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障在睛外遮暗。凡赤脉翳。初起从上而下者属太阳。以太阳主表。其病必连脑项痛。治宜温之散之。赤脉翳初从下而上。或从内 出外者。皆属阳明。以阳明主里。其证多热。或便实是也。治宜寒之下之。赤脉翳初从外 入内者属少阳。以少阳主半表半里。治宜和之解之。翳膜者。风热重则有之。或斑入眼。此肝气盛而发在表也。翳膜已生。在表明矣。宜发散而去之。若反疏利。则邪气内陷。为翳益深。邪气未定。谓之热翳而浮。邪气已定。谓之冰翳而沉。邪气牢而深者。谓之陷翳。当以 发之物。使其邪气再动。翳膜乃浮。佐之以退翳之药自去。病久者不能速效。以岁月除之。新翳。东垣羌活除翳汤。有热。万应蝉花散加犀角、白蒺藜、木贼。 发陷翳。用保命集羚羊角散。翳尽。至其年月日期复发者。有留积也。皂荚丸。
倪仲贤云。风热不制之病曰翳。如云雾。如丝缕。如秤星。或一二点。多至数十点。如螺盖。
为病久不去。治不如法。服寒凉药过多。脾胃受伤。生气不能上升。以渐而致也。羌活胜风汤专主风热去翳。自内 而出者加蔓荆。自锐 而入者加胆草、 本。自上而下者加黄连倍柴胡。自下而上者加木通。热甚者。兼用治湿热之药。搐鼻碧云散。大抵如开锅法。搐之随效。然力少而锐。宜不时用之。去星。用阿魏搐鼻法。又论奇经客邪之病。经曰。邪客于足阳跷之脉。令人目疼从内 始。故阳跷受邪者。内 即赤。生脉如缕缕俗。呼攀睛是也。拨云退翳丸、万应蝉花散选用。外用点药。如春雪膏、蕤仁膏专祛风热暴翳。如去老翳。则以石燕丹、绛雪膏、熊胆膏选用。若宿翳冰凝者。当以照水丹。蝎附散助之。
石顽曰。外障诸证虽殊。究其本。不出风火湿热内蕴。故必以涤热消翳为务。然初起者。但于除风热药中。略兼消翳。其翳自去。若去宿障。自当专力攻翳。但必兼助脾胃行其药力。始克有济。谛观外障内治之药虽多。咸以神消散、皂荚丸二方为主。外治之药不一。莫如石燕丹为最。今之专于此者。能识斯意。守是法而行之。亦可以为中工矣。
血翳包睛证 此乃心经发热。肝虚受邪。致令眼赤肿痛泪出。常时举发。久则赤筋结浓。遮满乌睛。服泻心火破血凉肝之剂。痛时用破血药。兼硝、黄下之。
红霞映日证 眼赤涩肿痛年深。有红翳于乌睛上。浓泪如红霞映日之状。乃肝膈风热上攻所致。治宜去风散血清凉之剂。
黄膜上冲证 在风轮下际。神膏之内。有翳色黄。与凝脂翳同一气脉。但凝脂翳。在轮外生。
点药可去。此在膏内邪热蒸起。点药所不能除。若漫及瞳神。其珠必损。此经络阻塞极甚。三焦关格。火土邪实。故大便秘。小便涩。而热蒸膏内作脓也。失治者。有HT 凸之患。神消散、皂荚丸选用。诸外障。俱可用石燕丹吹之。绛雪膏点之。碧云散搐之。
黄膜下垂证 此脾胃热结。血凝气滞。膏脂窒塞。故生是证。发歇无时。痛涩泪出。渐生黄膜下垂。发则膜长遮满瞳神。甚至满目皆黄。不辨人物。治宜蝉花散加石膏、胆草、大黄。点以石燕丹。有泪者退易。无泪者退迟。浓者宜挑剪。
