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即上古诊法其三也。决虚实,断死生,全在总看。故融会经意为歌,且引证什之。业者并小字读之,可也。
脉会太阴决死生,寸关尺具阴阳情。
《难》曰∶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寸口,即寸关尺,五脏六腑之所始终也。他如冲阳,专应乎胃,太冲专应乎肝,太溪专应乎肾,岂能通乎十二经哉?故法取寸口也。脉本生于阴阳,但阳生于尺而动于寸,阴生于寸而动于尺,关则阴阳相半,界二者之中。阳脉常浮而数,病在头目胸膈;阴脉常沉而迟,病在脐腹腰脚;中脉随时浮沉,病在腹胁胃脘。阴阳恒宜相济,不宜偏胜。若阳一于上而高过鱼际,名曰溢;阴一于下而深入尺泽,名曰覆。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乃真脏之脉而无中气往来以和之也。学人于此而喜悟焉,则始终一寸九分之间,周身阴阳太过不及之情见矣。叔和云∶阳弦头痛定无疑,阴弦腹痛何方走。阳数即吐兼头痛,阴微即泻脐中吼。阳实应知面赤风,阴微盗汗劳兼有。阳实大滑应舌强,阴数脾热并口臭。阳微浮弱定心寒,阴滑食注脾家咎。关前关后辨阴阳,察病根源应不朽。诸浮躁脉皆为阳,诸沉细脉皆为阴。凡脉从阴阳易已,脉逆阴阳难已。
浮中沉法知迟数,逆顺虚实应五行。
初持脉见于皮肤之间者曰浮。浮而大散者心,浮而短涩者肺。见于肌肉之下者曰沉。沉而弦长者肝,沉而濡滑者肾。不轻不重与肌肉相得者脾。多有兼乎四脏之邪,则和缓之中,亦必兼乎浮沉滑涩长短弦大,各脉皆然。如沉滑则顺于左尺逆于左寸,如浮涩则顺于右寸逆于左半。寸口宜浮而反损小,阳虚而阴入乘之也。或时浮滑而长,谓之阴中伏阳。尺部宜沉而反实大,阴虚而阳入乘之也。或时沉濡而短,谓之阳中伏阴。如尺本沉而又沉,谓之重阴;寸本浮而又浮,谓之重阳;寸尺俱微甚谓之脱阳脱阴。无非五行生克偏全,四时五脏,各部应得与否,以为逆顺虚实,浮沉迟数(歌见前)。
极烦九候并十变,无非脏腑合流形。
九候∶上部天,足少阳胆以候头角;上部人,手少阳相火三焦以候耳目;上部地,足阳明胃以候口齿。
中部天,以候肺;中部人,以候心;中部地,以候胸中之气。下部天,以候肝;下部人,以候脾胃之气;下部地,以候肾。左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左关外以候肝,内以候膈中;右关外以候脾,内心候胃脘;右寸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关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小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九候虽调,肌肉已脱者死。是阴阳交错之妙,而虚实微贼正之五邪,因以分焉。十变∶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为从后来者为虚邪;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微大者,小肠邪自干小肠也,为正邪;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微缓者,胃邪干小肠也,为从前来者为实邪;心脉涩甚者,肺邪干心也;微涩者,大肠邪干小肠也,从其所胜者为微邪;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是从所不胜者为贼邪。五脏各有刚柔邪,故令一脉辄变为十也。曰九曰十,似繁而简,不外乎浮中沉而自然得之也。故曰数者,腑也;迟者,脏也,以是别知脏腑之病。后世分析太甚,不知阴阳交错、脏腑同气故耳。
三部脉全容易识,
三部通度,六脉俱全,浮沉迟数相等者,脉易识而病易愈也。歌云∶三部俱浮肺脏风,恶风发热鼻流涕;三部沉迟冷积成,皮肤枯槁真元惫;三关俱缓脾家热,口臭齿肿时反胃;三部俱弦肝好怒,目翳泪疼多 癖;三部俱数心热狂,口舌生疮唇破碎;三部虚濡微涩伏,久病必死卒病生;三部浮滑芤弦数,卒病相宜久病倾。
又有六部同脉者,古云∶双弦之脉土易亏,双浮之脉水易亏。余以类推。凡三部脉滑而微者,病在肺;下紧上虚者,病在脾;长而弦者,病在肝;脉小血少者,病在心,实者为心劳;大而紧者,病在肾;缓滑者,热在胃中;迟缓而涩者,胃中有寒有 结;脉实紧者,胃中有寒,苦不能食,时时自利者难治。脉来累累如贯珠,不前至寸者,有风寒在大肠,伏留不去;脉来累累而止,不至寸口濡者,结热在小肠,伏留不去;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钩即夏脉。经络皆实者,寸脉急而尺缓;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者,脉寸热而尺寒;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而寸寒涩。
或至不至更难凭。
寸口壮大而尺中无者,此为阴盛于阳,苦腰背痛足胫寒,尺脉浮大而寸口无者,此为阳盛于阴,其人虚而损多汗,或小腹满痛不能溺,溺即阴中痛,大便亦然。尺寸脉牢而长关中无者,此为阴阳相干。尺寸俱无而关中有者,此为阴阳气归于中。左关以验风寒,或风与火之盛衰;右关以验七情,或劳与饮食之内伤。三部或至或不至者,冷气在脾,故令脉不通也。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宿食填胸也,其人当吐,不吐者死。
