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家以看法为要。初见点时。用纸捻蘸清油点照。遍观其色。熟视其形。须以火在内。向外平照。则隐于肌肉间者。悉皆显现。以手揩摩面颊。如红色随手转白。白随转红。谓之血活。生意在矣。如揩之不白。举之不红。是为血枯。纵疏难治。又看目睛光彩了然。口唇尖上红活如常。无燥白紫滞之色。乃为吉兆。又须知灯火之下红。纸窗之下白。不可不审。先哲看痘有四。曰根。曰窠。曰脚。曰地。根欲其活。窠欲其起。脚欲其固。地欲其宽。四者俱顺。虽密无虑。近世看法。
但言盘顶。盖盘即根也。顶即窠也。所谓脚地。则本乎根窠之圆混。痘点之稀密也。凡见顶起盘深。红晕透在肉里。方是正痘。若无盘顶。红色浮在皮肤。即是水痘。非正痘也。否则必是气虚毒盛之故。始虽长发。后必浆清脚阔。十朝十一朝。必变痒塌而死。若根脚阔散。不成红晕。
后必难于收敛。十二三朝必有变也。盖痘疹须辨血气之盛衰。形色之轻重。大抵形属气。色属血。故形色为气血之根本。最为切要。其起先专看根脚紧束。紧束则热聚。易长易灌。若灌浆后。专要根脚溶化。溶化则毒解。易收易脱。若发热三四日。身凉而出。初见淡红。
三四日方齐。微觉明亮。磊落如珠。大小不等。颗颗如黍米。摸之碍手。四五日间。明亮光泽。根窠红活。二三次出。头面胸腹腰背项下稀少。大小便如常者为吉。若一热便出。疮多稠密者。当详视其根窠分与不分。颜色红润不红润。若其中有先起虚大色黄如金者。名贼痘。大而黑者为痘疔。若报点青色。箸头大一块不起凸者。此冷疔也。若根窠分。色红润。或一盘三四顶中有黑疔者。当以银针挑破。口含清水。吸去秽血。用紫草膏、油胭脂。加血余灰。真珠末填入疮内。或珍珠散并与三仙散。或犀角消毒饮加紫花地丁。以解其毒。挑后痛不止者。隔蒜灸之。若无根窠。色紫黑疔多。小弱者不治。若头面一片光润。如胭脂涂抹。隐隐于皮肤中者。是血涩不流。气凝不运。为痰阻滞。不得通贯也。先以升均汤大吐其痰。次以犀角地黄汤去丹皮加木通、紫草、蝉蜕、连翘。但两颧琐碎成攒。红晕不分颗粒者。急投羚羊解毒汤以分之。若虽分根窠。身热枯紫者。后必发躁。导赤散以利小便。更用凉血解毒药。入烧人矢一钱。迟则变黑而危矣。若身不热。只干焦者热也。导赤散。若虽红活。太觉娇嫩。此元气不实。毒入气分。保元汤加连翘、忍冬。若色淡皮宽者。此元气至虚。参 内托散。若虽高起色红。但干燥口渴。此火盛血少。四物汤换生地加荆芥、紫草、连翘、木通。最忌参、术。若带淫淫湿气者。此脾胃气弱。四君子加苍术、荆、防、川芎。切戒黄 。若色虽光润。捺之即破。此气不足。大剂参内托散。或保元汤。若色如麸壳无水气者。此气血俱虚。急用十全大补加烧人矢治之。能变红润含水者可治。否则危矣。以上俱有痒塌之变。均险证也。若遍身有细如芥子者。夹疹也。有皮肉鲜红成片者。夹斑也。皆毒火太盛。故一齐涌出。并宜化斑汤发之。热剧势甚。加石膏。若初见点。簇簇于皮中。不现不起者。非风寒壅遏。必气虚不振。风寒壅遏。必烦扰色晦。羌活汤加升、葛。气虚不振。必气微色淡。保元汤加芎、桂。有痘出身凉而口燥渴者。此热毒内盛。其痘必密而重。急宜内解热毒。禁用升麻。痘初出而肢体作痒。爬搔不宁者。此风寒滞于皮肤也。解毒饮子加穿山甲。痘出隐隐不起。而发狂便闷溺涩者。此毒火郁结于阳明也。凉膈散下之。痘本磊落。而变干焦紫黑。厥冷脉伏者。此必饮食所伤。不能运化。致气血凝滞。故形如死状。