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云。疟先寒而后热者。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先热而后寒者。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
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如是者。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气内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肌肉。故命曰瘅疟。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 然。热止汗出。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 。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凡治疟先发时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
金匮云。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肌肉。
疟之寒热更作。因阴阳之气互为争并。若阴衰离绝其阳。而阳亦不并之阴。故阳独发。但热而已。其少气烦冤者。肺主气。肺受火抑故也。手足热者。阳主四肢。阳盛则四肢热也。欲呕者。火邪上冲。胃气逆也。内藏于心者。阳盛则火气内藏。而外舍分肉之间也。消烁肌肉者。火盛则肌肉烁也。此条合后条温疟观之。亦可以白虎汤治瘅疟也。
白虎专于退热。其分肉四肢。内属脾胃。非切于所舍者乎。又泻肺火。非救其少气烦冤者乎。设其别有兼证。岂不可推加桂之例而加别药乎。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疼。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内经言温疟先热后寒。仲景言温疟则但热不寒。有似瘅疟而实不同也。瘅疟两阳合邪。上熏心肺。所以少气烦冤。消烁肌肉。温疟脉如平人。则邪未合而津未伤。阳受病而阴不病。以其人素有痹气。营卫不通。故疟发于阳不入于阴。所以骨节烦疼。时呕。邪气插格之状有如此者。惟用白虎汤以治阳邪。而加桂枝以通营卫。斯阴阳和。血脉通。得汗而愈矣。至于伤寒前热未除而复感风寒。脉阴阳俱盛之温疟。与其脉如平者。迥乎不同也。
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散主之。
邪气内藏于心。则但热而不寒。是为瘅疟。邪气伏藏于肾。故多寒而少热。则为牝疟。以邪气伏结。则阳气不行于外。故外寒。积聚津液以成痰。是以多寒。与素问少阴经证之多热少寒不同。方用蜀漆和浆水吐之以发越阳气。龙骨以固敛阴津。云母从至下而举其阳。取山川云雾开霁之意。盖云母即阳起石之根。性温而升。最能祛湿运痰。稍加蜀漆。则可以治太阴之湿疟。方后有云。湿疟。加蜀漆半分。而坊本误作温疟。大谬。此条本以邪伏髓海。谓之牝疟。赵以德不辨亥豕。注为邪在心而为牡。喻嘉言亦仍其误而述之。非智者之一失欤。
疟病发渴者。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亦治劳疟。
