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痛有二。一谓目 白眼痛。一谓目珠黑眼痛。盖目 白眼痛属阳。故昼则疼甚。点苦寒药则效。经所谓白眼赤脉法于阳是也。目珠黑眼痛属阴。故夜则疼甚。点苦寒药反剧。经所谓瞳子黑眼法于阴故也。
楼全善云。夏枯草散。治目珠痛。至夜则疼甚者神效。血热。本方加当归、芍药。虚人。四物汤换生地加羌活、香附。下咽则疼减。风热瞳痛甚。泻青丸、洗肝散选用。
白眼痛多有赤脉。若恶寒脉浮为在表。选奇汤。脉实有力。大府闭为在里。泻青丸加薄荷、甘草。亦有不肿不红。但沙涩昏痛者。 乃脾肺气分隐伏之湿热。秋天多有此患。故俗谓之稻芒赤。
泻青丸加黄 、甘草。
天行赤热证目赤痛。或睥肿头重。怕热羞明。涕泪交流。里巷老幼相传。治法前后不可镰洗。只用童子小便煎黄连温洗。日三五遍。更用宣胡二连、白矾、雄黄。共研细调。姜汁点大 。通其恶泪。其痛立止。先服洗心散一剂。次用洗肝散一二服。此证只气候瘴毒之染。全属外因。虽有赤丝乱脉。赤肿痛甚。终不伤损瞳神也。二七日不愈。必犯本虚之故防变他证。
暴露赤眼证 此证与天行赤热眼同。而天行能传染。此但患一人。而无传染。天行虽痛肿而无翳。此则痛而生翳。为不同耳。切不可镰洗。亦不可用补。先宜酒煎散发散。次与大黄当归散疏通血气。洗以黄连、当归、赤芍滚汤泡。乘热熏洗。冷即再温。日三五次。
暴风客热证 卒然而发。其证白仁壅起。包小乌睛。疼痛难开。此肺经受毒风不散。热攻眼中。致令白睛浮肿。虽有肿胀。治亦易退。非若肿胀如杯之比。宜服泻肺汤。肿湿甚者。稍加麻黄三四分。赤肿甚者。加黄连半钱。生地黄一钱。
火胀大头证 目赤痛而头目浮肿。夏月多有此患。有湿热风热。湿热多泪而睥烂。风热多胀痛而憎寒。普济消毒饮随证加减。若失治则血滞于内。虽得肿消。而目必变也。
羞明怕热证 热亮之处。则目痛涩。畏避不能开。火郁于上也。病在心肝脾三经。火燥血热。
偏在阳分。盖己之精光弱而不能敌彼之光者。生料六味丸换生地去山萸。加决明、羌活、芩、连。若风气攻注。眵泪羞明。密蒙花散。风痛日久。渐变作火而羞明畏热。头目胀痛。若以风药与之则火愈炽。此风火相煽。选奇汤倍加葱白。怕热皆有余证。羞明有不足证。患久不已。此风从火化也。还睛丸。若目不赤痛而羞明者。乃血不足。胆汁少也。神效黄 汤。今人皆称怕日羞明。俗传音近之误。
睑硬睛疼证 不论有障无障。但或头痛者尤急。乃风热痰火。及头风夹攻。血滞于睥内所致。
先用香油调姜粉擦之。稍软翻睥开导。若坚硬之甚。其胀日高。虽治不退不软。此头风欲成毒也。石膏散加羌活、全蝎。不应。用通肝散。若有障膜。绛雪膏、石燕丹选用。
赤热如邪证 眼不赤不疼。乍痛如神祟者。阴阳升降不和。气血偏胜相攻使然。或有血虚者。
下午痛。大黄当归散。或有气虚火旺者。上昼痛甚。助阳和血汤。
气眼痛 才怒气则目疼。肝火过旺也。石决明、草决明、楮实、香附、木贼、甘草、川芎、蝉蜕等为末。清茶调下。
珠痛如针证 病属心经实火。若蓦然一二处如针刺。目虽不赤。亦是心经流火。宜洗心散。
然此证多有体疲目劳。营气不上潮于目而如针刺之痛者。宜养其营。若降火则殆矣。
热结膀胱证 目病小便不通利而头疼寒热者方是。若小便清利者非也。宜先利其水。后治其目。五苓散加车前、滑石之类。血热。导赤散合益元散。
肝风目暗证肝肾虚热。生风疼痛。举发无时。眼睛坠疼。颇有赤涩泪出。眼前多花发。一物如见两般。白蒺藜散、还睛丸选用。