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所以然者,譬如树有根本,故寸口平而死者,肾气先绝于内故也。
上下来去存消息,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为表;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为里。来者,自骨肉之分,出皮肤之际,气之升也,为表;去者,自皮肤之际,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为里。上下来去,乃阴阳消长之消息也。以上下言之;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短而急者,病在上;长而缓者,病在下。太过多上溢,不及多下落。以来去言之∶脉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癫病;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脉虽失而有一线往来者,可治;脉虽全而无往来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而参差者,病甚;上下左右之脉相失而不可数者,死。
又,左脉不和,病在表,主四肢;右脉不和,病在里,主腹脏。有有表无里者,有有里无表者。
推法应须竖且横。
脉隐伏者,乃用推法。经曰∶推而外之,属腑,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属脏,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关前,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关后,下而不上,头顶病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盖脉有隐显,皆阴阳变化错综,须横看竖看,乃可以尽其变也。
惟有天和脉不应,
歌曰∶天和脉只论三阴,南天高兮北泉深;太阴专主右尺寸,厥阴尺寸左边沉;少阴尺寸两不应,相交相反死将临。天和,乃平脉也,诸阳为浮,诸阴为沉,故不言三阳司天、在泉。南政以天道言∶甲己二岁论脉,则寸在南而尺在北。三阴司天,则两寸不应;太阴司天,右寸不应;少阴司天,两寸不应;厥阴司天,左寸不应;三阴在泉,则两尺不应;太阴在泉,右尺不应;少阴在泉,两尺不应;厥阴在泉,左尺不应。北政以地道言∶乙丙丁戊庚辛壬癸之岁论脉,则寸在北而尺在南。三阴司天,则两尺不应;太阴司天,右尺不应;少阴司天,两尺不应;厥阴司天,左尺不应。三阴在泉,则两寸不应;太阴在泉,右寸不应;少阴在泉,两寸不应;厥阴在泉,左寸不应。不应者,皆为沉脉也。《绀珠经》曰∶五行君火不用事,故南政少阴司天,君火在上,则两寸不应;司泉,君火在下,则两尺不应。厥阴司天,君火在左,故左寸不应;司泉,则左尺不应。太阴司天,君火在右,故右寸不应;司泉,则右尺不应。北政少阴司天,君火在上,则两尺不应;司泉,君火在下,则两寸不应。厥阴司天,君火在左,故左尺不应;司泉,则左寸不应。太阴司天,君火在右,故右尺不应;司泉,则右寸不应。凡不应者,谓脉沉而细,不应于手也。反之则沉为浮,细为大也。岁当君火在寸,而沉响应于尺;岁当君火在尺,而沉响应于寸,经曰∶尺寸反者死。岁当君火在左,而沉响应于右;岁当君火在右,而沉响应于左,经曰∶阴阳易者死。又曰∶学诊之士,必先岁气,良有以哉!此与仲景、丹溪所说不同,然所论深得《素问》君火以退之旨,故从之。
急弹靡常是奇经。
歌曰∶督冲犹豫若狂痴,两手坚实浮沉齐,尺寸俱浮俱牢者,直上直下亦如之;任紧细长至关止,阴中切痛引腹脐。前部左右脉弹手,阳跷癫痫痹皮肌;后部弹手阴跷脉,里急阴疝崩漏危;中部弹手带脉病,走精经绝恐无儿。从少阴斜至太阳,阳维巅仆声如羊;从少阳斜至厥阴,阴维痒痹恶风侵。来大时小是阴络,肉痹应时还自觉;来小时大阳络病,皮肤不仁汗滴落。按《脉经》,两手脉浮沉实盛一般者,冲督脉也。主凡事犹豫有两心,甚则癫狂痴迷不省,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或只关浮,直上直下者,督脉也。主腰背强,大人癫,小儿痫。尺寸俱牢,直上直下,或只关实者,冲脉也。主胸中有寒,妇人瘕疝绝产。脉来紧细实长者,任脉也。苦小腹痛引脐,阴中切痛。前部左右弹手者,阳跷脉也。苦癫痫恶风,偏枯僵仆羊鸣身体强痹,后部左右弹手者,阴跷脉也。苦小腹痛,里急,引阴中痛,男子为疝,女子崩漏。中部左右弹手者,带脉也。苦小腹痛引腰,男子失精,女子绝经,令人无子。
从少阴斜至太阳者,阳维也。巅仆羊鸣,或失音不能言。从少阳斜至厥阴者,阴维也。苦癫痫,肌肉淫痒痹。
汗出恶风。阴络来大时小,苦肉痹应时自发,身洗洗也;阳络来小时大,皮肤不仁且痛,汗出而寒。凡见奇经之病,而后有奇经之脉,病证详前经络。
一脉二变尤堪怪,
动脉,阴阳气相搏耳。阴阳和则脉不动,今气先中于邪,则气为之是动。气既受邪,则血亦不行,而病所由生。故一脉之动,变为气血两病,岂特左为血而右为气哉?又,洪大一脉,有力而实者为热甚,无力而虚者为虚甚。微涩一脉,无力而短者固为虚,然伏热痰气凝滞,亦可概以虚视之乎?是知脉之变化不拘如此,故有舍证而从脉者,有舍脉而从证者。有从一分脉、二分证者;有从一分证、二分脉者;有清高贵人,两手俱无脉者;有左小右大,左大右小者;有反关脉者;又有折一手及疮伤脉道者,可不从其证乎?善诊者,尚其悟之。
男女寅申莫浪惊。