渴者阳明津竭。而所以致阳明津竭者。本少阳木火之势。劫夺胃津而然。故疟邪进退于少阳。
则以小柴胡进退而施治也。至于劳疟之由。亦木火盛而津衰致渴。故亦不外是方也。
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柴胡桂姜汤。服一剂如神。
是证虽与牝疟相类。以方药论之则殊。牝疟邪伏少阴气分。而此邪伏少阳营血之分。夫邪气入营。既无外出之势。而营中之邪。亦不出与阳争。所以多寒少热。或但寒无热也。小柴胡汤本阴阳两停之方。可随疟之进退。加桂枝、干姜则进而从阳。若加栝蒌、石膏则退而从阴。可类推矣。
丹溪治六经疟。悉以二陈为主。各加引经药。可见无痰不成疟也。大法。先热后寒者。柴胡桂枝汤。先寒后热者。小柴胡汤。多热但热者。白虎加桂枝汤。多寒但寒者。柴胡桂姜汤。虽多寒但寒。脉洪实者。当作实治。不得便用桂、姜。虽多热但热。脉虚软者。当作虚治。不得便用白虎。寒多热少。或少食易饥。恶心吐痰。人参养胃汤。热多寒少。口苦咽干。小便赤涩。或伤食成疟。清脾饮。劳役所伤。饮食失节成疟。则虚弱自汗。补中益气加半夏。疟疾自汗日甚。不能止。此表虚不能卫护也。人参实卫加桂枝。风疟。自感风而得。恶风自汗。烦躁头痛。风。阳邪也。故先热后寒。宜半夏、柴胡、羌活、紫苏、细辛、生姜。寒疟。暑月乘凉沐浴。自感寒而得。无汗恶寒。挛痛面惨。寒。阴邪也。故先寒后热。宜羌活、紫苏、桂枝、柴胡、草果、浓朴。暑疟亦名瘅疟。但热不寒。里实不泄。烦渴而呕。肌肉消烁。小柴胡加香薷、黄连、竹叶。盛暑发者。白虎汤。虚者。加人参。秋凉后发者。小柴胡汤。此肺素有热。阴气先绝。阳气独发。故但热不寒也。温疟。由冬受非时之邪。伏藏骨髓之中。至春夏湿热气蒸而发。发则先热后寒。或但热不寒。春用小柴胡。夏用白虎加桂枝。以邪热势盛。故不恶寒而便发热。热发于表之后。正气内虚。反微似是寒之状。非恶寒也。牝疟。邪伏于肾。湿疟。则久受阴湿而邪伏太阴。皆但寒不热。并宜蜀漆散。邪伏血分而多寒少热。惨惨振振。柴胡桂姜汤。劳疟大渴。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汗出澡浴。身体重痛。肢节烦疼。寒热而呕逆者。亦属湿疟。胃苓汤加羌活、紫苏。食疟。因饮食不节。中脘生痰。加以风气乘之。故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善呕。实者二陈加枳壳、草果。因饥饱劳役而发。日久不止。脉虚者理中汤加枳实、青皮。素有阴虚劳嗽。或因疟成劳。但于调理本药中。稍加桂枝、姜、枣可也。不可纯用祛风豁痰药。若表邪势盛。可用小建中、黄 建中为主。后与生料六味丸加桂枝、鳖甲。凡疟发于午前。是阳分受病。易愈。发于午后。阴分受病。难愈。疟发日宴。为邪气下陷于阴分。必用升、柴升发其邪。仍从阳分而发。补中益气加桂枝。疟发日早。为邪气上越于阳分。宜因势利导之。小柴胡加枳、桔。
夜疟俗名鬼疟。此邪入血分。宜升散血脉之邪。千金内补建中加升、柴、生首乌。脾胃素虚人。补中益气加首乌、桂枝、芍药。瘴疟。山岚溪涧之毒。须用祛瘴涤痰之药为主。疫疟。夏秋之间。沿门阖境皆是也。其证壮热多汗而渴。宜达原饮。烦热大渴。有表证。桂枝白虎汤。谵妄狂闷。凉膈散加草果。寒热便秘。大柴胡汤。虚人发散后热不止。人参败毒散。有郁证似疟者。寒热与疟无异。但口苦呕吐清水。或苦水。面青胁痛。耳鸣脉涩。逍遥散倍柴胡加吴茱萸、川连。痢后发疟。邪从少阳循经外泄也。小柴胡去黄芩加桂枝。或补中益气倍升、柴。升散则愈。
