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疽已破,脓出者是也。《集验》云∶痈疽既破,脓出肉腐,当用拔毒膏贴之,邪气渐退,气血亦虚,脉之洪数,渐宜减退,当内补托里,必使气血滋荣,正气强盛,脓色鲜浓,赤肿渐收,药宜补气生血,秋冬微加御风寒之药,十宣散、十全大补汤中用桂是也,气滞加香附。如毒势大退,气血未复,多宜用人参、当归、黄 四物汤之类。痈疽虽已见脓,根脚赤晕,反展开阔,或不痛,或大痛,此毒瓦斯不退,金银白芷散、十宣散,去浓朴、桂,倍人参、川归、黄 ,加忍冬藤、连翘、犀角、栝蒌根,消毒之药。春末夏间及秋初,宜加酒芩、黄连、黄柏、羌活,腰以下可去桔粳。见脓后须以补气血药为主,解毒药助之,或不宜于补药者,宜忍冬丸,四围肿 处,用毫针烧赤刺之约一米深,红肿则缩,服药脉得和缓为佳。或破后不溃,疮口坚硬者风也,用蜈蝎散敷之,或蠹肉不腐,用雄黄、轻粉敷之,大忌红肿不退,或饮食进少,从权且调理脾胃,或兼他证,又另议药。治腐肉不知痛痒,正黑者可去之,但不伤四畔好肉及里面良肉,当去外之黑腐者下皆去,黄白如絮之状,脓内有红血丝路,又不可动。此项大脓次日必自脱落,庶免伤其良肉。若怕刀砭,三四日必自脱落,但用刀去者,新肉易长,毒瓦斯渐消。凡腐肉亦有少臭气,腐败去后则无变,四围腐者渐渐去令净,用长肉膏贴,间日用猪蹄汤洗,新肉长如梅李,如石榴子红活可爱,日见堆阜,或上有白膜,皆是吉兆,若腐败去后,下面良肉色白而平,略无纹理,亦不能如米如粟,不见渐生之意,或脓水清淡或臭,此积毒内连五脏,血气枯竭,乃是危证。肉不能长,气血不荣,卫气不护疮,则风寒着之,用北艾黄汤熏洗,生肌长肉药敷之,用乳香膏、长肉等膏贴之,或肉虽长起,色紫者,遗毒也,用地榆汤、活血散敷,追毒膏贴之,即自红活,疮口渐收,仍用长肉膏贴,或疮口痒,用细茶、葱盐煎汤热洗。或疮口易收,乃气血中热毒,故不分消,即使长肉,必防流注之患,或更迷违,疮口如钱大时,恐转他证危殆。凡痈疽疮口已收,但皮嫩未可便去膏药。
《鬼遗方》云∶凡发背及痈疽,皆在背上,不问大小,有疼无疼,或热或不热,或冷或不冷,但从小至大,肿起至一尺以上者,其赤肿 热者,即用紧急收赤肿药围定,不令引开中心,即用抽脓聚毒散贴之,急令散毒外透,内服排脓缩毒、内托汤药,候脓成,相次破穴,看疮大小深浅,内发其脓汁,脓水大泄,急须托里内补,虽破穴脓汁不多,再须排脓拔毒,透后慎不令再肿,须疼止肿消,患人自觉轻便,即是顺疾也,最宜节慎饮食。
其热毒方盛,或发大渴,多饮冷水及冷浆之类,此是毒瓦斯攻心,令口干烦渴,但以心气药,内补脏腑即止矣。(内补谓参 之属,排脓谓皂角刺之属。)
〔薛〕 脓熟而不溃者,阳气虚也,宜补之如圣愈汤之类。瘀肉不腐者,宜大补阳气,更以桑柴火灸之。不作脓,脓不溃,气虚也,托里消毒散去金银花、白芷、连翘三味,加参术、肉桂,如不应,暂用十全大补汤。肿赤作痛,血凝滞也,本方加乳香、没药;如不应,暂用仙方活命饮。脓出反痛,气血虚也,去三味,加参 归地。溃后食少无睡,或发热者,虚也,宜补之,内补黄 汤之类。倦怠懒言,食少不睡者,虚也,宜补之黄 人参汤之类。寒气袭于疮口,不敛或陷下不敛者,温补之,十全大补汤。