天之阳在南而阴在北,男子面南而生于寅,则两寸在南而得其阳,寸脉洪而尺脉弱者,常也;地之阳在北而阴在南,女子面北而生于申,则两尺在北而得其阴,寸脉弱而尺脉洪者,常也。阳强则阴弱,天之道也,反之者病。男得女脉为不足,女得男脉为太过。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男左女右者,地之定位也。盖人立形于地,故从地化。楚人尚左者,夷道也。故男子左脉强而右脉弱,女子则右脉强而左脉弱。天以阴为用,故人之左耳目明于右耳目。地以阳为用,故人之右手足强于左手足。阴阳互用也,非反也。凡男子诊脉必先伸左手,女子诊脉必先伸右手。男子得阳气多,故左脉盛;女子得阴气多,故右脉盛,男子以左尺为精府,女子以右尺为血海,此天地之神化也,所以别男女,决死生。叔和云,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脉第三同断病是也。或不知此阴阳,五脏倒装者,非。
大衍五十为至数,主位先天见圣灵。
脉以息数为主,血为脉,气为息,应曰至,息曰止。呼吸者,气之橐 ;动应者,血之波澜。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法以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之间,脉来四至五至,和缓舒畅者为平。六数七极,热之甚也。三迟二慢,冷危证也。两息一至与八九十余,则不成息矣。凡至数多者为至,至数少者为损。损脉从上损肺起,而下及于肾,至脉从下损肾起,而上及于肺。《快捷方式》曰∶从上损下死犹迟,至脉多从下损上,然此小衍之数也。大衍以五十数为极至,三部平均,满五十数而一止,或不止者无病。若觉肾脉忽沉,就肾部数起,不满五十动而止者,一脏无气。呼出心与肺,一动肺,一动心;吸入肾与肝,一动肝,一动肾;呼吸之间,一动脾。今吸不能至肝至肾而还,复动肺脉,则四十动后一止者,是肾先绝,肝脏代至,期四年春草生时死。就肝部数起,三十动一止者,肝肾两脏无气,心脏代至,期三年谷雨时死。就心部数起,二十动一止者,肾肝心三脏无气,脾脏代至,期二年桑柘赤时死。就脾部数起,十五动一止者,肾肝心脾四脏无气,肺脉代至,期一年草枯时死。至于两动一止,或三四动一止者,死以日断矣。是知脉之虚实死生,皆在息数之间。奈何今之诊者,或专究析诸般脉形,而不暇察夫至数。又有虽知察夫至数,而无得手应心之妙,数之愈繁而愈失其真。噫!折一臂、瞽一目而不夭,脉少有变,则病患随之。今人问病,每曰脉息何如?医者于此未达奈何?学人要在平时对先天图静坐调息,观气往来。临时又有屏气不息之敬,则是以吾心之太极,而验彼身之太极,不离乎气血,不杂乎气血,乃先天之灵也,岂泥象数者之可语哉!断病之法,四时四季,以其当旺者为主。五脏六腑,候其盛衰之极者为病,本位太过不足之极者亦死。《素问》云∶人之居处动静而脉亦能为之改。则凡不幸而脉稍有变者,可不调养之以尽其天年乎?叔和云∶五十不止身无病,数内有止皆知定;四十一止一脏绝,却后四年多没命;三十一止即三年,二十一止二年应;十五一止一年殂,以下有止看暴病。又云∶两动一止、或三四五动一止,六七死,四动一止即八朝,仿此推排但根据次。不问内因外因,久病暴病,见代止必死。凡诸般死脉,皆十动以下之变名也。
四时胃气为之本,
人之气血,春升夏浮,秋降冬沉,应周天之常度,配四时之定序。以各部言之∶肝弦、心洪、肺涩、肾沉、脾缓者,本脏脉也;以时令言之∶春时六部中俱带弦,夏俱带洪,秋俱带涩,冬俱带沉,长夏四季俱带和缓。凡人得应时之脉者,无病也。然必微弦,微洪,微毛,微石,为有胃气。若纯见弦洪毛石,谓之真脏之脉。无胃气以和之者必死。故曰∶四时以胃气为本。此脉之常体也。然消息盈亏,理化不住,运动密移,春行冬令,夏行春令,秋行夏令,冬行春令,四变之动,脉与之应者,乃气候之至脉也。亦必脉有胃气无害,胃气者,中气也。不大不细,不长不短,不浮不沉,不滑不涩,应手中和,意思欣欣难以名状者是也。有胃气则脉有力有神,无胃气则脉无力无神,神即胃气也。男子左手重而气口脉和,女子右手重而人迎脉和,亦为有胃气。今人泥以浮取腑,沉取脏,中取胃气,而不知中固中也,浮之中亦有中也,沉之中亦有中也。不当泥其形,而当求其神也。神即有力也。或疑七诊之法,亦以中为胃气,且如六脉俱沉,可断其无中气耶!其九候指法轻重,经论详矣,已采入心部脉注。
六甲循环若弟兄。
气候阴阳,更迭四时。冬至阴极阳生,夏至阳极阴生。冬至后得甲子,少阳旺六十日,其气尚微,故脉来乍大乍小,乍短乍长。第二甲子,阳明旺六十日。其气始萌,故脉浮大而短。第三甲子,太阳旺六十日,其气大盛,故脉来洪大而长。夏至后第四甲子,太阴旺六十日,阴气初生,故脉紧大而长。第五甲子,少阴旺六十日,阴气渐盛,故脉紧细而微。第六甲子,厥阴旺六十日,阴气极盛,故脉沉短而敦重。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阴三阳之旺,时日之大要也。又大寒至春分,厥阴风木之至,其脉弦。春分至小满,少阴君火之至,其脉洪而钩。小满至大暑,少阳相火之至,其脉大而浮。大暑至秋分,太阴湿土之至,其脉沉。秋分至小雪,阳明燥金之至,其脉短而涩。小雪至大寒,太阳寒水之至,其脉大而长。或问∶六甲六气,主脉皆本《内经》,而脉形有不同者,何耶?盖人禀气盛,则脉应时而盛,禀气弱或有病邪凝滞,则脉不能应时,而不失其真气,则亦随阴阳微盛而变化略不同耳,非相反也。此言人身气候有一日一应周天者,有一年一应周天者。丹溪曰∶脉,神也,阳也。其行速,犹太阳一日一周。息,气也,阴也。其行迟,犹太阴一月一周是也。歌云∶春弦夏洪秋似毛,冬沉如石应天地;阿阿缓若春杨柳,此是脾家居四季;气候变动或不同,生死总诀在胃气。
约哉四脉千古诀!
