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食伤总发黄,是名疸病属纯阳,
热宜寒治湿宜利,食积还从消导良。
钱氏曰:凡小儿身皮面目皆黄者,黄病也。身痛转背强,大小便涩,一身面目指爪皆黄,小便如屋尘色,着物皆黄,渴者难治,此黄疸也。二症多得于大病之后。又有生下百日及半年,不因病遍身微黄,冒热也。大人亦同。又有面黄腹大,大渴者,脾疳也。又有自生而身黄者,胎黄也。经云:猪疸皆属于热,色深黄者是也。若淡黄兼白色,胃怯不和也。
按:论小儿黄疸病,钱氏甚详。如因热者,其色黄而明;因湿者,其色黄而黯;因食积着,其色黄而淡。以此辨之。
丹溪云:不必分五疸,总是湿热,如盒曲相似,此理甚明。按:经中只言瘅,俗称为疸。瘅者,单也,谓单阳而无阴也。因于热者,用凉惊丸;因于湿者,用胃苓丸,内加茵陈作丸服之;因于食积,同疳黄者,集圣丸。脾胃虚怯而黄者,肥儿丸,此家秘之法也。方见前。大抵治黄疸者,茵陈五苓散尤为稳当。钱氏泻黄散治脾热发黄。
大概治小儿,季夏之时,身体蒸热,胸膈烦闷,如烂橘之黄,眼中白睛赤黄,筋骨痿弱,不能行立,用加减泻黄汤主之。
加减泻黄汤
黄连,茵陈,各五钱。黄柏,黄芩,茯苓,山栀仁,各二钱。泽泻污二钱。
[口父]咀,作一服。水煎,稍热服。
此方治湿热发黄甚效。
丹溪治小地吐泄黄疸方
三棱,莪术,青皮,陈皮,神曲,麦芽,黄连,甘草,白术,茯苓,各等分。
末,温水调服。
伤乳食吐泄加山楂;时气吐泄加滑石;发热加薄荷。
此方治伤食及食积发黄,甚效。
凡小儿有食积者,面色多带黄白,宜肥儿丸调之。健脾益胃,出积消食,脾胃既和,饮食消退,运化精微,灌溉脏腑,流行荣卫,自然五色修明,其黄去矣。
腹中有癖者,宜化癖丸。方见癖。有积者三棱丸。方见胀。各依其法治之,无有不验者。惟初生小儿胎黄,用生地汤与母服之,儿食乳,其黄自退。
生地黄汤
生地,赤芍药,川芎,当归,天花粉,各等分。
水煎服。
- 幼科发微赋
- 卷之一
- 十三科
- 预养以培其元一
- 胎养以保其真二
- 蓐养以防其变三
- 回气捷法
- 拭口时法
- 浴儿法
- 断脐法
- 嗜儿法
- 刮泡法
- 通便法
- 贴囟法
- 牛黄法
- 鞠养以防其疾四
- 辨小儿寿夭
- 辨小儿形色
- 辨小儿脉息
- 辨小儿脉证治
- 五脏证治总论
- 肝脏证治
- 心脏证治
- 脾脏证治
- 肺脏证治
- 肾脏证治
- 卷之二
- 胎疾
- 脐风证治
- 变蒸证治
- 急慢惊风
- 惊风总论
- 搐后余症
- 痫
- 惊风诸证
- 卷之三
- 冶诸热证
- 调理脾胃
- 感冒四气
- 中湿
- 咳嗽喘各色证治
- 喘
- 诸疳
- 霍乱
- 呕吐
- 伤食证治
- 积聚证治
- 泄泻证治
- 痢疾证治
- 卷之四
- 疟疾
- 肿病证治
- 腹胀
- 黄疸
- 腹痛
- 癖病
- 虫痛
- 癫疝
- 啼哭
- 夜啼
- 惊啼
- 诸汗
- 大小便病
- 治小便
- 治大便
- 小儿目病
- 治鼻
- 头病
- 面部
- 附录医案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