但按其胸腹必热。枳实栀子豉汤加大黄。痘出将半。遍身作痛者。此热毒郁滞而未尽外出也。荆防解毒饮。亦有六淫所滞而作痛者。审时令寒暄而调适之。痘出壮热烦渴。痰喘便秘者。肺胃二经实热壅遏也。凉膈散加前胡、枳壳。痘未出齐而烦躁壮热色赤。用凉剂转躁热者。此毒得寒而凝滞也。仍用前药。稍加辛温之味以开发之。凡痘出未尽。毒犹在内。慎不可与大寒大热之剂。寒则凝滞其毒。热则转助其火。惟宜平和疏透之品。随表里虚实寒热调之。痘未出齐而痢下赤白。此血热毒盛。兼有积滞也。黄芩汤去枣加楂、 、防风。若痘隐不振。形色淡白者。非保元汤加桂、附不救。痘出而手足摇动者。由脉不能约束其毒。热甚生风之象也。荆防解毒饮加全蝎。痘出未齐而头面浮肿者。风热上攻也。解毒饮子。痘出而两目赤肿。色见干红。大小便秘。睡卧不宁者。此血热毒盛不解。上攻于目也。犀角地黄汤去丹皮加连翘、黑参、牛蒡、荆芥。有未见点时。身热和缓。见点后。身反大热不休。烦躁昏沉便秘。或吐泻者。逆证也。痘报形起胀时身热。四肢冷者。后天脾胃衰弱也。蜷卧不伸者。先天肾气本亏也。俱不可治。有初出便见水泡。二三日即头戴白浆。不久即干。此火毒盛剧不治。若丛杂细密如蚕种。平塌如胖蚕如冷粥结面。或大者平塌。小者稠密。皮薄而软。邪视若无。皮肉眼胞面唇先肿。则五七日出血而危。若皮肤如寒风粟起。如疹如喑。或隐或现。此不待长发。当啼叫而危。若正面胸背手足肿硬。或成块青紫。或紫如瘤状。当黑陷破烂而危。若红紫黑斑如蚤啮蚊迹。洒朱点黑泼青。与皮肤一平。头面一片如胭脂者。三五朝即危矣。
- 自序
- 凡例(六则)
- 卷一 中风门
- 中风(类中导入)
- 卷二 诸伤门
- 伤寒
- 暑(参绪论暑证)
- 湿(湿热)
- 燥
- 火
- 伤饮食
- 劳倦
- 虚损(传尸)
- 卷三 寒热门
- 发热
- 热
- 潮热
- 恶寒(背恶寒)
- 振寒
- 战栗
- 寒热
- 疟
- 厥
- 卷三 诸气门上
- 气
- 郁
- 痞满
- 腹满
- 水肿
- 鼓胀
- 积聚
- 卷四 诸气门下
- 痰饮(唾)
- 咳嗽
- 肺痿(肺胀)
- 肺痈
- 喑
- 喘(短气、少气、逆气、哮)
- 卷四 诸呕逆门
- 噎膈
- 反胃
- 呕吐哕
- 霍乱(干霍乱、吐利)
- 关格
- 呃逆(噫气、诸逆冲上)
- 胃脘痈
- 卷五 诸血门
- 诸见血证
- 衄血
- 吐血
- 溲血
- 吐血(有误)
- 蓄血
- 卷五 诸痛门
- 诸痛
- 头痛
- 面痛
- 心痛胃脘痛(心疝、心瘥)
- 胸痹
- 腹痛
- 胁痛
- 腰痛
- 脊痛脊强(尻痛)
- 肩背痛
- 臂痛(手痛、手气)
- 腿痛(大股痛)
- 膝痛(足跟痛、足心痛)
- 身体痛
- 卷六 痿痹门
- 痹
- 痛风(历节)
- 麻木(与痹证参看)
- 痿(痿厥)
- 百合
- 香港脚
- 鹤膝风
- 卷六 诸风门
- 疠风
- 胃风
- 破伤风
- 跌扑
- 痉(与缵结二论痉例参看)
- 螈
- 颤振
- 挛
- 眩晕
- 卷六 神志门
- 癫
- 狂
- 痫
- 烦躁(与绪论参看)
- 虚烦(与绪论参看)
- 妄
- 循衣摸床
- 喜笑不休
- 怒
- 悲
- 惊
- 悸
- 恐
- 健忘
- 入魔走火
- 养性论
- 卷七 大小府门
- 泄泻
- 痢
- 大小便不通
- 大便不通
- 小便不通(闭癃)
- 淋
- 小便不禁(小便频数遗溺)
- 小便黄赤
- 遗精
- 赤浊白浊(白淫筋疝)
