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云∶发于股阳,名曰股阳疽,其状不甚变色,痈肿内薄于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
或问∶腿外侧胯下,五六寸生疽何如?曰∶此名伏兔发,寒热大作,疼痛彻心, 肿无头是也,属足阳明胃经。先贤谓不治之证,早觉早治为上,急隔蒜灸,灸而 起者可治,无 者难治。服活命饮加牛膝、木瓜、汉防己;
紫金丹、胜金丹汗之。壮实者,八阵散、一粒金丹下之。 一人股外侧患痈,漫肿大痛,以内托黄 汤,酒煎二剂少可,更以托里数剂,溃之而愈。 一人年逾二十禀弱,左腿外侧患毒,三月方溃,脓水清稀,肌肉不生,以十全补汤加牛膝,二十余剂渐愈,更以豆豉饼,灸月余而痊。 一妇腿痈久而不愈,疮口紫陷,脓水清稀。予以为虚,彼不信。乃服攻毒之剂,虚证蜂起,复求治。灸以附子饼,服十全大补汤,百余帖而愈。 一人腿痈内溃,针之脓出四五碗许,恶寒畏食,脉诊如丝,此阳气微也,以四君子加炮附子,畏寒少止,又四剂而止;以六君子加桂数剂,饮食颇进,乃以十全大补,及灸附子饼,两月愈。 一老,腿痈脓自溃,忽发昏瞀,脉细而微,此气血虚极也,以大补之剂而苏。
一人腿痈,兼筋挛痛,脉弦紧,用五积散加黄柏、柴胡、苍术而痊。 一妇左腿痛,不能伸,脉弦紧,按则涩,以五积散二剂,痛少止,又二剂而止,以神应养真而愈。(脉弦紧涩属寒,故用五积散,辛热以散之。) 一人右腿赤肿 痛,脉沉数,用当归拈痛汤,四肢反痛。
乃湿毒壅遏,又况下部药力难达,非药不对证,遂砭患处,去毒血,仍用前药一剂顿减,又四剂而消。 一人年逾五十,冬患腿痈,脉数烦躁,饮冷便秘,肿痛 甚,此热淫于内也,宜用苦寒之药,投清凉饮倍加黄芩,其势顿退,更以四物汤加黄芩而愈。 一人年三十,连得忧患,作劳好色,左腿外侧廉,红肿如栗,医以大府实,与承气两帖下之;又一医,与大黄、朱砂、血竭三帖,而脉大实,后果死。此厥阴多气少血经也。一人腿痈,脓成针之,出脓二碗许,饮托里药一剂,大发热,更用圣愈汤二剂而止,翌日恶寒不食,脉细如丝,以人参一两,熟附三片,姜枣煎服而愈。但食少不寐,更以内补黄 汤而平。
一人腿肿,发热恶寒,以补中益气汤治之。彼以为缓,乃服芩连等药,热愈盛,复请予治。以人参养荣汤二十余剂而溃,更以参、 、归、术、炙甘草、肉桂,月余而敛。 一人年逾三十,左腿微肿痛,日久肉色如故,不思饮食。东垣云∶疮疡肿下而坚者,发于筋骨,此附骨疽也,乃真气虚,湿气袭于肉理而然。盖诸虚皆禀于胃,食少则胃弱,法当助胃壮气,以六君加藿香、当归数剂,饮食渐进,更以十全大补汤而愈。 一人遍身走痛,两月后在脚面结肿,未几,腿股又患一块,脉轻诊则浮,重诊浮缓,此气血不足,腠理不密,寒邪袭虚而然。以加减小续命汤四剂,及独活寄生汤数剂,疼痛顿去,更以托里药,倍加参、 、归、术,百帖而愈。南司马王荆山,腿肿作痛,寒热发渴,饮食如常,脉洪数而有力,此足三阳经,湿热壅滞,用槟苏败毒散一剂,而寒热止,再剂而肿痛消,更用逍遥散而元气复。两月后,因怒肿痛如锥,赤晕散漫,用活命饮二剂而痛缓,又用八珍汤加柴胡、山栀、丹皮而痛止,复因劳役,倦怠懒食,腿重头晕,此脾胃气虚而不能升举也,用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而安。 