大抵疟初起。宜散邪消导。日久宜养正调中。所谓气虚则恶寒。血虚则发热也。日数虽多。
饮食未节者。未可便断为虚。须禁食消导。凭脉下手可也。形盛气虚人多湿痰。发则多恶寒。日久不已。脉软而沉带滑。用补中益气加苓、半。兼用熟附子二三分。疟后不喜食。四肢倦怠。面色痿黄。六君子加山楂、黄连、枳实。久疟不止。元气虚盛者。用人参、常山各五钱。锉碎。微火同炒。去常山。只以人参煎汤。未发前服。屡验。疟发四五遍后。曾经发散者。何首乌散。壮实者。可用七宝饮。至夜热不止而脉实邪盛者。此邪干血分也。常山饮截之。疟发已久。遍治无功。度无外邪。亦无内滞。惟人参一两。生姜一两。加桂枝少许。冬月无汗。稍加麻黄。发前五更时服。温覆取微汗必止。甚者连进三日。无不愈者。愈后亦易康复。如在贫家。
人参减半。合白术五钱代之。此方不特虚人久疟。治三日疟更宜。夜发则加当归、首乌。无不应手取效。然发于严冬之时。有屡用此方。及补中益气不效者。必待仲春。仍用前药加桂枝汗之即愈。
丹溪云。 疟者。三阴疟也。三日一发。发于子午卯酉日者。少阴疟也。发于寅申巳亥日者。
厥阴疟也。发于辰戌丑未日者。太阴疟也。更须以脉证参之。然后决其经而与法治。按内经云。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而发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李士材释云。客。犹会也。邪在六腑。则气远会稀。故间二日或休数日也。观此。则丹溪辰戌丑未日为太阴疟。非矣。子午虽曰少阴。而卯酉则阳明矣。巳亥虽曰厥阴。而寅中则少阳矣。丑未虽曰太阴。而辰戌则太阳矣。三日发者。犹可以此为言。数日发者。又将何以辨之。大抵三日疟。初起发于夏秋者。宜用二陈去橘皮。加生术、槟榔、常山。逐去痰癖为先。稍加穿山甲以透经络。至于暑结营分。又当以香薷、鳖甲、茯苓、半夏、甘草、当归、生姜、大枣祛暑为要。而前药为无益也。若元气大虚。只用补正。宜六君加草果、乌梅。名四兽饮。兼本经引使药。若元气下陷。日发渐晏者。补中益气汤大剂参、术、姜、枣为治。如常山、槟榔、山甲、草果。皆为戈戟矣。疟母者。顽痰挟血食而结为 瘕。鳖甲煎丸。或小柴胡加鳖甲、蓬术、桃仁俱用醋制。其鳖甲用栗灰汤煮糜烂入药。尤效。此金匮法也。病气俱实者。疟母丸。虚人久疟。时止时发。芎归鳖甲饮。不应。脾虚也。急用补中益气加鳖甲。少食痞闷。胃虚也。四兽饮加鳖甲、当归、蓬术、肉桂。虚人疟母。必用补益。盖缘治之失宜。邪伏肝经。而胁下有块。仍寒热时作。不可以癖积治之。每见急于攻块者。多致不救。久疟不愈。必有留滞。须加鳖甲消之。如无留滞。只宜补益。凡寒热有常期者。疟也。无常期者。杂证也。疟证诸经有邪。总不离乎肝胆也。
石顽曰。经言夏暑汗不出者。秋成 疟。此论固是。然其轻重之殊。今昔迥异。良由天运使然。以北方风气营运于南故也。夫疟疾一证。向来淮泗以北最剧。大江以南甚轻。康熙壬子。吾吴患此者。比户皆然。自夏徂秋。日盛一日。其势不减淮北。证皆痞满呕逆。甚则昏热谵语。脉多浑浑。不显弦象。亦有关尺微弦者。但其热至晨必减。不似热病之昼夜不分也。时医不察。混以伤寒目之。因而误药致毙者。日以继踵。原其寒热之机。又与往岁不同。有一日连发二三次者。有晨昏寒热再见者。有连发数日。中间二三日复发如前者。有先热后寒者。有独寒无热者。有独热无寒者。有今日但寒明日但热者。证虽变易无常。总不越和营散邪等法。但须分虚实寒热轻重治之。历观用劫剂及祝由之法者十无一验。间有寒热止而昏热不休者。又须随所禀形气之偏胜。病气之盛衰而为调适。全在机用灵活。不可专守成则。