博之二十七种,约之则为浮沉迟数滑涩缓大八要,又约之则为浮沉迟数,又至约则为浮中沉。盖浮兼数,沉兼迟,中则浮沉之间,故所集六部脉诀,每以浮沉二字贯之。虽曰浮者阳也,沉者阴也,阴阳辨而脉无余蕴矣。是知浮沉迟数四脉,真千古要诀也。彭用光曰∶浮阳曰金,轻清于上;芤实洪长,在心取象。沉阴曰水,润滑在下;微弱伏虚,由沉化生。迟寒曰土,三至一息;内涵四脉,濡缓涩结。数热曰火,一息六至;弦紧仿佛,滑大为异。盖浮乃轻手取之,而芤实洪长之类,皆轻手而得之也。沉乃重手取之,而微弱伏虚之类,皆重手而得之也。迟者不急,一息三至,而濡缓涩结之类也。数者频急,一息六七至,而弦紧滑大之类也。学者能以四脉为祖,先看五脏之中何脏得之?后看三部之中何部得之?庶乎据脉可以识证,因证亦可以识脉,随人人之脉与证而立方,庶乎不致误人也。
动静玄机太简明。
脉理繁洁,治法多端。若不凭浮沉迟数,则指下茫然。且脉有单看浮而总看沉者,有总看浮而单看沉者,迟数亦然。要之,审决经络,惟总看可凭。凡脉以得中为静,太过而为盛之极,不及而为衰之极,俱谓之动。
只取其动者治之,则经络不杂,何其简且明哉!
不问在经并脏腑,有力无力要叮咛。
四脉不问何部得之,有力则为风积痛热,无力则为虚气寒疮。百病无不包括。
欲识根源无别巧,只要临时心气清。
根源,即手太阴也,胃气也。先天之灵,非心清气定者不能察识。七诊法云∶一静其心,存其神也;二忘外意,无私虑也;三匀呼吸,定其气也;四轻指于皮肤之间,探其腑脉,浮也;五微重指于肌肉之间,取其胃气,中也;六沉指于筋骨之上,取其脏脉,沉也;七察病患脉息数来也。
- 卷首
- 集例
- 先天图说
- 天地人物气候相应说
- 天地人物气候相应图
- 释方
- 历代医学姓氏
- 三代以前,圣君贤相,创为医药,以济死生者也。
- 秦汉以后,有通经博史,修身慎行,闻人巨儒,兼通乎医。
- 医极其明者也。
- 以医为业,世代相承者也。
- 乃明医、世医中之有德者。
- 原道统说(纂《绀珠经》)
- 阴骘
- 保养
- 运气
- 内集·卷一 经络
- 经穴起止
- 十五络脉
- 奇经八脉
- 奇经主病
- 内集·卷一 脏腑
- 脏腑总论
- 脏腑条分
- 内集·卷一 观形察色问证
- 观形察色
- 听声审音
- 问证
- 附∶王叔和观病生死候歌
- 内集·卷一 诊脉
- 诊脉
- 寸关尺定位
- 脏腑定位
- 七表八里九道脉名
- 诸脉体状
- 诸脉相类
- 诸脉主病
- 诸脉相兼主病
- 脏腑六脉诊法
- 气口人迎脉诀
- 总看三部脉法
- 伤寒脉法
- 杂病脉法
- 妇人脉法
- 成童脉法
- 痈疽脉法
- 死脉总诀
- 形色脉相应总诀
- 内集·卷一 针灸
- 针灸
- 子午八法
- 附∶杂病穴法
- 禁针穴
- 造针法
- 煮针法
- 灸法
- 治病要穴
- 治病奇穴
- 禁灸穴
- 炼脐法
- 针灸禁忌
- 内集·卷二 本草
- 本草引(纂雷公)
- 本草总括
- 内集·卷二 本草分类
- 本草分类
- 治风门
- 防风
- 独活
- 羌活
- 荆芥
- 薄荷
- 升麻
- 细辛
- 白芷
- 麻黄
- ?本
- 紫苏
- 秦艽
- 威灵仙
- 苍耳子
- 天麻
- 蔓荆子
- 牡荆实
- 牛蒡子
- 南星
- 白附子
- 瓜蒂
- 藜芦
- 皂荚
- 僵蚕
- 蝉蜕
- 蝎
- 白花蛇
- 乌蛇
- 蚺蛇
- 蛇蜕
- 虎骨
- 牛黄
- 牛膝
- 何首乌
- 菊花
- 蜜蒙花
- 白蒺藜
- 青葙子
- 草决明
- 木贼
- 白薇
- 葳蕤
- 巴戟
- 天竺黄
- 五加皮
- 桑寄生
- ?草
- 水萍
- 络石
- 白鲜皮
- 漏芦
- 辛夷
- 蓖麻子
- ?茹
- 茵芋叶
- 杜若
- 羊踯躅
- 莨菪子
- 南藤
- 石南叶
- 蚤休
- 木兰
- 松萝
- 云母
- 石胆
- 曾青
- 空青
- 菥?子
- 石长生
- 鹿衔草
- 马先蒿
- 陆英
- 海桐皮
- 胡桐泪
- 钩藤
- 草乌
- 天仙藤
- 石南藤
- 鱼津草
- 谷精草
- 佛耳草
- 地杨梅
- 郎耶草
- 蛞蝓
- 衣鱼
- 清风藤
- 矾石
- 青琅
- 玄精石
- 金星石
- 银星石
- ?
