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妇人小便出血者,由心主于血,血之行身通遍经络,循环脏腑,血性得寒则凝涩,得热则流散,失其常经,溢渗入于胞内,故小便出血也。
〔薛〕妇人小便尿血,或因膏粱炙爆,或因醉饱入房,或因饮食劳役,或因六淫七情,以致元气亏损,不能统摄归源。若因怒动肝火者,用加味逍遥散调送发灰。肝经风热者,送子芩丸。久而血虚者,用八珍送发灰。若膏粱积热者,用清胃散加槐花、甘草。
房劳所伤者,用六君加柴胡、升麻。风热所伤者,用四君加防风、枳壳。凡久而亏损元气者,用补中益气为主。郁结伤脾者,用济生归脾为主,一妇人尿血,因怒气寒热,或头痛,或胁胀,此肝血虚而肝火盛,用加味逍遥散而血胀止,补中益气加蔓荆子而头痛痊。后郁怒腹痛尿血,仍用前散,加龙胆草并归脾汤治之。将愈,又因饮食所伤,复作心忡不宁,彻夜不寐,仍用前汤而痊。一妇人尿血,面黄体倦,饮食不甘,晡热作渴,此脾胃气虚不能摄血归经,用补中益气以补胃气,用归脾汤以解郁结,更用加味逍遥散以调养肝血而痊。一妇人小便出血,服四物、蒲黄之类,更加发热吐痰,加芩连之类,又饮食少思,虚证蜂起,肝脉弦而数,脾脉弦而缓,此因肝经风热,为沉阴之剂,脾伤不能统摄其血,发生诸脏而然也。余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痊。
鹿茸散 (《大全》)治妇人劳损虚羸尿血。
鹿茸 当归 熟地黄 葵子 蒲黄 续断(各等分)
上为细末,酒调二钱,日三服。
发灰散 治小便尿血,或先尿而后血,或先血而后尿,亦远近之谓也。又治饮食忍小便,或走马房劳,皆致脬转,脐下急痛不通。兼治肺疽心衄内崩,吐血一两口,或舌上血出如针孔,若鼻衄吹内立已。
乱发烧灰(《本草》云∶能疗瘀血,通关格,利水道,破 瘕、痈疽、抓尿刺、下疰、杂疮,疗脬转,通大小便,咳嗽,鼻衄。)
上一味,用米醋二合,汤少许,调服二钱,井华水调亦得。服药讫,即炒黑豆叶蹲其上,则通。
生干地黄散 治妇人尿血不止。
生干地黄(二两) 柏叶 黄芩(各半两) 阿胶(炒成珠,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七分,去滓温服。
当归散 治妇人小便出血,或时尿血。
当归 羚羊角(屑) 赤芍药(各半两) 生地黄(一两) 刺蓟叶(三分)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煎去滓服。
又方
羚羊角(屑) 龙骨 当归 蒲黄(各一两) 生地黄(二两)
上为细末,粥饮调下二钱,食前服。
又方 以生地黄捣取汁,每服一小盏,日二服。
又方 以蒲黄末酒调二钱服之。水调亦可。
又方 以鹿角胶(二两,炙令黄。)以水一大盏,煎至半盏,去滓分为三服,食前服。
《补遗》∶小便出血,竹茹一大块,水煎服。
又方 川牛膝去芦,浓煎服。
又方 当归、白芷为末,米饮下二钱。
又方 催生如神散,童子小便和酒调下。
治妇人卒伤于热,尿血 陈总领云∶余顷在章贡时,年二十六,忽小便后出鲜血数点,不胜惊骇,却全不疼,如是一月,如不饮酒则血少,骇不能止。偶有乡兵告以市医张康者,常疗此疾,遂延之来,供一器清汁,云是草药,添少蜜解以水,两服而愈。既浓酬之,遂询其药名,乃镜面草,一名螺靥草,其色青翠,所在石阶缝中有之。
- 自序
- 卷之一
- 治法通论
- 养血
- 抑气
- 抑气养血
- 理气活血消积
- 理气行血
- 理气和血
- 养血润燥
- 温经之剂气血攻补备焉
- 温经涩脱
- 温经养血
- 温经理气和血
- 和血温经
- 温经理气
- 涩脱燥湿
- 治错杂之邪
- 攻积
- 卷之一调经门
- 经候总论
- 辨色
- 审多少
- 先期后期
- 调经平剂
- 调经暖剂
- 调经破血之剂
- 针灸
- 身痛
- 腹痛
- 发热
- 寒热
- 热入血室
- 泄泻
- 月水不断
- 月水不利
- 过期不止
- 经闭
- 室女经闭成劳
- 针灸
- 血崩
- 大法
- 开痰
- 行气
- 消污血
- 补养
- 补脾升阳