脉大无力或涩而微,肌肉迟生者,气血俱虚也,峻补之,十全大补汤倍用参 。肉赤而不敛,血虚有热也,托里消毒散去三味,加熟地、丹皮。肉黯而不敛,阳气虚寒也,前散去三味,加参 、白蔹、官桂。漫肿不痛,或肉死不溃,脾气虚也,前散去三味,加人参、白术;如不应,加姜桂;更不应,急加附子。肉白而不敛,阳气虚也,前散去三味,加参 、归术。脓多而不敛,气血虚也,前散去三味,加参、归术、熟地黄;如不应,暂用十全大补汤。饮食少思而不敛,胃气虚也,前散去三味,加参 ;如不应,暂用补中益气汤。饮食难化而不敛,脾气虚也,前散去三味,加参术;如不应,暂用六君子汤;又不应,佐以八味丸。脓多而带赤,血虚也,前散去三味,加归地、参术;如不应,暂用八珍汤加牡丹皮。(出血、作痛、发热等,另分条在后。)
- 自序
- 卷之一
- 痈疽之源(一)
- 痈疽之别(二)
- 脉法(三)
- 分经络(四)
- 善恶(五)
- 虚实(六)
- 内消(七)
- 内托(八)
- 灸(九)
- 针烙(十)
- 砭镰(十一)
- 敷贴(十二)
- 淋洗(十三)
- 将护(十四)
- 禁忌(十五)
- 肿疡(十六
- 发表
- 辛凉解表
- 辛平解表
- 辛温解表
- 辛热解表
- 攻里
- 发表攻里
- 半表半里
- 内托
- 内消
- 敷贴温药
- 敷贴热药
- 敷贴凉药
- 点药
- 灸法
- 砭法
- 卷之二
- 溃疡
- 大法
- 辨脓
- 取脓
- 发表
- 攻里
- 清热
- 已寒
- 补虚
- 作痛
- 发热
- 恶寒
- 呕逆
- 禁忌
- 追蚀脓蠹
- 去死肉
- 搜脓
- 膏药
- 膏药
- 收口
- 久漏疮
- 痈疽所兼诸证
- 渴
- 呕
- 痛
- 出血
- 疮僵肉
- 疮挛急牵阴入腹
- 咽喉口舌生疮
- 大便秘结
- 大便泻利
- 小便淋闷频数
- 头痛眩晕
- 烦躁
- 自汗盗汗
- 多痰
- 喘急
- 胸痞
- 目斜视上
- 四肢沉重
- 寒热往来
- 厥逆
- 面目浮肿
- 阳气脱陷
- 内痈
- 肺痈
- 肠痈
- 胃脘痈
- 心痈
- 肾痈
- 疔疮
- 发表
- 攻里
- 表里
- 消瘴解毒
- 托里
- 外治
- 入腹
- 走黄
- 危困
- 内疔
- 卷之三
- 痈疽部分
- 痈疽部分·头部(一)
- 百会疽
- 顶门痈
- 额疽
- 太阳疽
- 鬓疽
- 发际疮
- 癞头疮
- 脑疽
- 痈疽部分·面部(二)
- 发眉
- 目疡
- 鼻疽
- 发髭
- 颧疡
- 颊疡
- 发颐(腮)
- 面疮
- 牙叉发
- 承浆痈
- 痈疽部分·耳部(三)
- 耳发
- 耳内疮
- 耳根毒
- 耳后疽(参发颐)
- 总论
- 痈疽部分·口齿部(四)
- 口疮
- 牙痈
- 骨槽风
- 上痈
- 唇疮
- 痈疽部分·项部(五)
- 百脉疽
- 项痈
- 项中疽
- 天柱疽
- 杼疽(参耳后)
- 夹喉疽
- 结喉痈
- 瘰马刀
- 痈疽部分·肩部(六)
- 肩疽
- 肩胛疽
- 左右串
- 缺盆疽
- 肩后疽
- 过肩疽
- 痈
- 腋发
- 夹肢痈
- 痈疽部分·臂部(七)
- 臂痈
- 肘痈(俗名病藕节。)
- 痈(俗名病藕包。)
- 痈疽部分·手部(八)