- 珊瑚
- 玛瑙
- 蓬砂
- 古文钱
- 石燕
- 治热门
- 黄芩
- 栀子
- 沙参
- 玄参
- 丹参
- 紫参
- 前胡
- 白前
- 桔梗
- 百部
- 桑白皮
- 山豆根
- 青黛
- 蓝实
- 黄连
- 胡黄连
- 连翘
- 葛根
- 石斛
- 石膏
- 香薷
- 茵陈蒿
- 滑石
- 大黄
- 朴硝
- 芒硝
- 硝石
- 玄明粉
- 犀角
- 羚羊角
- ?羊角
- 黄柏
- 苦参
- 防己
- 柴胡
- 草龙胆
- 通草
- 车前子
- 地肤子
- 石苇
- 地榆
- 秦皮
- 龟甲
- 鳖甲
- ?(同)鼍鱼甲
- 牡蛎
- 文蛤、海蛤
- 竹叶
- 竹茹
- 大青
- 草蒿
- 芦根
- 马兰花
- 川楝子
- 王瓜
- 地龙
- 石决明
- 珍珠
- 禹余粮
- 食盐
- 青盐
- 卤盐
- 银屑
- 金屑
- 腊雪
- 人黄
- 人溺
- 防葵
- 景天
- ?蓄
- 王不留行
- 贯众
- 白英
- 爵床
- 翘根
- 屈草
- 羊桃
- 溲疏
- 梓白皮
- 桐叶
- 理石
- 长石
- 干苔
- 屋游
- 海金砂
- 苎根
- 菰根
- 甘焦根
- 马勃
- 孩儿茶
- 紫背天葵
- 泉水
- 井华水
- 半天河水
- 浆水
- 地浆
- 治湿门
- 人参
- 黄
- 甘草
- 白茯苓
- 茯神
- 薯蓣
- 白术
- 苍术
- 半夏
- 橘皮
- 青皮
- 枳壳
- 枳实
- 浓朴
- 射干
- 旋复花
- 大腹皮
- 京三棱
- 蓬莪
- 扁豆
- 薏苡仁
- 神曲
- 麦
- 棠球子
- 使君子
- 阿魏
- 罂粟壳
- 猪苓
- 泽泻
- 瞿麦
- 紫草
- 木瓜
- 赤小豆
- 百合
- 葶苈
- 牵牛
- 大戟
- 甘遂
- 芫花
- 商陆
- 续随子
- 海藻
- 昆布
- 楮实
- 泽兰
- 庵?子
- 蓼实
- 樗白皮
- 金樱子
- 无食子
- 钓樟
- 榆皮
- 琥珀
- 灯心草
- 绿矾
- 石龙刍
- 荛花
- 野狼毒
- 海带
- ?实
- 乌臼木
- 杉材节
- 南烛枝
- 蔓椒
- 云实
- 白蒿
- 虎掌
- 姑活
- 别?