大小雷头风证 不论偏正。但头痛倏疾而来。疼至极而不可忍。身热头旋。恶心呕吐。目痛便秘。若失治。祸变不测。目必损坏。轻则HT 凸。重则结白如珠而变内障。清震汤。
左右偏头风证 久则左发损左目。右发损右目。有左损反攻右。右损反攻左而二目俱损者。
若外有赤痛泪热等病。则外证生。若内有昏眇眩晕等病。则内证生矣。痛从内起止于脑。则攻害迟。痛从脑起止于内。则攻害速。若痛从中发。及眉梁内上星中发者。两目俱害也。从头风例治之。
阳邪风证 额板眉棱骨痛也。发则多于六阳用事之时。元气弱者。则有内证之患。若兼火者。
则有证外之病。选奇汤、清空膏、还睛丸选用。
阴邪风证 脑后枕骨痛也。多发于六阴用事之时。发则虚晕耳鸣。久而不治。内障成矣。三因芎辛汤。
巅顶风证 顶骨内痛极如锤如钻也。夹痰湿者。每痛多眩晕。若痛连及目珠而胀急瘀赤者。
外证之恶候。若昏眇则内证成矣。外证用羌活胜风汤。内证冲和养胃汤。痰湿。礞石滚痰丸。
卒脑风证 太阳内如槌似钻而痛也。若痛及目珠。珠外有赤脂纵贯及瘀滞者。外证之恶候也。
若珠不赤痛。自觉视如云遮雾障渐渐昏眇者。内证成矣。治法如巅顶风证。急早治之。以免后虑。游风证 头风痛无常位。一饭之顷。游易数遍。若痛缓而珠赤。必变外障。痛甚而肿胀紧急者。必有瘀滞之患。久而失治。不赤痛而昏眇者。内证成矣。
邪风证 人素有头风。因而目病。内经所谓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是也。发则头痛目亦病。目病头亦痛。轻则一年数发。重则连绵不已。先用羌活胜风汤。次与还睛丸。目中常若风吹状者。此火气内伏。阳气不行于外也。大追风散。若无赤痛而止内胀昏眇者。内证成矣。
- 自序
- 凡例(六则)
- 卷一 中风门
- 中风(类中导入)
- 卷二 诸伤门
- 伤寒
- 暑(参绪论暑证)
- 湿(湿热)
- 燥
- 火
- 伤饮食
- 劳倦
- 虚损(传尸)
- 卷三 寒热门
- 发热
- 热
- 潮热
- 恶寒(背恶寒)
- 振寒
- 战栗
- 寒热
- 疟
- 厥
- 卷三 诸气门上
- 气
- 郁
- 痞满
- 腹满
- 水肿
- 鼓胀
- 积聚
- 卷四 诸气门下
- 痰饮(唾)
- 咳嗽
- 肺痿(肺胀)
- 肺痈
- 喑
- 喘(短气、少气、逆气、哮)
- 卷四 诸呕逆门
- 噎膈
- 反胃
- 呕吐哕
- 霍乱(干霍乱、吐利)
- 关格
- 呃逆(噫气、诸逆冲上)
- 胃脘痈
- 卷五 诸血门
- 诸见血证
- 衄血
- 吐血
- 溲血
- 吐血(有误)
- 蓄血
- 卷五 诸痛门
- 诸痛
- 头痛
- 面痛
- 心痛胃脘痛(心疝、心瘥)
- 胸痹
- 腹痛
- 胁痛
- 腰痛
- 脊痛脊强(尻痛)
- 肩背痛
- 臂痛(手痛、手气)
- 腿痛(大股痛)
- 膝痛(足跟痛、足心痛)
- 身体痛
- 卷六 痿痹门
- 痹
- 痛风(历节)
- 麻木(与痹证参看)
- 痿(痿厥)
- 百合
- 香港脚
- 鹤膝风
- 卷六 诸风门
- 疠风
- 胃风
- 破伤风
- 跌扑
- 痉(与缵结二论痉例参看)
- 螈
- 颤振
- 挛
- 眩晕
- 卷六 神志门
- 癫
- 狂
- 痫
- 烦躁(与绪论参看)
- 虚烦(与绪论参看)
- 妄
- 循衣摸床
- 喜笑不休
- 怒
- 悲
- 惊
- 悸
- 恐
- 健忘
- 入魔走火
- 养性论
- 卷七 大小府门
- 泄泻
- 痢
- 大小便不通
- 大便不通
- 小便不通(闭癃)
- 淋
- 小便不禁(小便频数遗溺)