赤膜下垂证 初起甚薄。次后甚大。有赤脉贯白轮而下。乌珠上半边近白际起障一片。仍有赤丝牵绊。障大丝粗。虬赤泪涩。珠疼头痛者。病急而有变。丝细少。色微赤。珠不疼。头不痛者。缓而未变。或于障边丝下。仍起星数点。此星亦是凝脂之类。皆火内滞之患。其病尚轻。盖无形之火。潜入膏内。故作是疾。非比有形血热之重也。若障上有丝。及星生于丝梢。皆是退迟之病。翳薄细。丝赤不甚者。只用善逐之。甚者不得已而开导之。若贯过瞳神者。不问粗细联断皆退迟。此湿热在脑。幽隐之火深潜在络。一有触动。则其患迸发。轻者消散。重者开导。此定法也。内服神消散去二蜕。加皂荚、石决明。外点绛雪膏。次用皂荚丸。
凝脂翳 在风轮上。有点初起如星色白。中有HT 如针刺伤。后渐长大。变为黄色。HT 亦渐大为窟者。有初起便带鹅黄色。或初起便成一片如障。又于障内变出一块如黄脂者。或先有痕HT后变出凝脂一片者。所变不一。祸则一端。大法不问星障。但起时能大色黄。善变速长者。即此证也。甚则为窟为漏。为蟹睛。内溃精膏。外为枯凸。或气极有声。爆出稠水而破者。此皆郁遏之极。蒸烁肝胆二络。不过旬日。损及瞳神。若四围见有瘀滞者。因血阻道路。清汁不得升运之故。若四围不见瘀赤者。其内络深处。必有阻滞之故。此证当急用神消散、皂荚丸。晓夜治之。若迟待长大蔽满乌珠。虽救得珠完。珠上必有白障。终身不得脱。凡有此证。但是头疼珠痛。二便燥涩。即是急之极甚。若二便通畅。祸为稍缓。
花翳白陷证 因火燥络内。而膏液蒸伤。凝脂从白轮之际生来。四围高。中间低。此金克木之祸也。或就于脂内下边起一片黄膜。此二证夹攻尤急。亦有上下生起。名顺逆障。此火土郁之祸也。亦有细条如翳。或细颗如星。四散生起。长大牵连。此木火祸也。以上三者。必有所滞。轻则清凉之。重则开导之。若漫及瞳神。不甚浓重者。速救亦可挽回。但终不得如旧。止可救其HT凸而已。龙胆饮去黄连。加赤芍药。
蟹睛证 真珠膏损。凝脂翳破坏风轮。神膏绽出。黑颗小如蟹睛。大则如黑豆。甚则损及瞳神。至极则青黄凸出者。此证与黑翳如珠。状类而治不同。夫黑翳如珠。源从膏内生起。此因破而出。中挟虚火。所以时时奇痒。或时掣痛酸涩。古法用小锋针。针出恶水。流尽即平。以炉甘石散。不用脑、麝点之。内服防风泻肝散。次用六味丸加蒺藜、车前调之。然终未免瘢靥之患。斑脂翳证 其色白中带青黑。或焦黄微细。有细细赤丝绊者。则有病发之患。结在风轮边傍。
大则掩及瞳神。虽有神手。不能除去。治者但可定其不垂不发。亦须神消散、皂荚丸、石燕丹、绛雪膏内外夹攻。得气血定久。瘢结牢固。庶不再发。若治不固。或即纵犯。则斑迹发出细水泡。时起时隐。甚则发出大泡。起而不隐。又甚则于本处作痛。或随丝生障。或蟹睛再出矣。
黄油证 生于气轮。状如脂而淡黄浮嫩。乃金受土之湿热也。不肿不疼。目亦不昏。故人不求治。略有目疾发作。则为他病之端。揭开上脾。气轮上有黄油者。是湿热从脑而下。先宜开导上睥。即与神消散、皂荚丸之类。有头风证者。石膏散兼皂荚丸。若疠风目上有此者最重。当从疠风证治。
状如悬胆证 有翳从上而下。贯及瞳神。色青或斑。上尖下大。薄而圆长。状如悬胆。盖胆有瘀热。肝胆膏损。变证急来之候。若眼带细细赤脉紫胀者最急。头疼者尤恶。内必有滞。急向四围寻其滞而导之。庶免损坏之患。服用石膏散、皂荚丸。点以石燕丹。
玉粒分经 生于气轮者。燥热为重。生于睥者。湿热为重。其形圆小而颗坚。淡黄如白肉色。
