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
疮疡作渴,不问肿溃,但脉数发热而渴,用竹叶黄 汤。脉不数不发热,或脉数无力而渴,或口干,用补中益气汤。若脉数便秘,用清凉饮。尺脉洪大按之无力而渴,用加减八味丸。若治口燥,舌黄饮水不歇,此丸尤妙。
〔薛〕 疮疡作渴,若 痛发热,便利调和者,上焦热也,用竹叶石膏汤。肿痛发热,大便秘涩者,五内热也,用四顺清凉饮, 肿痛甚者,热毒蕴结也,用仙方活命饮。漫肿微痛者,气血虚壅也,用补中益气汤。若因胃火消烁,而津液短少者,用竹叶黄 汤。
若因胃气虚而不能生津液者,用补中益气汤。若因胃气伤而内亡津液者,用七味白术散。若因肾水干涸作渴,或口舌干燥者,用加减八味丸。或先口干作渴,小便频数而后患疽,或疽愈后作渴饮水,或舌黄干硬,小便数而疽生者,尤恶候也。苟能逆知其因,预服加减八味丸、补中益气汤,以滋化源可免后患。
〔丹〕 痈疽发渴,乃气血两虚,用参 以补气,归 以养血,或忍冬丸、黄 六一汤。
伍氏云∶疮作渴甚急,与神仙追毒丸,取下恶毒,清膻汤、千金漏芦汤、五香连翘汤、六味车螯散、万金散皆可选用。利后仍渴,却用生津补气药,津液生,气血完,渴自止,丹溪曰∶大渴而与利药,非明示脉证,何以知其当下?后言利后仍渴,却用补药,又不明言脉证,恐是但有大渴必下,下后尚渴,方与补药,古人治未病,如此用药可乎?况渴属上焦,当肿疡时犹或可用,若溃疡后,渴多因气血之虚,何待利后,方议其虚也。
《精要》口干与口渴不同,不宜用丹药镇坠,用之其祸如反掌,用桑枝煎五味汤,以救阴水。丹溪曰∶此妙方也。而不言食味起火,怒气生火,房劳激火,吾恐渴亦未易除也。
李氏云∶病疽愈后发渴,多致不救,惟加减八味丸最妙。盖痈疽多因虚而得,疽安而渴者,服此丸则渴止,安而未渴者,服此丸永不发渴。或未疽而先渴者,服此不惟渴止,而疽亦不作。薛氏曰∶前证属肾水枯涸。虚火上炎,口干作渴,饮水无度。或舌黄作裂,小便频数。或痰气上壅,烦躁不宁。或二三年先作渴饮水。或口舌生疮,两足发热,痰气上壅,或疮愈三四年而口干作渴,小便频数,急用前药,多有复生者。能逆知其因,预服前丸,可免此患。若兼手足厥冷,真阳虚也,宜服八味丸。大凡疮后审其肾水不足,用加减八味丸,中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气血虚弱,用十全大补汤,阳气虚寒加姜桂,如不应,用八味丸。
托里消毒散加减法 饮冷作渴,热毒也,加赤小豆、知母,如不应,暂用竹叶黄 汤。
善食作渴,胃火也,加石膏、山栀、天花粉。如不应,暂用竹叶石膏汤。食少体倦作渴,胃气虚也,去芷翘、金银花,加人参、白术。如不应,暂用补中益气汤。脓多而作渴,气血虚也,去三味,加熟地黄、五味子。如不应,暂用十全大补汤加五味子、麦门冬。口干舌燥,肾气虚也,去三味,加熟地黄、山茱萸、山药。如不应,兼六味丸。又不应,佐以补中益气汤。自汗内热口干,胃气虚也,去三味,加参 、归术。如不应,暂用六君子汤。
盗汗内热口干,阴血虚也,去三味,加熟地黄、麦门冬、五味子。如不应,暂用当归六黄汤。
竹叶黄 汤(《神秘》) 治痈疽大渴,发热或泻,或小便如淋。
生地黄 黄 (各二钱) 当归(酒拌) 淡竹叶 川芎 甘草(炙) 黄芩(炒) 白芍药(炒)
人参 栝蒌根 石膏( ,各一钱) 麦门冬(去心,二钱)
