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妇人血气心腹疼痛,由脏腑虚弱,风邪乘于其间,与真气相击而痛。其痛随气上下,或上冲于心,或下攻于腹,故云血气攻心腹痛也。
〔薛〕前证若气滞血瘀,用没药散。劳伤元气,用补中益气汤。(杂病伤劳倦。)肝脾郁结,用四七汤。(杂病气。)怒动肝火,用小柴胡汤。(热入血室。)肝脾血虚,用四物汤。(通治。)脾肺气虚,用四君子汤。(杂病虚劳。)中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气血俱虚,用八珍汤。(即杂病虚劳八物汤。)一妇人每怒心腹作痛,久而不愈,此肝火伤脾气也。用炒山栀一两,生姜五片,煎服而痛止,更以二陈加山栀、桔梗,乃不再发。一妇人怀抱郁结,不时心腹作痛,诸药不应。用归脾汤(杂病健忘。)倍加炒山栀而愈。
陈湖陆小村母,久患心腹疼痛,每作必胸满呕吐,手足俱冷,面赤唇麻,咽干舌燥,寒热不时,月余竟夕不安,其脉洪大,众以痰火治之,屡止屡作。迨乙巳春,发频而甚,仍用前药反剧。此寒凉损真之故,内真寒而外假热也。且脉息洪弦而有怪状,乃脾气亏损,肝木乘之而然,当温补胃气。遂用补中益气汤加半夏、茯苓、吴茱萸、木香,一服熟寐彻晓,洪脉顿敛,怪脉顿除,诸证释然。
三神丸 治室女血气,腹中刺痛,痛引心端,经行涩少,或月水不调,以致疼痛。
橘皮(二两,焙) 当归(酒浸,炒) 玄胡索(醋煮,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没药散 治一切血气,脐腹撮痛,及产后恶露不下,儿枕块痛。
没药 血竭 桂心 玄胡索 当归 蒲黄 红花 干漆(炒,烟尽) 木香 芍药(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调下。
〔大〕延胡索散 治妇人血气攻心腹疼痛。
延胡索 当归 川芎 桂心(各七钱半) 木香 枳壳 赤芍药 桃仁(各半两)熟地黄(一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
琥珀散 治妇人血气攻心腹,烦躁闷乱,疼痛不止。
琥珀(另研) 没药(另研) 当归(炒) 赤芍药 牡丹皮 延胡索 蒲黄 莪术 桂心(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瑞金散 治妇人血气撮痛,月经不行,预先呕吐疼痛。
玄胡索 牡丹皮 红花(各一钱) 片姜黄(二钱半) 赤芍药 莪术 川芎 当归(各一钱半)官桂(半钱)
作一服,水一盅,酒一盅,同煎至一盅,食前服。
牡丹散 治妇人久虚羸瘦,血块走注,心腹疼痛,不思饮食。
牡丹皮 玄胡索 官桂(各一钱) 京三棱 当归(各一钱半) 莪术 赤芍药 牛膝(各二钱)
上煎服,法同前。
八仙散 治血气心腹 痛,立验。
当归 浓朴 芍药 枳壳(制) 人参(各四分) 甘草 茯苓(各五分) 肉豆蔻(二分)
上为末,水二升,煮取八合,空心分三服。
又八仙散 (《灵苑》治证同前。)
棕榈(二两) 当归(一两,并锉碎,一处烧成炭,细研) 麝香(一钱,细研)
上同研令停,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玄胡索汤 治妇人室女七情所感,血与气并,心腹疼痛,或连腰胁,甚作搐搦,一切血气,经候不调,并宜服之。