- 前阴诸疾
- 疝
- 交肠
- 肠鸣
- 肠痈
- 脱肛(谷道痒痛)
- 痔(漏)
- 卷八 七窍门上
- 目疾统论
- 开导说
- 点服药说
- 钩割针烙说
- 金针开内障论(造金针法)
- 目痛
- 目赤
- 目青
- 目肿胀
- 目痒
- 外障
- 内障
- 瞳神散大
- 瞳神紧小
- 瞳神欹侧
- 目昏
- 暴盲
- 青盲
- 雀盲
- 真睛膏损
- 膏伤珠陷
- 神水将枯
- 辘轳转关
- 神珠将反
- 瞳神反背
- 青黄凸出
- 珠中气动
- 倒睫拳毛
- 睥急紧小
- 风沿烂眼
- 目泪不止
- 目疮疣
- 五疳证
- 漏睛
- 不能近视
- 不能远视
- 目妄见
- 目闭不开
- 目为物所伤
- 伤寒愈后之病
- 经逆赤肿
- 妊娠目病
- 产后目病
- 痘疹余毒证
- 因风证
- 因毒证
- 因他证
- 时复证
- 卷八 七窍门下
- 耳
- 鼻
- 口
- 齿(龋蛀、骨槽风)
- 髭发
- 唇
- 舌
- 面
- 咽喉(哽)
- 卷九 疮疡门
- 痈疽
- 卷九 杂门
- 汗
- 不得卧(多卧嗜卧)
- 不能食(恶食、饥不能食)
- 不能语
- 消瘅
- 痰火
- 黄瘅(目黄)
- 嘈杂(嗳气、KT)
- 欠嚏
- 身重(解)
- 脱营失精
- 脱
- 过饥胃竭
- 药蛊
- 臭毒
- 番痧
- 岭南瘴毒
- 虫
- 蛊毒(射工溪毒诸中毒)
- 药对解法
- 急救治例
- 卷十 妇人门上
- 经候
- 胎前
- 临蓐
- 卷十一 妇人门下
- 产后
- 疮疡
- 卷十一 婴儿门上
- 脉法
- 面目证
- 五脏虚实寒热
- 变蒸
- 胎证
- 胎毒
- 噤风撮口脐风
- 急欲乳
- 弄舌
- 游风猴疳
- 胎惊
- 目睛动
- 唇口蠕动
- 发搐
- 癫痫
- 睡中惊动
- 目动切牙
- 摇头便血
- 偏风口噤
- 角弓反张
- 急惊
- 漫惊
- 天钓内钓
- 盘肠气痛
- 伤风
- 诸经发热潮热
- 伤寒夹惊夹食
- 咳嗽
- 喘
- 土泻
- 病
- 疟
- 痢
- 脱肛
- 便血
- 大便不通
- 小便不利
- 遗尿
- 疳
- 二便色白
- 食积
- 腹痛腹胀
- 烦渴
- 汗
- 黄瘅
- 蛔
- 疝
- 目
- 耳
- 鼻塞鼻衄
- 解颅
- 龟胸背
- 虚羸
- 五迟五硬五软
- 失音
- 切牙
- 夜啼惊啼
- 喜笑不休
- 循衣撮空
- 寿夭
- 卷十二 婴儿门下
- 钱氏痘疹论
- 丹溪参补陈氏痘疹论
- 薛立斋痘疹大要
- 魏桂岩逆顺险三法论
- 翁仲仁痘疹论
- 痘疹握机论
- 辨证(六则)
- 表里虚实论
- 气血虚实论
- 虚证防变论
- 虚证变实论
- 虚证似实论
- 实证似虚论
- 热证变虚论
- 毒盛变虚论
- 气虚血热毒盛三法治例
- 汗下论
- 所感轻重论
- 死而复苏论
- 原委
- 发热
- 见点
- 部位
- 形色
- 起胀
- 灌浆
- 收靥
- 脱痂
- 陷伏
- 倒
- 夹斑
- 板黄
- 赤
- 斑烂
- 饮食
- 吐泻
- 腹痛
- 腹胀
- 腰痛
- 二便秘涩
- 大便秘
- 溺涩
- 痢
- 惊搐
- 咳喘
- 涕唾
- 咽喉
- 呛水
- 失音
- 寒颤切牙
- 发泡
- 发痒
- 发渴
- 烦躁
- 昏沉
- 汗出
- 失血
- 身痛
- 头面
- 正额
- 手足
- 唇舌
- 眼目
- 余毒
- 妇人