而举世治疟。必先禁止饮食。概用疏风发散。兼消克痰食宽膈破气之剂。消克不已。继进硝黄。胃气愈伤。浊邪愈逆。正气何由得行。而振祛邪之力乎。余治久疟坏证。每令续进稠饮。继与稀糜。使胃气输运。可行药力。然后施治。如此挽回者。未遑枚举。更有愈而复发。发而复愈。愈而又发者。又须推原所发之由而为清理。若常山、草果、槟榔、浓朴、枳壳、青皮、石膏、知母等伤犯中州之药。咸非所宜。逮至仲秋以后。不特白虎当禁。纵不犯石膏、知母。邪气 内陷而变肠 者甚多。有先疟后痢者。有疟痢齐发者。尝遍考昔人治例。惟补中益气一方。虽未能尽合肯綮。然一隅之举。余可类推。庸师不审。但守通因通用之法。致成夭扎者多矣。
〔诊〕 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瘥。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丹溪治一少年。冬月患疟。自卯足寒。至酉方热。寅初乃休。因思必为接内感寒所致。用人参大补加附子行经散寒以取汗。数日不得汗。以足跗道远。药力难及。再以苍术、川芎、桃枝煎汤。盛以高桶。扶坐浸足至膝。食顷。以前药服之。汗出通身而愈。
汪石山治一少年。六月因劳病疟。取凉梦遗。遂觉恶寒。连日惨惨不爽。三日后头痛躁闷。
家人诊之。惊曰。脉绝矣。议作阴证。欲进附子汤未决。汪曰。阴证无头痛。今病如是。恐风暑乘虚入于阴分。故脉伏耳。非绝也。若进附子汤。是以火济火。安能复生。姑待以观其变。次晚果寒热头痛。躁渴痞闷。呕食自汗。脉皆濡小而数。脾部兼弦。遂用清暑益气汤减苍术、升麻。二十余剂而愈。
李士材治陈眉公三日疟。浃岁未瘥。素畏药饵。尤不喜人参。其脉浮之则濡。沉之则弱。营卫俱衰。故延不已。因固请曰。素不服参者。天畀之丰也。今不可缺者。病魔之久也。先服人参钱许。口有津生。腹无烦满。遂以人参一两。何首乌一两煎成。入姜汁钟许。一剂势减七八。再剂而疟遂截。
石顽治广文张安期夫人。先是其女及婿与婢。数日连毙三人。其仆尚传染垂危。安期夫人因送女殓。归亦病疟。杂治罔效。遂成坏病。勉与生姜泻心汤救之。
故友李怀兹乃郎幼韩。触邓氏疫疟之气。染患月余不止。且左右乏人。失于调理。以致愈而复发。加以五液注下。疟痢兼并。水谷不入者半月有余。当此虽有合剂。亦难克应。乃携归斋中。日与补中益气。兼理中、六君、萸、桂之属。将养半月而康。
贰守金令友之室。春榜蒋旷生之妹也。旷生乔梓。见其亢热昏乱。意谓伤寒。同舟邀往。及诊视之。是疟非寒。与柴胡桂枝汤四剂而安。
贰尹吴丹生。湿盛体肥。呕逆痞胀。寒热昏眩。与凉膈散加黄连下之。五日而止。越半月复发。亦五日而止。
贰守汤子端。恶寒发热。面赤足冷。六脉弦细而数。自言不谨后受寒。以为伤寒阴证。余曰。
阴证无寒热例。与柴胡桂姜汤二服而痊。
文学顾若雨之女与甥女。先后并疟。皆先热后寒。并与桂枝白虎汤而瘥。
太学郑墨林夫人。怀孕七月。先疟后痢。而多鲜血。与补中益气加吴茱萸制川连而愈。每见孕妇病疟。胎陨而致不救者多矣。
乡饮张怡泉。恒服参、附、鹿角胶等阳药而真阴向耗。年七十五。七月下浣病疟。时医误进常山止截药一剂。遂致人事不省。六脉止歇。按之则二至一止。举指则三五至一止。惟在寒热之际诊之则不止歇。热退则止歇如前。此真气衰微。不能贯通于脉。所以止歇不前。在寒热之时。邪气冲激经脉。所以反得开通。此虚中伏邪之象。为制一方。用常山一钱酒拌。同人参五钱焙干。去常山但用人参。以助胸中大气而祛逐之。当知因常山伤犯中气而变剧。故仍用常山为向导耳。昼夜连进二服。遂得安寝。但寒热不止。脉止如前。乃令日进人参一两。分二次进。并与稀糜助其胃气。数日寒热渐止。脉微续而安。
