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云∶荣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肌肤,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状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 《鬼遗方》云∶痈之痛只在皮肤之上,其发如火焚茅,初如黍米大,三两日如掌面大,五七日如碗面大即易治。如肿冷,发渴,发逆,治之难愈。疽发或如小疖,触则彻心痛,四边微起如橘皮孔,色红赤不全变,脓水不甚出,至七八日疼闷喘急不止。若始发肿高,五七日忽平陷者,此内攻之候也。又云∶痈疽有三等,毒瓦斯浮浅属腑,毒瓦斯沉深属脏,毒瓦斯猛烈而行经络,或浅或深无定。五脏六腑皆受五毒,难为调理。
唯宜急切于痈发诸处,不问虚实,高肿起盛,光泽疼痛,只在皮肤之上,热急胀满,或有痒疼,别无恶候。初用温药平气,次用排脓发穴。(治痈所谓平气者,乃犀角饮之类。其方用犀角、连翘、漏芦、甘草、当归、肉桂皆发表之药也。所谓发穴者,乃棘针之类。用皂角刺为君,甘草、川芎、乳香为佐使,亦托里之药也。然不若洁古、东垣诸方,发表、托里为稳当。)疽发诸处不拘大小,惟起在背,广一尺、二尺、三尺,皮浓而紫黑,高肿不常,内疼如锥刺,攻击满闷,应四肢重疼,前心亦痛。余处发犹可,唯虚处及近筋骨处,若脓毒未溃,即伤烂筋骨肉损。为疽者属五脏,毒瓦斯深沉,多气伏硬坚实而不宜缓慢。治之须内实五脏外透皮肤,令软匀和即脓透,宜用内托实脏气之药,排脓匀气乃可,不比痈之毒瓦斯浮浅也,毋作一类治之。凡一切疮肿,始觉患起高肿,五七日忽平陷者,此是内攻之候也,急以内托散及内补汤药,补填脏腑令实,最怕透膜,膜穿十无一生矣。 娄全善云∶痈之邪浅,其稽留壅遏,独在经脉之中而专攻于外,故初发时自表便发热,患处便如碗如盆,高肿而痛,甚者纵欲下陷,缘正气内固不肯受,故或便秘,或发渴,发逆以拒之,是以骨髓终不焦枯,五脏终不伤也。疽之邪深,其稽留壅遏,内连五脏而不专攻于外,故身体或无热,患处或不肿痛,甚者声嘶气脱,眼黑眼小,十指肿黑如墨多死也。治之之法,痈之初发,当以洁古法为主,表者散之,里者下之,火以灸之,药以敷之,脓未成者必消,脓已成者速溃也。疽之初发,当以《鬼遗方》为主,补填脏腑令实,勿令下陷之邪蔓延,外以火灸引邪透出,使有穴归着而不乱,则可转死回生,变凶为吉。今世外科,不分痈疽,一例宣热拔毒,外以五香耗其气,内以大黄竭其血,终不能自悟其药之非,惜哉《集验》云∶痈疽之名虽有二十余证,而其要有二,阴阳而已。发于阳者,为痈为热为实。发于阴者,为疽为冷为虚。故阳发则皮薄、色赤、肿高,多有椒眼数十而痛。阴发则皮浓、色淡、肿硬,状如牛颈之皮而不痛。又有阳中之阴,似热而非热,虽肿而实虚,若赤而不燥,欲痛而无脓,既浮而复消,外盛而肉腐。阴中之阳,似冷而非冷,不肿而实,赤微而燥,有脓而痛,外虽不盛,而内实烦闷。阳中之阴,其人多肥,肉紧而内虚,阴中之阳,其人多瘦,肉缓而内实。而又有阳变而为阴者,草医凉剂之过也。阴变而为阳者,大方热药之骤也。然阳变阴者其证多,犹可返于阳,故多生。阴变为阳者其证少,不能复为阴矣,故多死。然间有生者,此医偶合于法,百中得一耳。观此,则痈与疽,但有阴阳、深浅、内外、虚实之分,而无大小之别。《精要》乃谓二寸至五寸为痈,五寸至一尺为疽者,谬也。
- 自序
- 卷之一
- 痈疽之源(一)
- 痈疽之别(二)
- 脉法(三)
- 分经络(四)
- 善恶(五)
- 虚实(六)
- 内消(七)
- 内托(八)
- 灸(九)
- 针烙(十)
- 砭镰(十一)
- 敷贴(十二)
- 淋洗(十三)
- 将护(十四)
- 禁忌(十五)
- 肿疡(十六
- 发表
- 辛凉解表
- 辛平解表
- 辛温解表
- 辛热解表
- 攻里
- 发表攻里
- 半表半里
- 内托
- 内消
- 敷贴温药
- 敷贴热药
- 敷贴凉药
- 点药
- 灸法
- 砭法
- 卷之二
- 溃疡
- 大法
- 辨脓
- 取脓
- 发表
- 攻里
- 清热
- 已寒
- 补虚
- 作痛
- 发热
- 恶寒
- 呕逆
- 禁忌
- 追蚀脓蠹
- 去死肉
- 搜脓
- 膏药
- 膏药
- 收口
- 久漏疮
- 痈疽所兼诸证
- 渴
- 呕
- 痛
- 出血
- 疮僵肉
- 疮挛急牵阴入腹
- 咽喉口舌生疮
- 大便秘结
- 大便泻利
- 小便淋闷频数
- 头痛眩晕