- 石龙子
- 蝼蛄
- 鼠妇
- 笔头灰
- 天浆子
- 蛇含石
- 治燥门
- 天门冬
- 麦门冬
- 知母
- 贝母
- 栝蒌根
- 栝蒌实
- 地骨皮
- 牡丹皮
- 五味子
- 乌梅
- 枇杷叶
- 兰草
- 马兜铃
- 款冬花
- 紫菀
- 阿胶
- 诃梨勒
- 竹沥
- 菖蒲
- 远志
- 酸枣仁
- 生地黄
- 熟地黄
- 当归
- 川芎
- 白芍
- 赤芍
- 枸杞子
- 肉苁蓉
- 牛膝
- 鹿茸
- 鹿角
- 鹿角胶
- 蒲黄
- 柏实
- 槐实
- 槐花
- 桃仁
- 杏仁
- 郁李仁
- 火麻子
- 胡麻
- 油麻
- 葵子
- 蜀葵
- 黄蜀葵花
- 苏木
- 红蓝花
- 茜根
- 茅根
- 蓟根
- 卷柏
- 茺蔚子
- 刘寄奴
- 马鞭草
- 白头翁
- 鸡冠花
- 干漆
- 棕榈子
- 卫矛
- 虎杖
- 蜜蜡
- 蛴螬
- 代赭石
- 乱发
- 乳汁
- 秋石
- 天灵盖
- 人胞衣
- 红铅
- 裆
- 玉泉
- 玉屑
- 砺石
- 桃花石
- 百药煎
- 女贞实
- 蕤核
- 椰子
- 木槿
- 萱草
- 水苏
- 鸡肠草
- 鲤肠草
- 牛角腮
- 木虻
- 蜚虻
- 蜚蠊
- ?虫
- 治寒门
- 附子
- 川乌
- 天雄
- 生姜
- 桂枝
- 肉桂
- 官桂
- 干姜
- 高良姜
- 红豆蔻
- 白豆蔻
- 草豆蔻
- 肉豆蔻
- 缩砂
- 益智仁
- 荜茇
- 香附
- 藿香
- 丁香
- 木香
- 沉香
- 檀香
- 胡椒
- 蜀椒
- 韭菜
- 白芥菜
- 莱菔
- 艾叶
- 槟榔
- 常山
- 草果
- 玄胡索
- 五灵脂
- 郁金
- 姜黄
- 巴豆
- 菟丝子
- 补骨脂
- 茴香
- 胡芦芭
- 吴茱萸
- 山茱萸
- 杜仲
- 续断
- 萆
- 乌药
- 黄精
- 蓍实
- 五芝
- 仙茅
- 石龙芮
- 骨碎补
- 淫羊藿
- 腽肭脐
- 原蚕蛾
- 蛤蚧
- 桑上螵蛸
- 伏翼
- 白石英
- 紫石英
- 磁石
- 阳起石
- 石钟乳
- 殷孽
- 孔公孽
- 白垩
- 鹅管石
- 钩吻
- 女菀
- 王孙
- 合欢
- 白棘
- 药实根
- 甘松香
- 紫稍花
- 樗鸡
- 蜻蜒
- 治疮门
- 金银花
- 夏枯草
- 蒲公英
- 山慈菰
- 松脂
- 松子
- 枫香
- 白芨
- 白蔹
- 五倍子
- 无名异
- 赤石脂
- 青礞石
- 凝水石
- 狗脊
- 蛇床子
- 伏龙肝
- 铛下墨
- 龙骨
- 乌贼骨
- 蛤蟆
- 鲮鲤甲
- 水蛭
- 蜈蚣
- 斑蝥
- 芜荑
- 雷丸
- 芦荟
- 硫黄
- 雄黄
- 雌黄
- 白矾
- 丹砂
- 乳香
- 没药
- 麒麟竭
- 龙脑
- 麝香
- 水银
- 轻粉
- 砒霜
- ?砂
- 自然铜
- 铜青 铜绿
- 生铁
- 铁华粉
- 黑铅
- 铅丹
- 铅粉
- 密陀僧
- 灵砂
- 花蕊石
- 锻石
- 松烟墨
- 苏合香
- 安息香
- 白蜡
- 露蜂房
- 蜂子
- 雀瓮
- 蜘蛛
- 牡鼠
- ?皮
- 石蟹
- 木鳖
- 羊蹄
- 天名精
- 柳华
- 桦木皮
- 黄药
- 剪草
- 莽草
- 败酱
- 酸酱
- 营实
- 梁上尘
- 东壁土
- 冬灰
- 百草灰
- 不灰木
- 卢甘石
- 姜石
- 绿青
- 白青
- 扁青
- 肤青
- 降真香
- 熏陆香
- 鸡舌香
- 茅香
- 鼠李
- 鹿藿
- 牛扁
- 鸢尾
- 韭乌
- 蜀羊泉
- 白兔藿
- 鸭跖草
- 鼠尾草
- 蛇含草
- 金星草
- 千金藤
- 预知子
- 牙子
- 鬼臼
- 女青
- 紫葛
- 栾华
- 荩草
- 积雪草
- 坐拿草
- 荠?
