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云∶环跳穴痛,防生附骨疽,以苍术佐黄柏之辛,行以青皮、冬加桂枝,夏加黄芩,体虚加杜牛膝,以生甘草为使,大料煎入生姜汁,食前饮之。痛甚者,恐十数帖发不动,少加麻黄一二帖又不动,恐疽将成。急掘地成坎,以火 红,沃以小便。赤体坐其中,以席围下体,使热气熏蒸,腠理开,气血畅而愈。 或问∶附骨疽,何以别之?曰∶凡患流注,表未尽则余毒附骨而为疽。在股外属足太阳、阳明经,在股内属足厥阴、足少阴经。又云∶风湿折热,热结而附骨成疽。盖骨者肾之余,肾虚则骨冷而遂附着于骨也,骨冷则气愈滞而血愈积,但能为肿不能为脓。流注者伤寒之余毒,骨疽者,流注之坏证也。
流注非伤寒之罪,乃医者表之未尽也,骨疽非流注之过,乃庸医凉药之误也,又云∶久得浓味及醉后涉水;或履冰霜雪,寒入髀枢,积痰瘀血相搏而成疽,初时暂痛无时,乍寒乍热而无汗,久则痛深,入骨而不移处,按之痛不止者是也。初觉即隔蒜灸之,以多为上。宜胜金丹、乌金散汗之。壮实者,一粒金丹下之,或八阵散。久则极阴生阳,寒化为热,肉腐而成脓,脓成则宜烙,十全大补汤加牛膝、木瓜补之。有久溃毒结,留连展转,经岁不已,腐出朽骨者,骨虽出而不愈,有终身之咎。视其白脓清稀者,碎骨初脱,肉深难取。脓白而稠者,碎骨将出,肉浅可取。大抵久腐出骨,不论强弱老幼,必须补益,使气血和畅,正气渐复,邪气渐退,自然收敛,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在所当用。未成脓者,以冲和膏贴之。盖有独活能动汤气血也。已溃者,宜服何首乌散,此药能调和阴阳也。
〔薛〕 附骨疽有因露卧,风寒深袭于骨者,有因形气损伤,不能起发者,有因克伐之剂,亏损元气,不能发出者,有因外敷寒药,血凝结于内者,凡此皆宜灸熨患处,解散毒瓦斯,补接阳气,温补脾胃为主。若饮食如常,先用仙方活命饮,解毒散郁,随着六君子汤,补托荣气。若体倦食少。但用前汤,培养诸脏,使邪不得胜正。若脓已成即针之,使毒不得内侵,带生用针亦无妨。如用火针亦不痛,且使易敛,其隔蒜灸,能解毒行气。
葱熨法能助阳气,行壅滞,此虽不见于方书,余常用之大效,其功是不能尽述,唯气血虚脱者不应。 一女髀枢穴,生附骨疽,在外侧廉少阳经分,始末用五香汤、十宣散,一日恶寒发热,膈满犹大,服五香汤,一夕喘死。此升散太过,孤阳发热于上也。 一人年逾四十,夏患附骨痈。予以火针刺去瘀血,更服托里药而愈。至秋忽不饮食,痰气壅盛,劳则口舌生疮,服寒药腹痛,彼疑为疮。脾胃脉轻取似大,按之无力,此真气不足,虚火炎上也,治以八味丸。彼不信,自服二陈、四物汤,几殆,复请予。仍以前丸治之而愈。