- 小便黄赤
- 遗精
- 赤浊白浊(白淫筋疝)
- 前阴诸疾
- 疝
- 交肠
- 肠鸣
- 肠痈
- 脱肛(谷道痒痛)
- 痔(漏)
- 卷八 七窍门上
- 目疾统论
- 开导说
- 点服药说
- 钩割针烙说
- 金针开内障论(造金针法)
- 目痛
- 目赤
- 目青
- 目肿胀
- 目痒
- 外障
- 内障
- 瞳神散大
- 瞳神紧小
- 瞳神欹侧
- 目昏
- 暴盲
- 青盲
- 雀盲
- 真睛膏损
- 膏伤珠陷
- 神水将枯
- 辘轳转关
- 神珠将反
- 瞳神反背
- 青黄凸出
- 珠中气动
- 倒睫拳毛
- 睥急紧小
- 风沿烂眼
- 目泪不止
- 目疮疣
- 五疳证
- 漏睛
- 不能近视
- 不能远视
- 目妄见
- 目闭不开
- 目为物所伤
- 伤寒愈后之病
- 经逆赤肿
- 妊娠目病
- 产后目病
- 痘疹余毒证
- 因风证
- 因毒证
- 因他证
- 时复证
- 卷八 七窍门下
- 耳
- 鼻
- 口
- 齿(龋蛀、骨槽风)
- 髭发
- 唇
- 舌
- 面
- 咽喉(哽)
- 卷九 疮疡门
- 痈疽
- 卷九 杂门
- 汗
- 不得卧(多卧嗜卧)
- 不能食(恶食、饥不能食)
- 不能语
- 消瘅
- 痰火
- 黄瘅(目黄)
- 嘈杂(嗳气、KT)
- 欠嚏
- 身重(解)
- 脱营失精
- 脱
- 过饥胃竭
- 药蛊
- 臭毒
- 番痧
- 岭南瘴毒
- 虫
- 蛊毒(射工溪毒诸中毒)
- 药对解法
- 急救治例
- 卷十 妇人门上
- 经候
- 胎前
- 临蓐
- 卷十一 妇人门下
- 产后
- 疮疡
- 卷十一 婴儿门上
- 脉法
- 面目证
- 五脏虚实寒热
- 变蒸
- 胎证
- 胎毒
- 噤风撮口脐风
- 急欲乳
- 弄舌
- 游风猴疳
- 胎惊
- 目睛动
- 唇口蠕动
- 发搐
- 癫痫
- 睡中惊动
- 目动切牙
- 摇头便血
- 偏风口噤
- 角弓反张
- 急惊
- 漫惊
- 天钓内钓
- 盘肠气痛
- 伤风
- 诸经发热潮热
- 伤寒夹惊夹食
- 咳嗽
- 喘
- 土泻
- 病
- 疟
- 痢
- 脱肛
- 便血
- 大便不通
- 小便不利
- 遗尿
- 疳
- 二便色白
- 食积
- 腹痛腹胀
- 烦渴
- 汗
- 黄瘅
- 蛔
- 疝
- 目
- 耳
- 鼻塞鼻衄
- 解颅
- 龟胸背
- 虚羸
- 五迟五硬五软
- 失音
- 切牙
- 夜啼惊啼
- 喜笑不休
- 循衣撮空
- 寿夭
- 卷十二 婴儿门下
- 钱氏痘疹论
- 丹溪参补陈氏痘疹论
- 薛立斋痘疹大要
- 魏桂岩逆顺险三法论
- 翁仲仁痘疹论
- 痘疹握机论
- 辨证(六则)
- 表里虚实论
- 气血虚实论
- 虚证防变论
- 虚证变实论
- 虚证似实论
- 实证似虚论
- 热证变虚论
- 毒盛变虚论
- 气虚血热毒盛三法治例
- 汗下论
- 所感轻重论
- 死而复苏论
- 原委
- 发热
- 见点
- 部位
- 形色
- 起胀
- 灌浆
- 收靥
- 脱痂
- 陷伏
- 倒
- 夹斑
- 板黄
- 赤
- 斑烂
- 饮食
- 吐泻
- 腹痛
- 腹胀
- 腰痛
- 二便秘涩
- 大便秘
- 溺涩
- 痢
- 惊搐
- 咳喘
- 涕唾
- 咽喉
- 呛水
- 失音
- 寒颤切牙
- 发泡
- 发痒
- 发渴
- 烦躁
- 昏沉
- 汗出
- 失血
- 身痛
- 头面
- 正额
- 手足
- 唇舌
- 眼目
- 余毒
- 妇人
- 痘形
- 异痘
