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癞〕
夫癞疾皆是恶风及犯触忌害所得,初觉皮毛变黑或淫淫苦痒如虫行,或眼前见物如垂丝,言语无定,心常惊恐。皮肉之中,或如桃李,隐疹赤黑,手足顽麻,针刺不觉痛,脚下痛顽,不得踏地。凡食之时,开口出气,而鸣语亦如是。身体生疮痛痒,而时如虫行。
或两肘如绳缚,此名乌癞,又有黑癞,凡二癞之症,大同小异,故不别录也。
皮丸 治乌癞皮 蚺蛇头(各烧存性) 魁蛤(各一枚) 蜈蚣(一条半) 虻虫(去头足翅) 蛴螬(焙干)
红娘子(去头足翅) 水蛭(糯米炒熟) 斑蝥(去头足翅) 蜘蛛(焙,各三个) 鲮鲤甲(三片)
龙骨(研) 川椒(炒) 川大黄 黄连 麝香(研) 桂心 水银(各半两) 石膏(细研) 川芒硝(各一两) 白矾(枯) 滑石(研、水飞) 甘遂(与胡麻同炒,以胡麻熟为度,各二钱半) 附子(二枚,炮去皮脐) 巴豆(去皮膜心油) 雷丸(各十五粒)
上为细末,入研令匀。炼蜜和丸如小豆大。每眼一丸,温水送下,空心、临卧各一服,未觉每服加一丸。如小便茎中痛,即有虫下皆死也。细观形状。痛多即减一丸,痛少则加至二丸,以瘥为度。
上方乃攻毒取虫之峻剂,非灼知脏腑有虫毒及精神可胜攻下者,不可轻服,仍参薛氏治 风变症类症治法用之。(见杂病准绳第五。)
治乌癞,皮肤为黑生疮肿痛,杀虫雄黄药涂之。
雄黄(水飞) 金星石 银星石 紫石英 白石英 太阴玄精石 马牙硝 白矾(各一两)
上为细末,入瓷合中,用白土泥固济候干,用炭火五斤, 通赤即止。以土盖 药合,候来日取出,于湿地上纸衬盆盖,出火毒三伏时。再研如粉,取枫树胶煮汁和调。每日用涂之,以瘥即止。
硫黄散 治乌癞疮,久不瘥。
硫黄 雄黄 雌黄 金星石 银星石 握雪石 水浮石 寒水石 密陀僧 马牙硝 不灰木 槐白皮蝉蜕 乱发灰 蜂窠灰 蜗牛子 牡蛎 麝香(以上各一钱) 白矾(五钱)
研细。用水银半两,以津唾杀研如泥,另入腻粉二钱半,用生清油四两调匀。每于患处遍涂之立效。
大黑神膏 治乌癞,及诸癞遍身生疮,及多脓血。
川乌头 芎 川升麻 防己(去皮) 黄柏 黎芦 黄连 白矾(细研) 雄黄 雌黄(并细研) 胡粉(各半两研) 巴豆 杏仁(各十四粒) 松脂 乱发(各如鸡子大)
上锉如大豆粒。用猪脂二升并药同煎,以乱发消尽为度。绵滤去渣,后入雄黄、雌黄、胡粉、白矾搅匀,收入瓷器中。每用涂于疮上,一日至夜三次涂之。每次以热盐汤洗过,然后更涂之。药勿令入口、眼。
治乌癞杀虫雌黄(不拘多少)
上研如粉。用醋和鸡子黄搅匀,涂于疮上,干即再涂。
蜂房酿酒 治乌癞。
露蜂房(五两) 苦参(四斤)
上件细锉。用水三斗煮取一斗二升,去渣。浸曲四斤半,炊糯米三斗,入曲 搜拌如常酝法。酒熟压去糟。每温一小盏,食前服之。
〔白癞〕
夫白癞病者,其语声嘶嘎,目视不明,四肢顽疼,身体大热,心中懊恼,手脚缓纵,背膂拘急,内如针刺,或生瘾疹而起,往往正白在皮肉里,鼻有 肉,目生白球,当于瞳子,视无所见,名白癞也。
白花蛇散 治癞病,语声嘶嘎者。
白花蛇(酒浸) 晚蚕蛾(去头足翅) 天麻 槐子 羌活 防风(各去芦) 蔓荆子 威灵仙白鲜皮 枳壳(去穣,麸炒,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服。不拘时,日进二服。
鲮鲤甲丸 治白癞鲮鲤甲(三片) 蝮蛇(半条) 魁蛤(半枚) 水蛭(生用) 蜘蛛(生用) 斑蝥(去头足翅)