- 黄环
- 藿菌
- 徐长卿
- 石下长卿
- 被子
- 头垢
- 海马
- 蜗牛
- 地胆
- 贝子
- 紫贝
- 萤火
- 马陆
- 石蚕
- 仙遗粮
- 食治门(谷)
- 粳米
- 陈仓米
- 糯米
- 黍米
- 稷米
- 麦
- 小麦
- 面
- 大豆
- 大豆黄卷
- 绿豆
- 淡豆豉
- 粟米
- 粱米
- 罂粟
- 酒
- 醋
- 酱
- 饴糖
- 砂糖
- 蜂蜜
- 食治门(蔬)
- 葱白
- 大蒜
- 小蒜
- 薤
- 菘菜
- 苋实
- 马齿苋
- 莴苣根
- 苦
- 荠
- 葫芦
- 茄
- 白冬瓜
- 胡荽
- 水芹
- 芸苔
- 竹笋
- 菌
- 芋
- 蕨
- 甜瓜
- 胡瓜
- 西瓜
- 丝瓜
- 豆角菜
- 胡萝卜
- 菜
- 菠菜
- 同蒿
- 苦菜
- 菜
- 蕹莱
- 苜蓿
- 鹿角菜
- 石花菜
- 食治门(果)
- 茶茗
- 大枣
- 胡桃
- 荔枝肉
- 龙眼
- 栗
- 橄榄
- 葡萄
- 覆盆子
- 芡实
- 莲子
- 藕
- 菱角
- 梨果
- 石榴
- 红柿
- 柿干
- 橙皮
- 橘肉
- 樱桃
- 杨梅干
- 李子
- 榛子
- 榧实
- 银杏
- 柰子
- 林檎
- 茨菰
- 脐
- 食治门(兽)
- 猪肉
- 野猪肉
- 牛肉
- 羊肉
- 马肉
- 牛乳
- 狗肉
- 象肉
- 虎肉
- 熊掌
- 鹿肉
- 獐肉
- 兔肉
- 狸肉
- 狐肉
- 獭肉
- 骆驼
- 豺
- 野狼
- 猕猴
- 诸血
- 六畜毛蹄甲
- 败鼓皮
- 食治门(禽)
- 丹雄鸡
- 乌雄鸡
- 乌雌鸡
- 白雄鸡
- 黄雌鸣
- 鸡子
- 白鹅肉
- 白鸭
- 雁肪
- 雉肉
- 鹧鸪
- 斑鸠
- 白鸽
- 雀肉
- 乌鸦
- 喜鹊
- 鸲鹆
- 孔雀
- KT
- 鸳鸯
- 白鹇
- 锦鸡
- 天鹅
- 白鹤
- 鹭
- 鹳鹤
- 鹰肉
- 鸥
- 鸬
- 鹌鹑
- 竹鸡
- 山鹧
- 燕采
- 鹘嘲
- 翠鸟
- 啄木
- 练鹊
- 百舌鸟
- 布谷鸟
- 鸟
- 杜鹃
- 食治门(鱼)
- 鲤鱼
- 蠡鱼
- 鲫鱼
- 青鱼
- 白鱼
- 鳗鲡鱼
- 鳝鱼
- 善鸣
- 田螺
- 蟹
- 石首鱼
- 淡菜
- 海粉
- 蛤蜊
- 蚌蛤
- 蚶
- 蚬
- 马刀
- 虾
- 水母
- 河豚
- 海豚鱼
- 鳜鱼
- 时鱼
- 鲟鱼
- 鳇鱼
- 鲈鱼
- 鱼
- HT 鱼
- HT 鱼
- 银条鱼
- 少阳鱼
- 比目鱼
- 黄鱼
- 鲂鱼
- 鲚鱼
- 鱼
- 鱼
- 蛏
- 鱼
- 鱼
- 食治门(粥、酒)
- 苍耳子粥
- 葱粥
- 乌头粥
- 牛蒡 饪方
- 乌鸡
- 黄牛脑子酒
- 鹅酒
- 菖蒲酒
- 菊花酒
- 大豆酒
- 槐花酒
- 薜荔酒
- 史国公浸酒方,仙酒方,五积酒
- 干姜粥
- 茱萸粥
- 川椒茶
- 肉桂酒
- 绿豆粥
- 面粥
- 蒜酒
- 桂浆
- 薏苡仁粥
- 麻子粥
- 郁李仁粥
- 苍术酒
- 桑白皮饮
- 赤小豆方
- 鲤鱼
- 鲤鱼汤
- 水牛肉方
- 生地黄粥
- 苏麻粥
- 膂肉粥
- 天门冬酒
- 四汁膏
- 青豆饮
- 消渴方
- 地黄粥
- 薄荷茶
- 黄连酒
- 黄柏酒
- 绿豆酒
- 人参粥
- 麦门冬粥
- 粟米粥
- 理脾糕
- 参苓造化糕
- 苏蜜煎
- 姜橘汤
- 脾泻饭匙丸
- 太和羹
- 莲肉膏
- 豆麦粉
- 糯米糊
- 雌鸡馄饨
- 赤石
- 白米饮
- 醉乡宝屑
- 助元散
- 助胃膏
- 米汤
- 杏仁粥
- 桃仁粥
- 萝卜子粥
- 紫苏子粥
- 麻子仁粥
- 荜茇粥
- 猪腰粥
- 猪肪汤
- 猪胰酒
- 玄胰散
- 平鲫丸
- 翻鸡汤
- 阿胶粥
- 桑耳粥
- 萝卜菜
- 槐茶
- 柏茶
- 醍醐酒
- 猪胰片
- 猪肝脯
- 韭汁
- 马齿苋方
- 鸡子煎
- 鸭子煎
- 茯苓粥
- 茯苓面
- 谢傅饭后丸
- 桂花饼
- 蒸梨法
- 煨梨法
- 苏子酒
- 麻仁汤
- 牛车肉
- 栀子粥
- 甘蔗粥
- 麻子粥
- 冬瓜羹
- 栀子茶、黄连茶、栝蒌瓤茶
- 小麦汤
- 甘豆汤
- 藕蜜膏
- 枸杞粥
- 芡实粥
- 猪肝羹
- 鳗鲡
- 菟丝子酒
- 固本酒
- 羊肉羹
- 桂花酒
- 戊戌酒
- 胡桃粥
- 参归腰子
- 煨肾丸
- 猪肾酒
- 猪肾羹
- 腰子汤
- 猪肚方
- 益气牛乳方
- 山药酒
- 生栗方
- 水芝丸
- 糯米糕
- 服硫鸡
- 胡桃酒
- 服椒法
- 八仙茶
- 外集·卷三
- 伤寒序
- 外感 温暑
- 伤寒
- 论六经正病
- 论表里阴阳汗吐下温解法
- 论正伤寒名义
- 论类伤寒名义
- 论伤寒初证
- 论伤寒杂证
- 论传阳变阴之极,变病变法
- 论瘥证、危证、死证及妇人伤寒。
- 伤寒用药赋
- 汗吐下渗和解温补总方
- 汗吐下渗和解温补总方