- 手发背(俗名蜘蛛背。)
- 手心毒
- 虎口疽
- 腕痈
- 手大指疽
- 天蛇头
- 手指节发
- 代指
- 痈疽部分·胸部(九)
- 井疽
- 甘疽
- 膻中疽
- 脾发疽
- 乳痈乳岩
- 卷之四
- 痈疽部分·胁部(十)
- 胁疽
- 内发丹毒
- 痈疽部分·腹部(十一)
- 脐上疽
- 脐痈
- 小腹疽
- 总论
- 痈疽部分·背部(十二)
- 发背
- 痈疽部分·腰部(十三)
- 腰疽
- 缠腰火丹
- 痈疽部分·下部(十四)
- 便毒
- 毛际疡
- 囊痈
- 阴疮
- 妇人阴疮
- 穿裆发锐疽涌泉疽
- 臀痈
- 悬痈
- 痈疽部分·股部(十五)
- 股阴疽
- 股阳疽
- 附骨疽
- 腿游风
- 委中毒
- 痈疽部分·膝部(十六)
- 鹤膝风
- 痈疽部分·胫部(十七)
- 胫疽
- 胫阴痈
- 三里发
- 接骨发
- 骗马坠
- 青蛇便
- 瓜藤缠
- 湿毒流注
- 下注疮
- 内踝疽
- 外踝疽
- 多骨疽(别见)
- 腓发
- 疮
- 肾风疮
- 风疽
- 痈疽部分·足部(十八)
- 脚发
- 脱疽
- 香港脚疮
- 甲疽(嵌甲)
- 脚指缝烂疮
- 足跗发
- 足跗发
- 足心痈
- 肉刺
- 卷之五
- 诸肿
- 石痈、石疽
- 瘭疽(风疽)
- 反花疮
- 多骨疽
- 时毒
- 流注
- 杨梅疮
- 恶疮
- 丹毒
- 赤白游风
- 紫白癜风
- 乌白癞
- 瘾疹
- 疥癣
- 疥
- 癣
- 浸淫疮
- 天泡疮
- 痤
- 热疮痱子
- 卷之五
- 结核
- 瘿瘤
- 疣
- 痣
- 手足皴裂
- 冻疮
- 漆疮
- 发痉
- 类破伤风
- 水入疮
- 马汗入疮
- 跌扑伤损
- 瘀血停积论
- 亡血过多论
- 脉法
- 治法
- 头目鼻耳伤
- 舌唇口喉齿腮伤
- 颈骨肩胛胁肋伤
- 手伤
- 胸腹伤
- 腰臀股膝伤
- 脚伤
- 背脊骨伤
- 阴囊阴门伤
- 筋骨伤
- 束缚敷贴用药
- 用药诀
- 十不治证
- 整骨麻药
- 外治方药
- 内服方药
- 金疮
- 箭头入肉
- 竹木刺针入肉
- 杖疮
- 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 胁肋胀痛
- 腰脊痛
- 腹痛
- 小腹引阴茎作痛
- 肌肉间作痛
- 创口痛
- 瘀血作痛
- 血虚作痛
- 骨伤作痛
- 湿痰作痛
- 肝火作痛
- 青肿不消
- 腐肉不溃
- 新肉不生
- 出血
- 瘀血泛注
- 昏愦
- 眩晕
- 烦躁
- 发热
- 阳气脱陷
- 胸腹痛闷
- 作呕
- 呕吐黑血
- 喘咳
- 作渴
- 大便秘结
- 手足伤损
- 手足疼痛
- 破伤风
- 发痉
- 行气之非
- 下血之非
- 寒药之非
- 不砭之非
- 不补之非
- 汤火疮(灸疮)
- 诸虫兽螫伤
- 通治
- 毒蛇咬
- 蜈蚣咬
- 蠼伤
- 蝎螫
- 蜂螫
- 蜘蛛咬
- 刺毛虫伤
- 蚯蚓伤
- 蝼蛄咬
- 蚕咬
- 犬咬
- 癫犬咬
- 马咬
- 鼠咬
- 人咬
- 虎咬
- 熊咬
- 驴涎马汗疮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