虻虫(去足翅,各二个) 蛴螬(生用,三个) 蜈蚣(一条) 龙骨(半两,研) 石膏(一两,细研、水飞)
白矾(枯) 滑石 川芒硝 硝石 水银(与硝石点楮汁,研令星尽) 川大黄 黄连 桂心(各半两) 附子(炮去皮脐,二枚) 雷丸(十枚) 巴豆(十二粒,去皮,心、膜、油) 川椒(二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空心、临卧温水送下,日进二服。
天麻煎 治白癞。
天麻(一斤) 天蓼水(三斤)
上件锉,如大豆粒。用水三斗,入银锅或石锅中熬至一斗二升,滤去渣,却于慢火上熬如稀饧。每服半匙,食前、用荆芥薄荷酒调下。
又方 治白癞。
马鞭草(不以多少) 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前、用荆芥薄荷汤调下。
苦参酒 治周身白点如脂、如榆荚。搔之白屑落,或痒、或痛。色白渐展,世呼白癞。
苦参(五斤) 露蜂房(五两) 皮(一具)
上锉碎。用水三斗煮取一斗,去渣。浸细曲五斤,炊黍米三斗,拌如常酝法,酒熟压去糟。每于食前温饮一小盏。
治白癞。
斑蝥(十四枚) 大蝮蛇(一条,干者首尾全)
上件用酒七升,入瓷瓶中,用糠火煨酒及一升,滤去渣,收瓷合中。每用薄涂于白癞上。
- 自序
- 卷之一
- 痈疽之源(一)
- 痈疽之别(二)
- 脉法(三)
- 分经络(四)
- 善恶(五)
- 虚实(六)
- 内消(七)
- 内托(八)
- 灸(九)
- 针烙(十)
- 砭镰(十一)
- 敷贴(十二)
- 淋洗(十三)
- 将护(十四)
- 禁忌(十五)
- 肿疡(十六
- 发表
- 辛凉解表
- 辛平解表
- 辛温解表
- 辛热解表
- 攻里
- 发表攻里
- 半表半里
- 内托
- 内消
- 敷贴温药
- 敷贴热药
- 敷贴凉药
- 点药
- 灸法
- 砭法
- 卷之二
- 溃疡
- 大法
- 辨脓
- 取脓
- 发表
- 攻里
- 清热
- 已寒
- 补虚
- 作痛
- 发热
- 恶寒
- 呕逆
- 禁忌
- 追蚀脓蠹
- 去死肉
- 搜脓
- 膏药
- 膏药
- 收口
- 久漏疮
- 痈疽所兼诸证
- 渴
- 呕
- 痛
- 出血
- 疮僵肉
- 疮挛急牵阴入腹
- 咽喉口舌生疮
- 大便秘结
- 大便泻利
- 小便淋闷频数
- 头痛眩晕
- 烦躁
- 自汗盗汗
- 多痰
- 喘急
- 胸痞
- 目斜视上
- 四肢沉重
- 寒热往来
- 厥逆
- 面目浮肿
- 阳气脱陷
- 内痈
- 肺痈
- 肠痈
- 胃脘痈
- 心痈
- 肾痈
- 疔疮
- 发表
- 攻里
- 表里
- 消瘴解毒
- 托里
- 外治
- 入腹
- 走黄
- 危困
- 内疔
- 卷之三
- 痈疽部分
- 痈疽部分·头部(一)
- 百会疽
- 顶门痈
- 额疽
- 太阳疽
- 鬓疽
- 发际疮
- 癞头疮
- 脑疽
- 痈疽部分·面部(二)
- 发眉
- 目疡
- 鼻疽
- 发髭
- 颧疡
- 颊疡
- 发颐(腮)
- 面疮
- 牙叉发
- 承浆痈
- 痈疽部分·耳部(三)
- 耳发
- 耳内疮
- 耳根毒
- 耳后疽(参发颐)
- 总论
- 痈疽部分·口齿部(四)
- 口疮
- 牙痈
- 骨槽风
- 上痈
- 唇疮
- 痈疽部分·项部(五)
- 百脉疽
- 项痈
- 项中疽
- 天柱疽
- 杼疽(参耳后)
- 夹喉疽
- 结喉痈
- 瘰马刀
- 痈疽部分·肩部(六)