水二盅,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薛氏曰∶前证乃七恶中之一也,此方治之,其功甚捷。亦有左手脉浮大而热或渴者,宜发散表邪,右手脉沉实而热或渴者,宜疏去内邪。若溃后作渴,或小便如淋,或脉大而无力者,属气血虚也,宜大补气血。亦有溃后热不止,或作渴,遂以为败证不治。若素有胃火,或胃经热毒未尽,胃脉尚数者,仍宜服前汤,服而脉反大,热愈甚,渴愈作,斯为败证,盖因真气虚而邪气实也。今之溃疡,畏石膏、黄芩二药,性冷多不肯服,若胃脉未静,非此药莫能治也。若因循日久,煎熬气血,脓血愈多,气血愈虚,反成败证矣,治者当舍证从脉可也,大抵疮疡之证,七恶内见一二恶,甚可畏;虚中见恶证者,不治;实证无恶候者,自愈。
托里黄 汤 治证同前。
黄 (炒,六钱) 甘草(炙) 栝蒌根(各一钱)
水二盅,煎八分。频服之,加人参一钱,尤妙。
薛氏曰∶愚用此方治气虚作渴,甚效。若气血俱虚,或脓血大泄作渴,或兼发热者,宜托里养荣汤。
托里养荣汤
人参 黄 (炙) 当归(酒拌) 芍药(炒) 熟地黄 麦门冬(去心) 川芎 白术(各一钱) 五味子(研) 炙甘草(各五分)
水二盅,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服。
黄 六一汤 常服终身,可免痈疽,实治渴补虚之要剂也。
绵黄 (六两,用淡盐水闰,饭上蒸,焙干) 甘草(一两,一半生,一半炙)
每锉一两,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或为细末,每服二钱,早晨、日午,白汤调服。
加人参尤妙。
七味白术散 治胃气虚,或因克伐,或因吐泻口干作渴,饮食少思。
白术 茯苓(去皮) 人参(各七钱) 甘草(炙,一两半) 木香(二钱半) 藿香叶(半两)
葛根(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五钱,白汤调下。
竹叶石膏汤 治痈疽,胃火盛,肿痛作渴。
淡竹叶 石膏 桔梗 木通 薄荷 甘草(炙)
上姜水煎服。
玄参散 治痈疽成脓水,不能下食,心烦,口干烦渴,饮水多,四肢羸瘦。
玄参 黄连(去须) 土瓜根 麦门冬(去心) 赤芍药 白鲜皮(各一两) 升麻(七钱半) 火麻仁 川朴硝 川大黄(锉,炒,各一两半)
上锉。每服三钱,水一中盏,人生地黄一分,细切,同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葛根散 治痈肿热盛,口干烦渴,或时干呕。
葛根 黄 升麻 麦门冬(去心) 栝蒌根 赤芍药 栀子仁 生地黄(各一两) 黄芩(七钱半) 甘草(生用,半两)
上锉。每服四钱,水中中盏,煎六分,去滓,无时温服。
干葛饮 治发背作渴。
黄芩 朴硝(各一两二钱半) 干葛(一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用枇杷叶,去背上白毛净洗,同煎,不拘时服。
忍冬丸 治渴疾既愈,预防发疽。先将忍冬草入瓶内,后入无灰酒,微火煨一宿,取出晒干,少加甘草,俱为末,又以所浸余酒调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温酒下,又治五痔诸瘿。
桑枝方 大治口渴。取嫩桑枝,细切一升炒。以水三升,煎一升,日服五七剂,更多尤妙。抱朴子云∶疗风痹干燥,臂痛香港脚,四肢拘挛,上气眩晕,久服补肺,消食,利小便,轻身聪明,令人光泽,其功不能尽述。
