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痢下通治 论火泻通治 论下血通治
天师曰∶通治者,因其通而通之也。如人病下痢者是。痢疾之症,多起于暑天之郁热,而又感以水湿雨露之气以成之。红白相见,如血如脓,甚者如屋漏水,如鱼冻水,里急后重,崩迫痛疼,欲下而不能,不下而不快,一日数十行,或一夜数百行,或日夜数千行,气息奄奄,坐而待死,此通之病也。若骤止其邪,则死生顷刻;不止其邪,则危绝如丝;欲补其气,则邪气转加;欲清其火,则下行更甚。此时惟有因势利导之法,可行于困顿之间。或疑人已气虚血败,更加利导,必致归阴。不知邪气一刻不去,则正气一刻不安。古人之痢疾无止法,信不诬也。方用白芍三两,当归三两,萝卜子一两,枳壳三钱,槟榔三钱,甘草三钱,车前子三钱,水煎服。一剂即止,二剂全安,可用饮食矣。(〔批〕此方前已有了,止分两不同耳。多车前子一味。)此方之奇而妙者,全在用白芍、当归。盖水泻最忌当归之滑,而痢疾最喜其滑也;芍药味酸,入肝以平木,使木不敢再侵脾土;又有枳壳、槟榔,消逐其湿热之邪;又加车前,分利其水湿,而又不耗真阴之水,所以功胜于茯苓也。尤奇者,在用萝卜子一味,世多不解。盖萝卜子味辣,而能逐邪去湿,而又能上下通达,消食利气,使气行于血分之中,助归、芍以生新血,而祛荡其败瘀也。少加甘草以和中,则无过烈之患。此奏功之神奇,实有妙理耳。
张公曰∶固然奇妙通权。通因通用,痢疾立论,最为妥当。然而通因之法,不止痢疾也,水泻亦是,下血亦是也。水泻者,人见其如潮而来,如瀑而下,皆曰急宜止之,以免亡阴之症,用粟壳、莺粟、乌梅之类止之。其论则是,其治则非也。水泻虽不比痢疾之断不可止,然而水泻之中,亦有不可遽止之病,如疼痛于腹中,后重于门口,皆是有火而泻,不比虚寒之直泻,俱当用通因之法治之。方用人参三钱,车前一两,白芍三钱,槟榔一钱,甘草一钱治之。此方之妙,妙在车前以滑之,而又佐以槟榔之去积,自然有滞皆行。况车前性虽滑而能分消水谷,则水气自然分开。第大泻之后,自然亡阴,又用人参以补气,则气足而阴自生。又虑久泻自然亏中,又加甘草以和之。虽是通因之法,实乃扶正之方。
下血之症,其人之血虚,不言可知,似乎宜补其血矣。然而血之下也,必非无故,非湿热之相侵,即酒毒之深结,若不逐去其湿热酒毒,而徒尚止涩之味,吾未见其下血之能止也。方用熟地一两,地榆三钱,白芍三钱,当归三钱,黄连三钱,甘草一钱,葛根一钱,柞树枝五钱,水煎服。(〔批〕解酒散火汤。)
一剂必下血更多,二剂略少,三剂全愈。盖此病不用通因之法,永不奏功,必如此而能愈也。方中妙在用熟地、当归、芍药以生新血,新血生则旧血必去。又妙在地榆以凉大肠,用柞木以去酒毒,所以相济而成功也。此二方亦通因之妙用,人亦亟宜知之。
华君曰∶同。
雷公曰∶通因通用,张公补论之,尤为酣畅,我无以赞一言。虽然,尚有一说。在大泻之后,虽是火泻,毕竟宜温补之,以生其阴。泻一止,即宜用四物汤,加人参、炮姜以温补。而不可谓水泻忌滑,而禁用归、熟也。(痢症按昔贤谓如屋漏水者,为不治症∶鱼冻水者,为虚寒症。后方恐宜酌用,李子永识。)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序四
- 卷一(礼集)
- 正医法
- 反医法
- 顺医法
- 逆医法
- 内治法
- 外治法
- 完治法
- 碎治法
- 大治法
- 小治法
- 偏治法
- 全治法
- 生治法
- 死治法
- 卷二(乐集)
- 上治法
- 中治法
- 下治法
- 先治法
- 后治法
- 急治法
- 缓治法
- 本治法
- 末治法
- 不内外治法
- 阴治法
- 阳治法
- 假治法
- 真治法
- 男治法
- 女治法
- 虚治法
- 实治法
- 寒治法
- 热治法
- 通治法
- 塞治法
- 解治法
- 敛治法
- 升治法
- 堕治法
- 开治法
- 闭治法
- 吐治法
- 泄治法
- 卷三(射集)
- 王治法
- 霸治法
- 倒治法
- 缚治法
- 肥治法
- 瘦治法
- 摩治法
- 浴治法
- 达治法
- 发治法
- 夺治法
- 深治法
- 浅治法
- 长治法
- 短治法
- 日治法
- 夜治法
- 气治法
- 血治法
- 脏治法
- 腑治法
- 常治法
- 变治法
- 初治法
- 终治法
- 专治法
- 分治法
- 同治法
- 异治法
- 劳治法
- 逸治法
- 吸治法
- 引治法
- 单治法
- 双治法
- 立治法
- 卧治法
- 饥治法
- 饱治法
- 卷四(御集)
- 富治法
- 贫治法
- 产前治法
- 产后治法
- 老治法
- 少治法
- 东南治法
- 西北治法
- 皮毛治法
- 肌肤治法
- 筋脉治法
- 温治法
- 清治法
- 收治法
- 散治法
- 软治法
- 坚治法
- 抑治法
- 扬治法
- 痰治法
- 火治法
- 静治法
- 动治法
- 春夏治法
- 秋冬治法
- 奇治法
- 平治法
- 奇治法
- 偶治法
- 形治法
- 气治法
- 暗治法
- 明治法
- 卷五(书集)
- 久治法
- 暂治法
- 远治法
- 近治法
- 轻治法
- 重治法
- 瘟疫治法
- 瘴疠治法
- 得治法
- 失治法
- 意治法
- 神治法
- 伤寒相舌秘法
- 一、论五行
- 二论脏腑
- 三论阴阳
- 四论昼夜
- 五论四时
- 六论气色
- 七论脉诀
- 八论强弱
- 九论寒热
- 十论生死
- 十一论真假
- 十二论老少
- 十三论气血
- 十四论命门
- 十五论任督
- 十六论子嗣
- 十七论瘟疫
- 岐天师儿科治法
- 诸真人传授儿科
- 张真人传痘疹门
- 钱真人传痘疮神方
- 岐天师传治回毒方
- 岐天师又传治回毒岁久不愈方
- 岐真人传儿科秘法
- 长沙张真人传治小儿感冒风寒方
- 儿科
- 卷六(数集)
- 伤寒门
- 中寒门
- 中暑门
- 水湿门
- 热症门
- 燥症门
- 内伤门
- 血症
- 腹痛
- 喉痛
- 气郁
- 癫症
- 狂症
- 禾病
- 厥症
- 斑疹
- 亡阳
- 痢疾
- 五绝
- 砒毒
- 虎伤
- 汤火伤
- 痈疽并无名疮毒
- 跋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