疮毒
- 跋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