- 外集·卷三 内伤(饥饱劳役饮食积聚)
- 内外伤辨
- 内伤辨(新纂)
- 脾胃虚实传变论
- 内伤饥饱劳倦总方
- 外集·卷四 杂病提纲
- 丹溪朱先生杂病纂要
- 外感
- 内伤
- 外集·卷四 杂病 外感
- 头眩
- 头痛
- 头风(附眉棱骨痛)
- 面风
- 耳
- 鼻
- 口舌唇
- 牙齿
- 痛风
- 痹风(附麻木)
- 斑疹(附赤、白游风)
- 咳嗽
- 霍乱
- 心脾痛
- 腹痛(附腹中窄狭)
- 疟
- 痢
- 痞满
- 泄泻
- 吞酸
- 黄胆
- 水肿
- 鼓胀(与喘参看)
- 赤白浊
- 腰痛
- 疝气
- b香港脚b
- 消渴
- 燥结
- 胁痛
- 梦遗
- 淋
- 小便不通
- 小便不禁
- 脱肛
- 外集·卷四 杂病 内伤类
- 伤食
- 积聚
- 蛊瘴
- 气滞
- 吐血
- 呕血
- 衄血
- 嗽唾咯
- 溺血
- 便血
- 喘
- 哮
- 恶心
- 嘈杂
- 嗳气
- 呕吐
- 呃逆
- 膈噎
- 关格
- 痫
- 癫狂
- 惊悸、怔忡、健忘
- 咽喉(附失音、骨鲠)
- 发热(附恶寒)
- 汗
- 痿
- 痨瘵
- 诸虫
- 求嗣
- 娠后
- 养老(附须发)
- 外集·卷五 妇人门
- 经候
- 崩漏
- 带下
- 瘕(与男子积聚条参看)
- 胎前
- 临产
- 产后
- 外集·卷五 小儿门
- 观形
- 察脉
- 五脏形证虚实相乘
- 死证
- 乳子调护
- 外集·卷五 小儿门 附∶小儿病机
- 初生
- 撮口
- 噤口
- 脐风 (附胎风)
- 胎惊夜啼
- 诸惊
- 痫
- 客忤
- 天钓
- 内钓
- 疝气
- 变蒸
- 龟胸龟背(附解颅囟填囟陷滞颐)
- 五软五硬
- 丹毒 (附胎疮)
- 吐泻
- 五疳
- 诸积
- 伤寒
- 发热
- 痘证
- 麻毒
- 外集·卷五 外科
- 痈疽总论
- 脑发五种 头疮 风屑 白秃 软疖 大头肿 鬓疽 耳疮(附浸淫疮) 月蚀疮 内疳疮 腮 瘰 痰核 瘿瘤
- 疣 甲疽 代指 天蛇头 鹅掌风 红丝疮
- 乳痈 肺痈 痿 心痈(附胁痈) 胃痈 肠痈 腹痈
- 背发七种 腰发二种
- 臀痈(附臀蛆疮) 便毒 路岐 悬痈(附谷道中疮) 痔漏 阴疮 阴囊痈(附小儿阴囊生疮)妇人阴疮(附交接出血) 附骨疽(附腿上寒湿疮) 杖疮
- 鹤膝风 人面疮 肾脏风疮 疮 脚跟疮(附脚肚疮及 口疮) 脚发 嵌甲疮 脚指丫疮 脚背发
- 五疥 五癣 血风疮 癞风 杨梅疮 疔疮 多骨疽 翻花疮 流注 瘭痼 暑热疮 痱痤疮 寒冷疮 冻疮 手足皲 蜗疮 HT 疮 浸淫疮 白蛇缠 汤火疮 肥疮 疣疮 漆疮 竹木刺 折伤 破伤风
- 外集·卷六
- 杂病用药赋(一)
- 杂病用药赋(二)
- 杂病用药赋(三)
- 杂病用药赋(四)
- 杂病用药赋(六)
- 杂病用药赋(七)
- 杂病用药赋(八)
- 杂病用药赋(九)
- 杂病用药赋(十)
- 杂病用药赋(十一)
- 杂病用药赋(十二)
- 杂病用药赋(十三)
- 杂病用药赋(十四)
- 杂病用药赋(十五)
- 杂病用药赋(十六)
- 外集·卷七
- 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一)
- 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二)
- 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三)
- 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四)
- 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五)
- 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六)
- 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七)
- 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八)
- 拾遗
- 杂病妇人小儿外科总方
- 气类
- 血类
- 痰类
- 郁类
- 通用古方诗括
- 通用古方诗括 伤寒
- 通用古方诗括 内伤
- 通用古方诗括 杂病(一)
- 通用古方诗括 杂病(二)
- 通用古方诗括 杂病(三)
- 通用古方诗括 杂病(四)
- 通用古方诗括 杂病(五)
- 通用古方诗括 杂病(六)
- 急救诸方
- 急救诸方 怪疾
- 外集·卷七 治法
- 水火分治
- 标本分治
- 标本论
- 求本论
- 杂治赋
- 习医规格
- 引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