玉峰春榜顾玉书。疟发即昏热谵语。痞胀呕逆。切其气口。独见短滑。乃有宿滞之象。与凉膈散易人中黄。加草果仁。一剂霍然。
督学汪缄庵之女。患前证。以桂枝白虎汤易人中黄。加葱、豉。四服而安。
中翰金淳还乃郎。八月间患疟。发于辰戌丑未。至春。子午卯酉每增小寒热。直至初夏。始延治于石顽。诊其六脉如丝。面青唇白。乃与六君子加桂、附。四服不应。每服加用人参至一两。桂、附各三钱。又四服。而辰戌丑未之寒热顿止。子午卯酉之寒热更甚。此中土有权而邪并至阴也。仍与前药四服。而色荣食进。寒热悉除。后与独参汤送八味丸调理而安。
文学顾大来。年逾八旬。初秋患瘅疟。昏热谵语。喘乏遗尿。或者以为伤寒谵语。或者以为中风遗尿。危疑莫定。予曰无虑。此三阳合病。谵语遗尿。口不仁而面垢。仲景暑证中原有是例。遂以白虎加人参。三啜而安。同时文学愿次占夫人。朔客祁连山。皆患是证。一者兼风。用白虎加桂枝。一者兼湿。用白虎加苍术。俱随手而痊。若以中风遗尿例治。则失之矣。是日坐间有同道问及今岁疟脉不弦之故。予谓之曰。疟属少阳经证。其脉当弦。而反不弦如平人者。以邪气与正气混合不分。故绝不显弦象。金匮有云。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疼。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曷知脉即不弦。便非风木之邪。即不当用柴胡等少阳经药。岂可以常法施治乎。
飞畴治沈子嘉。平昔每至夏间。脐一着扇风则腹痛。且不时作泻。六脉但微数。无他异。此肾脏本寒。闭藏不密。易于招风也。下寒则虚火上僭。故脉数耳。曾与六味去泽泻。加肉桂、肉果、五味、白蒺作丸服。因是脐不畏风。脾胃亦实。明秋患疟。医用白虎、竹叶石膏等。疟寒甚而不甚热。面青足冷。六脉弦细而数。用八味地黄三倍桂、附作汤。更以四君合保元早暮间进。二日疟止。调理而愈。
- 自序
- 凡例(六则)
- 卷一 中风门
- 中风(类中导入)
- 卷二 诸伤门
- 伤寒
- 暑(参绪论暑证)
- 湿(湿热)
- 燥
- 火
- 伤饮食
- 劳倦
- 虚损(传尸)
- 卷三 寒热门
- 发热
- 热
- 潮热
- 恶寒(背恶寒)
- 振寒
- 战栗
- 寒热
- 疟
- 厥
- 卷三 诸气门上
- 气
- 郁
- 痞满
- 腹满
- 水肿
- 鼓胀
- 积聚
- 卷四 诸气门下
- 痰饮(唾)
- 咳嗽
- 肺痿(肺胀)
- 肺痈
- 喑
- 喘(短气、少气、逆气、哮)
- 卷四 诸呕逆门
- 噎膈
- 反胃
- 呕吐哕
- 霍乱(干霍乱、吐利)
- 关格
- 呃逆(噫气、诸逆冲上)
- 胃脘痈
- 卷五 诸血门
- 诸见血证
- 衄血
- 吐血
- 溲血
- 吐血(有误)
- 蓄血
- 卷五 诸痛门
- 诸痛
- 头痛
- 面痛
- 心痛胃脘痛(心疝、心瘥)
- 胸痹
- 腹痛
- 胁痛
- 腰痛
- 脊痛脊强(尻痛)
- 肩背痛
- 臂痛(手痛、手气)
- 腿痛(大股痛)
- 膝痛(足跟痛、足心痛)
- 身体痛
- 卷六 痿痹门
- 痹
- 痛风(历节)
- 麻木(与痹证参看)
- 痿(痿厥)
- 百合
- 香港脚
- 鹤膝风
- 卷六 诸风门
- 疠风
- 胃风
- 破伤风
- 跌扑
- 痉(与缵结二论痉例参看)
- 螈
- 颤振
- 挛
- 眩晕
- 卷六 神志门
- 癫
- 狂
- 痫
- 烦躁(与绪论参看)
- 虚烦(与绪论参看)
- 妄
- 循衣摸床
- 喜笑不休
- 怒
- 悲
- 惊