初起不疼。治亦易退。亦有轻而自愈者。若恣酒色。嗜辛热。多忿怒。及久而不治因而积久者。则变坚大而疼。或变大而低溃。如烂疮相似者尚轻。宜神消散去二蜕。加皂荚、石决明。燥热。去苍术加当归、杏仁。若复不知禁忌。且犯戒者。则烂深而变为漏矣。不可误认为粟疮。
银星独见 乌珠上有星。独自生也。盖人之患星者。由火在阴分而生。故不能大。若能长大者。必是各障之初起也。即如凝脂一证。初起白颗。小而圆嫩。俨然一星。不出一二日间。渐渐长大。因而触犯。遂至损目。若误认为星。则谬矣。大凡见珠上有星一二颗。散而各自生。至二三日。看之不大者方是。若七日而退者。火数尽也。若连萃贯串相生。及能大者。皆非是也。凡星见青色者为风。其人必头痛。蝉花散去苍术。加白蒺藜、谷精草。并用碧云散。祛风为主。星久不退。恐其成翳。阿魏搐鼻法。每夜搐之。星见陷下者。或小点乱生者。为肾虚。其人必因梦泄。或房劳之故。宜生料六味丸加谷精草、白蒺藜、车前子。凡去星之药。非谷精不应也。
聚开障证 其障或圆或缺。或浓或薄。或如云似月。或数点如星。痛则见之。不痛则隐。聚散不一。来去无时。或月数发。或年数发。乃脑有湿热之故。大约治法。不出镇心火。散瘀血。消痰饮。逐湿热而已。
聚星障证 乌珠上有细颗。或白色。或微黄。或联缀。或团聚。或散漫。或顿起。或渐生。
初起者易治。生定者退迟。白者轻。黄者重。聚生而能大作一块者。有凝脂之变。联缀四散。傍风轮白际而起。变大而接连者。花翳白陷也。若兼赤脉绊者。或星翳生于丝尽头者退迟。此证多由痰火之患。能保养者庶几。斫丧犯戒者。变证生焉。先服羚羊角散。后服补肾丸。
垂帘障证 生于风轮。从上而下。证有数般。缓急各异。一 肉初生。一偃月侵睛。一赤膜下垂。治各不同。此只白障漫生。自上而下。为混障。间有微红。因其触犯。搏动其火。方有变证。其病从上而下。本当言顺。何以逆称。盖指火而言。火本炎上。今反下垂。是谓逆矣。生熟地黄丸、羚羊角汤选用。虚者。兼进补肾丸。
涌波翳证 障从轮外自下而上。故曰涌波。非黄膜上冲。从内向上急甚之比。白缓赤急。亦有激犯变出黄膜。宜凉膈散先去上冲。后以四物换生地、赤芍。加犀角、甘草、丹皮治之。逆顺障证 白赤而胀。及丝脉赤乱。见于风轮际处。由白珠而来。粗细不等。周遭侵入黑睛。
障起昏涩者。即此证。必有瘀滞在内。滞于左则从左而来。滞于右则从右而来。宜先导去恶血。后用皂荚丸、生熟地黄丸。点用石燕丹。若色浮嫩能大。或微黄者。乃花翳白陷也。若燥涩甚者。则下起一片。变为黄膜上冲。若头疼珠痛胀急者。病尤重而急。
阴阳翳证 乌珠上生二翳。俱白色。一中虚。一中实。两翳连串。如阴阳之图。若白中略带焦黄色。或有细细红丝绊者。皆不能尽去。内服蝉花散、皂荚丸。外点石燕丹、熊胆膏。此证非心坚耐久。不能得效。
玛瑙内伤证 其障如玛瑙之杂色。是虽生轮外。实是内伤。肝胆真气清液受伤。结成此翳。
皂荚丸、绛雪膏。久久耐心医治。方得减薄。终不能除尽也。
连珠外翳证 与聚星相似。盖聚星在可治之时。此则凝定之证。虽妙手久治。难免迹滞如冰瑕之患。
冰瑕翳证 或片或点。生于风轮之上。色白而薄。如冰上之瑕。时常泪出。眵满 蔽瞳神。
发歇往来。风轮有痕HT 。如凝脂聚星等证。初发点服不得尽去。或点片脑过多。皆为此证。与鱼鳞障不殊。虽治不能速去。内与六味丸加菟丝子、白蒺藜。外点石燕丹。必须坚守。久而方退。圆翳外障证 薄而色白。大小不同。间有浓者。亦非堆之比。又名遮睛障。以其光滑深沉。