一儒者两腿肿痛,肉色不变,恶寒发热,饮食少思,肢体倦怠,此脾气不足,湿痰下注也,以补中益气加半夏、茯苓、芍药二剂,寒热退而肿痛消,又十余剂,脾胃壮而形体健。 一男子,患此入房,两腿硬肿,二便不通。余谓∶肾开窍于二阴,乃肝肾亏损也,用六味丸料加车前子、牛膝,而二便利,用补中益气汤而肿硬消,喜其年少得生。一上舍,内痛如锥,肉色如故,面黄懒食,痛甚作呕,此痛伤胃也,用六君子以壮其脾胃,用十全大补以助其脓而针之,更用前汤倍加参、 、芎、归、麦门、五味、远志、贝母而疮敛。 一男子因负重,饮食失节,胸间作痛,误认为疮毒,服大黄等药,右腿股肿,肉色如故,头痛恶寒,喘渴发热,脉洪大而无力,此劳伤元气,药损胃气而然耳!用补中益气汤四剂,又用十全大补汤数剂,喜其年少而愈。
- 自序
- 卷之一
- 痈疽之源(一)
- 痈疽之别(二)
- 脉法(三)
- 分经络(四)
- 善恶(五)
- 虚实(六)
- 内消(七)
- 内托(八)
- 灸(九)
- 针烙(十)
- 砭镰(十一)
- 敷贴(十二)
- 淋洗(十三)
- 将护(十四)
- 禁忌(十五)
- 肿疡(十六
- 发表
- 辛凉解表
- 辛平解表
- 辛温解表
- 辛热解表
- 攻里
- 发表攻里
- 半表半里
- 内托
- 内消
- 敷贴温药
- 敷贴热药
- 敷贴凉药
- 点药
- 灸法
- 砭法
- 卷之二
- 溃疡
- 大法
- 辨脓
- 取脓
- 发表
- 攻里
- 清热
- 已寒
- 补虚
- 作痛
- 发热
- 恶寒
- 呕逆
- 禁忌
- 追蚀脓蠹
- 去死肉
- 搜脓
- 膏药
- 膏药
- 收口
- 久漏疮
- 痈疽所兼诸证
- 渴
- 呕
- 痛
- 出血
- 疮僵肉
- 疮挛急牵阴入腹
- 咽喉口舌生疮
- 大便秘结
- 大便泻利
- 小便淋闷频数
- 头痛眩晕
- 烦躁
- 自汗盗汗
- 多痰
- 喘急
- 胸痞
- 目斜视上
- 四肢沉重
- 寒热往来
- 厥逆
- 面目浮肿
- 阳气脱陷
- 内痈
- 肺痈
- 肠痈
- 胃脘痈
- 心痈
- 肾痈
- 疔疮
- 发表
- 攻里
- 表里
- 消瘴解毒
- 托里
- 外治
- 入腹
- 走黄
- 危困
- 内疔
- 卷之三
- 痈疽部分
- 痈疽部分·头部(一)
- 百会疽
- 顶门痈
- 额疽
- 太阳疽
- 鬓疽
- 发际疮
- 癞头疮
- 脑疽
- 痈疽部分·面部(二)
- 发眉
- 目疡
- 鼻疽
- 发髭
- 颧疡
- 颊疡
- 发颐(腮)
- 面疮
- 牙叉发
- 承浆痈
- 痈疽部分·耳部(三)
- 耳发
- 耳内疮
- 耳根毒
- 耳后疽(参发颐)
- 总论
- 痈疽部分·口齿部(四)
- 口疮
- 牙痈
- 骨槽风
- 上痈
- 唇疮
- 痈疽部分·项部(五)
- 百脉疽
- 项痈
- 项中疽
- 天柱疽
- 杼疽(参耳后)
- 夹喉疽
- 结喉痈
- 瘰马刀
- 痈疽部分·肩部(六)
- 肩疽
- 肩胛疽
- 左右串
- 缺盆疽
- 肩后疽
- 过肩疽
- 痈
- 腋发
- 夹肢痈
- 痈疽部分·臂部(七)
- 臂痈
- 肘痈(俗名病藕节。)