- 痘形
- 异痘
- 逆证
- 诸证
- 看法
- 用药
- 禁忌
- 麻疹总论
- 例治(四十则)
- 水痘
- 附种痘说
- 卷十三 专方
- 中风门
- 伤寒门
- 暑门
- 湿门
- 燥门
- 火门
- 伤饮食门
- 劳倦门
- 虚损门
- 潮热门
- 恶寒门
- 振寒门
- 战栗门
- 寒热门
- 疟门
- 厥门
- 气门
- 郁门
- 痞满门
- 腹满门
- 水肿门
- 鼓胀门
- 积聚门
- 痰饮门
- 咳嗽门
- 肺痿门
- 肺痈门
- 喑门
- 喘门
- 卷十四 专方
- 噎膈门
- 反胃门
- 呕吐哕门
- 霍乱门
- 关格门
- 呃逆门
- 胃脘痈门
- 诸见血门
- 衄血门
- 吐血门
- 溲血门
- 下血门
- 蓄血门
- 头痛门
- 面痛门
- 心痛胃脘痛门
- 胸痹门
- 腹痛门
- 胁痛门
- 腰痛门
- 脊痛脊强门
- 肩背痛门
- 臂痛手痛门
- 腿痛门
- 膝痛门
- 身体痛门
- 痹门
- 痛风门
- 麻木门
- 痿门
- 百合门
- 香港脚门
- 鹤膝风门
- 疠风门
- 胃风门
- 破伤风门
- 跌扑门
- 痉门
- 螈门
- 颤振门
- 挛门
- 眩晕门
- 癫门
- 狂门
- 痫门
- 烦躁门
- 虚烦门
- 妄门
- 循衣摸床门
- 喜笑不休门
- 怒门
- 悲门
- 惊门
- 悸门
- 恐门
- 健忘门
- 入魔走火门
- 养性门
- 泄泻门
- 痢门
- 大小便不通
- 大便不通
- 小便不通
- 淋门
- 小便不禁门
- 小便黄赤门
- 遗精门
- 赤浊白浊门
- 前阴诸疾门
- 疝门
- 交肠门
- 肠鸣门
- 肠痈门
- 脱肛门
- 痔门
- 卷十五 专方
- 目门
- 耳门
- 鼻门
- 口门
- 齿门
- 髭发门
- 唇门
- 舌门
- 面门
- 咽喉门
- 痈疽门
- 汗门
- 不得卧门
- 不能食门
- 不能语门
- 消瘅门
- 痰火门
- 黄痹门
- 嘈杂门
- 身重门
- 脱营失精门
- 过饥胃竭门
- 药蛊门
- 臭毒门
- 番沙门
- 岭南瘴毒门
- 虫门
- 蛊毒门
- 妇人门上
- 妇人门下
- 婴儿门上
- 婴儿门下
- 卷十六 祖方
- 桂枝汤(玉函)
- 麻黄汤(玉函)
- 续命汤(金匮名古今录验续命汤)
- 升麻汤(一名升麻葛根汤)
- 小柴胡汤(玉函千金名黄龙汤)
- 星香汤
- 术附汤
- 四逆汤(玉函)
- 理中汤(玉函金匮名人参汤)
- 半夏泻心汤(玉函)
- 局方七气汤
- 崔氏八味丸(金匮作汤。名生料八味丸)
- 金匮枳术汤
- 平胃散(局方)
- 二陈汤(局方)
- 四君子汤(局方)
- 四物汤(局方)
- 保元汤
- 生脉散
- 二冬膏
- 桔梗汤(玉函)
- 防己黄汤(金匮)
- 栀子豉汤(玉函)
- 小承气汤(玉函)
- 抵当汤(玉函)
- 凉膈散(局方)
- 备急丸(金匮)
- 伊芳尹三黄汤(仓公名火齐汤。金匮名泻心汤)
- 十枣汤(玉函)
- 五苓散(玉函)
- 益元散(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
- 白虎汤(玉函)
- 驻车丸(千金)
- 佐金丸
- 大补丸
- 金液丹(局方)
- 卷十六 附张介宾八略总论
- 补略
- 和略
- 攻略
- 散略
- 寒略
- 热略
- 固略
- 因略
- 兼略
手机扫码阅读