- 悸
- 恐
- 健忘
- 入魔走火
- 养性论
- 卷七 大小府门
- 泄泻
- 痢
- 大小便不通
- 大便不通
- 小便不通(闭癃)
- 淋
- 小便不禁(小便频数遗溺)
- 小便黄赤
- 遗精
- 赤浊白浊(白淫筋疝)
- 前阴诸疾
- 疝
- 交肠
- 肠鸣
- 肠痈
- 脱肛(谷道痒痛)
- 痔(漏)
- 卷八 七窍门上
- 目疾统论
- 开导说
- 点服药说
- 钩割针烙说
- 金针开内障论(造金针法)
- 目痛
- 目赤
- 目青
- 目肿胀
- 目痒
- 外障
- 内障
- 瞳神散大
- 瞳神紧小
- 瞳神欹侧
- 目昏
- 暴盲
- 青盲
- 雀盲
- 真睛膏损
- 膏伤珠陷
- 神水将枯
- 辘轳转关
- 神珠将反
- 瞳神反背
- 青黄凸出
- 珠中气动
- 倒睫拳毛
- 睥急紧小
- 风沿烂眼
- 目泪不止
- 目疮疣
- 五疳证
- 漏睛
- 不能近视
- 不能远视
- 目妄见
- 目闭不开
- 目为物所伤
- 伤寒愈后之病
- 经逆赤肿
- 妊娠目病
- 产后目病
- 痘疹余毒证
- 因风证
- 因毒证
- 因他证
- 时复证
- 卷八 七窍门下
- 耳
- 鼻
- 口
- 齿(龋蛀、骨槽风)
- 髭发
- 唇
- 舌
- 面
- 咽喉(哽)
- 卷九 疮疡门
- 痈疽
- 卷九 杂门
- 汗
- 不得卧(多卧嗜卧)
- 不能食(恶食、饥不能食)
- 不能语
- 消瘅
- 痰火
- 黄瘅(目黄)
- 嘈杂(嗳气、KT)
- 欠嚏
- 身重(解)
- 脱营失精
- 脱
- 过饥胃竭
- 药蛊
- 臭毒
- 番痧
- 岭南瘴毒
- 虫
- 蛊毒(射工溪毒诸中毒)
- 药对解法
- 急救治例
- 卷十 妇人门上
- 经候
- 胎前
- 临蓐
- 卷十一 妇人门下
- 产后
- 疮疡
- 卷十一 婴儿门上
- 脉法
- 面目证
- 五脏虚实寒热
- 变蒸
- 胎证
- 胎毒
- 噤风撮口脐风
- 急欲乳
- 弄舌
- 游风猴疳
- 胎惊
- 目睛动
- 唇口蠕动
- 发搐
- 癫痫
- 睡中惊动
- 目动切牙
- 摇头便血
- 偏风口噤
- 角弓反张
- 急惊
- 漫惊
- 天钓内钓
- 盘肠气痛
- 伤风
- 诸经发热潮热
- 伤寒夹惊夹食
- 咳嗽
- 喘
- 土泻
- 病
- 疟
- 痢
- 脱肛
- 便血
- 大便不通
- 小便不利
- 遗尿
- 疳
- 二便色白
- 食积
- 腹痛腹胀
- 烦渴
- 汗
- 黄瘅
- 蛔
- 疝
- 目
- 耳
- 鼻塞鼻衄
- 解颅
- 龟胸背
- 虚羸
- 五迟五硬五软
- 失音
- 切牙
- 夜啼惊啼
- 喜笑不休
- 循衣撮空
- 寿夭
- 卷十二 婴儿门下
- 钱氏痘疹论
- 丹溪参补陈氏痘疹论
- 薛立斋痘疹大要
- 魏桂岩逆顺险三法论
- 翁仲仁痘疹论
- 痘疹握机论
- 辨证(六则)
- 表里虚实论
- 气血虚实论
- 虚证防变论
- 虚证变实论
- 虚证似实论
- 实证似虚论
- 热证变虚论
- 毒盛变虚论
- 气虚血热毒盛三法治例
- 汗下论
- 所感轻重论
- 死而复苏论
- 原委
- 发热
- 见点
- 部位
- 形色
- 起胀
- 灌浆
- 收靥
- 脱痂
- 陷伏
- 倒
- 夹斑
- 板黄
- 赤
- 斑烂
- 饮食
- 吐泻
- 腹痛
- 腹胀
- 腰痛
- 二便秘涩
- 大便秘
- 溺涩
- 痢
- 惊搐
- 咳喘
- 涕唾
- 咽喉
- 呛水
- 失音
- 寒颤切牙
- 发泡
- 发痒
- 发渴
- 烦躁
- 昏沉
- 汗出
- 失血
- 身痛
- 头面