玄胡索 蒲黄 赤芍药 片姜黄 当归(去芦,各一钱半) 乳香 木香(不见火)官桂(不见火) 没药(各一钱) 甘草(半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食前服。
大效琥珀散 (《灵苑》)治妇人心膈迷闷,腹脏掐撮疼痛,气急气闷,月信不调等疾。
乌药 莪术(各二两) 当归(一两)
上并生为细末,温酒调二钱服,服后以食压之。忌生冷油腻等物。如是产后诸疾,炒生姜、酒调下。
治血气不调,脐下痛。
桑耳 子 桂心 土瓜根 川芎(各四分) 甘草(二分) 牛膝 赤茯苓(各五分)大黄 白芍药(各六分) 干地黄(八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醋汤吞下二十丸。
蠲痛散 治妇人血气刺痛。
荔枝核(烧存性,半两) 香附子(去毛、炒,一两)
上为细末,盐汤米饮调下二钱,不拘时候。
没药散 治妇人血气疼痛不可忍者。(出《博济方》)
红花 没药(研) 延胡索(炒) 当归(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童便半盏,酒半盏,同煎至六分,热服。用烧赤秤锤淬过调服亦可。常服只用温酒。
菖蒲丸 治妇人脾血积气及心脾疼。
菖蒲(九节者,六两) 吴茱萸(炮) 香附子(炒去毛,各四两)
上三味并锉细,以酽醋五升煮干为度,焙干研细末,以好神曲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食前,以淡姜汤吞下四五十丸,日三服,橘皮汤下亦好。
手拈散 治血气心腹疼痛。
草果 玄胡索 五灵脂 没药(各等分)
为末,每二钱,温酒调服。
木香枳术丸 破滞气,消饮食,开胃进食,消化痰涎。
木香 枳实(炒,各一两) 白术(二两)
上每服五钱,姜枣水煎服。
木香化滞汤 治脾胃虚弱,饮食停滞,腹胀作痛,或心下痞满,不思饮食。若忧怒饮食而致者,尤宜用之。
木香 红花(各三钱) 橘皮 当归尾 枳实(炒,各二钱) 柴胡(四钱) 草豆蔻 甘草(炙,各半两) 半夏(一两)
上每服三五钱,姜水煎服。
- 自序
- 卷之一
- 治法通论
- 养血
- 抑气
- 抑气养血
- 理气活血消积
- 理气行血
- 理气和血
- 养血润燥
- 温经之剂气血攻补备焉
- 温经涩脱
- 温经养血
- 温经理气和血
- 和血温经
- 温经理气
- 涩脱燥湿
- 治错杂之邪
- 攻积
- 卷之一调经门
- 经候总论
- 辨色
- 审多少
- 先期后期
- 调经平剂
- 调经暖剂
- 调经破血之剂
- 针灸
- 身痛
- 腹痛
- 发热
- 寒热
- 热入血室
- 泄泻
- 月水不断
- 月水不利
- 过期不止
- 经闭
- 室女经闭成劳
- 针灸
- 血崩
- 大法
- 开痰
- 行气
- 消污血
- 补养
- 补脾升阳
- 升阳
- 养血行气
- 补中去积
- 凉剂
- 温剂
- 涩剂
- 燥剂
- 补涩
- 血见黑则止
- 运气
- 针灸
- 杀血心痛
- 赤白带下
- 燥剂
- 润剂
- 补剂
- 温补
- 补涩温
- 涩剂
- 凉剂
- 温剂
- 排脓
- 消瘀血
- 室女带下
- 胎前白带
- 白浊白淫
- 卷之二杂症门上(杂证男女一也。此二卷方论,出女科书,多杂病书所遗,故存之耳。)
- 虚劳
- 初病大法
- 无热虚劳
- 有热虚劳
- 瘵骨蒸热
- 补虚
- 补虚退热润燥
- 攻补兼施
- 攻积
- 破血劫痰
- 通经破血