- 烦躁
- 自汗盗汗
- 多痰
- 喘急
- 胸痞
- 目斜视上
- 四肢沉重
- 寒热往来
- 厥逆
- 面目浮肿
- 阳气脱陷
- 内痈
- 肺痈
- 肠痈
- 胃脘痈
- 心痈
- 肾痈
- 疔疮
- 发表
- 攻里
- 表里
- 消瘴解毒
- 托里
- 外治
- 入腹
- 走黄
- 危困
- 内疔
- 卷之三
- 痈疽部分
- 痈疽部分·头部(一)
- 百会疽
- 顶门痈
- 额疽
- 太阳疽
- 鬓疽
- 发际疮
- 癞头疮
- 脑疽
- 痈疽部分·面部(二)
- 发眉
- 目疡
- 鼻疽
- 发髭
- 颧疡
- 颊疡
- 发颐(腮)
- 面疮
- 牙叉发
- 承浆痈
- 痈疽部分·耳部(三)
- 耳发
- 耳内疮
- 耳根毒
- 耳后疽(参发颐)
- 总论
- 痈疽部分·口齿部(四)
- 口疮
- 牙痈
- 骨槽风
- 上痈
- 唇疮
- 痈疽部分·项部(五)
- 百脉疽
- 项痈
- 项中疽
- 天柱疽
- 杼疽(参耳后)
- 夹喉疽
- 结喉痈
- 瘰马刀
- 痈疽部分·肩部(六)
- 肩疽
- 肩胛疽
- 左右串
- 缺盆疽
- 肩后疽
- 过肩疽
- 痈
- 腋发
- 夹肢痈
- 痈疽部分·臂部(七)
- 臂痈
- 肘痈(俗名病藕节。)
- 痈(俗名病藕包。)
- 痈疽部分·手部(八)
- 手发背(俗名蜘蛛背。)
- 手心毒
- 虎口疽
- 腕痈
- 手大指疽
- 天蛇头
- 手指节发
- 代指
- 痈疽部分·胸部(九)
- 井疽
- 甘疽
- 膻中疽
- 脾发疽
- 乳痈乳岩
- 卷之四
- 痈疽部分·胁部(十)
- 胁疽
- 内发丹毒
- 痈疽部分·腹部(十一)
- 脐上疽
- 脐痈
- 小腹疽
- 总论
- 痈疽部分·背部(十二)
- 发背
- 痈疽部分·腰部(十三)
- 腰疽
- 缠腰火丹
- 痈疽部分·下部(十四)
- 便毒
- 毛际疡
- 囊痈
- 阴疮
- 妇人阴疮
- 穿裆发锐疽涌泉疽
- 臀痈
- 悬痈
- 痈疽部分·股部(十五)
- 股阴疽
- 股阳疽
- 附骨疽
- 腿游风
- 委中毒
- 痈疽部分·膝部(十六)
- 鹤膝风
- 痈疽部分·胫部(十七)
- 胫疽
- 胫阴痈
- 三里发
- 接骨发
- 骗马坠
- 青蛇便
- 瓜藤缠
- 湿毒流注
- 下注疮
- 内踝疽
- 外踝疽
- 多骨疽(别见)
- 腓发
- 疮
- 肾风疮
- 风疽
- 痈疽部分·足部(十八)
- 脚发
- 脱疽
- 香港脚疮
- 甲疽(嵌甲)
- 脚指缝烂疮
- 足跗发
- 足跗发
- 足心痈
- 肉刺
- 卷之五
- 诸肿
- 石痈、石疽
- 瘭疽(风疽)
- 反花疮
- 多骨疽
- 时毒
- 流注
- 杨梅疮
- 恶疮
- 丹毒
- 赤白游风
- 紫白癜风
- 乌白癞
- 瘾疹
- 疥癣
- 疥
- 癣
- 浸淫疮
- 天泡疮
- 痤
- 热疮痱子
- 卷之五
- 结核
- 瘿瘤
- 疣
- 痣
- 手足皴裂
- 冻疮
- 漆疮
- 发痉
- 类破伤风
- 水入疮
- 马汗入疮
- 跌扑伤损
- 瘀血停积论
- 亡血过多论
- 脉法
- 治法
- 头目鼻耳伤
- 舌唇口喉齿腮伤
- 颈骨肩胛胁肋伤
- 手伤
- 胸腹伤
- 腰臀股膝伤
- 脚伤
- 背脊骨伤
- 阴囊阴门伤
- 筋骨伤
- 束缚敷贴用药
- 用药诀
- 十不治证
- 整骨麻药
- 外治方药
- 内服方药
- 金疮
- 箭头入肉
- 竹木刺针入肉
- 杖疮
- 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 胁肋胀痛
- 腰脊痛
- 腹痛
- 小腹引阴茎作痛
- 肌肉间作痛
- 创口痛
- 瘀血作痛
- 血虚作痛
- 骨伤作痛
- 湿痰作痛
- 肝火作痛
- 青肿不消
- 腐肉不溃
- 新肉不生
- 出血
- 瘀血泛注
- 昏愦
- 眩晕
- 烦躁
- 发热
- 阳气脱陷
- 胸腹痛闷
- 作呕
- 呕吐黑血
- 喘咳
- 作渴
- 大便秘结
- 手足伤损
- 手足疼痛
- 破伤风
- 发痉
- 行气之非
- 下血之非
- 寒药之非
- 不砭之非
- 不补之非
- 汤火疮(灸疮)
- 诸虫兽螫伤
- 通治
- 毒蛇咬
- 蜈蚣咬
- 蠼伤
- 蝎螫
- 蜂螫
- 蜘蛛咬
- 刺毛虫伤
- 蚯蚓伤
- 蝼蛄咬
- 蚕咬
- 犬咬
- 癫犬咬
- 马咬
- 鼠咬
- 人咬
- 虎咬
- 熊咬
- 驴涎马汗疮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