病最难治。治与冰瑕翳证不殊。虽坚心久治。亦难免终身之患。
水晶障证 清莹见内。但高浓满珠者。看虽易治。得效最迟。乃初起膏伤时。内服寒凉太过。
外点冰片太多。致精液凝滞。结为此病。若傍斜细看。则白透睛瞳内。阴处与日中看。其形不同。治法须分新久。若有进退。红肿有泪。发歇未定。用石燕丹则眼泪带药流出。此翳必能渐退。若发年久。无进退红肿。纵有拨云坠翳圣药。终不能取效也。服药与冰瑕同。
风轮钉翳证 乃劳伤肝经所致。其证赤涩难开。病牵头脑。泪出羞明。钉翳日深。接引黄仁。
根深不移。治宜退热去风散血。头痛熨以葱、艾。外以琥珀、龙脑、朱砂、玄明粉点之。避风戒房室。不痛者不治。
鱼鳞障证 色虽白而不光亮。状带欹斜。故号鱼鳞。乃气滞膏凝。结如凝脂。病已甚。不得已大用寒凉及多用冰片点者。往往结为此也。用青盐黄泥固济。煨熟研细。以羽毛蘸点。一日一次。内服退翳之药。
马蝗积证 两头尖薄。中间高浓。肉红色。若马蝗状。横卧于中。乃血分之病。久久方成。
难去易来。风疾人每多此患。必先用钩割。十去五六。方用杀伐之药则有功。然割须用烙其根处。不尔。则朝去暮生。枉受痛楚。多有激邪之祸。外虽劫治。内须平治。不然。外虽平而内心发也。肉攀睛证 多起于大 。如膜如肉。渐侵风轮。甚则掩过瞳神。初起可点而退。久则坚韧难消。必用钩割。以针从上边 肉中道。挑起穿过。先揭起风轮边。后揭至大 边。钩定。沿割去。留则复长。过则伤 。适当为妥。若血出。用软纸蘸墨 之则止。 肉四沿虽粘。中则浮也。有用线穿挂割。亦能去之。但延缓为累。去后用点药消其根。内服和血清火之剂。
肺瘀证 由大 而起。贯过气轮。如皮筋横带风轮。甚则掩及瞳神。初起如薄薄黄脂。或赤脉数条。后渐大浓。赤者少。白者多。虽赤者。亦是白者所致。盖先有白而不忌火毒辛热。故伤血而赤。必须杀伐。用杀伐之法。一割即烙。见其再发。大抵眼科钩割一法。惟此最为得效。
鸡冠蚬肉二证 形色相类。经络相同。治亦一法。多生睥 之间。然后害及气轮。而遮掩于目。治须用割。亦用烙定方好。宜三黄丸加芒硝噙化。外用绛雪膏去麝加阿魏点之。其目大 内有红肉一块。如鸡冠蚬肉者。乃心经血部之英华。若误割者。轻则损目。重则丧命。慎之。
鱼子石榴二证 经络不异。治法亦同。其状生肉一片。如榴子绽露于房。障满神珠。血部瘀实。目疾之恶证。治用割。割后见三光者可治。服用皂荚丸。点以绛雪膏。若三光瞑黑者。内必瞳神有损。不治。
轮上一颗如赤豆证 气轮有赤脉灌注。风轮上有颗积色红。内有瘀血之故。念宜开导。血渐通。颗亦渐消。然至此十有九损。若白珠上独有颗鲜血者。亦是瘀滞。上下无丝脉接贯者。吹点自消。若有贯接者。必络中有血灌来。向所来之处寻看。量轻重导之。
睛中一点似银星证 白点一颗。如星光滑。当睛中盖定。虽久不大。傍视瞳神在内。乃目痛时不忌房事。及服渗泄下焦寒凉之药过多。火虽退而肾络受伤所致。终身之患也。
五花障证 生于神珠之上。斑斑杂杂。盖五脏经络间之气俱伤。结为此疾。其色 斓驳杂不一.若中有一点黑色者。乃肾络气伤。虽治不能尽去。此状与斑脂翳。玛瑙内伤。形略相似。斑脂翳乃破而结成瘢痕不能去者。玛瑙内伤乃小而薄未掩瞳神之轻者。此则高浓显大。生在膏外可退。故不同耳。宜神消散、皂荚丸。并用点药。