一人附骨痈,畏针不开,臀膝通溃,脉数发渴,烦躁时嗽,饮食少思。齐氏曰∶疮疡烦躁时嗽,腹痛渴甚。或泄利无度,或小便如淋,此恶证也,脓出之后,若脉洪数难治,微涩迟缓易治。刺之,脓出四五碗,即服参、 、归、术大剂,翌日脉稍敛,更服八珍汤加五味子、麦门、肉桂、白蔹,三十余帖脉缓脓稠,三月乃愈。 一老,腿患附骨疽肿硬,大按方痛,口干脉弱,肿聚不溃,饮食少思。予谓∶肿下而坚者,发于筋骨;肉色不变者,发于骨髓。遂托以参 等药三十余剂,脓虽熟不穿。予谓∶药力难达,必须针刺。不听,至旬日方刺,涌出清脓五六碗,然衰老气血不足,养毒又久,竟不救。大抵疮疽旬日不退,宜托之,有脓刺之,有腐肉取之,虚则补之,此十全之功也。 一人患贴骨疽,腿细短软,疮口不合,以十全大补汤,外灸附子饼,贴补药膏,调护得宜,百帖而愈。 一人环跳穴患附骨疽。彼谓小疮,服败毒药,外以寒药敷帖,因痛极针之,脓瘀大泄,方知为痈请治。其脉右关浮大,此胃气已伤,故疮口开张,肉紫下陷,扪之不热,彼谓疮内更觉微冷,自谓必成漏矣。灸以豆豉饼,饮六君子加藿香、砂仁、炮姜,数剂胃气渐醒,饮食渐进,患处渐暖,肌肉渐生,更以十全大补汤而愈。 一人亦患此,内痛如锥,外色不变,势不可消,喜其未用寒剂,只因痛伤胃气而不思食,以前药去炮姜治之,饮食稍进,更以十全大补汤二十余剂,脓成针去,仍以大补汤倍加参、 、芎、归,脓久不止,更加麦门、五味、贝母、远志,数服渐止,疮亦寻愈。 二证盖因湿热滞于肉理,真气不能运化,其始宜除湿热,实脾土,和气血,则湿自消散,若脓未成,以隔蒜灸之立效。 一妇四十余,近环跳生疽,尺脉沉紧,腿不能伸。经曰∶脾移寒于肝,壅肿筋挛。盖脾主肉,肝主筋,肉温则筋舒,肉冷则筋急,遂与乳香定痛丸少愈,更以助胃壮气血药,二十余剂而消。 一人因痢骤涩,环跳穴作痛,与四物汤加桃仁、酒黄芩、红花、苍术、枳壳、黄柏、柴胡、青皮、生姜,十余剂稍可,更刺委中,出黑血而愈。 一后生,HT 骨痛,以风药饮酒一年,予以防风通圣散去硝黄,加生犀角、浮萍百余帖,成一疽,近皮革脓出而愈。后五六年,其处再痛。予曰∶旧病作,无能为矣。盖发于新娶之后,多得香辣肉味,若能茹淡,远房劳,犹可生也。出脓血四五年,延及腰背皆空,又三年而死,此纯乎病热者。 一少年,天寒极劳,HT 骨痛,两月后生疽,深入骨边,卧二年,取剩骨而安。此寒搏热者也。(取久疽及痔漏中朽骨,用乌骨鸡胫骨,以砒实之,盐泥固济,火红,地上出火毒,去泥用骨,研细饭丸,如粟米大,以纸捻送入窍内,更以膏贴之。) 万历乙亥,予方闭关作举子业,适姻家虞懋庵,股内侧痛久矣,医作痛风治月余不效,脓熟肉浓,不得穿穴出,因溃入腹,精神昏愦,粥药不入,医不能措手,请教于余。余特破例为诊之,脉细如蛛丝,气息奄奄欲绝,曰∶无伤也,可以破针刺其腹,脓大泄数升,然皆清如水,疮口若蟹吐沫,医疑其透膜不可治。余曰∶无伤也,可以参、 、附子,加厥阴引经药,大剂饮之,为制八味丸,食前辄吞百丸,食大进,日啖饭升余,肉数脔,旬日而平。所以知可治者,溃疡之脉,洪实者死,微细者生,今脉微细,形病相合,知其受补,故云可治也。所以刺其腹者,脓不泄,必有内攻之患。且按之而知其创深,即刺之无苦也。所以信其不透膜,即透膜无损者,无恶候也。所以服八味丸者,八味丸补肾,肾气旺而上升,则胃口开而纳食,故食大进也。泄脓即多,刀圭之药。其何能济。迁延迟久且变生。故进开胃之药,使多食粱肉以补之,肌乃速生。此治溃疡之大法也。