薛氏曰∶桑枝补血气,生津液,轻身明目,补肺肾之良剂也。
五味子汤 治肾水枯涸,口燥舌干。
黄 (炒三两) 人参(二两) 五味子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粉甘草(炙,五钱)
每服五钱。水煎,日夜服,五七剂。
薛氏曰∶此方乃六一汤,生脉散之复方,滋化源之良剂。若肾水即涸,虚火上炎而口燥作渴者,须佐以加减八味丸。
加减八味地黄丸
怀庆地黄(肥大沉水者,酒洗净,瓷碗盛之,大砂锅内,竹棒架起,汤浸过碗底,原盖盖之,湿纸糊缝,勿令泄气,以火从巳至酉蒸之,候冷取出,晒极干,秤准八两重,再如前法蒸之,乘热杵烂入药。) 干山药 山茱萸肉 五味子(各四两) 牡丹皮 白茯苓 泽泻(酒浸,蒸、焙,各三两)
肉桂(二两)
上各另为末。入地黄和匀,加炼蜜丸,如梧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白汤下。
李氏曰∶一贵人病疽未安而渴作,日饮水数升。予用前方。诸医大笑云∶此药若能止渴,我辈不复业医矣!仍用木瓜、乌梅、百药煎等,渴愈甚。不得已,用此丸三日渴止,久服气血益壮,饮食加倍。
- 自序
- 卷之一
- 痈疽之源(一)
- 痈疽之别(二)
- 脉法(三)
- 分经络(四)
- 善恶(五)
- 虚实(六)
- 内消(七)
- 内托(八)
- 灸(九)
- 针烙(十)
- 砭镰(十一)
- 敷贴(十二)
- 淋洗(十三)
- 将护(十四)
- 禁忌(十五)
- 肿疡(十六
- 发表
- 辛凉解表
- 辛平解表
- 辛温解表
- 辛热解表
- 攻里
- 发表攻里
- 半表半里
- 内托
- 内消
- 敷贴温药
- 敷贴热药
- 敷贴凉药
- 点药
- 灸法
- 砭法
- 卷之二
- 溃疡
- 大法
- 辨脓
- 取脓
- 发表
- 攻里
- 清热
- 已寒
- 补虚
- 作痛
- 发热
- 恶寒
- 呕逆
- 禁忌
- 追蚀脓蠹
- 去死肉
- 搜脓
- 膏药
- 膏药
- 收口
- 久漏疮
- 痈疽所兼诸证
- 渴
- 呕
- 痛
- 出血
- 疮僵肉
- 疮挛急牵阴入腹
- 咽喉口舌生疮
- 大便秘结
- 大便泻利
- 小便淋闷频数
- 头痛眩晕
- 烦躁
- 自汗盗汗
- 多痰
- 喘急
- 胸痞
- 目斜视上
- 四肢沉重
- 寒热往来
- 厥逆
- 面目浮肿
- 阳气脱陷
- 内痈
- 肺痈
- 肠痈
- 胃脘痈
- 心痈
- 肾痈
- 疔疮
- 发表
- 攻里
- 表里
- 消瘴解毒
- 托里
- 外治
- 入腹
- 走黄
- 危困
- 内疔
- 卷之三
- 痈疽部分
- 痈疽部分·头部(一)
- 百会疽
- 顶门痈
- 额疽
- 太阳疽
- 鬓疽
- 发际疮
- 癞头疮
- 脑疽
- 痈疽部分·面部(二)
- 发眉
- 目疡
- 鼻疽
- 发髭
- 颧疡
- 颊疡
- 发颐(腮)
- 面疮
- 牙叉发
- 承浆痈
- 痈疽部分·耳部(三)
- 耳发
- 耳内疮
- 耳根毒
- 耳后疽(参发颐)
- 总论
- 痈疽部分·口齿部(四)
- 口疮
- 牙痈
- 骨槽风
- 上痈
- 唇疮
- 痈疽部分·项部(五)
- 百脉疽
- 项痈
- 项中疽
- 天柱疽
- 杼疽(参耳后)
- 夹喉疽
- 结喉痈
- 瘰马刀
- 痈疽部分·肩部(六)
- 肩疽
- 肩胛疽