- 痈(俗名病藕包。)
- 痈疽部分·手部(八)
- 手发背(俗名蜘蛛背。)
- 手心毒
- 虎口疽
- 腕痈
- 手大指疽
- 天蛇头
- 手指节发
- 代指
- 痈疽部分·胸部(九)
- 井疽
- 甘疽
- 膻中疽
- 脾发疽
- 乳痈乳岩
- 卷之四
- 痈疽部分·胁部(十)
- 胁疽
- 内发丹毒
- 痈疽部分·腹部(十一)
- 脐上疽
- 脐痈
- 小腹疽
- 总论
- 痈疽部分·背部(十二)
- 发背
- 痈疽部分·腰部(十三)
- 腰疽
- 缠腰火丹
- 痈疽部分·下部(十四)
- 便毒
- 毛际疡
- 囊痈
- 阴疮
- 妇人阴疮
- 穿裆发锐疽涌泉疽
- 臀痈
- 悬痈
- 痈疽部分·股部(十五)
- 股阴疽
- 股阳疽
- 附骨疽
- 腿游风
- 委中毒
- 痈疽部分·膝部(十六)
- 鹤膝风
- 痈疽部分·胫部(十七)
- 胫疽
- 胫阴痈
- 三里发
- 接骨发
- 骗马坠
- 青蛇便
- 瓜藤缠
- 湿毒流注
- 下注疮
- 内踝疽
- 外踝疽
- 多骨疽(别见)
- 腓发
- 疮
- 肾风疮
- 风疽
- 痈疽部分·足部(十八)
- 脚发
- 脱疽
- 香港脚疮
- 甲疽(嵌甲)
- 脚指缝烂疮
- 足跗发
- 足跗发
- 足心痈
- 肉刺
- 卷之五
- 诸肿
- 石痈、石疽
- 瘭疽(风疽)
- 反花疮
- 多骨疽
- 时毒
- 流注
- 杨梅疮
- 恶疮
- 丹毒
- 赤白游风
- 紫白癜风
- 乌白癞
- 瘾疹
- 疥癣
- 疥
- 癣
- 浸淫疮
- 天泡疮
- 痤
- 热疮痱子
- 卷之五
- 结核
- 瘿瘤
- 疣
- 痣
- 手足皴裂
- 冻疮
- 漆疮
- 发痉
- 类破伤风
- 水入疮
- 马汗入疮
- 跌扑伤损
- 瘀血停积论
- 亡血过多论
- 脉法
- 治法
- 头目鼻耳伤
- 舌唇口喉齿腮伤
- 颈骨肩胛胁肋伤
- 手伤
- 胸腹伤
- 腰臀股膝伤
- 脚伤
- 背脊骨伤
- 阴囊阴门伤
- 筋骨伤
- 束缚敷贴用药
- 用药诀
- 十不治证
- 整骨麻药
- 外治方药
- 内服方药
- 金疮
- 箭头入肉
- 竹木刺针入肉
- 杖疮
- 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 胁肋胀痛
- 腰脊痛
- 腹痛
- 小腹引阴茎作痛
- 肌肉间作痛
- 创口痛
- 瘀血作痛
- 血虚作痛
- 骨伤作痛
- 湿痰作痛
- 肝火作痛
- 青肿不消
- 腐肉不溃
- 新肉不生
- 出血
- 瘀血泛注
- 昏愦
- 眩晕
- 烦躁
- 发热
- 阳气脱陷
- 胸腹痛闷
- 作呕
- 呕吐黑血
- 喘咳
- 作渴
- 大便秘结
- 手足伤损
- 手足疼痛
- 破伤风
- 发痉
- 行气之非
- 下血之非
- 寒药之非
- 不砭之非
- 不补之非
- 汤火疮(灸疮)
- 诸虫兽螫伤
- 通治
- 毒蛇咬
- 蜈蚣咬
- 蠼伤
- 蝎螫
- 蜂螫
- 蜘蛛咬
- 刺毛虫伤
- 蚯蚓伤
- 蝼蛄咬
- 蚕咬
- 犬咬
- 癫犬咬
- 马咬
- 鼠咬
- 人咬
- 虎咬
- 熊咬
- 驴涎马汗疮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