- 逆证
- 诸证
- 看法
- 用药
- 禁忌
- 麻疹总论
- 例治(四十则)
- 水痘
- 附种痘说
- 卷十三 专方
- 中风门
- 伤寒门
- 暑门
- 湿门
- 燥门
- 火门
- 伤饮食门
- 劳倦门
- 虚损门
- 潮热门
- 恶寒门
- 振寒门
- 战栗门
- 寒热门
- 疟门
- 厥门
- 气门
- 郁门
- 痞满门
- 腹满门
- 水肿门
- 鼓胀门
- 积聚门
- 痰饮门
- 咳嗽门
- 肺痿门
- 肺痈门
- 喑门
- 喘门
- 卷十四 专方
- 噎膈门
- 反胃门
- 呕吐哕门
- 霍乱门
- 关格门
- 呃逆门
- 胃脘痈门
- 诸见血门
- 衄血门
- 吐血门
- 溲血门
- 下血门
- 蓄血门
- 头痛门
- 面痛门
- 心痛胃脘痛门
- 胸痹门
- 腹痛门
- 胁痛门
- 腰痛门
- 脊痛脊强门
- 肩背痛门
- 臂痛手痛门
- 腿痛门
- 膝痛门
- 身体痛门
- 痹门
- 痛风门
- 麻木门
- 痿门
- 百合门
- 香港脚门
- 鹤膝风门
- 疠风门
- 胃风门
- 破伤风门
- 跌扑门
- 痉门
- 螈门
- 颤振门
- 挛门
- 眩晕门
- 癫门
- 狂门
- 痫门
- 烦躁门
- 虚烦门
- 妄门
- 循衣摸床门
- 喜笑不休门
- 怒门
- 悲门
- 惊门
- 悸门
- 恐门
- 健忘门
- 入魔走火门
- 养性门
- 泄泻门
- 痢门
- 大小便不通
- 大便不通
- 小便不通
- 淋门
- 小便不禁门
- 小便黄赤门
- 遗精门
- 赤浊白浊门
- 前阴诸疾门
- 疝门
- 交肠门
- 肠鸣门
- 肠痈门
- 脱肛门
- 痔门
- 卷十五 专方
- 目门
- 耳门
- 鼻门
- 口门
- 齿门
- 髭发门
- 唇门
- 舌门
- 面门
- 咽喉门
- 痈疽门
- 汗门
- 不得卧门
- 不能食门
- 不能语门
- 消瘅门
- 痰火门
- 黄痹门
- 嘈杂门
- 身重门
- 脱营失精门
- 过饥胃竭门
- 药蛊门
- 臭毒门
- 番沙门
- 岭南瘴毒门
- 虫门
- 蛊毒门
- 妇人门上
- 妇人门下
- 婴儿门上
- 婴儿门下
- 卷十六 祖方
- 桂枝汤(玉函)
- 麻黄汤(玉函)
- 续命汤(金匮名古今录验续命汤)
- 升麻汤(一名升麻葛根汤)
- 小柴胡汤(玉函千金名黄龙汤)
- 星香汤
- 术附汤
- 四逆汤(玉函)
- 理中汤(玉函金匮名人参汤)
- 半夏泻心汤(玉函)
- 局方七气汤
- 崔氏八味丸(金匮作汤。名生料八味丸)
- 金匮枳术汤
- 平胃散(局方)
- 二陈汤(局方)
- 四君子汤(局方)
- 四物汤(局方)
- 保元汤
- 生脉散
- 二冬膏
- 桔梗汤(玉函)
- 防己黄汤(金匮)
- 栀子豉汤(玉函)
- 小承气汤(玉函)
- 抵当汤(玉函)
- 凉膈散(局方)
- 备急丸(金匮)
- 伊芳尹三黄汤(仓公名火齐汤。金匮名泻心汤)
- 十枣汤(玉函)
- 五苓散(玉函)
- 益元散(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
- 白虎汤(玉函)
- 驻车丸(千金)
- 佐金丸
- 大补丸
- 金液丹(局方)
- 卷十六 附张介宾八略总论
- 补略
- 和略
- 攻略
- 散略
- 寒略
- 热略
- 固略
- 因略
- 兼略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