黄狗下颏方 治肚痈、少腹痈、及腿上贴骨痈,神效。又云可治发背,大抵此方,治下部痈疽妙。
用黄狗下颏,连舌、连皮毛、劈下,入罐盐泥封固,铁盏盖口, 一炷香,觉烟清即止,务宜存性,不可过,过则无用矣。视其骨灰,正黑色者为妙,若带白色,其性已过勿用,(用时,研极细) 白蔹末 豌豆粉(俗名水寒豆,又名小寒豆。生用)
上三味等分,以各五钱为率,酒调空腹服外,又以三味等分,为敷药,香油调敷患处。其验以服药后出臭汗,及熟睡为准。史鹤亭太史,亲见顾天宇室人验过。(宜于屠家取己杀者,制以备用。若生取特杀,反招不祥。)
按∶此方世多用之。《万氏家抄》,亦已收载。然但知其可为敷药,散肿止痛,而不知其可以内服,为下部痈疽内消之圣药也。予有轿夫,环跳穴痛甚,如鸡啄火灼,适制有药,以酒调三钱饮之未愈,更进一服,霍然如失,明日舁轿如故。了无苦矣
三生散 治诸疮大痛,不辨肉色漫肿光色,名附骨痈,如神。
露蜂房 蛇蜕 头发(洗净,各等分)
上烧灰存性,研细,酒下三钱。
内托黄 柴胡汤 治附骨痈。
黄 (二钱) 柴胡 土瓜根(酒洗,各一钱) 羌活(半钱) 连翘(一钱三分) 官桂 黄柏 生地黄(各二分) 当归(七分半)
上 咀作一服。水三盏,酒一盏,同煎至一盏,去滓。热服,宿食消尽服。一服而愈。昔贾德茂男,年十岁,丁未四月十一日,于左腿近膝股内,出附骨痈,不辩肉色漫肿,皮泽木硬,疮势甚大,其左脚乃肝之脾土也,更在足厥阴肝经之分,少侵足太阴脾之分,其脉左三部细而弦,按之缓而微有力,为制此方主治。一方,无黄柏。
内托黄 酒煎汤
黄 当归尾(各二钱) 柴胡(一钱半) 升麻(七分) 连翘 肉桂 黍粘子(炒,各一钱) 黄柏炙甘草(各半钱)
上 咀。好糯米酒一盏半,水一大盏半,同煎至一大盏,去滓。空心宿食消尽温服,待少时,早膳压之,使不令大热上攻中上二焦也。丁未季春,薄度主老,年七十,因寒湿地气,得附骨疽于左腿外侧,足少阳胆经之分,微侵足阳明分,阔六七寸,长一尺,坚硬漫肿,不辨肉色,皮泽深,但行步作痛,以指按至骨大痛,与药一服立止,再服坚硬肿消。
当归散 治附骨痈,及一切恶疮。
当归(半两) 甘草(一两) 山栀子(十二枚) 木鳖子(一枚,去壳)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冷酒调服。
漏芦汤 治附骨疽。
漏芦(去芦) 升麻 连翘 麻黄(去根节,各一两) 防己 木香 白蔹 沉香(各半两) 大黄(锉炒,一两半)
上锉碎。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竹叶七片,煎至七分,入芒硝一钱,搅匀,去滓。
空心温服,取利三二行,未利再服。
应痛丸 治走注疼痛,疑是附骨疽者。
苍术(去皮) 当归 黑牵牛 草乌头(炮,各一两)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醋汤下。
贯众汤 治附骨痈,生股上伏肉间,淋渫。
地骨皮 谷精草 枇杷叶(拭去毛,刷炙) 荆芥(去梗) 蜀椒(去目并合口者,以上各一两)