- 升阳
- 养血行气
- 补中去积
- 凉剂
- 温剂
- 涩剂
- 燥剂
- 补涩
- 血见黑则止
- 运气
- 针灸
- 杀血心痛
- 赤白带下
- 燥剂
- 润剂
- 补剂
- 温补
- 补涩温
- 涩剂
- 凉剂
- 温剂
- 排脓
- 消瘀血
- 室女带下
- 胎前白带
- 白浊白淫
- 卷之二杂症门上(杂证男女一也。此二卷方论,出女科书,多杂病书所遗,故存之耳。)
- 虚劳
- 初病大法
- 无热虚劳
- 有热虚劳
- 瘵骨蒸热
- 补虚
- 补虚退热润燥
- 攻补兼施
- 攻积
- 破血劫痰
- 通经破血
- 清肺
- 凉剂
- 寒热并用
- 传尸
- 止嗽
- 治胸痹
- 出音声
- 治喉痛
- 血风劳
- 客热
- 寒热
- 恶寒
- 中风
- 角弓反张
- 口噤
- 不语
- 风痹手足不随
- 自汗
- 贼风偏枯
- 偏风口
- 飞尸血厥
- 螈
- 颤振
- 惊悸
- 失血心神不安
- 颠狂
- 血风烦闷
- 血风攻脾不能食
- 身体骨节疼痛
- 走疰痛
- 头目眩晕
- 头痛
- 心痛
- 心腹痛
- 小腹痛
- 项筋强痛
- 两胁胀痛
- 腰痛
- 腰脚疼痛
- 臂痛
- 香港脚
- 瘾疹瘙痒
- 卷之三杂证门下
- 痰饮
- 咳嗽
- 喘满
- 呕吐
- 霍乱
- 翻胃吐食
- 血膈
- 鼻衄
- 吐血
- 积聚瘕
- 八瘕
- 痞
- 食
- 血
- 腹中瘀血
- 癖
- 疝瘕
- 心腹胀满
- 嘈杂
- 小便淋沥
- 脬转不得小便
- 小便数
- 遗尿失禁
- 小便出血
- 大便下血
- 大便不通
- 大便或秘或利
- 泄泻
- 协热下利
- 滞下
- 痢后呕哕
- 痔
- 脱肛
- 前阴诸疾
- 阴肿
- 阴痒
- 阴痛
- 阴疮
- 阴痔
- 阴挺下脱
- 阴冷
- 交接辄血出痛
- 交接他物所伤
- 伤丈夫头痛
- 与鬼交通
- 卷之四胎前门
- 求子
- 诊脉
- 调经
- 养精
- 针灸
- 知时
- 成胎
- 候胎
- 验胎法
- 胎产大法
- 食忌
- 药忌
- 起居忌
- 逐月养胎法
- 恶阻
- 痰逆不食
- 胎动不安
- 胎上逼心
- 妊娠经来漏胎下血
- 胎漏黄汁下或如豆汁
- 跌扑伤胎毒药伤胎
- 心痛
- 心腹痛
- 腹痛
- 小腹痛
- 腰腹及背痛
- 心腹胀满
- 胎水肿满
- 腹内钟鸣
- 积聚
- 孕痈
- 伤食
- 中恶
- 中风
- 风痉
- 螈
- 眩晕
- 惊悸
- 喑
- 烦
- 烦躁口干
- 吐血衄血咳唾血
- 咳嗽
- 喘
- 疟
- 霍乱
- 泄泻
- 滞下
- 大小便不通
- 小便不通
- 淋
- 遗尿
- 尿血
- 眼目
- 脏躁悲伤
- 妊病可下胎断胎
- 胎自堕
- 胎堕后为半产
- 胎不长
- 日月未足欲产过期不产
- 鬼胎
- 临产坐草法
- 催生法
- 滑剂
- 苦剂
- 香剂
- 行气
- 行血
- 固血
- 破血
- 外取
- 杂方
- 针灸
- 交骨不开
- 下死胎法
- 热剂
- 寒剂
- 滑剂
- 卷之五产后门
- 产后将调法
- 通用方
- 胞衣不下
- 针灸
- 血晕
- 针灸
- 厥逆
- 血不下
- 血不止
- 心痛
- 腹痛
- 恶露不尽
- 胁胀痛
- 腰痛
- 头痛
- 脚气
- 遍身疼痛
- 中风
- 虚极生风
- 口噤
- 角弓反张
- 汗出多而变痉
- 螈
- 拘挛
- 不语
- 狂言谵语
- 颠狂
- 乍见鬼神
- 惊悸
- 恍惚
- 虚烦
- 渴
- 自汗
- 黄疸
- 发热
- 往来寒热
- 疟
- 蓐劳
- 虚羸
- 冷劳
- 痞闷
- 腹胀
- 水肿
- 积聚
- 霍乱
- 呕吐
- 吃逆
- 咳嗽
- 喘
- 鼻衄
- 血崩
- 月水不调
- 月水不通
- 泻利
- 赤白痢
- 大便秘涩
- 大小便不通
- 遗屎
- 淋
- 小便数
- 小便不禁
- 小便出血
- 大便下血
- 阴脱产门不闭
- 阴中肉线
- 阴蚀
- 乳少
- 乳汁自出
- 吹奶
- 妒乳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