- 清肺
- 凉剂
- 寒热并用
- 传尸
- 止嗽
- 治胸痹
- 出音声
- 治喉痛
- 血风劳
- 客热
- 寒热
- 恶寒
- 中风
- 角弓反张
- 口噤
- 不语
- 风痹手足不随
- 自汗
- 贼风偏枯
- 偏风口
- 飞尸血厥
- 螈
- 颤振
- 惊悸
- 失血心神不安
- 颠狂
- 血风烦闷
- 血风攻脾不能食
- 身体骨节疼痛
- 走疰痛
- 头目眩晕
- 头痛
- 心痛
- 心腹痛
- 小腹痛
- 项筋强痛
- 两胁胀痛
- 腰痛
- 腰脚疼痛
- 臂痛
- 香港脚
- 瘾疹瘙痒
- 卷之三杂证门下
- 痰饮
- 咳嗽
- 喘满
- 呕吐
- 霍乱
- 翻胃吐食
- 血膈
- 鼻衄
- 吐血
- 积聚瘕
- 八瘕
- 痞
- 食
- 血
- 腹中瘀血
- 癖
- 疝瘕
- 心腹胀满
- 嘈杂
- 小便淋沥
- 脬转不得小便
- 小便数
- 遗尿失禁
- 小便出血
- 大便下血
- 大便不通
- 大便或秘或利
- 泄泻
- 协热下利
- 滞下
- 痢后呕哕
- 痔
- 脱肛
- 前阴诸疾
- 阴肿
- 阴痒
- 阴痛
- 阴疮
- 阴痔
- 阴挺下脱
- 阴冷
- 交接辄血出痛
- 交接他物所伤
- 伤丈夫头痛
- 与鬼交通
- 卷之四胎前门
- 求子
- 诊脉
- 调经
- 养精
- 针灸
- 知时
- 成胎
- 候胎
- 验胎法
- 胎产大法
- 食忌
- 药忌
- 起居忌
- 逐月养胎法
- 恶阻
- 痰逆不食
- 胎动不安
- 胎上逼心
- 妊娠经来漏胎下血
- 胎漏黄汁下或如豆汁
- 跌扑伤胎毒药伤胎
- 心痛
- 心腹痛
- 腹痛
- 小腹痛
- 腰腹及背痛
- 心腹胀满
- 胎水肿满
- 腹内钟鸣
- 积聚
- 孕痈
- 伤食
- 中恶
- 中风
- 风痉
- 螈
- 眩晕
- 惊悸
- 喑
- 烦
- 烦躁口干
- 吐血衄血咳唾血
- 咳嗽
- 喘
- 疟
- 霍乱
- 泄泻
- 滞下
- 大小便不通
- 小便不通
- 淋
- 遗尿
- 尿血
- 眼目
- 脏躁悲伤
- 妊病可下胎断胎
- 胎自堕
- 胎堕后为半产
- 胎不长
- 日月未足欲产过期不产
- 鬼胎
- 临产坐草法
- 催生法
- 滑剂
- 苦剂
- 香剂
- 行气
- 行血
- 固血
- 破血
- 外取
- 杂方
- 针灸
- 交骨不开
- 下死胎法
- 热剂
- 寒剂
- 滑剂
- 卷之五产后门
- 产后将调法
- 通用方
- 胞衣不下
- 针灸
- 血晕
- 针灸
- 厥逆
- 血不下
- 血不止
- 心痛
- 腹痛
- 恶露不尽
- 胁胀痛
- 腰痛
- 头痛
- 脚气
- 遍身疼痛
- 中风
- 虚极生风
- 口噤
- 角弓反张
- 汗出多而变痉
- 螈
- 拘挛
- 不语
- 狂言谵语
- 颠狂
- 乍见鬼神
- 惊悸
- 恍惚
- 虚烦
- 渴
- 自汗
- 黄疸
- 发热
- 往来寒热
- 疟
- 蓐劳
- 虚羸
- 冷劳
- 痞闷
- 腹胀
- 水肿
- 积聚
- 霍乱
- 呕吐
- 吃逆
- 咳嗽
- 喘
- 鼻衄
- 血崩
- 月水不调
- 月水不通
- 泻利
- 赤白痢
- 大便秘涩
- 大小便不通
- 遗屎
- 淋
- 小便数
- 小便不禁
- 小便出血
- 大便下血
- 阴脱产门不闭
- 阴中肉线
- 阴蚀
- 乳少
- 乳汁自出
- 吹奶
- 妒乳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