上捣筛。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和滓淋渫,蘸布帛拓之。
密陀僧散
密陀僧 自然铜(各半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二七枚)
上用苦竹筒一枚,入药在内,纸封筒口,慢火煨,候筒黄色。取出研极细。看疮大小,用药以新汲水调匀,用鸡翎扫涂痈上,甚者不过二七日效。
- 自序
- 卷之一
- 痈疽之源(一)
- 痈疽之别(二)
- 脉法(三)
- 分经络(四)
- 善恶(五)
- 虚实(六)
- 内消(七)
- 内托(八)
- 灸(九)
- 针烙(十)
- 砭镰(十一)
- 敷贴(十二)
- 淋洗(十三)
- 将护(十四)
- 禁忌(十五)
- 肿疡(十六
- 发表
- 辛凉解表
- 辛平解表
- 辛温解表
- 辛热解表
- 攻里
- 发表攻里
- 半表半里
- 内托
- 内消
- 敷贴温药
- 敷贴热药
- 敷贴凉药
- 点药
- 灸法
- 砭法
- 卷之二
- 溃疡
- 大法
- 辨脓
- 取脓
- 发表
- 攻里
- 清热
- 已寒
- 补虚
- 作痛
- 发热
- 恶寒
- 呕逆
- 禁忌
- 追蚀脓蠹
- 去死肉
- 搜脓
- 膏药
- 膏药
- 收口
- 久漏疮
- 痈疽所兼诸证
- 渴
- 呕
- 痛
- 出血
- 疮僵肉
- 疮挛急牵阴入腹
- 咽喉口舌生疮
- 大便秘结
- 大便泻利
- 小便淋闷频数
- 头痛眩晕
- 烦躁
- 自汗盗汗
- 多痰
- 喘急
- 胸痞
- 目斜视上
- 四肢沉重
- 寒热往来
- 厥逆
- 面目浮肿
- 阳气脱陷
- 内痈
- 肺痈
- 肠痈
- 胃脘痈
- 心痈
- 肾痈
- 疔疮
- 发表
- 攻里
- 表里
- 消瘴解毒
- 托里
- 外治
- 入腹
- 走黄
- 危困
- 内疔
- 卷之三
- 痈疽部分
- 痈疽部分·头部(一)
- 百会疽
- 顶门痈
- 额疽
- 太阳疽
- 鬓疽
- 发际疮
- 癞头疮
- 脑疽
- 痈疽部分·面部(二)
- 发眉
- 目疡
- 鼻疽
- 发髭
- 颧疡
- 颊疡
- 发颐(腮)
- 面疮
- 牙叉发
- 承浆痈
- 痈疽部分·耳部(三)
- 耳发
- 耳内疮
- 耳根毒
- 耳后疽(参发颐)
- 总论
- 痈疽部分·口齿部(四)
- 口疮
- 牙痈
- 骨槽风
- 上痈
- 唇疮
- 痈疽部分·项部(五)
- 百脉疽
- 项痈
- 项中疽
- 天柱疽
- 杼疽(参耳后)
- 夹喉疽
- 结喉痈
- 瘰马刀
- 痈疽部分·肩部(六)
- 肩疽
- 肩胛疽
- 左右串
- 缺盆疽
- 肩后疽
- 过肩疽
- 痈
- 腋发
- 夹肢痈
- 痈疽部分·臂部(七)
- 臂痈
- 肘痈(俗名病藕节。)
- 痈(俗名病藕包。)
- 痈疽部分·手部(八)
- 手发背(俗名蜘蛛背。)
- 手心毒
- 虎口疽
- 腕痈
- 手大指疽
- 天蛇头
- 手指节发
- 代指