- 正额
- 手足
- 唇舌
- 眼目
- 余毒
- 妇人
- 痘形
- 异痘
- 逆证
- 诸证
- 看法
- 用药
- 禁忌
- 麻疹总论
- 例治(四十则)
- 水痘
- 附种痘说
- 卷十三 专方
- 中风门
- 伤寒门
- 暑门
- 湿门
- 燥门
- 火门
- 伤饮食门
- 劳倦门
- 虚损门
- 潮热门
- 恶寒门
- 振寒门
- 战栗门
- 寒热门
- 疟门
- 厥门
- 气门
- 郁门
- 痞满门
- 腹满门
- 水肿门
- 鼓胀门
- 积聚门
- 痰饮门
- 咳嗽门
- 肺痿门
- 肺痈门
- 喑门
- 喘门
- 卷十四 专方
- 噎膈门
- 反胃门
- 呕吐哕门
- 霍乱门
- 关格门
- 呃逆门
- 胃脘痈门
- 诸见血门
- 衄血门
- 吐血门
- 溲血门
- 下血门
- 蓄血门
- 头痛门
- 面痛门
- 心痛胃脘痛门
- 胸痹门
- 腹痛门
- 胁痛门
- 腰痛门
- 脊痛脊强门
- 肩背痛门
- 臂痛手痛门
- 腿痛门
- 膝痛门
- 身体痛门
- 痹门
- 痛风门
- 麻木门
- 痿门
- 百合门
- 香港脚门
- 鹤膝风门
- 疠风门
- 胃风门
- 破伤风门
- 跌扑门
- 痉门
- 螈门
- 颤振门
- 挛门
- 眩晕门
- 癫门
- 狂门
- 痫门
- 烦躁门
- 虚烦门
- 妄门
- 循衣摸床门
- 喜笑不休门
- 怒门
- 悲门
- 惊门
- 悸门
- 恐门
- 健忘门
- 入魔走火门
- 养性门
- 泄泻门
- 痢门
- 大小便不通
- 大便不通
- 小便不通
- 淋门
- 小便不禁门
- 小便黄赤门
- 遗精门
- 赤浊白浊门
- 前阴诸疾门
- 疝门
- 交肠门
- 肠鸣门
- 肠痈门
- 脱肛门
- 痔门
- 卷十五 专方
- 目门
- 耳门
- 鼻门
- 口门
- 齿门
- 髭发门
- 唇门
- 舌门
- 面门
- 咽喉门
- 痈疽门
- 汗门
- 不得卧门
- 不能食门
- 不能语门
- 消瘅门
- 痰火门
- 黄痹门
- 嘈杂门
- 身重门
- 脱营失精门
- 过饥胃竭门
- 药蛊门
- 臭毒门
- 番沙门
- 岭南瘴毒门
- 虫门
- 蛊毒门
- 妇人门上
- 妇人门下
- 婴儿门上
- 婴儿门下
- 卷十六 祖方
- 桂枝汤(玉函)
- 麻黄汤(玉函)
- 续命汤(金匮名古今录验续命汤)
- 升麻汤(一名升麻葛根汤)
- 小柴胡汤(玉函千金名黄龙汤)
- 星香汤
- 术附汤
- 四逆汤(玉函)
- 理中汤(玉函金匮名人参汤)
- 半夏泻心汤(玉函)
- 局方七气汤
- 崔氏八味丸(金匮作汤。名生料八味丸)
- 金匮枳术汤
- 平胃散(局方)
- 二陈汤(局方)
- 四君子汤(局方)
- 四物汤(局方)
- 保元汤
- 生脉散
- 二冬膏
- 桔梗汤(玉函)
- 防己黄汤(金匮)
- 栀子豉汤(玉函)
- 小承气汤(玉函)
- 抵当汤(玉函)
- 凉膈散(局方)
- 备急丸(金匮)
- 伊芳尹三黄汤(仓公名火齐汤。金匮名泻心汤)
- 十枣汤(玉函)
- 五苓散(玉函)
- 益元散(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
- 白虎汤(玉函)
- 驻车丸(千金)
- 佐金丸
- 大补丸
- 金液丹(局方)
- 卷十六 附张介宾八略总论
- 补略
- 和略
- 攻略
- 散略
- 寒略
- 热略
- 固略
- 因略
- 兼略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