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上下内外左右皆通也。其于灌体周身,和内调外,荣养左右,宣通上下,莫大于此也。又名玉海水道。上则曰三管,中则曰霍乱,下则曰走泄,名虽三而归(其),有其名而〔无〕其形,亦号孤独之府。而卫〔出〕于上,荣出于中,上者络脉之系也,中者经〔脉〕之系也,下者水道之系也,〔亦又〕属膀胱之宗始,主通阴阳,〔调虚实〕,呼吸,有病则(善)腹胀气满,小〔腹〕坚,〔溺〕而不得,(大便)窘迫也。溢则作水,留则作胀,手少阳是其经也。
又上焦实热,则额汗〔出〕而身无汗,能食而气不利,舌干、口焦、咽闭之类,腹胀肋胁痛。寒则不入食,吐酸水,胸背引痛,嗌干,津不纳也。实则食已而还出,〔膨膨〕然不乐。虚则不能〔制〕下,遗溺,头面肿也。中焦实热,则下上不通,腹胀而喘,下气不上,上气不下,关〔格〕不利也。寒则下利不止,饮食不消,中满。虚则肠鸣(膨膨)也。下焦实热,则小便不通,大便亦难,苦〔重〕痛也。虚寒则〔大〕小便〔泄〕下不止也。三焦〔之气〕和则内外和,〔逆〕则内外逆也。故云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此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也。
《主治备要》云∶是动则病耳聋,浑浑 ,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 〔痛〕,颊〔痛〕,耳后肩 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脉诀》云∶右尺三焦、命门脉之所出,先以轻手得之,是三焦,属表;后以重手得之,是命门,属里也。上焦〔热〕,凉膈散、〔泻〕心汤;中焦热,〔调〕胃承气汤、〔泻〕脾散;下焦热,大承气〔汤〕、三才封髓丹。气分热,柴胡饮子、白虎汤;血分热,桃仁承气汤、清凉饮子;通治其热之气,三黄丸、黄连解毒汤是也。
目录
- 张序
- 卷之上
- 一、天地六位脏象图(图缺)
- 二、手足阴阳
- (一)手足三阴三阳
- (二)手三阴三阳
- (三)足三阴三阳
- 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
- (一)肝之经,肝脉本部在于筋,足厥阴,风,乙木也。
- (二)胆之经,足少阳,风,甲木。
- (三)心之经,心脉本部在于血,手少阴君,丁火也。
- (四)小肠经,手太阳,丙火。
- (五)脾之经,脾脉本在肌肉,足太阴,湿,己土。
- (六)胃之经,足阳明,湿,戊土。
- (七)心包络,手厥阴,为母血。
- (八)三焦,手少阳,为父气。
- (九)肺之经,肺(之)脉本部在于皮毛,手太阴,燥,辛金。
- (十)大肠经,手阳〔明〕,燥,庚金。
- (十一)肾之经,命门,肾脉本部〔在〕足少阴,寒,癸水。
- (十二)膀胱经,足太阳,寒,壬水。
- 四、三才治法
- 五、三感之病
- 六、四因之病
- 七、五郁之病
- 八、六气主治要法
- 九、主治心法
- (一)随证治病用药
- (二)用药凡例
- (三)解利外感
- (四)伤寒热食物
- (五)目疾
- (六)泻痢水泄
- (七)中风
- (八)破伤风
- (九)破伤中风法
- (十)疮疡
- (十一)妇人
- (十二)小儿
- (十三)潮热
- (十四)咳嗽
- (十五)五脏补泻法
- 卷之中
- 十、《内经》主治备要
- (一)五运主病
- (二)六气为病
- (三)五运病解
- (四)六气病解
- 风木厥阴,肝胆之气也。
- 热者,少阴君火之热,乃真心小肠之气也。
- 湿者,太阴湿土,乃脾胃之气也。
- 火者,少阳相火之热,乃心包络、三焦之气也。
- 燥者,阳明燥金,乃肺与大肠之气也。
- 寒者,太阳寒水,乃肾与膀胱之气也。
- 十一、六气方治
- (一)风
- (二)暑热
- (三)湿土
- (四)火
- (五)燥
- (六)寒水
- 卷之下十二、〔用药备旨〕
- (一)气味浓薄寒热阴阳升降之图
- (二)药性要旨
- (三)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 (四)脏气法时补泻法
- (五)治法纲要
- (六)用药用方辨
- (七)去〔脏腑〕之火
- (八)各经引用
- (九)五味所用
- (十)用药各定分两
- (十一)药性生熟〔用〕法
- (十二)药用根梢法
- (十三)五脏六腑相生相克为夫妻子母
- (十四)七神
- (十五)制方法
- (十六)咀药味
- (十七)药类法象
- 味之薄者
- 气之浓者
- 气之平者
- 气之薄者
- 味之浓者
- 〔续添〕
- (十八)法象余品
- (十九)五行制方生克法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