混睛障证 有赤白二种。赤者畏赤脉外绊。白者畏光滑如苔。一种白睛光赤而后痒痛迎风有泪。闭塞难开。或时无事。不久亦发。年深则睛变成碧色。满目如凝脂赤露。如横赤丝。此毒风积热所致也。宜服补肝调血之剂。血行则风自息。外用吹点则翳渐退。
黑翳如珠证 非蟹睛木疳之比。蟹睛因破流出。此则肝气有余。欲泛起之患。故从风轮际处发起。黑泡如珠。多寡不一。其火实盛者痛。虚缓者不痛。治法用小锋针。逐个横穿破其黑翳。中有恶水。流出即平。挑后用炉甘石散去脑、麝点之。先服羚羊角饮子去五味加赤芍药。次用六味丸。后服补肾丸。设若不谙此法。服凉剂点凉药。鲜能奏效也。
- 自序
- 凡例(六则)
- 卷一 中风门
- 中风(类中导入)
- 卷二 诸伤门
- 伤寒
- 暑(参绪论暑证)
- 湿(湿热)
- 燥
- 火
- 伤饮食
- 劳倦
- 虚损(传尸)
- 卷三 寒热门
- 发热
- 热
- 潮热
- 恶寒(背恶寒)
- 振寒
- 战栗
- 寒热
- 疟
- 厥
- 卷三 诸气门上
- 气
- 郁
- 痞满
- 腹满
- 水肿
- 鼓胀
- 积聚
- 卷四 诸气门下
- 痰饮(唾)
- 咳嗽
- 肺痿(肺胀)
- 肺痈
- 喑
- 喘(短气、少气、逆气、哮)
- 卷四 诸呕逆门
- 噎膈
- 反胃
- 呕吐哕
- 霍乱(干霍乱、吐利)
- 关格
- 呃逆(噫气、诸逆冲上)
- 胃脘痈
- 卷五 诸血门
- 诸见血证
- 衄血
- 吐血
- 溲血
- 吐血(有误)
- 蓄血
- 卷五 诸痛门
- 诸痛
- 头痛
- 面痛
- 心痛胃脘痛(心疝、心瘥)
- 胸痹
- 腹痛
- 胁痛
- 腰痛
- 脊痛脊强(尻痛)
- 肩背痛
- 臂痛(手痛、手气)
- 腿痛(大股痛)
- 膝痛(足跟痛、足心痛)
- 身体痛
- 卷六 痿痹门
- 痹
- 痛风(历节)
- 麻木(与痹证参看)
- 痿(痿厥)
- 百合
- 香港脚
- 鹤膝风
- 卷六 诸风门
- 疠风
- 胃风
- 破伤风
- 跌扑
- 痉(与缵结二论痉例参看)
- 螈
- 颤振
- 挛
- 眩晕
- 卷六 神志门
- 癫
- 狂
- 痫
- 烦躁(与绪论参看)
- 虚烦(与绪论参看)
- 妄
- 循衣摸床
- 喜笑不休
- 怒
- 悲
- 惊
- 悸
- 恐
- 健忘
- 入魔走火
- 养性论
- 卷七 大小府门
- 泄泻
- 痢
- 大小便不通
- 大便不通
- 小便不通(闭癃)
- 淋
- 小便不禁(小便频数遗溺)
- 小便黄赤
- 遗精
- 赤浊白浊(白淫筋疝)
- 前阴诸疾
- 疝
- 交肠
- 肠鸣
- 肠痈
- 脱肛(谷道痒痛)
- 痔(漏)
- 卷八 七窍门上
- 目疾统论
- 开导说
- 点服药说
- 钩割针烙说
- 金针开内障论(造金针法)
- 目痛
- 目赤
- 目青
- 目肿胀
- 目痒
- 外障
- 内障
- 瞳神散大
- 瞳神紧小
- 瞳神欹侧
- 目昏
- 暴盲
- 青盲
- 雀盲
- 真睛膏损
- 膏伤珠陷
- 神水将枯
- 辘轳转关
- 神珠将反
- 瞳神反背
