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真君曰∶阴寒宜中少阴经肾中,手足青黑者,不治之症也。盖阴毒结成于脾胃之间,而肾中之火全然外越,如何可救。然而心尚不痛,则心中尚有星星余火,存于其中。急用救心荡寒汤∶人参三两,良姜三钱,附子三钱,白术三两,水煎服。助心中之火不使遽绝,则相火得君火之焰而渐归。火势既旺,寒邪失威,自然火生土,而脾胃之气转,一阳来复,大地皆阳春,手足四肢尽变温和矣。此方妙在良姜入心,同附子斩关直入,然非参、术之多用,亦不能返元阳于无何有之乡也,故必须多用而共成其功耳。
阴寒直中肾经,面青鼻黑,腹中痛欲死,囊缩,较前症更重矣。死亡顷刻,救之少迟,必一身尽黑而死。急用救亡丹∶人参五钱,白术三两、附子一个,干姜三钱,肉桂五钱,水煎急灌之。吾方似较仲景张公之用热更重,不知此症全是一团死气,现于身之上下,若不用此等猛烈大热重剂,又何以逐阴寒而追亡魂,祛毒瓦斯而夺阳魄哉。故人参反若可少用。而附,桂不可不多用也。然而白术又何以多用之耶?不知白术最利腰脐,腹痛欲死,非此不能通达,故多用之以驱驾桂、附,以成其祛除扫荡之功,而秦返魄还魂之效耳。
阴寒直中肾经,心痛欲死,呕吐不纳食,下利清水,本是不治之病。盖寒邪犯心、而脾胃将绝、急不待时,此时觅药,缓不济事,速用针刺心上一分,出紫血少许,然后用逐寒返魂汤救之。人参一两,良姜三钱,附子五钱,茯苓五钱,白术三两,丁香一钱。此方专入心以逐祛,返元阳于顷刻,心若定而诸邪退走,脾胃自安,不至上下之逆,庶可重生。否则因循观望,必至身死矣。
阴寒直中肾经,两胁作痛,手足指甲尽青,囊缩,拽之而不出,蜷曲而卧,亦不治之症也。此乃阴寒从肾以入肝,而肝气欲绝,故筋先受病将死也。虽症较前三症少轻,而能死人则一。余又将何法以生之乎。夫肝木之绝,由于肾气之先绝,欲救肝不得不先救肾。方用救肾活肝汤∶白术三两,当归一两,人参五钱。熟地一两,山茱萸五钱,附子一钱,肉桂二钱,水煎服。此方祛寒之中,仍用回阳之药,然加入熟地、山茱萸,则参、术无过燥之忧,附、桂有相资之益,肝得火而温,亦得水而养,自然筋活而青去,囊宽而缩解也。
阴寒而直中肾经,舌黑眼闭,下体尽黑,上身尽青,大便出,小便自遗,此更危急之症,虽有仙方,恐难全活。而予必欲生之,因定一方,虽不敢曰人尽可救,亦庶几于十人中而救一二人乎。方名救心汤。人参五两,附子一个,白术半斤,肉桂一两,菖蒲五分,良姜三钱,水煎服,此方参、术多用者,恐少则力量不能胜任,以驾御夫桂、附之热药也,故必多加,而后可望其通达上下,以尽祛周身之寒毒。倘得大便止而小便不遗,便有生机,再进一剂,则眼开而舌黑可去,身黑身青俱可尽解也。苟服药后仍前大小便之不禁,不必再服药,听其身死而已矣。大约此方救此病,十人中亦可救三四人。
凡人直中阴寒,冷气犯于小腹,不从传经伤寒而自寒者,命曰直中阴经。阴经者,少阴肾经,其症必畏寒,腹痛作呕,手足厥逆,有手足俱青,甚则筋青囊缩。若不急以温热之药治之,有立时而死者,最可惧之症也,方用荡寒汤∶白术三两,肉桂三钱,丁香一钱,吴茱萸一钱,水煎服。一剂而阴消阳回,不必再剂也,此方妙在独用白术至三两,则腰脐之与大利,又得肉桂以温热其命门之火,丁香、吴茱萸止呕逆而反厥逆,则阴寒之邪何处潜藏,故一剂而回春也。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序四
- 卷一(礼集)
- 正医法
- 反医法
- 顺医法
- 逆医法
- 内治法
- 外治法
- 完治法
- 碎治法
- 大治法
- 小治法
- 偏治法
- 全治法
- 生治法
- 死治法
- 卷二(乐集)
- 上治法
- 中治法
- 下治法
- 先治法
- 后治法
- 急治法
- 缓治法
- 本治法
- 末治法
- 不内外治法
- 阴治法
- 阳治法
- 假治法
- 真治法
- 男治法
- 女治法
- 虚治法
- 实治法
- 寒治法
- 热治法
- 通治法
- 塞治法
- 解治法
- 敛治法
- 升治法
- 堕治法
- 开治法
- 闭治法
- 吐治法
- 泄治法
- 卷三(射集)
- 王治法
- 霸治法
- 倒治法
- 缚治法
- 肥治法
- 瘦治法
- 摩治法
- 浴治法
- 达治法
- 发治法
- 夺治法
- 深治法
- 浅治法
- 长治法
- 短治法
- 日治法
- 夜治法
- 气治法
- 血治法
- 脏治法
- 腑治法
- 常治法
- 变治法
- 初治法
- 终治法
- 专治法
- 分治法
- 同治法
- 异治法
- 劳治法
- 逸治法
- 吸治法
- 引治法
- 单治法
- 双治法
- 立治法
- 卧治法
- 饥治法
- 饱治法
- 卷四(御集)
- 富治法
- 贫治法
- 产前治法
- 产后治法
- 老治法
- 少治法
- 东南治法
- 西北治法
- 皮毛治法
- 肌肤治法
- 筋脉治法
- 温治法
- 清治法
- 收治法
- 散治法
- 软治法
- 坚治法
- 抑治法
- 扬治法
- 痰治法
- 火治法
- 静治法
- 动治法
- 春夏治法
- 秋冬治法
- 奇治法
- 平治法
- 奇治法
- 偶治法
- 形治法
- 气治法
- 暗治法
- 明治法
- 卷五(书集)
- 久治法
- 暂治法
- 远治法
- 近治法
- 轻治法
- 重治法
- 瘟疫治法
- 瘴疠治法
- 得治法
- 失治法
- 意治法
- 神治法
- 伤寒相舌秘法
- 一、论五行
- 二论脏腑
- 三论阴阳
- 四论昼夜
- 五论四时
- 六论气色
- 七论脉诀
- 八论强弱
- 九论寒热
- 十论生死
- 十一论真假
- 十二论老少
- 十三论气血
- 十四论命门
- 十五论任督
- 十六论子嗣
- 十七论瘟疫
- 岐天师儿科治法
- 诸真人传授儿科
- 张真人传痘疹门
- 钱真人传痘疮神方
- 岐天师传治回毒方
- 岐天师又传治回毒岁久不愈方
- 岐真人传儿科秘法
- 长沙张真人传治小儿感冒风寒方
- 儿科
- 卷六(数集)
- 伤寒门
- 中寒门
- 中暑门
- 水湿门
- 热症门
- 燥症门
- 内伤门
- 血症
- 腹痛
- 喉痛
- 气郁
- 癫症
- 狂症
- 禾病
- 厥症
- 斑疹
- 亡阳
- 痢疾
- 五绝
- 砒毒
- 虎伤
- 汤火伤
- 痈疽并无名疮毒
- 跋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