- 肩疽
- 肩胛疽
- 左右串
- 缺盆疽
- 肩后疽
- 过肩疽
- 痈
- 腋发
- 夹肢痈
- 痈疽部分·臂部(七)
- 臂痈
- 肘痈(俗名病藕节。)
- 痈(俗名病藕包。)
- 痈疽部分·手部(八)
- 手发背(俗名蜘蛛背。)
- 手心毒
- 虎口疽
- 腕痈
- 手大指疽
- 天蛇头
- 手指节发
- 代指
- 痈疽部分·胸部(九)
- 井疽
- 甘疽
- 膻中疽
- 脾发疽
- 乳痈乳岩
- 卷之四
- 痈疽部分·胁部(十)
- 胁疽
- 内发丹毒
- 痈疽部分·腹部(十一)
- 脐上疽
- 脐痈
- 小腹疽
- 总论
- 痈疽部分·背部(十二)
- 发背
- 痈疽部分·腰部(十三)
- 腰疽
- 缠腰火丹
- 痈疽部分·下部(十四)
- 便毒
- 毛际疡
- 囊痈
- 阴疮
- 妇人阴疮
- 穿裆发锐疽涌泉疽
- 臀痈
- 悬痈
- 痈疽部分·股部(十五)
- 股阴疽
- 股阳疽
- 附骨疽
- 腿游风
- 委中毒
- 痈疽部分·膝部(十六)
- 鹤膝风
- 痈疽部分·胫部(十七)
- 胫疽
- 胫阴痈
- 三里发
- 接骨发
- 骗马坠
- 青蛇便
- 瓜藤缠
- 湿毒流注
- 下注疮
- 内踝疽
- 外踝疽
- 多骨疽(别见)
- 腓发
- 疮
- 肾风疮
- 风疽
- 痈疽部分·足部(十八)
- 脚发
- 脱疽
- 香港脚疮
- 甲疽(嵌甲)
- 脚指缝烂疮
- 足跗发
- 足跗发
- 足心痈
- 肉刺
- 卷之五
- 诸肿
- 石痈、石疽
- 瘭疽(风疽)
- 反花疮
- 多骨疽
- 时毒
- 流注
- 杨梅疮
- 恶疮
- 丹毒
- 赤白游风
- 紫白癜风
- 乌白癞
- 瘾疹
- 疥癣
- 疥
- 癣
- 浸淫疮
- 天泡疮
- 痤
- 热疮痱子
- 卷之五
- 结核
- 瘿瘤
- 疣
- 痣
- 手足皴裂
- 冻疮
- 漆疮
- 发痉
- 类破伤风
- 水入疮
- 马汗入疮
- 跌扑伤损
- 瘀血停积论
- 亡血过多论
- 脉法
- 治法
- 头目鼻耳伤
- 舌唇口喉齿腮伤
- 颈骨肩胛胁肋伤
- 手伤
- 胸腹伤
- 腰臀股膝伤
- 脚伤
- 背脊骨伤
- 阴囊阴门伤
- 筋骨伤
- 束缚敷贴用药
- 用药诀
- 十不治证
- 整骨麻药
- 外治方药
- 内服方药
- 金疮
- 箭头入肉
- 竹木刺针入肉
- 杖疮
- 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 胁肋胀痛
- 腰脊痛
- 腹痛
- 小腹引阴茎作痛
- 肌肉间作痛
- 创口痛
- 瘀血作痛
- 血虚作痛
- 骨伤作痛
- 湿痰作痛
- 肝火作痛
- 青肿不消
- 腐肉不溃
- 新肉不生
- 出血
- 瘀血泛注
- 昏愦
- 眩晕
- 烦躁
- 发热
- 阳气脱陷
- 胸腹痛闷
- 作呕
- 呕吐黑血
- 喘咳
- 作渴
- 大便秘结
- 手足伤损
- 手足疼痛
- 破伤风
- 发痉
- 行气之非
- 下血之非
- 寒药之非
- 不砭之非
- 不补之非
- 汤火疮(灸疮)
- 诸虫兽螫伤
- 通治
- 毒蛇咬
- 蜈蚣咬
- 蠼伤
- 蝎螫
- 蜂螫
- 蜘蛛咬
- 刺毛虫伤
- 蚯蚓伤
- 蝼蛄咬
- 蚕咬
- 犬咬
- 癫犬咬
- 马咬
- 鼠咬
- 人咬
- 虎咬
- 熊咬
- 驴涎马汗疮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