- 左右串
- 缺盆疽
- 肩后疽
- 过肩疽
- 痈
- 腋发
- 夹肢痈
- 痈疽部分·臂部(七)
- 臂痈
- 肘痈(俗名病藕节。)
- 痈(俗名病藕包。)
- 痈疽部分·手部(八)
- 手发背(俗名蜘蛛背。)
- 手心毒
- 虎口疽
- 腕痈
- 手大指疽
- 天蛇头
- 手指节发
- 代指
- 痈疽部分·胸部(九)
- 井疽
- 甘疽
- 膻中疽
- 脾发疽
- 乳痈乳岩
- 卷之四
- 痈疽部分·胁部(十)
- 胁疽
- 内发丹毒
- 痈疽部分·腹部(十一)
- 脐上疽
- 脐痈
- 小腹疽
- 总论
- 痈疽部分·背部(十二)
- 发背
- 痈疽部分·腰部(十三)
- 腰疽
- 缠腰火丹
- 痈疽部分·下部(十四)
- 便毒
- 毛际疡
- 囊痈
- 阴疮
- 妇人阴疮
- 穿裆发锐疽涌泉疽
- 臀痈
- 悬痈
- 痈疽部分·股部(十五)
- 股阴疽
- 股阳疽
- 附骨疽
- 腿游风
- 委中毒
- 痈疽部分·膝部(十六)
- 鹤膝风
- 痈疽部分·胫部(十七)
- 胫疽
- 胫阴痈
- 三里发
- 接骨发
- 骗马坠
- 青蛇便
- 瓜藤缠
- 湿毒流注
- 下注疮
- 内踝疽
- 外踝疽
- 多骨疽(别见)
- 腓发
- 疮
- 肾风疮
- 风疽
- 痈疽部分·足部(十八)
- 脚发
- 脱疽
- 香港脚疮
- 甲疽(嵌甲)
- 脚指缝烂疮
- 足跗发
- 足跗发
- 足心痈
- 肉刺
- 卷之五
- 诸肿
- 石痈、石疽
- 瘭疽(风疽)
- 反花疮
- 多骨疽
- 时毒
- 流注
- 杨梅疮
- 恶疮
- 丹毒
- 赤白游风
- 紫白癜风
- 乌白癞
- 瘾疹
- 疥癣
- 疥
- 癣
- 浸淫疮
- 天泡疮
- 痤
- 热疮痱子
- 卷之五
- 结核
- 瘿瘤
- 疣
- 痣
- 手足皴裂
- 冻疮
- 漆疮
- 发痉
- 类破伤风
- 水入疮
- 马汗入疮
- 跌扑伤损
- 瘀血停积论
- 亡血过多论
- 脉法
- 治法
- 头目鼻耳伤
- 舌唇口喉齿腮伤
- 颈骨肩胛胁肋伤
- 手伤
- 胸腹伤
- 腰臀股膝伤
- 脚伤
- 背脊骨伤
- 阴囊阴门伤
- 筋骨伤
- 束缚敷贴用药
- 用药诀
- 十不治证
- 整骨麻药
- 外治方药
- 内服方药
- 金疮
- 箭头入肉
- 竹木刺针入肉
- 杖疮
- 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 胁肋胀痛
- 腰脊痛
- 腹痛
- 小腹引阴茎作痛
- 肌肉间作痛
- 创口痛
- 瘀血作痛
- 血虚作痛
- 骨伤作痛
- 湿痰作痛
- 肝火作痛
- 青肿不消
- 腐肉不溃
- 新肉不生
- 出血
- 瘀血泛注
- 昏愦
- 眩晕
- 烦躁
- 发热
- 阳气脱陷
- 胸腹痛闷
- 作呕
- 呕吐黑血
- 喘咳
- 作渴
- 大便秘结
- 手足伤损
- 手足疼痛
- 破伤风
- 发痉
- 行气之非
- 下血之非
- 寒药之非
- 不砭之非
- 不补之非
- 汤火疮(灸疮)
- 诸虫兽螫伤
- 通治
- 毒蛇咬
- 蜈蚣咬
- 蠼伤
- 蝎螫
- 蜂螫
- 蜘蛛咬
- 刺毛虫伤
- 蚯蚓伤
- 蝼蛄咬
- 蚕咬
- 犬咬
- 癫犬咬
- 马咬
- 鼠咬
- 人咬
- 虎咬
- 熊咬
- 驴涎马汗疮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