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也.黄帝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雷公曰.五官之辨奈何.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闻乎.黄帝曰.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雷公曰.官五色.奈何.黄帝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雷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黄帝曰.外内皆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病之在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甚坚者伤于食.雷公曰.以色言病之间甚.奈何.黄帝曰.其色粗以明.沉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五色.各有脏部.有外部.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其脉滑大以代而长者.病从外来.目有所见.志有所恶.此阳气之并也.可变而已.(变谓移精变气也)雷公曰.小子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起也.别之奈何.黄帝曰.当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黄帝曰.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黄帝曰.赤色出两颧.大如母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母指.必不病而卒死.雷公再拜曰.善哉.其死有期乎.黄帝曰.察色以言其时.(以上为前半篇论色论部论病论死大义已晰下文乃申释之耳)雷公曰.善乎.愿卒闻之.黄帝曰.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下谓面王即鼻准也方上谓正当鼻准之上即准上低扼之处凡胃气虚陷者其处必低陷可征也方义与前本 篇大陵掌后两骨之间方下者也义相同旧以为迎香者失之)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 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有阴阳.用阴和阳.用阳和阴.当明部分.万举万当.能别左右.是谓大道.男女异位.故曰阴阳.审察泽夭.谓之良工.沉浊为内.浮泽为外.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黄而膏润为脓.赤甚者为血.痛甚为挛.寒甚为皮不仁.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搏.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积神于心.以知往今.故相气不微.不知是非.属意勿去乃知新故.色明不粗.沉夭为甚.不明不泽.其病不甚.其色散.驹驹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气痛.聚未成也.肾乘心.心先病.肾为应.色皆如是.男子色(色黑色也跟肾乘心说来)在于面王.为小腹痛.下为卵痛.其圜直为茎痛.高为本.下为首.狐疝 阴之属也.女子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散为痛.搏为聚.方员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随而下至胝.为淫.有润如膏状.为暴食不洁.左为左.右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色者.青黑赤白黄.皆端满.有别乡.别乡赤者.其色赤大如榆荚.在面王.为不月.其色上锐首空.上向.下锐.下向.在左右.如法.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以上二节为后半篇详列面色之部详叙察色之法皆申释前半篇之义其词繁不杀看似芜杂而实句句皆指点神情)
头绪既繁.布局亦散.然细审其宾主轻重之理.断续脱卸之法.自觉起伏奇正.步步相生中间有正叙.有带叙.有补叙.有插叙.忽分忽合.忽即忽离.官止神行.极行文变化之能事.
- 卷一
- 九针十二原第一(法天)
- 本输第二(法地)
- 小针解第三(法人)
- 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法时)
- 卷二
- 根结第五(法音)
- 寿夭刚柔第六(法律)
- 官针第七(法星)
- 本神第八(法风)
- 终始第九(法野)
- 卷三
- 经脉第十
- 经别第十一
- 经水第十二
- 卷四
- 经筋第十三
- 骨度第十四
- 五十营第十五
- 营气第十六
- 脉度第十七
- 营卫生会第十八
- 四时气第十九
- 卷五
- 五邪第二十
- 寒热病第二十一
- 癫狂第二十二
- 热病第二十三
- 厥病第二十四
- 病本第二十五
- 杂病第二十六
- 周痹第二十七
- 口问第二十八
- 卷六
- 师传第二十九
- 决气第三十
- 肠胃第三十一
- 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 海论第三十三
- 五乱第三十四
- 胀论第三十五
- 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 逆顺肥瘦第三十八
- 血络论第三十九
- 阴阳清浊第四十
- 卷七
- 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
- 病传第四十二
-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
-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
- 外揣第四十五
- 五变第四十六
- 本藏第四十七
- 卷八
- 禁服第四十八
- 五色第四十九
- 论勇第五十
- 背第五十一
- 卫气第五十二
- 论痛第五十三
- 天年第五十四
- 逆顺第五十五
- 五味第五十六
- 卷九
- 水胀第五十七
- 贼风第五十八
- 卫气失常第五十九
- 玉版第六十
- 五禁第六十一
- 动第六十二
- 五味论第六十三
-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 卷十
-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 行针第六十七
- 上膈第六十八
- 忧恚无言第六十九
- 寒热第七十
- 邪客第七十一
- 通天第七十二
- 卷十一
- 官能第七十三
- 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 卫气行第七十六
-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 卷十二
- 九针论第七十八
- 岁露论第七十九
- 大惑论第八十
- 痈疽第八十一
- 跋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