- 青黄凸出
- 珠中气动
- 倒睫拳毛
- 睥急紧小
- 风沿烂眼
- 目泪不止
- 目疮疣
- 五疳证
- 漏睛
- 不能近视
- 不能远视
- 目妄见
- 目闭不开
- 目为物所伤
- 伤寒愈后之病
- 经逆赤肿
- 妊娠目病
- 产后目病
- 痘疹余毒证
- 因风证
- 因毒证
- 因他证
- 时复证
- 卷八 七窍门下
- 耳
- 鼻
- 口
- 齿(龋蛀、骨槽风)
- 髭发
- 唇
- 舌
- 面
- 咽喉(哽)
- 卷九 疮疡门
- 痈疽
- 卷九 杂门
- 汗
- 不得卧(多卧嗜卧)
- 不能食(恶食、饥不能食)
- 不能语
- 消瘅
- 痰火
- 黄瘅(目黄)
- 嘈杂(嗳气、KT)
- 欠嚏
- 身重(解)
- 脱营失精
- 脱
- 过饥胃竭
- 药蛊
- 臭毒
- 番痧
- 岭南瘴毒
- 虫
- 蛊毒(射工溪毒诸中毒)
- 药对解法
- 急救治例
- 卷十 妇人门上
- 经候
- 胎前
- 临蓐
- 卷十一 妇人门下
- 产后
- 疮疡
- 卷十一 婴儿门上
- 脉法
- 面目证
- 五脏虚实寒热
- 变蒸
- 胎证
- 胎毒
- 噤风撮口脐风
- 急欲乳
- 弄舌
- 游风猴疳
- 胎惊
- 目睛动
- 唇口蠕动
- 发搐
- 癫痫
- 睡中惊动
- 目动切牙
- 摇头便血
- 偏风口噤
- 角弓反张
- 急惊
- 漫惊
- 天钓内钓
- 盘肠气痛
- 伤风
- 诸经发热潮热
- 伤寒夹惊夹食
- 咳嗽
- 喘
- 土泻
- 病
- 疟
- 痢
- 脱肛
- 便血
- 大便不通
- 小便不利
- 遗尿
- 疳
- 二便色白
- 食积
- 腹痛腹胀
- 烦渴
- 汗
- 黄瘅
- 蛔
- 疝
- 目
- 耳
- 鼻塞鼻衄
- 解颅
- 龟胸背
- 虚羸
- 五迟五硬五软
- 失音
- 切牙
- 夜啼惊啼
- 喜笑不休
- 循衣撮空
- 寿夭
- 卷十二 婴儿门下
- 钱氏痘疹论
- 丹溪参补陈氏痘疹论
- 薛立斋痘疹大要
- 魏桂岩逆顺险三法论
- 翁仲仁痘疹论
- 痘疹握机论
- 辨证(六则)
- 表里虚实论
- 气血虚实论
- 虚证防变论
- 虚证变实论
- 虚证似实论
- 实证似虚论
- 热证变虚论
- 毒盛变虚论
- 气虚血热毒盛三法治例
- 汗下论
- 所感轻重论
- 死而复苏论
- 原委
- 发热
- 见点
- 部位
- 形色
- 起胀
- 灌浆
- 收靥
- 脱痂
- 陷伏
- 倒
- 夹斑
- 板黄
- 赤
- 斑烂
- 饮食
- 吐泻
- 腹痛
- 腹胀
- 腰痛
- 二便秘涩
- 大便秘
- 溺涩
- 痢
- 惊搐
- 咳喘
- 涕唾
- 咽喉
- 呛水
- 失音
- 寒颤切牙
- 发泡
- 发痒
- 发渴
- 烦躁
- 昏沉
- 汗出
- 失血
- 身痛
- 头面
- 正额
- 手足
- 唇舌
- 眼目
- 余毒
- 妇人
- 痘形
- 异痘
- 逆证
- 诸证
- 看法
- 用药
- 禁忌
- 麻疹总论
- 例治(四十则)
- 水痘
- 附种痘说
- 卷十三 专方
- 中风门
- 伤寒门
- 暑门
- 湿门
- 燥门
- 火门
- 伤饮食门
- 劳倦门
- 虚损门
- 潮热门
- 恶寒门