- 痈疽部分·胸部(九)
- 井疽
- 甘疽
- 膻中疽
- 脾发疽
- 乳痈乳岩
- 卷之四
- 痈疽部分·胁部(十)
- 胁疽
- 内发丹毒
- 痈疽部分·腹部(十一)
- 脐上疽
- 脐痈
- 小腹疽
- 总论
- 痈疽部分·背部(十二)
- 发背
- 痈疽部分·腰部(十三)
- 腰疽
- 缠腰火丹
- 痈疽部分·下部(十四)
- 便毒
- 毛际疡
- 囊痈
- 阴疮
- 妇人阴疮
- 穿裆发锐疽涌泉疽
- 臀痈
- 悬痈
- 痈疽部分·股部(十五)
- 股阴疽
- 股阳疽
- 附骨疽
- 腿游风
- 委中毒
- 痈疽部分·膝部(十六)
- 鹤膝风
- 痈疽部分·胫部(十七)
- 胫疽
- 胫阴痈
- 三里发
- 接骨发
- 骗马坠
- 青蛇便
- 瓜藤缠
- 湿毒流注
- 下注疮
- 内踝疽
- 外踝疽
- 多骨疽(别见)
- 腓发
- 疮
- 肾风疮
- 风疽
- 痈疽部分·足部(十八)
- 脚发
- 脱疽
- 香港脚疮
- 甲疽(嵌甲)
- 脚指缝烂疮
- 足跗发
- 足跗发
- 足心痈
- 肉刺
- 卷之五
- 诸肿
- 石痈、石疽
- 瘭疽(风疽)
- 反花疮
- 多骨疽
- 时毒
- 流注
- 杨梅疮
- 恶疮
- 丹毒
- 赤白游风
- 紫白癜风
- 乌白癞
- 瘾疹
- 疥癣
- 疥
- 癣
- 浸淫疮
- 天泡疮
- 痤
- 热疮痱子
- 卷之五
- 结核
- 瘿瘤
- 疣
- 痣
- 手足皴裂
- 冻疮
- 漆疮
- 发痉
- 类破伤风
- 水入疮
- 马汗入疮
- 跌扑伤损
- 瘀血停积论
- 亡血过多论
- 脉法
- 治法
- 头目鼻耳伤
- 舌唇口喉齿腮伤
- 颈骨肩胛胁肋伤
- 手伤
- 胸腹伤
- 腰臀股膝伤
- 脚伤
- 背脊骨伤
- 阴囊阴门伤
- 筋骨伤
- 束缚敷贴用药
- 用药诀
- 十不治证
- 整骨麻药
- 外治方药
- 内服方药
- 金疮
- 箭头入肉
- 竹木刺针入肉
- 杖疮
- 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 胁肋胀痛
- 腰脊痛
- 腹痛
- 小腹引阴茎作痛
- 肌肉间作痛
- 创口痛
- 瘀血作痛
- 血虚作痛
- 骨伤作痛
- 湿痰作痛
- 肝火作痛
- 青肿不消
- 腐肉不溃
- 新肉不生
- 出血
- 瘀血泛注
- 昏愦
- 眩晕
- 烦躁
- 发热
- 阳气脱陷
- 胸腹痛闷
- 作呕
- 呕吐黑血
- 喘咳
- 作渴
- 大便秘结
- 手足伤损
- 手足疼痛
- 破伤风
- 发痉
- 行气之非
- 下血之非
- 寒药之非
- 不砭之非
- 不补之非
- 汤火疮(灸疮)
- 诸虫兽螫伤
- 通治
- 毒蛇咬
- 蜈蚣咬
- 蠼伤
- 蝎螫
- 蜂螫
- 蜘蛛咬
- 刺毛虫伤
- 蚯蚓伤
- 蝼蛄咬
- 蚕咬
- 犬咬
- 癫犬咬
- 马咬
- 鼠咬
- 人咬
- 虎咬
- 熊咬
- 驴涎马汗疮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