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阅.以观五气.五气者.五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愿闻其五使.当安出.岐伯曰.五官者.五脏之阅也.黄帝曰.愿闻其所出.令可为常.岐伯曰.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入藏必当治里黄帝曰.善.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岐伯曰.五官以辨.阙庭必张.乃立明堂.明堂广大.蕃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博广大.寿中百岁.见此者.刺之必已.如是之人者.血气有余.肌肉坚致.故可苦以针.黄帝曰.愿闻五官.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黄帝曰.以官何候.岐伯曰.以候五脏.故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 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黄帝曰.五脉安出五色安见其常色殆者如何.岐伯曰.五官不辨阙庭不张.小其明堂.蕃蔽不见.又埤其墙.墙下无基.垂角去外.如是者.虽平常殆.况加疾哉.黄帝曰.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脏之气.左右高下.各有形乎.岐伯曰.腑脏之在中也.各以次舍.左右上下.各如其度也.
步步搜拶节节展开.用笔有官止神行之妙.但铸词不甚精湛耳.五阅五脏之外部也.即五官五使五脏之气化也.即五色通篇注重在五官之五色.其明堂一层.前作陪笔.后作补笔.是文本烘托法.
目录
- 卷一
- 九针十二原第一(法天)
- 本输第二(法地)
- 小针解第三(法人)
- 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法时)
- 卷二
- 根结第五(法音)
- 寿夭刚柔第六(法律)
- 官针第七(法星)
- 本神第八(法风)
- 终始第九(法野)
- 卷三
- 经脉第十
- 经别第十一
- 经水第十二
- 卷四
- 经筋第十三
- 骨度第十四
- 五十营第十五
- 营气第十六
- 脉度第十七
- 营卫生会第十八
- 四时气第十九
- 卷五
- 五邪第二十
- 寒热病第二十一
- 癫狂第二十二
- 热病第二十三
- 厥病第二十四
- 病本第二十五
- 杂病第二十六
- 周痹第二十七
- 口问第二十八
- 卷六
- 师传第二十九
- 决气第三十
- 肠胃第三十一
- 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 海论第三十三
- 五乱第三十四
- 胀论第三十五
- 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 逆顺肥瘦第三十八
- 血络论第三十九
- 阴阳清浊第四十
- 卷七
- 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
- 病传第四十二
-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
-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
- 外揣第四十五
- 五变第四十六
- 本藏第四十七
- 卷八
- 禁服第四十八
- 五色第四十九
- 论勇第五十
- 背第五十一
- 卫气第五十二
- 论痛第五十三
- 天年第五十四
- 逆顺第五十五
- 五味第五十六
- 卷九
- 水胀第五十七
- 贼风第五十八
- 卫气失常第五十九
- 玉版第六十
- 五禁第六十一
- 动第六十二
- 五味论第六十三
-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 卷十
-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 行针第六十七
- 上膈第六十八
- 忧恚无言第六十九
- 寒热第七十
- 邪客第七十一
- 通天第七十二
- 卷十一
- 官能第七十三
- 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 卫气行第七十六
-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 卷十二
- 九针论第七十八
- 岁露论第七十九
- 大惑论第八十
- 痈疽第八十一
- 跋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