- 振寒门
- 战栗门
- 寒热门
- 疟门
- 厥门
- 气门
- 郁门
- 痞满门
- 腹满门
- 水肿门
- 鼓胀门
- 积聚门
- 痰饮门
- 咳嗽门
- 肺痿门
- 肺痈门
- 喑门
- 喘门
- 卷十四 专方
- 噎膈门
- 反胃门
- 呕吐哕门
- 霍乱门
- 关格门
- 呃逆门
- 胃脘痈门
- 诸见血门
- 衄血门
- 吐血门
- 溲血门
- 下血门
- 蓄血门
- 头痛门
- 面痛门
- 心痛胃脘痛门
- 胸痹门
- 腹痛门
- 胁痛门
- 腰痛门
- 脊痛脊强门
- 肩背痛门
- 臂痛手痛门
- 腿痛门
- 膝痛门
- 身体痛门
- 痹门
- 痛风门
- 麻木门
- 痿门
- 百合门
- 香港脚门
- 鹤膝风门
- 疠风门
- 胃风门
- 破伤风门
- 跌扑门
- 痉门
- 螈门
- 颤振门
- 挛门
- 眩晕门
- 癫门
- 狂门
- 痫门
- 烦躁门
- 虚烦门
- 妄门
- 循衣摸床门
- 喜笑不休门
- 怒门
- 悲门
- 惊门
- 悸门
- 恐门
- 健忘门
- 入魔走火门
- 养性门
- 泄泻门
- 痢门
- 大小便不通
- 大便不通
- 小便不通
- 淋门
- 小便不禁门
- 小便黄赤门
- 遗精门
- 赤浊白浊门
- 前阴诸疾门
- 疝门
- 交肠门
- 肠鸣门
- 肠痈门
- 脱肛门
- 痔门
- 卷十五 专方
- 目门
- 耳门
- 鼻门
- 口门
- 齿门
- 髭发门
- 唇门
- 舌门
- 面门
- 咽喉门
- 痈疽门
- 汗门
- 不得卧门
- 不能食门
- 不能语门
- 消瘅门
- 痰火门
- 黄痹门
- 嘈杂门
- 身重门
- 脱营失精门
- 过饥胃竭门
- 药蛊门
- 臭毒门
- 番沙门
- 岭南瘴毒门
- 虫门
- 蛊毒门
- 妇人门上
- 妇人门下
- 婴儿门上
- 婴儿门下
- 卷十六 祖方
- 桂枝汤(玉函)
- 麻黄汤(玉函)
- 续命汤(金匮名古今录验续命汤)
- 升麻汤(一名升麻葛根汤)
- 小柴胡汤(玉函千金名黄龙汤)
- 星香汤
- 术附汤
- 四逆汤(玉函)
- 理中汤(玉函金匮名人参汤)
- 半夏泻心汤(玉函)
- 局方七气汤
- 崔氏八味丸(金匮作汤。名生料八味丸)
- 金匮枳术汤
- 平胃散(局方)
- 二陈汤(局方)
- 四君子汤(局方)
- 四物汤(局方)
- 保元汤
- 生脉散
- 二冬膏
- 桔梗汤(玉函)
- 防己黄汤(金匮)
- 栀子豉汤(玉函)
- 小承气汤(玉函)
- 抵当汤(玉函)
- 凉膈散(局方)
- 备急丸(金匮)
- 伊芳尹三黄汤(仓公名火齐汤。金匮名泻心汤)
- 十枣汤(玉函)
- 五苓散(玉函)
- 益元散(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
- 白虎汤(玉函)
- 驻车丸(千金)
- 佐金丸
- 大补丸
- 金液丹(局方)
- 卷十六 附张介宾八略总论
- 补略
- 和略
- 攻略
- 散略
- 寒略
- 热略
- 固略
- 因略
- 兼略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